[其它课程]在团队工作中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实证研究工作报告.doc
《[其它课程]在团队工作中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实证研究工作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其它课程]在团队工作中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实证研究工作报告.doc(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02011年番禺区中小学校团队工作研究课题课题承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化龙中学课题负责人:陈菊 许杰晖课题组成员:李灿坤 李敏红 雷捷焕 周健林56目 录第一章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1摘 要1一、课题提出的背景21、学生的“知行脱节”状况对学校德育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22、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实施的必要性23、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实施的意义34、共青团的性质与任务为实现学生自我管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行为养成提供了可行性帮助3二、课题简介41课题小组成员42课题实验校43课题起止时间4三、课题的理论依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51、概念界定5(1)团队工作5(2)自我管理52理论依据5(1)木桶原理5(2)人本
2、主义理论5(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6(4)自我管理型团队模式63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6(1)是践行国家推进基础素质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6(2)是践行区团组织加强学校团队工作建设,发挥团队组织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实践7(3)是促进学校良好校风、学风形成的探索7四、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71 、课题研究的目标7(1)实现对今后开展团队工作的指导7(2)创新团队管理发展模式7(3)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7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8(1)学校团队工作的内容、目标及开展工作的思维与方法8(2)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提升8(3)学生自我管理工作与学校整体发展的有效融合8(4)学生管理模式的
3、构建和发展83、课题研究的方法8(1)理论学习研究8(2)实际分析、实践行动研究8(3)交流探讨、整理建构研究84、课题研究的步骤9(1)第一阶段:课题起步、理论学习、思维初探、模式策划阶段9(2)第二阶段:方案实施、队伍发展、实践行动、反思探索阶段9(3)第三阶段:实践推进、交流提升、总结成果、模式构建阶段9五、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91、构建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92、构建健全的学生自我管理制度103、构建学生能力提升的培训机制104、培养少年领袖,利用榜样教育资源促进自我管理行为养成11(1)规范少年领袖人选的选择要求,严格挑选培养对象11(2)加强少年领袖培训,提升其能力和威信125、积极完善
4、文化社团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团体自我管理功能126、开展系列化、规律性的教育活动,陶冶情操,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行为养成12(1)规范升旗仪式,强化爱国意识,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道德认知13(2)利用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坚持常规活动开展13六、课题小结及成效分析141、课题小结142、课题研究成效的数据分析14(1)共青团活动得到师生的普遍认同,能帮助学生提高品德认识14(2)团员学生比非团员学生受到教育的机会更多,品德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163、课题研究结果的启示及今后发展的方向17参考文献19第二章 课题形成的相关制度汇编20一、化龙中学文明班评选方案20二、文明班评检操作流程(修订稿)24三、化龙
5、中学学生会章程28四、学生会招聘启示32五、学生会招聘 工作人员 工作指引34六、学生会主席、部长竞选计划35七、化龙中学文化社团组织管理架构(教师部分)36八、化龙中学花垄文学社章程37九、化龙中学花韵书画社章程38十、化龙中学花语广播站章程39十一、化龙中学花蕾义工队章程40十二、学生干部培训课程(一)41十三、学生干部培训课程(二)42第三章 课题形成的学生感悟及部分活动剪影43一、学生感悟43二、部分活动剪影50附件 关于学校共青团活动和学生品德行为习惯的调查52致 谢56第一章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在团队工作中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实证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撰写 陈 菊审稿 许杰晖摘 要当
6、今社会正处于向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转型阶段,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其物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同时知识老化速度也空前加快,这对传统的教育模式与学生管理模式都提出了挑战。培养与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正在成为教育模式的主流。而德育是一个需要内化的过程,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一套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学生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对于学生树立内化意识,养成外化习惯,将培养良好品德行为内化为自己的个体需要有积极的意义。本课题旨在探索中学共青团活动促进学生自我管理的养成之路。本课题对共青团活动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操
7、作方法,建构了一套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和行为规范,对促进人们对共青团活动的认识、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指导相关实践活动的开展应具有较重要的价值。关键词 中学共青团 活动 自我管理 模式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学生的“知行脱节”状况对学校德育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良好品德行为养成是德育的重要目标,“知行合一”是良好品德的评价标准和外部表现特征。目前,学生中一些人在思想认识与实际行动上形成很大的反差。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却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真善美的道德认知,却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期待建立和谐规范的社会道德秩序,自身却不愿接受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认同诚信价值理念,但却考试作弊、心口不一、弄虚作假;认同爱
8、护公物、勤俭节约、维护公德,但校园里长明灯、长流水以及乱扔、乱倒、乱张贴等破坏社会公德现象屡见不鲜;在对待自我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问题时容易将自我放大而忽视了他人、集体与社会对自我的重要意义;知行脱节使一部分学生成了“两面人”,学校的道德教育效果成为许多人诟病的热点。因此,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已成为学校德育改革的迫切要求。2、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实施的必要性学生品德行为可以归结为道德品质结构中的“知”与“行”,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提到“四因素论把品德心理结构看成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统一体。”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
9、03.第284页道德品质的形成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辨证发展的过程。其中,道德行为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与外在监督而能自动实现的行为方式,它的养成是青少年品德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心理学家认为,行为是指人的各种器官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反应,人的行为起源于脑神经的交合作用,形成意识,当意识通过动作表现出来便成为了行为,意识是一种内隐性的行为。从广泛的意义来说,行为包含了人的一切生理和心理的活动。”洪守义:青年行为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只有学生树立内化意识,养成外化习惯,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内化为自己的品德需要,才能达到知行统一的外化行为。 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实行的学生
10、管理模式是“强制管教” “死抓硬管”的模式,具有强烈的行政倾向和浓重的政治色彩。这一模式的最大弊端是不能充分发掘和发挥学生主体的创造性,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不能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性人才。只有积极地改革学生管理模式,才能更有效地发挥管理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积极作用。3、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实施的意义学生自我管理模式一方面能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更多更全面的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面向新时期的团队精神,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学生在实施自我管理过程中,每个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活动中,既发挥了学生
11、主人翁的作用,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也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与能力。4、共青团的性质与任务为实现学生自我管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行为养成提供了可行性帮助根据团章的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导下,结合实际需要和时代要求,培养具备优秀品德、高尚情操、远大理想的国家建设的后备优秀人才。中学共青团根据团章规定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利用“五四”青年节或其他有纪念价值的节日开展的活动,无论在教育内容、教育环境还是教育对象上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德育是一个系统,从横向看,它涵盖了政教处、团委、班主任、心理
12、教育、美育、劳技、家庭、社区等方面的内容,可见,共青团是学校组织结构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是联系学校各种德育途径的一条纽带。共青团作为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围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中心来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新形势下,共青团以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参与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的作用更加明显:通过发挥共青团组织政治优势,可以弥补德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薄弱之处;通过共青团与德育密切联系,可以使它们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通过共青团组织的教育职能、管理职能、社会职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共青团组织开展的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教育意义的
13、活动,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对学生的品德塑造、行为养成、健康心理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团队活动成为学校团组织生命力的体现,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课题简介1课题小组成员陈菊,中学一级教师,化龙中学团委副书记,学生会秘书长。在原团委书记高志荣老师调任后担任课题主要负责人,参与课题研究、全面组织、推进课题研究,落实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依据课题研究动向,策划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开展实践活动,探讨并形成课题成果,把关课题研究成果。许杰晖,中学二级教师,化龙中学团委书记,2010年9月接手团委工作后参与课题研究指导,策划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开展实践活动,探讨并形成课题成果,进行资料整理与
14、存档。李灿坤,李敏红,雷捷焕,周健林,化龙中学教师,团委委员,共同参与课题研究探讨,协助开展课题实践活动,进行资料整理与存档。化龙中学学生:许嘉琪,原学生会主席,学校书画社社员;许嘉文,现学生会主席,学校文学社社员;黄劲,原学生纪检部部长,学校少年警队队长;许凤茹,学生会副主席;王涵,学生会文娱部部长;伍雪梅,学校广播文化站站长。共同参与课题研究探讨,协助开展实践活动、形成学生干部感悟与思考。2课题实验校本课题以笔者所在的学校广州市番禺区化龙中学为开展课题研究的实验学校。这是一间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团委担任学校德育的重要工作。课题通过在本校组织开展多种团队活动,创建不同的学生自我管理团队,并对学
15、校开展的团队活动、学生自我管理团队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分析其实际效果,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原因,并提出符合学校实际的具体操作方法,建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为指导本校和类似学校德育的开展提供理论和具体操作的参考,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课题起止时间本课题研究从2010年5月开始,到2011年 12月结束。三、课题的理论依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概念界定(1)团队工作“团队是由两个人以上的人组成,通过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行为上有共同规范的一种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在一种组织形态。他们为共同的目标走在一起,承诺共同的规范,分担责任和义务。”刘均演:青春体验青少
16、年素质拓展训练教程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5.9,第13页中学共青团作为一个学生组织,也是一个团队。本课题研究中的“团队”特指在本校共青团组织领导下,组织和创建的学生社团、学生会等学生团体。“团队工作”指的是包括本校共青团、共青团组织创建的一切学生团体所开展的活动,即共青团活动。(2)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等表现进行的管理,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百度百科EB/OL:自我需要在遵循法度的前提下,自加约束。基于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为初级中学学生,他们逐渐有了一定的特定意向和责任感并自己决定某
17、些活动如何进行,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还没有完全独立。因此,本课题研究的学生自我管理行为,应是在一定制度和规范制约下形成的,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2理论依据(1)木桶原理木桶的最大盛水量决定于最短木块的高度。这说明,具有高度文明素养的学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否则只是人员的简单集合体。所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致力于提升全校学生的文明素养。由学生管理学生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能实现学生“自管自我自觉”发展的目标。(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个体的人、理性和感性相统一的人,重视人的个性、理性和感性的统一。它是现代管理理念中理性科学主义管理和非理性人本主义管理的有机结合体。学生自
18、我管理模式的构建,正符合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要求。(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潜力,只要提供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一理论揭示了学生在自我管理发面的各种能力是有潜能的。(4)自我管理型团队模式自我管理型团队指“一群负责管理和完成技术任务,从而为组织内部和外部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雇员。”“他们不仅注意问题的解决,而且执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工作结果承担全部责任。”刘均演:青春体验青少年素质拓展训练教程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5.9,第16页自我管理型团队模式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和瑞典。
19、美国金佰利、宝洁等少数几家具前瞻意识的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采用自我管理型团队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后很久,日本引入并发展成为强调质量、安全和生产力的质量圈运动,到80年代后期美国借鉴并创造性地把团队模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很多公司己逐渐从关注工作团队,转变为强调员工参与决策和控制决策的实施,其中以团队成员自我管理、自我负责、自我领导、自我学习为特点的自我管理型团队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也逐渐被主流接受。在团队合作成为现代社会最常用的工作形式的环境下,学校作为一个学生高度集中的群体,借鉴企业管理的自我管理团队模式,创建学生的自我管理团体,必定能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达到学生自我管理、
20、自我负责、自我领导、自我学习的目的。3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是践行国家推进基础素质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科学地开展学生团队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建设有潜力、强素质的学生团队干部队伍,并将队伍投入学校自管实践运作中,将有利于学生团队干部队伍的成长与发展、探索与提升;学校自管工作的开展将为学生团队干部提供锻炼的平台,促进学生素质的锻炼与提升;通过学生“自我管理”工作的开展,促成“自管自我自觉”的学生发展模式,让学生自觉发展、自主发展,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保证。(2)是践行区团组织加强学校团队工作建设,发挥团队组织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实践在团队工作中培养学生自管能力,将促使组织者加
21、强对团队工作的规划与落实,也将促进学校团队工作树立向学生自身发展及学生团队管理、学校自治管理发展的工作思维构建,为加强团队工作建设并发挥团队组织在教育中的应有作用和贡献提供保证。(3)是促进学校良好校风、学风形成的探索在团队工作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自管能力,构建学生的自我管理模式,将逐步树立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意识,同时通过学生的自管,也将逐步形成互相监督、相互促进的良好学校氛围,为良好校风和学风的形成提供协助。四、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1 、课题研究的目标(1)实现对今后开展团队工作的指导完善学校团队建设,优化团队工作思维;通过课题的开展、学校团队工作的推进、学生团队队伍的建设,不断探索
22、和积累,一方面着力完善学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课题研究,巩固团队工作理论和优化团队工作思维,为学校团队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参考。(2)创新团队管理发展模式提升团队建设管理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课题研究,植根学生团队的实践工作,积极学习专题理论,外向学习成功经验,通过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提升能力,为创新团队管理发展模式开展有效探索。(3)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为营造良好校风提供多一份保证;通过课题的开展,学校团队队伍的建设,不断促进学生干部队伍对学校日常秩序、校园文化建设等等工作的投入与支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形成学校自管、自我、自觉的学生发展的良
23、好校风。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学校团队工作的内容、目标及开展工作的思维与方法研究学校团队工作的内容、目标、思维;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切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团队工作的工作内容,尤其明确工作的重心、工作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实际情况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方法。(2)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研究学校团队的规范建设、有效管理、长期发展;着力策划发挥学生团队工作能量的工作方案和相关活动,让学生团队队伍融入学校发展,让学生团队成员融入学校建设与发展,并在此基础探讨并引导团队积极提升管理能力和综合素养。(3)学生自我管理工作与学校整体发展的有效融合研究团队工作对学校日常秩序的管理监督和对教学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其它课程 其它 课程 团队 工作 构建 学生 自我管理 模式 实证 研究工作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63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