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参观考察学习报告.doc
《华西村参观考察学习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西村参观考察学习报告.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华西村参观考察学习报告 “天下第一村”见闻录华西村参观考察学习报告吉林省白城一中 尹钟祥有最新消息说,“共同致富”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2005年,全村集体资产已达30个亿,人均资产已超百万,销售额已达300个亿。2006年3月24日,笔者随中国教育服务中心组织的学习团队,拜访了这久负盛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半天多的时间里,我们登百米金塔览胜“大华西”;入室考察“小华西”普通农家;“走华西路”参观展览;在“人民大会堂”听吴仁宝老书记报告,观看文艺演出;徜徉“世界公园”;流连忘返于高科技生态园;还在“特色餐厅”享用了“天下第一村”的待客饭菜在华西,笔者身
2、临“人间天堂”,耳闻目睹令人怦然心动者,不胜枚举,特简要报告如下。华西农庄赛天堂汽车一入村,导游员就指着幢幢高档次的别墅式楼房介绍说,这已是第6代村民住宅,都是欧式建筑,门前都有游泳池,面积在400到600平米之间,家家至少有一辆轿车,最多的有四辆这只有在都市小区才能见到 的豪华气派,一下子就勾起了笔者更为浓厚的“探秘”欲望。参观的第一个项目是“登塔观景”。“华西金塔”号称百米高,7级17层,占地3600平方米,雄伟壮观,是集餐饮、娱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大楼,是华西标志性的建筑。我们乘电梯直达15层,只见大厅装修金碧辉煌,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现场照片等琳琅满目。厅外四周
3、回廊环绕,扶栏远眺,华西村景色尽收眼底。从导游那里得知,楼南那数百幢清一色的三层“别墅”,居住着原华西村350多户村民,现叫“小华西”。远处的厂区是华西村的工业区。导游指着一幢老式四层小楼介绍说,那就是老书记吴仁宝的家,他坚持“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至今一家26口人,没有一人住村里最好的房子。塔的西边还有八座十层左右高的“金塔”,导游说,那里面有的是住户有的是宾馆有的用于办公。往北一点的广场连接一条公路,路北一字排开足有1000延长米的临街高楼,导游介绍说,来华西村打工的有六千多人,那是他们居住的公寓之一,附近还有供夫妇打工者居住的“鸳鸯楼”。北侧山前有很大
4、一片民居楼房,还有厂房和耕地。据介绍,那就是华西新兼并的16个邻村,合在一起叫做“大华西”,全村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达3万多人。北面砂山和龙溪湖建有“世界公园”,遍布着国内外著名亭台楼阁、桥梁等的仿造品。导游指点着山上山下,依次介绍了天安门、百米长城、悉尼歌剧院和巴黎凯旋门等微缩景观。笔者环顾四周,只见绿树红瓦交互掩映,一派赛过富庶城镇的景色,品味着导游所说,北边的田野是“粮仓”,南面的工厂像“钱庄”,中间的村庄赛“天堂”,不胜感慨。这“天堂”在参观农舍时进一步得到了验证。导游解释说,每年华西村接待游人百万之多,去年“红色旅游”,来的人多,今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5、村”,来的人更多了。所以提供参观的住户不能固定,主要是选择那些有老年人在家的轮流承担。随着导游走过一段仿造北京颐和园的“千米长廊”,来到了房前屋后都有花草树木的“别墅”区。一位衣着十分俭朴的老汉在一楼迎接我们,看着装修摆设远胜于星级豪华宾馆的几个厅室,看着与室内相连的宽敞车库,参观者不禁发出阵阵啧啧之声,有位老兄竟然抚摸着一把雕刻精致的椅背忘情地赞叹:“哇,都是红木的!”导游介绍说,这一片都是600平米的住房,在华西,像这样拥有等离子彩电、中央空调和高档用品的非常普遍。村民一般年收入在数万元左右,最“穷”的家产也有百万元,但最富的不超过千万,至今还没有千万富翁。我问这产值是否包括房子,导游笑了
6、,说华西村所有的房产都是集体所有,住600平米还是400平米,是村里根据职务、贡献等条件分配的。华西村民的收入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每个村民至少每年都可以分到3000元左右的福利;二是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三是初级阶段的资本分红。在处理积累与分配的关系上,华西村一直坚持“少分配,多积累;少拿现金,多入股”的原则,工人每月只领部分工资,其余存在企业作为流动资金,到年底一次性兑现;奖金通常是工资的三倍,也不发给职工,而是作为股份投入企业,第二年开始按股分红导游还介绍说,华西村已实现了“八有八不”,“八有”即“小有教”从幼儿园到中学提供学费,考上大学,自学成才的都给予奖励;“老有靠”男
7、55虚岁,女50虚岁享有退休保养金,最少的每月360元;“房有包”民房由集体承包建筑;“病有报”人人有定额医疗费,工伤全报;“购有商”村中有商场;“玩有场”各种娱乐场所;“餐有供”有各类档次的餐厅;“行有车”外出办事有轿车,去上海、苏州、无锡有专车。“八不”即“吃粮不用挑”集体送粮到户;“用水不用吊”村里有自来水厂;“煮饭不用草”家家有液化气;“便桶不用倒”户户有抽水马桶;“洗澡不用烧”热水管道通到户;“通讯不用跑”家家有电话机;“冷热不用愁”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雨天不用伞”长廊基本环通全村。导游说,有一个美国人参观后说:“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要!”富裕愉快和健康在超员几乎“人满为患”的
8、村“人民大会堂”,笔者有幸聆听华西村的“常青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吴仁宝作报告。这位被誉为“为民谋利一面旗”的老书记,个子不高,衣着平常,但精神矍铄,笑容可掬,健步进入会场,先和台下就座的来宾拱手、握手、打招呼,举手投足,轻松自如,报告时声音高亢有力,用语幽默风趣,令人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已经80高龄的老人。他的报告开宗明义:今天就讲一个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他说,“一句话,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什么叫共产主义?也是一句话,全人类幸福就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幸福?生活富裕、精神愉快、身体健康就是幸福。什么是生活富裕?楼上铺地毯,楼下铺地砖,吃水用开关,雨天村里走路不打伞。什么是精神愉快?家
9、庭和睦,邻里相亲,干群团结,上下齐心。什么是身体健康?日常增加营养,年老集体保养,孩子精心培养,业余文体形式多样。”老书记的诠释虽然具有“土标准”的特点,但朴实无华,深入浅出,让人既信服又倍感亲切。他说,我们华西的特色是“土不土洋不洋”,领导喜欢“土”的,我们就让他看“土”的,喜欢“洋”的,就让他看“洋”的,有领导评价说我们是“亦土亦洋、亦城亦乡”。说到弘扬敬老爱老风尚,他举例说,村里规定:凡家里有老人达80岁的,全家每人奖励100元;90岁的,每人奖励1000元;有老人达到100岁的,每人奖励1万元。去年村里就有一位百岁老人全家共获奖金37万元,得了奖金之后不久她就去世了,如果没有这个规定,
10、她可能提前两年就去世了,可以说是这个规定使她多活了两年。老书记说一口苏南方言,但翻译同志的普通话很好,所以会场氛围和谐,说者情真意切,句句话掷地有声,听者聚精会神,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或者报以热烈的掌声。礼堂屋顶“满天星斗”的灯光让人感觉就像身处北京人民大会堂。会场布置也有“不土不洋”的特色,前面一侧是一个大大的“福”字,配有小条幅“笑一笑少一少”;另一侧是一个大大的“寿”字,配有小条幅“恼一恼老一老”;而舞台两边的大条幅则分别是“村泰民乐,终归社会主义好”;“政通人和,还是领导班子强”。后面和两侧的墙上则装裱着“天下第一村”等题词墨迹。老书记报告后,就是华西村文艺队表演节目,从头到尾一个节目,
11、融会了说拉弹唱和影像资料等各种艺术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声情并茂表现的就是华西村发展变化改革历程一个主题,应该说,这台节目,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达到了很高的专业化水平,与会者自能在欣赏娱乐之中加深对华西经验的认识和理解。据介绍,华西始终强调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村里建有“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常将收集来的思想信息编写成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料,村里的艺术团也经常采撷身边的人和事,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及时宣传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在“湖上建起长寿苑,九曲桥上五亭连”的农民公园里,参观了“走华西路”展厅。在这长长的展厅里,展示着改革前华西村的老照片和昔时的歌谣“高田岗,高田岗,半月不
12、雨苗枯黄;低田塘,低田塘,一场大雨白茫茫。旱灾水灾无法抗,农民见了心发慌”。展示着华西村实行的允许村民既可搞集体,也可搞个体的“一村两制”,和干部一家人要么全搞集体,要么全搞个体,不准搞“一家两制”,更不允许“一人两制”的体制改革特点。同时,展示着赞美今天的歌赋:“存款户户都不少,几百万元不新鲜”,“人间天堂不为过,家家幸福生活甜”。警句戒穷赞富歌在华西村,笔者感觉,解读华西致富之谜,几乎是所有“游人”的共同愿望,而华西村也可以说是做到了“敞开胸怀给人看”,只是这里的经验博大精深,实在是太丰富了,决非走马观花所能“探秘”,更非三言两语所能描述。因此,笔者很想将一些华西警句和“十穷”、“十富”歌
13、抄录如下,与大家共勉。华西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是实事求是,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华西村”这3个字值多少亿?今后可能是1000亿,也可能是一文不值!华西如今已形成“三气”:财气、人气和正气。讲信用究竟不吃亏,吃亏在于不讲信用。老百姓是最讲良心的,干部为他们做了好事,他们永远记住;干部亏待了他们,他们也永远记住,他们记住的不是你个人,而是共产党。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发展最科学,不发展最不科学。有福民享,有难官当。村帮村户帮户,核心建好党支部,最终实现全国富。“十穷戒词”:一、逐渐穷多因放荡不经营;二、容易穷家有钱财手头松;三、懒惰穷朝朝睡到日头红;四、无才穷不学无术人
14、无用;五、心散穷家庭不和常内讧;六、受骗穷不识良朋钱骗空;七、违法穷违法贪财进牢笼;八、无度穷贪图奢侈家底空;九、失算穷算计不好一世穷;十、三害穷嫖赌吸毒彻底穷。“十富赞歌”:一、智能富学文练艺成才富;二、勤劳富敬业爱岗辛勤富;三、节俭富精打细算聚财富;四、守法富遵纪守法健康富;五、守信富恪守信用客多富;六、团结富家庭和睦同心富;七、帮带富邻里相亲互助富;八、育才富育好后代子孙富;九、集体富巩固集体共同富;十、爱国富国家强盛安定富。据悉,华西村不仅人人会背诵上述两歌,而且做到了“无赌博,无迷信活动,无重大刑事犯罪”和“家庭和睦多,尊老爱幼多,邻里相亲多”。据介绍,吴仁宝曾向社会宣布:发现华西村
15、民赌博,情况属实,举报一次奖励一万元,这笔奖金至今没人领过。结语:很想再访华西村笔者在华西村学习活动的最后一站是生态园。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热带花草树木,目睹了盛夏和秋季才有的瓜果梨桃,不仅为拥挤着横向长满生菜,好像一根根直立着嫩绿色圆柱的景观所吸引,更惊叹于许多菜根下那一个个小小塑料盆体现出的“无土栽培”技术。导游说,华西村今后还要继续走工业发展之路,但是,要“反哺”农业了。半天多的考察就要结束了,做为一名教师“游人”,深感华西村是一所最好的大学校,正如人们所说,“要看社会主义到华西!要看“三个代表”到华西!要看共同富裕到华西!要看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双思教育,还到华西!到了华西村,你要看什么就
16、有什么!”因此,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同仁来华西,希望能有更多的学生去华西,渴望自己也能够再次访华西。 南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 近期,淄川区教育考察团在区教体局赵永局长带领下,一行40余人赴江苏省南通市进行考察学习,期间重点参观了江苏省南通中学和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走进南通,所到学校无不如沐春风,扑面而来的是江苏南通教育的厚重、严谨与活力。我们通过看校园、听报告、座谈会等形式获得了南通学校管理大量的鲜活而厚重的第一手资料,解读“南通教育现象”,也解析了南通教育之所以连年在江苏省名列前茅的原因所在。南通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实为要”的教学态度,“以研为先”的教学策略,“以导为主”的教学
17、方法,“以活为长”的教学风格,构成了南通教育教学管理的鲜明特色,给每一位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南通教育概况南通市是江苏省的一个省辖市,位于江苏东南部,南临长江,东濒黄海,面向上海,背依广袤的苏北平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下辖10个县市区,辖区面积8001平方公里,总人口787万人,在江苏并不算经济发达地区。南通城是由近代实业家张謇设计建成的,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紫琅书院”更是开近代教育的先河,孕育了南通教育的百年辉煌,仅南通中学就培养出了19位两院院士。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苏南经济的迅速崛起,南通市的教育事业也获得了飞速发展,教育教学质量连年在江苏省独占鳌头,基础教育以其优质、高效
18、、低耗,树立了自己在教育界的品牌形象。“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现象”在江苏、在长江三角洲乃至在全国教育界已名闻遐迩。“南通教育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考成绩遥遥领先。江苏省高考历年在全国领先,而南通市高考则连续十年为江苏省第一,往往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同时十几甚至于二十几人考上清华、北大。高考总平均分、优生率、普通类各科总平均分、本科上线率均居全省各大市之首。二是学科竞赛独树一帜。在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南通学生先后夺得12金2银;在国际中学生体育比赛中,南通学生获得42块金牌,4块银牌,4次打破世界纪录,这在全国地级市中绝无仅有。三是教育科研特色鲜明。
19、南通市立项课题数量多、质量高,被称为“课题大户”。南通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加特长的培养,特色人才不断涌现。四是校园文化氛围浓郁。组织管理创新进一步确立了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求落实,建立了以学科教学为主体,与环境课程和活动课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的育人模式。从1993年开始,南通市即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素质教育,每年确立一个主题稳步推进,基本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二、主要收获1、教育理念超前。“南通教育”品牌的真正魅力不仅仅表现在高考成绩的炫目,其魅力源头还在于正确的理念、科学的机制和过硬的队伍。南通教育人教育理念超前可以从学校校长身上体现出来。江苏省南通中学校长缪建
20、新认为,学校特色是办学者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办学理念的生动反映。在某种程度上,学校特色主要就是学校教育活动特色的体现,它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可以表现在教学方式上,也可以表现在某些学科教学上,更可以表现在课程开发上。然而,不管是何种内容或形式的教育特色,其背后必然蕴涵着一定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即是教育特色的核心,是教育特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些学校的特色是外显的、物质的,如古朴的校园建筑、园林式的校园布局等,但这些外显的东西也同样折射出学校发展过程中多年积淀下来的教育思想。学校要实现特色发展,首先要有自己的办学理想和教育思想。如果一个学校唯上是从(有关部门有时可能要升学率、要合格
21、率)、唯分是逐(一味追求考分),那么这个学校就只能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运行,根本不可能谈什么特色发展。只有当这个学校有自己的办学理想和教育思想,它才会思考怎样把学校办出特色,怎样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校长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不仅对学校的教育工作起着导向作用,而且对学校整体工作起统领作用。办学思想成熟的校长,能切实认识办学规律,探索办学艺术,教育有主见,管理有新招,并善于围绕自己的办学理念,发掘和利用学校的优势,执著地开展办学实践。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校长单俊男认为,南通一中成功办学的理念和特色可浓缩在“整体优化”四个字上。整体优化的本质是充分而全面地发展。从学校的组成要素看,学生素
22、养需要整体优化,倡导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发展更有特长;教师素养和专长化水平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整体优化,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学校的办学哲学与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学校管理和课程体系等方面也需要整体优化。强调要树立整体优化的办学理念,建设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倡导整体优化的教学模式,完善校本师训的整体优化保障机制,建立整体优化的校本管理系统,每项制度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兼顾共性与个性,充分发挥制度内涵的竞争、激励、参与、发展的功能。2、学校管理精细。管理是学校的生命线,管理是学校的晴雨表。在南通的每一处学校,给我们的普遍印象就是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实效化。一是学校管理突出以人为本。考察学习中处
23、处感受到各个学校的管理,都是在严格有序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如何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力上作文章,充分体现了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二是环境建设突出园林特色。注重体现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如南通一中将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等建筑以“俯仰楼”、“志善楼”、“博雅楼”、“弘毅馆”等命名;学校办学理念、发展思路及大量的格言警句充满校园各个角落,把学校建成学生学习的学园,生活的乐园。学校建筑风格各异,外观气派;假山碧水、花草树木相映成趣,错落有致,真正做到“面面墙壁会说话,一草一木皆育人”。三是制度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南通一中编印的学校章程,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大到学校总章程,小到驾驶员岗位职责
24、,做到了涉及方方面面、每个部门处室、每个人,职责分明。同时,严格按照规章抓好落实,确保制度的权威。3、教师队伍优化。在南通的每一处学校,无一例外地提到了“青蓝工程”。这是一项旨在培养青年教师的人才工程,是“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的长远规划,从中我们看到了南通教育的远见卓识。南通名校长和名教师多。现有特级教师103人,其中6人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名校长、名教师。以创造情景教学闻名的李吉林被评为江苏省唯一的全国20位当代教育家之一。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南通有一条硬性规定,“一把手”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40节,分管校长不但要听课,还必须亲自执鞭上课,全市80%以上的中学校长都要兼课。南通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华西 参观 考察 学习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61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