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肥厚型心肌病管理指南更新(全文).docx
《2023中国肥厚型心肌病管理指南更新(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中国肥厚型心肌病管理指南更新(全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中国肥厚型心肌病管理指南更新(全文)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中国肥厚型心肌病管理指南2017发布后的5年来,在HCM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又有了一些新的进展。为此,我国组织HCM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对2017版指南进行了更新。中国肥厚型心肌病管理指南2022分析总结目前国内外最新研究证据,对HCM的诊断和治疗等内容进行了更新。HCM概述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原发性心肌病,主要由编码心肌肌小节相关蛋白的基因致病性变异引起,临床表现以心室壁增厚为突出特征。诊断时需除外其他可引起心室壁增厚的生理因素、心脏疾病、系统性疾病或代谢性疾病。随着基因检测和心脏磁共振
2、(CMR)检查等现代心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HCM的检出率大大提高。多数HCM是一种单基因遗传性心脏病,大约60%的HCM患者存在致病基因变异,多数由基因变异引起的HCM的遗传模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HCM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主要包括左心室流出道梗阻(1.VOTO)、二尖瓣反流(MR)、舒张功能不全、心肌缺血和自主神经功能不全等。HCM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多数HCM患者无症状,在查体或因其他疾病行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时意外发现;部分患者可有运动相关的症状,如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及晕厥等;有的患者以心脏性猝死(SCD)为首发表现。HCM患者发生SCD的主要机制是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也可能是血
3、流动力学异常。HCM的合并症包括房颤、心力衰竭、心尖部室壁瘤和心腔内血栓等,临床中应注意定期评估。HCM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心脏疾病,从婴儿到老年人均有可能发病。目前,成人HCM患者年病死率为0.5%1.0%,主要死因包括SCD.心衰及房颤导致的卒中等。其中,年轻患者的死因主要是SCD,老年患者的死因主要是HCM相关的心衰和卒中。HCM的诊断和评估HCM患者的诊断流程详见图Io图1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诊断流程图HCM患者的临床评估包括家族史、症状和体征等。对于可疑HCM患者,首次评估时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详细的个人史采集及至少3代亲属的家族史采集(I,B)。有意义的家族史包括家族成员诊断HCM或一
4、级亲属在年龄50岁发生SCD、心衰、心脏移植及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起搏器(ICD)治疗史等。表1HCM的辅助检查心电图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可提供关于左心室高电压、复极异常及心律失常等信息用于HCM患者初始评估、定期随访及家系成员筛查对于诊断HCM患者,初始评估和后续定期随访(每12年)推荐迸行常规12号联心电图检查(I,B)对于诊断HCM患者的一级亲属,推荐开展常规12号联心电图检查进行家系筛香(1.B)2448h动态心电图:可见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对于诊断HCM患者,初始评估和后续定期随访(每12年)推荐进行2448h加1.图隧(I.B)对于诊断HCM患者,如果出现心或头痛症状,推荐进行延长(2
5、4h)心电监测及事件记录(I.B)超声心动图是目前HCM患者临床诊断、病情监测、治疗方法蝌及治疗效果评价首选检查方法,可用于:1)测量心室壁厚度,评估1.VH2)测量IVoT压差,评估1.VOTO3)评估二尖瓣功能或结构异常,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等对于可疑HCM患者,初始评估推荐进行常规经胸心漉(TTE)够(I,B)对于诊断HCM患者,如果临床状况稳定,推荐每1-2年复置常规TTE,评估心肌肥摩程度、1.VoT0、二尖羲反流及心功能水平(I,B);如果临床状况发生变化或出现新的临床事件,推荐及时复查常规E(I.B)已经行室间隔减容术(SRT)的HCM患者,推荐术后36个月复查常规TTE,评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中国 肥厚 心肌 管理 指南 更新 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60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