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策略与篇章类型.doc
《篇章策略与篇章类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篇章策略与篇章类型.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篇章分析1. 篇章类型构建任何一个语篇,总是为了完成某种目的,起到某种功能,阐述某个观点。语篇中的所有成分都应该直接或间接有助于完成那种功能,阐述那个观点。语篇通常要完成人类四个基本的天生需求:(1)想要解释或提供信息;(2)想要使人信服;(3)想要说某个东西看上去像什么,听起来像什么,摸上去像什么;(4)想要说发生了什么。这四个天生的需求决定了语篇的种类。每一个天生的需求代表了在某一特定种类语篇中要完成的目的。(引自胡曙中 2005:57)一般说来,英语的基本语篇种类有四种:说明、论辩、描写和叙述,与论辩语篇紧密相关的还有劝说语篇。1.1 说明语篇“说明(Exposition)”这个术语的字
2、面意义是阐明一个主题,它诉诸于理解。论辩也诉诸于理解,但它不是为了阐明,而是为了是受话者信服某个事物是真实的或值得要的。描写和叙述也诉诸于理解,但是它们特殊的诉诸对象是想像力,目的在于使受话者能直接重新创造物体或实践。说明语篇使语篇构建中最常见的种类,因为它适用于任何与理解有关的语篇,比如,对一个词的定义的理解,对某一个历史事件缘由的理解,等等。说明语篇可以被看作是对问题的回答。在构建说明语篇时必须确定哪一个具体问题可能时我们感兴趣的。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将精力集中在主题有吸引力的地方,并主宰着我们的回答。以下是说明语篇可能会满足的几种兴趣:1. 那是什么?那意味着什么?那是干什么的?那是如何合
3、在一起的?那是如何起作用的?那本来是准备做什么的?那怎么成了这个样子?那是什么时候出现或存在的?那对什么有好处?那有什么重要性?那完成其作用或目的的情况如何?当然,并不是所有问题都适用于同一主题。无论讨论的长短如何,我们通常会发现要涉及不止一个问题。其中,有一个主要的问题表示主要的兴趣,但是为了对那个问题做出满意的回答,或许还必须有其它的问题要提出和回答,因此又会涉及语篇统一性和连贯性的问题。主要问题必须统帅全句。可以把对主要问题的回答看成是提出论点,提出主旨,提出中心思想。上面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不应该被认为是包罗万象的,它们只是表示说明语篇可被用来满足的所有兴趣。1.1.1 说明的方法常用的说
4、明方法有:比较和对比、列举、分类、定义和分析。这些是我们需要用说明来回答问题的方式。但这并不是说对于每一个问题都会有一种说明的方法,有些方法可以被用来回答不止一个问题,而有时对于一个问题的回答,则可以把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1.1.1.1 比较和对比 人类在碰到不熟悉的物体时,很自然会把它与熟悉的物体相比较,本能地想知道它在哪些方面与熟悉的事物相像,在哪些方面与熟悉的事物不同,这是人类对世界经历进行分类的一种简单而又基本的方法。1.1.1.2 列举 比较和列举都涉及用范畴和具体项进行思维,但是它们与范畴和具体项之间的关系不同。比较和对比是在某个有意义范畴中两个或更多项之间进行比照,而列举是用某
5、个具体项来阐释这个具体项所属的范畴的性质。1.1.1.3 分类 虽然分类也与范畴及其具体项之间的联系有关,但它是与范畴的体系有关,这个体系从包括最少的范畴一直到包括最多的范畴。当我们把一个具体项放在一个体系的某一个范畴中的时候,立即明白了它与这个体系上端和下端之间的联系。分类是组织只是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一种归档的体系,也是获得新知识的一种方法。1.1.1.4 定义 逻辑定义的第一部分是它的范畴,有那些具有相似性或共同特点能合在一起的成分所组成;第二部分是它的种类,即那些把它合同一范畴其它成分区分开来的特点。1.1.1.5 分析法 分析法是把某个物体或概念分解成组成部分的方法,它适用于任何能被认
6、为具有成分的东西。1.1.1.6 说明性的叙述 说明性叙述不同于一般的叙述,后者是一种基本的语篇种类,其目的是提供一个经历过事件的感觉,涉及对想像力的诉诸,但是说明性叙述只是提供信息以增加理解。1.2 劝说语篇英语的论辩和劝说往往合并在一起,其间的联系的确是紧密的。但是,除非能把它们严格地区分开来,否则我们是无法理解这种联系的。严格来说,论辩的目的是获得真理,而劝说的目的是使被劝说者赞同劝说者的意愿。论辩和劝说在目的上的这一区别非常关键。但是为了能真正利用这一区别,我们必须意识到另外还有一种区别:达到论辩的目的只有一种方法,即通过论理的过程;而达到劝说的目的可以有若干种方法,有时可以单独使用,
7、但往往是结合在一起使用的。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种提出劝说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依靠劝说者的性格和可靠性;第二种是依靠劝说者在被劝说者中激起感情的能力;第三种是依靠“真理或表面上是真理”的证据。1.3 论辩语篇论辩通常会在冲突或者怀疑的情景下产生。冲突或怀疑被称为论辩的心理情景。然而,还有一些不是冲突或怀疑的场合也会涉及论辩。1.4 描写语篇描写这种语篇与世界在我们感官上产生的印象有关,它呈现物体、人物、环境和行动的性质,目的是引起观察者的想像力。这种描写被称作联想性描写。英语中还有一种描写,称作说明性描写,不过它其实是一种说明。这两种描写的区别主要在于使用场合的不同。说明性描写是以使受众从所描写事
8、物中获取信息为目的,而联想性描写是要求受众对所描写事物产生直接的感官联想。前者从根本上来说是说明性的,因为它试图达到加深受众对语篇的理解的目的,而后者试图通过想像使人对某种事物有所经历,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一种描写被认为是联想性的缘故。1.5 叙述语篇 篇章策略篇章策略(text strategy)是Enkvist(1975)提出的术语,是篇章生产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篇章生产者在篇章生产中根据交际目的对组篇所做的总体决策和选择,是为一定的目的而对决策参项(decision parameters)所做的权衡(Enkvist, 1987)。在篇章生产中,我们常常面对许多选择,当我们或多或少有意识地选择
9、某一项时,总有一定的理由。换句话说,决策是在对不同因素的自觉的、理性的、有目的的权衡中作出的。决策就是要判断选择项中哪一个以何种方式在什么程度上最好地服务于篇章目的。篇章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明确的或隐含的目的,这些目的反过来影响我们对篇章组织最佳方案的选择,也就是说影响篇章策略的选择。因此篇章策略解释了为什么将篇章基础以某种特定方式组织成篇的问题。篇章生产者在组篇时会作出多种选择,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在决策参项区域内对某些合适点的选择。篇章策略具有读者定位性。篇章的理解和可解读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增量的过程,包含着自下而上(bottom-up)、自上而下(top-down)以及错综交互的处理过程的相
10、互作用。从信息处理和可解读性角度看,篇章接受者在篇章周围建立一个篇章世界(text world)并与语篇世界(universe of discourse)联系起来。所谓语篇世界,指篇章可置于其中的大领域,特定的篇章世界及其规约、限制包括其中。篇章策略由此又看作篇章生产者以给接受者提供信息的手段影响篇章世界建构的一种方式,通过提供信息完善篇章体系,以这个体系消除接受者对某一语篇世界理解的不确定性。因而篇章策略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受篇章接受者制约或由篇章接受者决定的。从跨篇章性的角度看,篇章策略又可以看作对现存的、熟知的篇章整体组织方式或多或少的趋同或违背,是一个从完全符合传统篇章模式到积极避免原型
11、篇章结构之间的区域。篇章策略连续体篇章生产者在篇章生产中根据交际目的对组篇所作的总体决策和选择成为篇章策略,它是抽象的,而篇章策略连续体(text-strategic continuity, or TSC for short)是具体的,是篇章策略的实例。连续体及其对篇章的影响与总体篇章策略紧密联系,或者说它和决定篇章组织形式的篇章类型一样是篇章策略的一种选择,包括在篇章策略之中。篇章生产者依据自己预定的目的以及对相关组篇参项的权衡,会发现以一种方式而不是另一种方式建构篇章最为自然,最能表现自己的目的。换言之,篇章策略连续体是作者根据交际目的,以获取最大限度有利于篇章接受者的篇章组织形式为目的,
12、作出选择的主位或主题一致性篇章建构的定位或倾向。在某一交际情景中,对接受者的有利程度由篇章生产者作出判断,连续体通过语言特征在篇章表层展现出来。被选择的篇章策略连续体作为主位性篇章连结线索,纵向贯穿篇章或篇章片段,属于篇章策略连续体线索的成分出现于句子或小句的开头,体现句子的主题。也就是说,已知信息居前这一无标记原则,通过由篇章策略连续体贯穿起来的句子和小句来体现。作者对篇章策略连续体的选择是由其交际目的决定的。篇章策略连续体内部进程步骤,即由一个阶段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称为转移(shift),比如空间连续体中从一个地点转换到一个新的地点,时间连续体中从一个时间进入另一个时间点,人物连续体中人物
13、的改变,均为转移。转移不打破连续体,因而,连续体与亚里士多德的“一律”(unity)不同,“一律”指的是一个静态的、不变的时间和空间背景,连续体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篇章发展而“转移”。转移是不同篇章单位的标记,它将篇章分为次篇章或片断,因而转移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目的的,作者通过转移将篇章表达出来的连续概念切割成更小的概念单位。篇章策略连续体类型的改变如从时间连续体改变为空间连续体称为中断(break)。一个连续体的中断,往往伴随着篇章中同时运作的其他连续体的中断。“中断”也是标示篇章单位边界的信号,往往引起篇章类型的改变,可用于在多类型篇章中引进一个新的篇章类型。Givon(1984)认为,
14、在由多个独立的篇章单位构成的整个层级性篇章结构中,中断出现于层级较高的篇章单位边界上,转移出现在层级较低的篇章单位边界上。也就是说,两中断之间的篇章单位可以自成独立的小篇章,而两转移间的篇章单位只是一个篇章片断。2.1.1篇章策略连续体的类型一个篇章一般包含一个以上类型的连续体,而其中一种类型占优势或支配地位。连续体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2.1.1.1 时间连续体(continuity of time)时间连续体通过篇章中置于句首的时间连接链来实现,有时在这个链中可以出现非状语的时间性表达方式。Sometime about 1935 or 1936 I had an interview with
15、 Make Jacobs, the prizefight promoter. I was a fledgling newspaper reporter at that time; my beat was education, but during the vacation season I found myself on varied assignments, all the way from ship news to sports reporting. In this way I found myself sitting opposite the most powerful figure i
16、n the boxing world.There was nothing spectacular in Mr. Jacobs manner or appearance; but when he spoke about prizefights, he was no longer a bland little man but a colossus who sounded the way Napoleon must have sounded when he reviewed a battle. You knew you were listening to Number One. His saying
17、 something made it true.We discussed what to him was the only important element in successful promoting-how to please the crowd. So far as he was concerned, there was no mystery to it. You put killers in the ring and the people filled you arena. You hire boxing artists-men who are adroit at feinting
18、, parrying, weaving, jabbing, and dancing, but who dont pack dynamite in their fists-and you wind up counting your empty seats. So you searched for the killers and sluggers and maulers-fellows who could hit with the force of a baseball bat.I ask Mr. Jacobs if he was speaking literally when he said p
19、eople came out to see the killer.“They dont come out to see a tea party,” he said evenly. “They come out to see the knockout. They come out to see a man hurt. If they think anything else, theyre kidding themselves.”Recently a young man by the name of Benny Paret was killed in the ring. The killing w
20、as seen by millions; it was on television. In the twelfth round he was hit hard in the head several times, went down, was counted out, and never came out of the coma.The Paret fight produced a flurry of investigations. Governor Rockefeller was shocked by what happened and appointed a committee to as
21、sess the responsibility. The New York State Boxing Commission decided to find out what was wrong. The District Attorneys office expressed its concern. One question that was solemnly studied in all three probes concerned the action of the referee. Did he act in time to stop the fight? Another questio
22、n had to do with the role of the examining doctors who certified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the fighters before the bout. Still another question involved Mr. Parets manager; did he rush his boy into the fight without adequate time to recuperate from the previous one?In short, the investigation looked i
23、nto every possible cause except the real one. Benny Paret was killed because the human fist delivers enough impact, when directed against the head, to produce a massive hemorrhage in the brain. The human brain is the most delicate and complex mechanism in all creation. It has a lacework of millions
24、of highly fragile nerve connections. Nature attempts to protect this exquisitely intricate machinery by encasing it in a hard shell. Fortunately, the shell is thick enough to withstand a great deal of pounding. Nature, however, can protect man against everything except man himself. Not every blow t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篇章 策略 类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59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