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教学案精选文档.doc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教学案精选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教学案精选文档.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
2、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一、学习目标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
3、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三维目标内容重点难点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明确珠三角、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的位置范围2比较归纳珠江三角洲地城市化进程的两个阶段主要发展特点和形成原因3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4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
4、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能得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等相关案例的剖析,提高从图文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进程.城市化问题的探讨,培养自觉维护和美化环境的良好思想品德,帮助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城市观、发展观与环境观二、学习课时:2课时自学导入学习目标一 了解、熟悉本节的地理主干知识【教学活动】生师型。学生:阅读、练习、纠错、识记;1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 )A广州、深圳、珠海 B广州、珠海、澳门C广州、中山、深圳 D广州、香港、深圳2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契机的是( )A国家
5、的对外开放政策B良好的区位条件C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D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和资源导向型产业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3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会促进工业化B区域城市化必然带来工业化,工业化反过来会促进城市化C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往往是一起推动全国各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D我国珠江三角洲是在建国后得益于矿产开发而迅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区4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具体表现在( )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城镇数量激增,城市与乡村界线模糊不清 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城市人口比重不
6、断上升 城乡差别已经不存在A B C D教师:点评,指出学习的重点、存在的问题。目标导学学习目标二 结合地图明确明确珠三角、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的位置范围【教学活动】生师型。学生:阅读教材P64、P66地图、P68阅读材料,掌握珠三角的位置及范围教师:小结归纳。、1、 珠三角的位置和范围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 ,珠江 ,由 江、 江、 江冲积而成。包括 、 、 、 、 、 、 等市的全部和 、 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 、 。“ 泛珠三角”简称“9+2”在右边的地图是打记2、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有哪些?(1)地理位置(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2)交通(水运.陆运)(3)
7、政策(对外开放)(4)侨乡(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5)国际环境(发达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配套练习1】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据此回答14题。1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B平原面积广阔,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C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D河流纵横交织,但河流流量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A良好的区位条
8、件 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3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 D技术水平高4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教师活动】归纳强调 学习目标三 比较归纳珠江三角洲地城市化进程的两个阶段主要发展特点和形成原因【教学活动】生师型。学生:阅读教材P6465比较归纳教师:归纳小结1、 填表比较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的两个阶段阶段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形成原因以发展 为主导
9、, 发展迅速,分布具有 性 辐射带动作用增强进程特点 结合,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形成以 为中心的 和城镇高度密集的 体系2、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的具体表现城镇人口比重城镇人口多,比重 ,达 城镇数量.密度数量 、密度 城镇经济实力较强,如 、 劳工.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外来劳工所占比重 ,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比较 ,供电.供水和通信水平居全国前列【配套练习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重温这首充满深情的赞歌,完成13题。1下列地区处于那位可敬的老人“画圈”范围之内的是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海南
10、岛 D上海浦东2该地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增强城市化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群体系逐步形成大城市星罗棋布A B C D3在“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期间,这里的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的表现是 ()城镇人口比重逐渐增大城镇数量和密度逐渐增加城镇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当地农民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劳动力A B C D【教师活动】点拨方法 学习目标四 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教学活动】生师型。学生:阅读教材P6769,比较工业化的两个阶段及理解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教师:小结归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教学案精选文档 第六 区域 工业化 城市化 进程 教学 精选 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58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