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邻区频点扰码参数取值及操作指南V30.doc
《[信息与通信]邻区频点扰码参数取值及操作指南V3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与通信]邻区频点扰码参数取值及操作指南V30.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邻区、频点、扰码参数取值及操作指南专题手册版 本:V2.0专题手册版本说明:版本日期作者审核修改记录V1.02008-12-23沈姗姗邹广玲无V2.02009-01-5沈姗姗邹广玲增加扰码、邻区检查功能V3.02009-06-19沈姗姗贾晓龙新版本发布,修改相应功能关键字:频点、扰码、邻区摘要:本文主要描述频点、扰码、邻区操作的关键参数、取值以及规划结果合理性检查操作。缩略语:TSCP:频点扰码邻区规划工具参考资料:频点扰码邻区规划指导书目 录1概述12邻区规划22.1邻区规划参数含义22.2邻区检查52.3邻区规划结果清空63频率规划84扰码规划94.1扰码规划参数含义94.2扰码规划类型1
2、24.2.1全网规划124.2.2分簇规划124.2.3局部规划144.3扰码检查145具体案例分析175.1全网邻区、频点和扰码统一规划175.2根据现网数据进行规划扰码186TSCP操作流程226.1邻区规划226.2频率规划306.2.1概述306.2.2主频点规划326.2.3辅频点规划336.3扰码规划34-38- 1 概述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中,邻小区、频点、扰码规划成为移动通信网络规划的重要环节,它们对网络的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在网络整体规划时,邻小区规划得不好,会造成小区切换问题,而频点和扰码规划得不好,则会造成整个网络建成或扩容后某些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如相邻小区分配相同
3、载频或相关性比较差的扰码,用户在其中一个小区内通话时就可能会受到相邻小区在同一载频上的干扰,造成接收电平较好,但接收质量却较差的情况,甚至引起掉话。本文档以外场实际数据为例,讨论邻区、频点、扰码规划中各个参数取值对规划结果的影响,给出较为合理的参数设置,以减少后期工作量。2 邻区规划邻区规划的目的在于保证在小区服务边界的手机能及时切换到信号最佳的邻小区,以保证通话质量和整网的性能。在采用TSCP软件进行自动规划以后,需要通过邻区检查进行配置或者手工配置漏配的邻区。2.1 邻区规划参数含义3G邻区规划参数设置图 21 邻区参数配置表1 邻区最大距离:候选小区筛选的最大距离,候选小区的筛选距离范围
4、在候选小区初始筛选距离与该参数范围内。推荐设置3000-4000。2 候选小区初始筛选距离:搜索候选邻区的初始距离,候选小区的筛选距离范围在该参数和邻区最大距离范围内。这个值只是为了计算上的方便性,由于邻区个数门限默认值的存在,这个参数只要不太大(以至于一开始,候选小区数就远远大于邻区个数门限)就可以。如果范围内小区数量太少,就增加这个距离,每次加5公里,直到范围内小区数达到邻区个数门限要求,推荐取值1000。3 必须配置为邻区距离:该范围内的小区必须配为邻区,推荐取值500,同邻区检查中参数设置。4 同层小区距离指标:与第一层遮挡角度及第二层遮挡角度相关,认为在该距离范围内,其中一个基站没有
5、被另外一个基站遮挡,默认取值300。5 覆盖范围水平半角:共站同频小区之间偏差角度的最小值,表示如果共站小区中和主小区有相同频率,则考虑该值的修改,为在最大覆盖范围水平半角上增加该角度作为候选小区的搜索范围,推荐取值20。6 第一层遮挡角度:判断一层邻区之间相互遮挡时的角度,主要用在候选小区中两个距离较近的小区之间,表示在该角度范围内,认为远处小区被近处小区遮挡,此时被遮挡住的小区不被计算为邻区。推荐取值15。同层小区距离和第一层遮蔽角是这样的关系:在计算第一层小区的相互遮挡的时候,假如A小区和B小区的遮挡角度,但是A小区和B小区的距离小于同层小区的距离那么就不认为他们有遮挡关系。7 同向角度
6、误差值:同向角度允许的误差值,在勾选模糊距离计算时起作用,表示两个候选小区距离很近且方位角的差值在一定范围之内时,可提升较低优先级小区,详见模糊距离计算说明,默认取值50。8 第二层遮挡角度:判断二层邻区之间相互遮挡时的角度,同第一层遮挡角度含义。9 全向站遮挡角度:含义和第一层遮挡角度含义相同,在规划全向站邻区时使用,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遮挡角度。默认取值15。10 最大覆盖范围水平半角:如果主小区A没有共站的同频小区,那么以主小区A为起始点画两条射线,两条射线将圆分为两部分,与方向角同向的部分内包含的小区就是候选小区。推荐取值90。11 邻区个数门限默认值:主小区选配邻区的门限值,允许配置的
7、邻区的最大值,超过门限的邻区将成为候选邻区,邻区配置并不是越多越好,邻区数过多会导致出现测量不准确等问题。过少,可能会因为缺少邻区导致不必要的掉话和切换失败。推荐取值15。12 最小候选小区数目:主小区选配候选小区的门限值,候选小区数量必须满足一定数量。如果太少,就加大选择范围(直到筛选距离达到参数),如果候选小区数太少,就没有足够的挑选余地,推荐取值32个。13 二层邻区规划:勾选此项时,考虑一二层邻区的规划,否则只考虑一层邻区的规划,此处的二层邻区是指地理位置上的二层邻区。根据实际情况由用户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二层邻区规划勾选。14 模糊距离计算:此值为计算邻区优先级时需要,主小区的两个候选邻
8、区距离很近时,可能存在其中一个候选邻区优先级较低,另外一个优先级较高的情况,此时优先级较高的小区配置了邻区,优先级较低的小区没有配置邻区,若勾选了此选项,则用来提升优先级较低的候选邻区优先级,也将其配置为邻区。23G邻区规划参数设置同3G邻区规划参数说明见上文,其余参数说明如下:1. 配置室内共站邻区:有室内室外站站点需要共同规划邻区时勾选。2. 共站误差值:在此距离范围内的两个基站被认为是共站小区,互配邻区,默认取值80。3. 邻区个数门限默认值:配置23G邻区时,考虑到目前TD终端的检测能力,对每个3G小区配置的2G邻区一般在6个以下,最多不超过9个。推荐取值9,4. 2G配3G邻区数量:
9、给2G小区配置3G小区的个数,推荐取值32。5. GSM900/1800选项:可选择给3G小区配置2G小区的种类。按实际要求选择配置。2.2 邻区检查图 22 邻区检查参数设置1.最大邻区个数:允许配置的邻区的最大值。推荐取值15。2.最远邻区距离:允许规划邻区的最大距离值。建议在做邻区合法性检查时分区域进行检查,该值根据各个区域的站间距取值,推荐取值为不同区域内站间距的3倍以内。3.必须配为邻区距离:该值表示在此距离范围内的小区必须规划为邻区,推荐取值为500。下面给出邻区合法性检查例子:TSCP邻区规划后要检查邻区的合理性:点击“邻区规划”,选择“邻区合法性检查”,选择需要检查的选项,如下
10、图所示。图 23 邻区检查类型设置点击“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的结果,找到可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2.3 邻区规划结果清空若邻区规划结果不满意,可以选择清空邻区规划结果,如下图所示,或重新进行邻区规划,将自动覆盖原有邻区结果,若只勾选部分小区进行邻区重新规划,那么将只替换相应的小区的邻区,其他的邻区结果不变。小结:邻区适当原则。邻区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应该遵循适当原则。太多,可能会加重手机终端测量负担。太少,可能会因为缺少邻区导致不必要的掉话和切换失败。做完邻区看一下平均的小区个数,维持在平均10个左右比较合理,也要视实际的网络来进行。3 频率规划图 31 频点规划界面1.频点被非同站邻
11、区使用次数:“当频点被非同站邻区使用次数=2次,优先考虑不使用”,即:假如主小区A有4个邻区(分别为B、C、D、E),共有F1、F2、F3三个频点。F1为B和C小区使用;F2为D小区使用;F3为E小区使用,那么在对主小区分配频点时,由于F1被B和C小区使用了2次,因此优先不考虑使用F1频点。2.频点个数:此值为有多少个频点可以选用, HSDPA单独占用频点,具体频点使用原则参加5.1节。3.紧邻小区门限:此值表示小区间的优先级,表示如果有小于该值的小区的频点, 尽量不予选用。该参数默认值为5000,为根据外场城市厦门邻区信息统计而来,70%以上的小区优先级达到5000以上,故选用5000。该参
12、数取值可根据各个外场实际数据更改确定。4 扰码规划4.1 扰码规划参数含义图 41 参数界面1、 相邻小区扰码相关性门限:表 41 扰码相关性相关值XX0.50.6X0.80.8X0.9含义可用扰码对2时延重码1时延重码0时延重码推荐取值0.5,考虑邻区不适用2时延以内重码。2、 边界规划扰码删除方式在分簇进行扰码规划时要选择两种方式之一,推荐选择“删除簇边界小区及其一层邻区扰码”。全网扰码规划时是从一个小区开始,先给该小区分配扰码,再给该小区的邻区分配扰码,再给邻区的邻区分配扰码.,这种分配方法与现实网络的实际情况不相吻合。现实网络中往往会有多个话务密集中心,当算法只是从一个中心开始分码,对
13、于其他中心来讲,就会先分配外围小区的扰码,再分配中心小区的扰码。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因为我们的原则是首先应尽量满足话务密集中心的小区得到好的扰码,在不得不牺牲的情况下,尽量将稍差的码留在话务量偏低的外围小区。为此,提出了小区分簇的规划方法。该方法包含两个步骤:簇内规划和边界规划。其步骤如下:1、 先给小区按区域进行分簇,用工程参数模版中的GROUPID标识;2、 对每簇内的小区进行全网规划,全网规划前删除簇间邻接关系;3、 删除边界地区小区的扰码,选项有如下两种方式:(1)删除簇边界小区扰码;(2)删除簇边界小区及其一层邻区的扰码。4、 对所有小区进行一次局部规划,完成整网规划。图 42 分簇示
14、例如上图所示,假设将所有小区分成小区组1和小区组2,系统先对小区组1进行全网规划,再对小区组2进行全网规划,在进行全网规划时,不考虑组间的邻区关系,每簇全网规划时采用所有未屏蔽码字,对簇内所有小区分码。在进行局部规划时,因为小区A和小区C有跨簇的邻区关系,小区B和小区D有跨簇的邻区关系,此时处理方式有两种可选:(1)删除簇边界小区扰码,即先删除小区A、小区B、小区C、小区D的扰码后,再对边界处的所有小区进行一次局部规划;(2)删除簇边界小区及其一层邻区的扰码,即除了删除A、B、C、D之外,还应删除X、Y的扰码,再对边界处的所有小区进行一次局部规划。正常进行小区扰码分簇规划的前提是:(1)小区的
15、分簇是根据地理位置进行有效划分的;(2)每个小区都应分到一个簇里。3、 扰码屏蔽:根据工程现场实际要求屏蔽扰码, 为室外预留的扰码共网络优化调整、微蜂窝、加站使用,预留27个扰码分别对应7个扰码组。SYNC_DLSCRAMBLE416171819624252627832333435124849505114565758592510010110231124125126127在屏蔽扰码当中,不允许屏蔽0号扰码。因为它是一个很好的码,实际中几乎都会用到,所以采取了保护措施。其他的扰码都允许屏蔽,但是要指出的,无限制的屏蔽扰码。常常是无法分配或者分配很早高的结果的根源之一。是否需要屏蔽,具体屏蔽哪些扰码
16、,需要根据实际扰码情况或者扰码规划通知单来决定。4.2 扰码规划类型 图 43 扰码规划类型4.2.1 全网规划输出所有小区的扰码,如果部分小区已有扰码,不能进行全网规划,需手动删除。4.2.1.1 同频全网规划全网同频规划时不考虑频点因素,所有小区扰码间的相关性均是参考同频的相关性值,这种规划的限制最严格,但是对后期优化工程中,网络频点的调整有较好的适应能力,频点调整后不需要重新规划扰码。4.2.1.2 异频全网规划异频规划时将考虑实际频点配置,这样分配扰码时,候选扰码的个数会增多,这样在频点确定的情况下,会使得全网扰码相关性更小。全网规划中推荐“同频全网规划”;在扰码个数有限制的情况下,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与通信 信息 通信 邻区频点扰码 参数 操作 指南 V30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57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