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XXXX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方案RMX2000.doc
《[信息与通信]XXXX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方案RMX200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与通信]XXXX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方案RMX2000.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X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方案XXXX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方案2008年3月目录第一章前言4第二章项目需求分析52.1承载网络分析52.2高清视频会议的发展方向62.2.1720p高清与4CIF的差别72.3高清视频会议对周边设备的要求72.3.1视频会议接入设备(如MCU和终端)72.3.2视频输入设备(如摄像机)82.3.3视频输出设备(如电视机)112.3.4音频输入设备(如麦克风)112.3.5音频输出设备(如音箱或扩声系统)11第三章系统组网方案描述123.1视频网络拓扑图123.2高清视频会议系统配置描述133.2.1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中心点配置133.2.2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各会场
2、的配置133.3设备选型的依据143.3.1中心点MCU:POLYCOM RMX 2000143.3.2会场终端:POLYCOM HDX 900218第四章系统会议功能204.1上海XXXX任意两个会场终端的点对点会议204.2基于中心点MCU RMX 2000的多组多点会议204.3与上级网络/其它网络进行级联的多级会议214.4其它功能214.5多种会议接入类型的会议224.6多种不同处理机制的会议234.7多种不同的会议召开方式254.8多种不同的会议控制方式25第五章系统管理维护功能275.1设备管理275.1.1HDX 9002275.1.2RMX 2000275.2维护管理功能28
3、第六章系统会议安全保障316.1MCU的安全保障316.1.1嵌入式操作系统316.1.2端口分离316.1.3防火墙解决方案326.1.4系统用户权限管理326.1.5直观界面336.1.6日志功能336.1.7会议召开336.1.8会议管理336.1.9与会者管理346.1.10拨入拨出设置346.2终端的安全保障34第七章系统特点36第一章 前言视频会议能为用户提供直接、全面的沟通交流,并能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因此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视频会议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很多科研机构和厂商都进行了多媒体多点会议通信系统的研究,并推出了各自的视频会议系统。在研究各视频会议系统的基础上,国际
4、电信联盟(ITU-T)形成了视听多媒体通信系统国际标准的H.320及H.323系列标准,使不同厂商的多媒体通信产品能够互通,推动了多媒体通信技术标准化的进程。为加快信息交流速度,保证信息畅通,XXXX局已经建立了基于宽带业务通信主干网络,在此基础上利用先进的通信传输技术,组建统一的信息传递宽带通道,连接包括XXXX1个主会场、XXXX应急指挥中心1个分会场、羊山港应急指挥中心1个分会场在内的单位,组建与下属机构间的一个综合视频、语音和数据的高清视频会议网络,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和办公效率,减少会务费用,增进沟通。第二章 项目需求分析2.1 承载网络分析随着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运营商的竞争,
5、使地面通讯线路的使用成本大幅度降低,为企业建立高带宽网络提供了先决条件;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网络设备的稳定性、易维护性、带宽可扩充性使得TCP/IP网络成为企业系统内部互联、互通,进行信息交流的一个标准模式。在现有的Intranet上构建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已经成为众多视频会议系统用户的趋势。基于TCP/IP网络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除去系统本身的技术优势和应用灵活外,还扩展了TCP/IP网络的应用模式,是网络的一种增值应用,实现三网合一,提高网络使用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管理、运营成本。XXXX局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承载网主要解决用户如何通过网络实现业务接入问题,同时还应该解决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骨干承
6、载。目前,XXXX局已建设完成一个覆盖本市范围内的安全可靠的宽带多业务计算机广域网。该网络连接XXXX局和所有下属机构,能够提供数据、话音、传真、图像、高清视频会议等多种业务,并能支持XXXX局不断发展的新的业务需要。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应用对作为其基础的承载网络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n 网络的带宽需求视频会议对网络的带宽需求为:视频带宽+IP包头开销常用的计算方法为:视频带宽1.2为网络带宽的基本需求如能满足视频带宽1.3则能更好的从网络上保证视频效果而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则至少需要1Mbps1.2=1.2Mbps的带宽n 端到端的时延高清视频会议的通用时延建议为小于100ms(数据
7、包长度至少为1500)n 时延抖动由于音频/视频的传输为实时的交互,因此网络的时延抖动更为至关重要,我们的建议时延抖动(最大时延和最小时延之差)范围为小于20ms内。n 丟包率网络上的丟包率不应该高于1%高清视频会议是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网络应用。这就要求作为其基础的承载网络有较高的带宽和对网络中的业务流量有较高的控制能力。视频会议在最初制定整体框架协议时就定义了视频会议是为了解决在窄带的条件下实现远程的视音频交互。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本身对带宽的要求为1Mbps4Mbps,但是由于为了满足流畅的视音频效果,就要求带宽至少在1Mbps以上。XXXX局IP网络的带宽情况能够满足高清视频会议的需要。2.
8、2 高清视频会议的发展方向现今视频会议中图像采用的多是CIF(352*288)格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格式已满足不了现在人们对图像清晰度的要求,同时现在的视音频压缩技术也能在高清晰度图像的传输上应用,所以视频会议已开始向高清晰度(High Definition,HD)方面发展。利用IP网络的高带宽和高稳定的特性,传输1280*720(以下简称720p,又叫“9CIF”)高清标准图像已具备条件。2.2.1 720p高清与4CIF的差别业界中有些视频厂家宣称的“高清”其实是从CIF格式扩充而来的4CIF(704*576)格式。这种格式的作用主要是在视频会议中传送静态的图像,现被一些厂家做成动态的
9、形式,所以4CIF不能算真正的高清,只是一个过渡的技术,与ITU将要颁布的720p高清标准也不兼容。这样后果将导致视频会议无法与后续及周边的产品兼容,如摄像机、电视机、录像机等。而且与支持真正高清的视频会议系统也无法兼容,造成会议无法召开的情况。另外,达到流畅的4CIF质量需要至少2Mbps的带宽,而利用最新的H.264技术实现相当于9CIF的720p高清只需要1Mbps的带宽,所以4CIF均不被各类用户看好。2.3 高清视频会议对周边设备的要求2.3.1 视频会议接入设备(如MCU和终端)除了上文提及的网络条件外,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中的核心设备MCU和终端必须同时具有高清的处理能力。终端的摄像
10、头具有至少720线30帧/秒的能力。终端必须具有高清图像的编解码能力,MCU必须具有高清图像多点处理能力。才能构成一个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中的MCU和终端必须做到:l 多点会议高清;l 解像度:1280x720P以上分辨率;l 帧速率:30帧/秒;l 双流:支持H.239标准,第二路视频流同时是1280x720P以上分辨率;l 高清的分辨率下必须保持原有的加密等会议功能等。2.3.2 视频输入设备(如摄像机)高清视频会议中的视频输入设备多为摄像机或各种高清视频源设备,如高清播放器或PC中的软件播放器,但无论何种设备,提供的视频源均至少需达到以下要求:l 解像度:1
11、280x720P以上分辨率;l 帧速率:30帧/秒;而输出的接口必需是以下接口中的一种(提供专业接口的设备除外):l DVI端口: DVI-I DVI-DDVI数字输入接口是1999年由数字显示工作组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推出的接口标准,是Digital Visual Interface的缩写,其造型是一个24针的接插件。是专为LCD显示器这样的数字显示设备设计的。在DVI接口中,计算机直接以数字信号的方式将显示信息传送到显示设备中,避免了2次转换过程,因此从理论上讲,采用DVI接口的显示设备的图像质量要更好。另外DVI接口实现了真正的即插即用和
12、热插拔,免除了在连接过程中需关闭计算机和显示设备的麻烦。所以,现在很多液晶显示器都采用该接口。DVI又分为DVI-A、DVI-D和DVI-I。DVI-D只能传输数字信号,大家可以用它来连接显卡和平板电视。DVI-I则在DVI-D(Digital)基础上增加了对模拟信号的支持,所以DVI-I可以和VGA相互转换。DVI-A端口用于传输模拟信号,其功能和D-SUB完全一样。DVI-D端口用于传送数字信号,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信号接口。DVI-I端口用于传送兼容信号,通过接口上活跃针脚定义的不同,传送模拟或数字信号。其中DVI-I端口中还分为单通道和双通道。l 色差(Component) 色差(Com
13、ponent)通常标志为Y/Pb/Pr,用红、绿、蓝三种颜色来标注每条线缆和接口。“Y CB CR”表示可接受隔行色差信号,而“Y PB PR”表示逐行色差信号或者HDTV色差信号,而“Y CB /PB CR /PR”表示可自动识别隔行/逐行色差信号。绿色线缆(Y),传输亮度信号。蓝色和红色线缆(Pb和Pr)传输的是颜色差别信号。色差的效果要好于S端子,因此不少DVD以及高清播放设备上都采用该接口。如果使用优质的线材和接口,即使采用10米长的线缆,色差线也能传输优秀的画面。l HDMI HDMI是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它可以提供高达5Gbp
14、s的数据传输带宽,可以传送无压缩的音频信号及高分辨率视频信号。同时无需在信号传送前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可以保证最高质量的影音信号的数字传送。将传统的视频传送线缆和音频传送线缆集成到HDMI的传送线缆中。目前,HDMI在针脚上和DVI兼容,只是采用了不同的封装。它同DVI一样是传输全数字化信号的。不同的是,HDMI接口不仅能传输高清数字视频信号,还可以同时传输高质量的音频信号。对于没有HDMI接口的用户,可以用适配器将HDMI接口转换为DVI接口,但这样就失去了音频信号。高品质的HDMI线材,即使长达20米,也能保证优秀的画质。l BNC BNC(同轴电缆卡环形接口)接口主要用于连接高端家
15、庭影院产品以及专业视频设备。BNC电缆有5个连接头,分别接收红、绿、蓝、水平同步和垂直同步信号。BNC接头可以让视频信号相互间干扰减少,可达到最佳信号响应效果。此外,由于BNC接口的特殊设计,连接非常紧,不必担心接口松动而产生接触不良。2.3.3 视频输出设备(如电视机)显示设备必须满足高清显示的要求,应当选择支持1280x720以上分辨率的设备,目前的等离子和液晶显示器一般均支持这种分辨率。同时设备必须具有高分辨率的数字图像接口,如上文所述的HDMI、DVI等接口。2.3.4 音频输入设备(如麦克风)高清视频会议不仅是视频要达到“高清”,同样,音频也要达到“高清”要求:l 声音频率:至少支持
16、对20Hz-20kHz频率范围内的声音进行采样,建议达到22kHz;l 声音采样率:至少以44kHz的频率对声音进行采样;l 其它声学特性:自动增益控制,自动噪声抑制,自动回声抑制;l 声道数:至少达到2声道。2.3.5 音频输出设备(如音箱或扩声系统)音频的输出部分需达到的要求:l 至少支持CD级(20kHz)的音频回放;l 至少支持2声道同时回放;l 回放时各种音频不失真,不断续。第三章 系统组网方案描述3.1 视频网络拓扑图 XXXX局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总网络拓朴图整个系统包括XXXX局的XXXX1个主会场、XXXX应急指挥中心1个分会场、羊山港1个分会场,以及为视讯会议系统提供接入、控制
17、和服务的控制中心。视频会议的所有终端都要和多点控制单元MCU建立连接,通过MCU进行高清视频图像的交换,高清语音的混合播放。多点控制器应当放置在XXXX计算机中心机房,以保证MCU到所有的终端的都有足够的带宽、使通讯质量得到保障,确保达到高清质量。这样该视频网络系统的MCU应当放置在网络信息中心,形成以MCU为中心的星型结构的树型结构。3.2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配置描述在充分考虑XXXX局需求的基础上,本项目推荐配置如下:3.2.1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中心点配置视频会议网络系统的控制中心独立于会场,实现各会场的接入,并提供各会场语音混合、转发,图像的拼接、转发,甚至各种视音频的编码转换以及各种会议
18、功能。控制中心一般设置在网络汇接的核心点,例如:信息中心、网络中心等便于连接、有足够带宽的位置。为整个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提供管理、服务的系统,例如网管系统等,也应当配置在控制中心。根据要求为XXXX局的视频会议中心点做如下配置:l RMX 2000 1台RMX 2000放置在中心点,是实现多点高清视频会议的核心汇接设备,以连接所有视频会议点,并支持所属范围内的视频会议点,并提供分屏功能,同时还承担着会场切换等会议管理功能。3.2.2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各会场的配置上海XXXX1个主会场设备配置如下:l POLYCOM HDX 9002视频会议高清终端设备1台;XXXX应急指挥中心分会场设备配置如下
19、:l POLYCOM HDX 9002视频会议高清终端设备1台;洋山局指挥中心分会场设备配置如下:l POLYCOM HDX 9002视频会议高清终端设备一台;3.3 设备选型的依据3.3.1 中心点MCU:POLYCOM RMX 2000Polycom RMX 2000 MCU是POLYCOM最新推出的具备高级电信计算构架(ATCA)和IP 多媒体子系统(IMS)架构的电信级大型视频会议多点控制器,适用于不同用户数量的大型项目,是电信运营商、大型企事业单位、公司、政府机构的最佳选择。RMX 2000是世界上第一款支持H.323、SIP和3G混合协议会议的720p高清MCU。RMX 2000支
20、持最新的H.264视频压缩协议,720p(分辨率1280 x 720)高清标准,宽带语音压缩协议和H.239(People+Content)数据协议,能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音频、视频和数据通信功能,从而充分满足用户对商用视频通信的需求。该系统在价格、易部署性、易操作性及易管理性方面同样具有极强竞争力。Polycom RMX 2000适用于政府、电信、金融、石化、医疗、远程教育、跨国公司、各型企业等各种需要远程信息交流的领域和行业。Polycom RMX 2000可以作为标准高清视频会议核心音视频交换设备、远程指挥/调度核心音视频交换设备、应急通信核心音视频交换设备、远程教学/培训核心音视频交换
21、设备等多种通信核心设备使用。能够充分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Polycom RMX 2000采用先进的视音频技术,包括:- 高级电信计算构架(ATCA)和IP 多媒体子系统(IMS)RMX 2000基于最新的ATCA架构,具有运营级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高性能,并具备IMS这种分布式体系结构,可以独立进行应用控制,信令和媒体,易于第三方的应用开发和集成。- 真正的720p高清视频质量RMX 2000提供达到720p,30帧/秒的高清标准的图像,令对方会场图像逼真再现,视频会议再也不再是模糊的影像。- 媲美CD的音频质量宝利通Siren 14 Plus(14kHz)宽带音频,为用
22、户提供高保真音质,令会议话音分外清晰自然。其音质可以和CD媲美。Siren 14已经被ITU提升为G.722.1 Annex C超级宽带音频协议国际标准。- 相同带宽条件下提供更高画质H.264视频压缩技术可在相同的带宽条件下,提供出色的视频质量。并且可以和宝利通公司的MGC、HDX、VSX、VS等系统设备互通。- 视音频差错隐消技术这项自动差错隐消功能是宝利通另一突破性技术,即使在网络流量繁忙的情况下,仍能有效避免视音频质量的下降。Polycom RMX 2000已引入视音频差错隐消功能,再次显示宝利通的技术领先优势。- 丰富的多分屏模式RMX 2000提供针对720p高清图像的多达27种分
23、屏模式;同时具有中文会场名显示、发言者标识等高级功能。是业界MCU中唯一能够提供如此丰富功能的产品。一些分屏布局如下图:- 双流数据共享对H.239功能的支持,保证了用户可同步浏览人物的图像和高分辨率文本内容,可以从个人计算机或手提电脑上即插即用的使用高分辨率的数据共享,满足高档商用用户对会议数据的需求。同时支持双流功能的级联,非常适用于大型用户的业务培训。- 多网络支持Polycom RMX 2000备有不同的网络接口:IP、ISDN与E1可供用户选择,以便配合不同的使用环境。Polycom RMX 2000的功能特点:- 高级电信计算构架 (ATCA)ATCA是最新的工业标准,具有运营级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与通信 信息 通信 XXXX 视频会议系统 技术 方案 RMX200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57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