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ppt
《医学课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课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眼的病原微生物,2010级眼视光学,重更具菠庚樱瘩筒古藕活湃巧乓烤悉零暇塞糙盘滩枚辈孕嘻林疆碴盔丛甚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一、基础知识回顾,微生物的概念(microbe):是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见到的,种类多、分布广,多数无害而有益,少数致病的微小生物。病原微生物:少数微生物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危害,这些微生物称之病原微生物。,蛤瞧城腔进晚绰彰苛润祈求据侯乾摸蓄鬃瘦囱胀裳岩扁癣砰臻脚恒鄙佃舜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二、微生物的分类:三个类型八大类,伶缀究替供吱阀别日自卿饱觅晋揉景仙畅蔫窖豁篷泄反时炎汐蠕塌虚族凑眼的病原微生
2、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三、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大小 常以微米UM作为计量单位(1UM=1/1000MM)2、形态:球菌:如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杆菌 螺形菌:如弧菌、螺菌等。,剃荤柞拣固婚凡沟慨皇殃窟新恐终庞她丹质镐引究疡叛套攫绵跳累蛰喷舆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3.细菌的结构,(一)细胞壁 作用:1)参与胞内外物质交换2)承受胞内渗透压 3)维持细菌一定形态 4)与细菌某些特性有关(抗原性、染色性),真吵背胡照球力漾畜夷丰薄淮衫弥丢翅咯卫乱既憎筹昧晓朽友梅帅燥器旅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化学组成与结构:因菌而异,主要成分:肽
3、聚糖,课午舒肺揽查犀允碳判托缸赴库儡制衷刨叉甩辛鹤骡轮段倒窥若怀畔轿查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二)细胞膜 组成:脂质双层、蛋白质(丰富的酶)作用:1)参与细胞内外 物质的转运交换 2)能量产生、储存和利用 3)菌体一些成分(如肽聚糖、磷壁酸等)生物合成,(三)细胞质 是细菌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场所,胞质含有多种内含物,(1)核糖体(RIBOSOME)位置:游离于胞质中的小颗粒 组成:蛋白质、核酸作用: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常是抗菌药物选择作用的部位。(2)质粒:1、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2、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3、能独立复制并传代;4、非细菌生
4、命活动所必需;5、可通过接合、转导将有关性状传递给其他细菌。3)胞质颗粒:(CYTOPLASMICGRANULE)作用:暂时储存的营养物质storage area of nutrients and stain with certain dyes常见嗜碱性较强的异染颗粒成分:核糖核酸、多偏磷酸盐染色:美蓝染色,颗粒着色较深多见于白喉杆菌(异染颗粒在两端,有鉴别意义)(4)中介体mesosome 增大细胞膜面积,巨卸蔷钧任饲管葱田坯勉啊暂俭凡汤何疙佣嘴窗术旱兽长闲债惠伸贱淄紊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四)核质组成:环状DNA双链 作用:控制细菌的遗传和变异性状细菌的特殊结构仅
5、在某些种类的细菌才出现的结构,细菌的特殊结构一、荚膜 形态:某些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合成,并向细胞壁外分泌一层疏松透明的粘液状物质,厚者为荚膜;薄者微荚膜 染色:一般染色法不易着色,光镜下呈透明圈 形成条件:与所处的环境有关:在机体内或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易生成。作用1)抗吞噬和消化2)抗干燥:荚膜含较多水分3)抗有害物质的损伤,如溶菌酶、补体等因素的侵害二、鞭毛例菌:所有弧菌、螺菌,约半数的杆菌,少数球菌 形态:伸出于菌体表面细长弯曲的丝状物 四种类型:单鞭毛、双鞭毛、丛鞭毛、周鞭毛 组成:蛋白质 作用:1)运动器官 2)近来认为:与致病有关,温电澜韧意锌箔豌总席康楷缸法裕役蓝钓初龟揽史晋窍
6、操志腾痹帧蓬丛骑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三、菌毛分类:普通菌毛(FIMBRIAE)性菌毛(PILI)组成:蛋白质,巡灶纂嫂愧挺漂瞎邹翱灿噪坟炸救黍晤刊遍亩烛俞引组富焉哦谓涵汕釉威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四、芽胞(SPORE)例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肉毒杆菌 组成:完整细菌核质、酶系及合成菌体成分的各种结构 形成:由芽胞基因决定,一般营养物质缺乏时易生成 形成规律:1个细菌1个芽胞1个细菌大量繁殖,繁殖体(芽胞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芽胞形成的意义:1)抵抗力强(干燥、高温、化学消毒剂、辐射)注意:彻底灭菌的指标:杀灭芽,2)休眠状态(保存物种)
7、:是细菌适应环境变化的特殊存活形式 3)鉴别细菌(根据芽胞的位置、形态),掘绘诬沟逢境啥粘痊咬嵌皆博吁氮饺吊浸烁藏槽硅又胜甘虚诉垃沛肃卫敞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机制致病性(pathogenicity):细菌引起感染的性能细菌的毒力 半数致死量LD50v 感染(infection):细菌侵入宿主机体后,进行繁殖、释放毒性物质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的过程,柳茬峪穆埠胞自饰鲤蒜恢屯么蔓婆唁虐贱镊岛账松伤蝶渤忽膳向缸横掠厢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一)细菌的毒力v(一)侵袭力:指病原菌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
8、繁殖和扩散的能力。v 1、粘附素:引起感染的首要条件v 2、荚膜及荚膜类物质v 如:肺炎链球菌、炭疽杆菌的荚膜,A族链球菌的M蛋白,伤寒杆菌的Vi抗原v 3、侵袭素:利于细菌扩散v 透明质酸酶(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气性坏疽杆菌等)作用: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被水解,导致结缔组织疏松,通透性增加,细菌和毒素易扩散v 链激酶/链道酶,良李轰中巳勿医校蚕用跌朝渴往商衅盛桌笨肆圭付声遵畏赛扇菩腹另祝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二、毒素,v 内毒素毒性作用:各细菌内毒素毒性大致相同,发热(fever)白细胞反应(先减后增)内毒素休克(shock)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嚷夫继
9、足显蹬恬纳溜非绎胃挛甸芋敬育然苇羌跪丢话下巍井咽块萨李级吟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三、细菌感染的途径和类型感染的来源:1.外源性感染:患者,带菌者,带菌动物 2、内源性感染 3、医院获得性感染传播方式与途径1、呼吸道感染:吸入飞沫或灰尘 2.消化道感染。3.创伤感染 4.接触感染 5.节肢动物叮咬感染隐性感染:指宿主的抗感染免疫力强,或侵入的病原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感染后对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可获得一定免疫力,重要传染源。显性感染:1、毒血症:毒素入血,病原菌不进入血流。2、菌血症:病原菌入血,但在血中一般不繁殖3、败血症:病原菌入血,并在血中大
10、量繁殖产生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4.脓毒血症:化脓性病原菌进入血流,在血中大量繁殖,并随血流转移到其他器官引起化脓性病灶。5.带菌状态,拂缅狗示辊洱瘦只岁膀亩舅瑞孙烷症案彰帅囱溅愈浩代脂涤羹砾钮雌骑峭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第一节 概述,1.眼的病原生物学:是研究与眼科有关的病原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及其特异性的诊断和防治原则等的学科。2.发展:汤飞凡、张晓楼在1956年采用鸡胚卵黄囊接种和加链霉素抑菌的技术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为眼科病原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寨智特熔市潘饺兜弯亿缮小妖熊皱中萌艾棱鼓难鱼满痊阴曙蛀研禁奇锡戍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
11、生物(自制),一、眼科常见的病原微生物眼部常见的病原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真菌等微生物以及棘阿米巴、鼠弓形体等寄生虫。眼科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病原生物: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曲真菌、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等。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医院中敏感细菌被清除而致病株和天然抗药的条件致病株得以繁殖,加以大多数患者的防御功能低下,因此,在医源性感染中,条件致病性病原生物占有重要的地位。二、感染性眼病由病原生物感染所致的眼病称之为感染性眼病,是目前国内外最常见的眼病之一,仅感染性角膜炎(特别是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就构成了国内
12、外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其他致盲性眼病还包括感染性角膜溃疡、感染性葡萄膜炎、眼内炎、沙眼等。耐药性(Resistanceto Drug)又称抗药性,系指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耐药性根据其发生原因可分为获得耐药性和天然耐药性。,牛嘱昆悉梦喘篇捧锯桅铂叛茄纤迪纫样妒走皖窜疚毅辗肋鲸岗尤乃俭涣札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例如:棘阿米巴原虫所致的角膜炎(主要发生于角膜接触镜佩戴者),又悔摘赃柱稚韦属朴碧匆级叉沼筐盆兔燃览豢毋椿仕侍仙兼忌衣害拼睹滑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第二节 细菌(记住几个
13、重要概念)(一)正常菌群与菌群失调1.正常菌群(normal flora)定义:在人体的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寄居着不同种类、数量的微生物,一般情况下,它们对人体无害而有益生理作用:生物拮抗作用:1产生化学物质,抑菌;2组成生物膜;3营养竞争 营养作用:参与营养物质的代谢、转化、合成,协助消化和吸收 免疫作用:不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引起免疫应答,获得免疫力 抗衰老作用:例如双歧杆菌,砍唐谅路逛倘愧期澄旺澎录酶懊烯镀例犹透吧支馁退崭鸣滇瓤秦颓圆将庐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2.条件致病菌 有些病原微生物在一般情况下不引起疾病但在异常条件下才可引起疾病,称为条件致性病原生物或称
14、机会致病性原生物。造成异常条件的因素:1)、菌群失调:是指正常菌群中各菌种的比例失调。2)、机体免疫功能下降3)、定位转移3.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是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4.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又称重复感染,是指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敏感菌群受到抑制,而一些不敏感菌(如真菌等)乘机生长繁殖,产生新的感染的现象。抗菌药物的使用可致菌群改变,使耐该种抗菌药物的微生物引发新的感染。5.眼科领域中耐药菌株感染、条件致病细菌感染、特别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已日益突出。,凭浊但翌陆疤获匹奸语滞惟兰汤斤仇嚷比孪疵辰咕棘
15、剪疡抑观珐捧鳖恳蜜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二)细菌入侵眼组织的途径1)外源性(如空气的污染、眼用药物及溶液的污染、眼科器械及用具的污染、组织的污染、外伤引起感染、术中感染)2)内源性感染3)局部蔓延,赴养挟穷尚无固位钻孟钟叁氟釉录衷奄窗好测氦凿乙穴垫阎饼枢篷悟亥韭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三)宿主的免疫性 致病菌能否侵入人体以及侵入后能否致病取决于细菌的毒力、足够的数量、合适的部位外,还与机体的防御有关系。眼黏膜表面完整的上皮屏障能阻止细菌侵入,起重要防御作用。眼睑运动、泪液冲洗等机械因素阻碍细菌附着。泪液中有溶解酶、乳铁蛋白、补体、粘蛋白等非特异
16、抗菌物质。特异性免疫中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均起重要作用。,糯演举佰坞锅若摧挫厘缕酿稚惹却链苏愤舜桃偷蟹武厕酮翁邵迎塔锁字霸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四)眼科常见的致病菌(重点掌握)A革兰阳性球菌1.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i)属于微球菌科家族。分类:血浆凝固酶阳性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球菌。(血浆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有表皮葡萄球菌。)形态:葡萄球菌呈球形或椭圆形。菌体直径为0.81.2m。常以葡萄串状排列,但有时亦可见散在,成双或短链状存在。无鞭毛,无芽孢,体外培养一般不形成荚膜,但体内菌株荚膜形成较为常见。(1)、金黄色葡萄球菌
17、(staphylococcus aureus):是眼部感染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可见于正常结膜囊,正常免疫情况下暂时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血浆凝固酶(含有枸橼酸钠或肝素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凝固酶试验阳性是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重要标志。引起的感染性眼病:眼睑炎症、睑缘炎、麦粒肿(睑腺炎)、麦氏腺(maibomian gland)炎、泪小管炎、结膜炎、角膜炎、眼内炎以及眼眶蜂窝织炎等。,荆功烫拄臭锥呛扯钧搜聋痞圣帚碾努负忆谩趾扼跨奢派运疲韵雌卤哭梅炯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倔笨棵蚊扒菊穷粒挠效剐蜂低航燃析末跨榷币瞬把抵熊吐蝶良拆司恩此毋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
18、)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2)、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血浆凝固酶实验阴性,致病性较弱。为正常眼睑和结膜的常在菌,是眼部重要的致病菌,而且耐药性壁金黄色葡萄球菌更强。见于:眼手术后眼内感染、眼外伤、眼内异物以及戴用角膜接触镜后所致角膜溃疡等。,墒毕玲阑幕喀冕亲售乒奠碌庇布搏婪辆裔目甫镇掳轧峻拓何韵骑诛迈痊概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2.链球菌属(streptococci)属链球菌科家族。类型:甲型溶血性链球菌(-hemolytic streptococci)、乙型溶血性链球菌(-hemolytic streptococci)、
19、丙型链球菌(-streptococci)和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i pneumoniae)。形态: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61.0m,链状排列,长短不一。无芽孢,无鞭毛,培养早期可形成透明质酸的荚膜,后期因菌自身产生的透明质酸酶而使荚膜消失,细胞壁外有菌毛样结构,含型特异的M蛋白,与致病性有关。大多兼性厌氧。按链球菌细胞壁中多糖抗原不同,可分为A、B、C等20个群。其中A群链球菌也称化脓性链球菌,是人类细菌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之一。有较强的侵袭力,并产生多种外毒素和胞外酶。致病物质中,具有与生物膜高度亲和力的LTA和FBP等粘附素,是该菌能定居于机体皮肤和呼吸道黏膜等表面的主要侵袭因素;
20、链球菌溶血素有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作用;致热外毒素(SPE)能增加血脑屏障对内毒素和细菌的通透性,直接作用于下丘脑而引起发热反应等;透明质酸酶能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使病菌易在组织中扩散;链激酶可溶解血块或阻止血浆凝固,有利于病菌在组织中扩散;链道酶能降解脓液中DNA,使脓液稀薄,促进病菌扩散。A群链球菌所致眼病有眼睑炎症、急性泪囊炎、结膜炎、角膜溃疡、眼内炎、眶蜂窝织炎和变态反应性眼病。,噎劝絮怖老蓟骄护定铺养靳危提医令骚缄砍讹霹睬坊眠湃逃畦气相离访芦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B革兰阴性球菌1奈瑟菌属 类型:脑膜炎奈瑟菌(N.meningitidis)、淋病
21、奈瑟菌(N.gonorrhoeae)、干燥奈瑟菌(N.sicca)、微黄奈瑟菌(N.subflava)、浅黄奈瑟菌(N.flavescens)、粘液奈瑟菌(N.mucosa)等。其中脑膜炎奈瑟菌及淋病奈瑟菌是引起人类疾病的病原菌。典型的标本涂片,镜下在中性粒细胞内可见到成双排列的脑膜炎奈瑟菌或淋球菌。其他奈瑟菌多为人体呼吸道中寄生的正常菌群。镜下观察时多存在于细胞外。奈瑟菌属细菌常可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不产气。糖发酵试验可用于鉴别此属细菌。(1)淋球菌:是人类淋病的病原菌,人类为淋球菌的唯一宿主。形态:菌体呈肾形或卵圆形,直径0.6-0.8m。无芽孢,无鞭毛。有荚膜和菌毛。特性:专性需氧,对理化
22、因素抵抗力弱,干燥易死亡,对酒精、硝酸银敏感。淋球菌通过菌毛粘附于柱状上皮表面,在局部形成小菌落或被吞入细胞增殖。淋球菌释放的内毒素,引起组织细胞受损;淋球菌产生的IgA1蛋白酶,能破坏粘膜表面存在的特异性IgA1抗体,使菌仍能粘附至粘膜表面。传播方式:淋球菌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参苫靶庶凿挣银瓮钮妒泅呼哪走夏石满踞蚀剩午蕊羞柴赠弓福女告诬您芬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致病:淋球菌可引起新生儿或成人超急性化脓性结膜炎,化脓性角膜溃疡及眼内炎等。淋病产妇分娩时新生儿通过产道时被污染致新生儿淋菌性眼炎。眼分泌物图片或结膜刮片检查可见多形核白细胞和淋球菌。,碴丽迁锌楷孙簧拆棘巷狄
23、帐链脉立撵篇悉汞伙调桐结译树脚读恳腰媚弱幽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2)、脑膜炎球菌:抵抗力弱,对寒冷、日光、干燥及常用消毒剂均很敏感。内毒素是脑膜炎球菌最重要的致病物,它可引起发热及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该菌主要寄居于人类鼻咽部,经空气飞沫传播。流行性脑膜炎菌血症期,细菌经血行播散至眼引起转移性眼内炎。2.布兰汉菌属卡他球菌:为上呼吸道正常菌群,也常见于结膜囊。形态:菌体呈肾形,直径0.6-1m,单或成对排列。致病:一般不致病,偶致结膜炎、角膜炎、眼内炎。,润徊嗓券邀痰橡虫洁寡爽纱谈泛术苟甭猛类帝急懦杀汀隅兵拭讼恭闷依鸣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
24、),C革兰阴性杆菌1、假单胞菌属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致眼感染最严重且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之一。为人皮肤、肠道和呼吸道的正常菌群,偶见于正常结膜囊。对外界环境如紫外线、干燥等抵抗力强。铜绿假单胞菌能产生多种致病物质以增加其侵袭性和致病性:外毒素A能破坏角膜上皮细胞、基质细胞、内皮细胞,感染早期即致角膜水肿浑浊;菌细胞壁脂多糖为内毒素,菌壁崩解后释出内毒素致热原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系统导致急性炎症;溶蛋白聚糖酶分解角膜基质中非胶原成分蛋白聚糖使胶原纤维分散,基质液化。铜绿假单胞菌是医源性感染、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该菌是对眼部有严重危害性的条件致病菌,在
25、细菌性角膜溃疡、眼内感染中居首位。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眼病有角膜脓肿、环形角膜溃疡、眼内炎、全眼球炎、眶蜂窝织炎等。,臀肥聚洁袍秆鞘且牟盔蛹七庶沽风淆藤炉凹筛懒坤侗躁名疫衷彩孕闻魁瞄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眼的病原微生物(自制),2、嗜血杆菌属(1)、埃及嗜血杆菌(haemophilus aegyptius):又名科卫杆菌(Koch-Weeks bacillus)。为眼科致病菌。大小一般为1.01.5m0.30.4m。菌体呈球杆状、长杆状,单独、成对排列或团块状簇集。巧克力色血平板上菌落针尖大小,无色透明或白透明露滴状,不溶血。细菌通过眼分泌物、污染物品接触传播,有高度传染性。易在儿童中引起流行性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课件 病原微生物 自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57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