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生物一轮 课时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课件 必修7.ppt
《《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生物一轮 课时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课件 必修7.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生物一轮 课时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课件 必修7.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时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自然选择的概念:是指生物在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2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3意义: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性和性,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生物界具有重要意义。,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多样,适应,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1)种群基因库是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2)基因频率是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3)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是 以及迁移和遗传漂变等。(4)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发生变化的过程。,全,部基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基因频率,2突变和基因重
2、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1)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和统称为突变。(2)生物变异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的。(3)生物的变异是的,只是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生存环境,不定向,1突变和基因突变相同吗?,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1)自然选择淘汰不利变异的基因,有利变异的基因逐渐积累,从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2)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决定的。,定向改变,自然选择,4隔离导致物种形成(1)物种: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产生的一群生物个体。(2
3、)隔离类型:和。实质:不能进行自由交流。(3)物种的形成常见方式: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三个基本环节:、及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可育后代,地理隔离,生殖隔离,基因,生殖隔离,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2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是不是一回事?3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吗?,思考探讨提示:1不完全相同,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2不是一回事。3不一定,如自然界中多倍体植物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比较,(1)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自然选择学说的继承和发展。(2)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过度繁
4、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变异是不定向的,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通过遗传在后代中得到积累和加强,产生适应环境的新类型,这是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形成的原因。因此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2009年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一调)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环境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马和驴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因此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C种群中个体的死亡可能会导致种群基因库发生变化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共同进化的结果
5、,【解析】A项叙述符合自然选择的概念;马和驴之间的生殖隔离表现在两者交配产生的后代骡是不育的;种群基因库是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虽然种群中的个体死亡时,其基因也随之消失,但种群的基因库却能保持稳定和发展;共同进化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发展,所以野兔和鹰在共同进化中分别发展了各自的适应特征。【答案】B,二、生物进化中的有关概念比较1种群与物种,2.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是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的总数/种群中该等位基因的总数。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突变、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和迁移等。基因型频率是指群体中某基因型所占的百分率。,3基因
6、型频率与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1)利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组成的各基因型个体数求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对等位基因总数)100%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体数)100%(2)利用基因型频率求解基因频率:种群中某基因频率该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4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的区别与联系,在自由交配的自然种群中,若不考虑迁移及个体死亡等因素,植物自交前后种群基因频率不改变,基因型频率改变。,2(2009年辽宁五校期末联考)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
7、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解析】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中A与a的基因频率相等;色盲的基因频率在男女中大体相等,但因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所以只要有一个色盲基因便是色盲患者,而女性中有两条X染色体,需有两个色盲基因才患色盲,故男性患者数量大于女性患者。【答案】B,3(2010年山东济宁市一模)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两年内该种群的基
8、因频率的变化如下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这两年中,与这对基因有关的推断,正确的是(),A.该种群将朝着Aa增多的方向进化B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的进化C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有较大的变化D该种群将较容易发生基因突变【答案】B,三、物种的形成1物种形成的方式(1)渐变式物种形成:,(2)爆发式物种形成:往往只需要几代甚至一代就完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主要以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式形成(如多倍体的形成),一旦出现可以很快达到生殖隔离。另外染色体结构变化的个体和原始物种杂交,可育性降低,形成初步生殖隔离,最后进一步演化形成新物种。,2生物的进化与物种的形成的区别,(1)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
9、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2)不同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时期,但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但是,在地理隔离基础上,经选择可加速生殖隔离的形成,所以经地理隔离、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是物种形成常见的方式。,4(2009年南昌模拟)关于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于进化的范围B同一种群的雌雄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雌雄个体之间不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C隔离是形成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D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是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10、,【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所以任何基因频率发生变化,都属于进化的范围,A选项正确;同一物种的个体间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B选项错误;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而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C选项错误;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基因频率不一定发生变化,D选项错误。【答案】A,(2009年江苏卷)右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
11、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解析】本题考查物种形成的知识。A通过地理隔离形成两个种群a1和a2,有分别演化出b、c、d三个种群,虽然有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所以A错;由于d是由a1演变而来,所以c与d之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B对。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产生新的物种,但是产生生殖隔离了的种群,基因频率一定会变化。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版新学案 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生物一轮 课时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课件 必修7 新学 2011 生物 一轮 课时 现代 进化 理论 简介 课件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57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