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3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和世界多极化趋势课件 岳麓版.ppt
《《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3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和世界多极化趋势课件 岳麓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3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和世界多极化趋势课件 岳麓版.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3讲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和世界多极化趋势,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一、两极格局的形成1“冷战”的兴起(1)背景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失去了的基础,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 的全球战略,把苏联看做其主要障碍。苏联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努力扩大其在世界上的影响。,战时同盟,称霸世界,美苏两国在和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双方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对方对本国的威胁,加剧冲突与对抗。(2)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3)发展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即“马歇尔计划”。19
2、49年,苏联和东欧各国成立了,简称经互会。,社会制度,欧洲复兴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2北约和华约(1)背景:1948年,美苏“冷战”出现第一次高潮,爆发了柏林危机。(2)北约建立目的:遏制苏联,控制西欧。标志:1949年,美、英、法、意等西方12国签署。,北大西洋公约,(3)华约建立目的:对抗北约。标志:1955年,苏联与东欧7国签署。至此,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形成。,华沙条约,3“冷战”的影响(1)美苏“冷战”关系压倒其他国际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2)美苏全面对抗,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两大集团势均力敌,近半
3、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3)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和,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世界霸权,二、“冷战”中的“热战”1朝鲜战争: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 扩大到亚洲。2越南战争(1)背景:19451954年,越南北方人民打败 侵略者,美国乘虚而入。(2)影响: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权相对衰落,而苏联在军事实力上大体赶上美国。,欧洲,法国,归纳总结两极格局的形成,分析比较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联系与区别,1(2008年高考江苏卷)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A国内民
4、族矛盾的激化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解析】二战后,美国和苏联相互对抗,导致德国和朝鲜的分裂。A项叙述不符合题意,C项本身就错误,D项是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援助。【答案】B,2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 B成立经互会C成立华约组织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解析】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的关键信息,分析与经济相关的选项。
5、【答案】B,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背景(1)二战后,西欧战争创伤严重,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2)20世纪50年代,西欧生产力得到发展,要求从美国阴影下走出来。(3)当时欧洲任何一国都无法与美苏相比,只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2形成(1)1951年,西欧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2)1958年,六国又成立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3)1967年,合并为,简称欧共体。3措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加强合作,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并加强科技合作。,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体
6、,欧洲货币体系,4影响(1)促进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2)政治:力图推行的外交政策,严重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独立自主,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1背景(1)美国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日本追随美国。(2)战败后的日本,经济衰竭,民不聊生。2原因(1)美国对日本的扶植:减免,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2)战后初期改革,铲除封建因素。(3)重视科技和教育。(4)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利用 发展经济。,战争赔偿,民主化,国家政权,3成就:19561972年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4影响(1)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
7、交。(2)资本主义世界呈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冲击了格局。,一边倒,美国,美苏两极,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1)二战后,亚非拉地区诞生了许多新兴。(2)这些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成为美苏争霸的战场。2目的:改变不合理的状况,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独立国家,3兴起(1)标志:1961年,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 宣言,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2)含义:反对和霸权主义,和平共处,全面彻底裁军,销毁核武器。(3)意义:标志着 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开始
8、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政府首脑,殖民主义,第三世界,轻巧识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理解掌握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原因(1)外因:美国扶植、援助、特许订货刺激。(2)内因:日本自身的努力。政府制定发展战略、加强投资、重视教育等。战后民主化改革,消除封建落后因素。,1(2009年高考山东文综卷)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解析】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主张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代替“冷战”政策,实行全面彻底裁
9、军,销毁核武器。A、C、D三项不合题意。【答案】B,2“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话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出发点是()A保障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B争取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等的自由交流 C密切西欧各国间的关系D确立欧洲的霸主地位,【解析】二战后,西欧处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和控制下,要想保障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走联合自强之路。B是欧洲联合的经济目标,与材料无关;C包含在A中;D明显错误。【答案】A,一、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战后期召开雅
10、尔塔会议,美、英、苏三国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了若干协议。这些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框架和基础。随着美苏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全面对抗,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二、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对两极格局的挑战1西欧随着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实力大为增强,力图恢复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对美国的霸权地位和两极政治格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日本的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这既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两极政治格局的冲击。,3伴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政
11、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决定国际事务的局面。4新中国成立后,一步步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2009年高考江苏卷)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赫鲁晓夫所言“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实际上试图淡化与美国的对抗,追求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其背后隐藏的战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版新学案 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3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和世界多极化趋势课件 岳麓版 新学 2011 历史 一轮 复习 13 两极 对峙 格局 形成 世界 多极化 趋势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57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