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历史一轮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春秋战国纷争课件.ppt
《《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历史一轮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春秋战国纷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历史一轮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春秋战国纷争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讲夏、商、西周的更替和春秋战国纷争,一、夏、商、西周的更替,汤,镐京,禅让制,盘庚,犬,戎,二、西周重要制度:井田制和分封制1井田制(1)性质: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 制度。(2)规定:周朝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国有土地,贡赋,2分封制,先代贵族,贡献财物,奴隶制,三、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1农业和畜牧业(1)农业:农作物品种,和农田水利,都有较大发展。后来习称的“”,在商周时期都已种植,甲骨文和 也有记载。人们已懂得施用粪肥、和绿肥等。(2)畜牧业:商朝的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有些牲畜除食用外,还用于拉车和
2、。,耕作技术,五谷,诗经,草木灰,祭祀,2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1)青铜铸造是商和 手工业的主要部门,夏、商、周三代被称为“”。(2)商周的玉器加工、纺织业、和漆器制造业有很大发展。,青铜时代,陶瓷业,西周,3商业、交通和城市(1)商朝重视商业,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朝以 作为货币。(2)夏朝交通运输有一定的规模,交通工具种类很多;商朝重视交通运输业;西周交通比商朝发达;从 到全国有几条宽广的大道,且道路平坦;商周时期道路沿途设有,并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3)都城都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贝,旅舍,镐京,分析说明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1私有制的发展,使
3、夏朝的“公天下”变为“家天下”。2原始社会末期以来形成的财产私有制,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出现了政权的私有制,即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归纳概括分封制及井田制的发展演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1分封制的发展演变:盛行于西周春秋时期开始衰落战国时期逐渐走向崩溃秦朝建立郡县制度,分封制结束。2井田制的发展演变:开始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3井田制和分封制的关系,理解掌握商周青铜器的突出特点1技术水平高。制造青铜器要解决开采矿石、熔炼铜料、合金比例、熔炉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商周青铜制造业在这些方面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2艺术价值高。商周青铜器器形多样,造型美观,纹饰精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3
4、青铜器成为上古华夏文明的典型代表。,1(2007年高考上海卷)学者考证,历史上的商族屡屡迁徙,最后一次迁徙后,定都二百多年,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这次迁徙的组织者是()A商汤B武丁C盘庚D商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后,商朝从此稳定下来。【答案】C,2(2009年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验)1963年在陕西宝鸡贾村出土的一口“何尊”(古代用青铜制成的酒器)上的铭文写道:“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上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由此可见,“中国”一词至迟出现在()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属于中等难度题。解题关键是
5、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武王”,武王生活在西周时期,由此可知“中国”一词最迟出现在西周。【答案】C,一、春秋时期诸侯争霸1背景(1)周王室势力衰微,王畿之地大大缩小。(2)诸侯不再听从天子命令,不再 和纳贡。2目的:争夺 和人民。,朝觐,土地,3表现(1)齐桓公称霸: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以“”号令诸侯,葵丘会盟确立霸主地位。(2)晋楚争霸:城濮之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公元前6世纪初,称霸中原。(3)吴越争霸:吴王阖闾和越王 是春秋后期先后称霸的两个霸主。,尊王攘夷,楚庄王,勾践,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1背景(1)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晋国的韩、赵、三家分晋。(2)田氏代齐:是指齐国大夫
6、田氏废掉原来的 而为诸侯。,魏,姜氏,2表现(1)齐魏交战:公元前4世纪中期,双方经和马陵之战,魏国大为削弱。(2)秦赵交战:公元前260年的秦赵,是战国兼并战争中规模最大、杀伤最多的一次战役。,桂陵之战,长平之战,三、民族融合1条件: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2主要民族:主要有中原的,四周有匈奴族、东胡、戎、越等。3民族融合的主要形式: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4民族融合的影响:为汉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秦建立统一的 奠定了基础。,华夏族,多民族国家,轻巧识记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交替,促进了奴隶制度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产生。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中国奴隶
7、制瓦解的反映,它促进了奴隶制的衰亡,也为社会的进步、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制度的产生、民族融合的加强等创造了条件。,归纳概括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1(2009年福州质检)“朝秦暮楚”是战国时期人才频繁流动的真实写照。这一时期各国招募人才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社会转型B发展封建经济C打击贵族特权D增强本国实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是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各国都重视人才,显然其目的主要是使国力强大,这些人才采取了一定的强国措施,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转型,打击贵族特权。A、B、C应属于招募人才的客观影响。【答案】D,2(200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版新学案 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历史一轮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春秋战国纷争课件 新学 2011 历史 一轮 西周 更替 春秋战国 纷争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57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