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微专题五文档资料.docx
《第四章 微专题五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微专题五文档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微专题五生物的变异的解题方法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
2、“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强化对三种变异类型的理解。2.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3.掌握五种育种方式的过程及其主要特点。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
3、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
4、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一、理性思维: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
5、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例1下图中图1为等位基因A、a间的转化关系图,图2为黑腹果蝇(2n8)的单体图,图3为某动物的精原细胞形成的四个精细胞的示意图,则图1、2、3分别发生何种变异()A.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C.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答案A解析等位基因A、a是由基因突变形成的,图1反映了突变的多方向性和可逆性;图2黑腹果蝇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图中则有7条,此变异应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图3形成了四个染色体各不相同的精细胞,可推断出某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
6、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方法总结列表比较三种可遗传变异项目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概念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分子上碱基对的缺失、增加或替换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化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有丝分裂的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分裂期类型自发突变;诱发突变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基因的拼接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范围任何生物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真核生物本质产生新的基因,不改变基因数量产生新的基因型,不产生新基因可引起基因数量和排列顺序的变化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7、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对生物进化有一定意义变式1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够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B解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以发生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间期都能发生染色体复制,受诱变因素影响,可导致基因突变;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
8、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二、模型构建:染色体数目非整倍变异例2(2018温州测试)某家族中有白化病和色盲的致病基因,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XBXb的个体产生的一个卵细胞(分裂过程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A.该基因型细胞的产生只与基因重组有关B.由于次级卵母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而产生该细胞C.和属于同源染色体D.若该卵细胞与一表现型正常男子产生的精子受精,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为0答案C解析该基因型细胞的产生属于染色体畸变;基因型为AaXBXb的个体产生的一个卵细胞,正常情况下其基因型为AXB或AXb或aXB或aXb。图中所示卵细胞为不正常的卵细胞
9、,aXBXb。异常卵细胞的形成,可能是由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而进入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造成的,这个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粒正常分裂;和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未分离的两条X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正常男子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与该异常卵细胞aXBXb结合,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a的白化病患者。方法总结染色体数目非整倍变异的成因(1)常染色体数目的增减:假设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2n条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某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或者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导致产生含有(n1)、(n1)条染色体的配子,如图所示。(2)性染色体数目的增减:性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与精子、卵细胞形成
10、过程中的染色体分配的异常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分配异常,产生的结果不同,总结如下表所示。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异常(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正常)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卵原细胞减数分裂正常)不正常卵细胞不正常子代不正常精子不正常子代M时异常XXXXX、XXYXYXXYOXO、YOOXOM时异常XXXXX、XXYXXXXXOXO、YOYYXYYOXO变式2(2018嘉兴测试)在黑腹果蝇(2n8)中,缺失一条点状染色体的个体(单体,如图所示)仍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若两条点状染色体均缺失则不能存活。若干这样的黑腹果蝇单体相互交配,其后代为单体的比例为() A.1 B.C. D.答案D解
11、析假设正常黑腹果蝇为AA,缺失一条点状染色体的个体为Aa,两条点状染色体均缺失的个体为aa。单体黑腹果蝇相互交配,即AaAa1AA、2Aa、1aa(死亡),则后代中有的正常个体,有的单体,有的个体死亡,所以后代中单体的比例为。三、理性思维:染色体组的判定例3如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a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B.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C.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D.图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答案C解析图a为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图b有同源染色体,含有3个
12、染色体组;如果图b生物是由配子发育而成的,则图b代表的生物是单倍体,如果图b生物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则图b代表的生物是三倍体;图c中有同源染色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若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则该细胞所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二倍体;图d中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一定是单倍体,可能是由雄性配子或雌性配子发育而成的。方法总结1.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判断方法(1)根据染色体形态判断: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下图所示的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组数分别是:a为3个,b为2个,c为1个。(2)根据基因型判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就含几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内不含等位或相同基因。下图所示的细胞
13、中,它们所含的染色体组数分别是:a为4个,b为2个,c为3个,d为1个。(3)根据染色体数与形态数的比值判断:染色体数与形态数比值意味着每种形态染色体数目的多少,每种形态染色体有几条,即含几个染色体组,如玉米的体细胞中共有20条染色体,10种形态,则玉米含有2个染色体组。2.细胞分裂图像中染色体组数的判断以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标准,判断题目中所给图像中的染色体组数。如下图所示:(1)图a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4条,生殖细胞中染色体2条,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有2条染色体。(2)图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2条,生殖细胞中染色体2条,该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染色体组中有
14、2条染色体。(3)图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4条,生殖细胞中染色体2条,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有2条染色体。(4)图d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8条,生殖细胞中染色体2条,该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有2条染色体。变式3观察如图ah所示的细胞图,关于它们所含的染色体组数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h图B.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是c、d、f图C.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b图D.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e图答案C解析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d、g图,A错误;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是c、h图,B错误;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b图,C正
15、确;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e、f图,D错误。四、归纳与概括:五种育种方法的分析和应用例4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育种等,下面对这五种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涉及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B.都不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 C.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D.都不能通过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新性状答案A解析杂交育种和转基因技术育种的原理为基因重组,单倍体、多倍体育种的原理为染色体畸变,诱变育种的原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方法总结列表比较几种育种方法育种方法处理方法原理特点实例杂交育种通过杂交使亲本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基因重组使不同个体的优良
16、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中;育种年限长大麦矮秆抗病新品种的培育诱变育种物理(射线照射、激光处理)或化学(秋水仙素、硫酸二乙酯)方法处理动、植物和微生物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加快育种进程,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有利变异个体不多,需大量处理供试材料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单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后用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畸变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可获得纯合优良品种;技术复杂,多限于植物大麦矮秆抗病新品种的培育多倍体育种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染色体畸变植株茎秆粗壮,果实、种子比较大,营养物质含量高;发育延迟、结实率低无籽西瓜、含糖量高的甜菜转基因技术育种将一种生物的特定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细胞内基因重组定向地改造生
17、物的遗传性状;可能会引起生态危机,技术难度大抗虫棉变式4现有小麦种质资源包括:高产、感病;低产、抗病;高产、晚熟等品种。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下述育种方法可行的是(多选)()A.利用、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aB.对品种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得bC.a、b和c的培育均可采用诱变育种方法D.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中获得c答案CD解析利用、品种间杂交后筛选可获得a,A错误;染色体加倍并不改变原有的基因,只有通过诱变育种,可由选育出b,B错误;诱变育种和转基因技术均可获得原品种不具有的新性状,C、D正确。
18、1.经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B.X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畸变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D.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的变异答案A解析白花植株的出现是由于X射线照射引起的基因突变,不一定有利于生存,A项错误;X射线可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B项正确;应用杂交实验,通过观察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C项正确;白花植株自交后代若有白花后代,可确定为可遗传的变异,否则为不遗传变异,D项正确。2.利用普
19、通二倍体西瓜培育出三倍体无籽西瓜,该育种方法称为()A.多倍体育种 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 D.转基因技术答案A解析三倍体无籽西瓜是通过普通二倍体西瓜与其经诱导加倍得到的四倍体西瓜杂交获得的,这种育种方法属于多倍体育种,A正确。3.(2019浙江诸暨中学期中)如图表示果蝇体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中字母表示对应位置上的三对等位基因,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对染色体上最多有三对基因B.D、d控制果蝇不同的性状C.E和e最本质的区别是两者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D.减数分裂过程中图示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答案C解析题图甲中的同源染色体上有多对等位基因,图中标出的为3对,A错误;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章 微专题五文档资料 第四 专题 文档 资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50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