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运动和力复习教案精选文档.doc
《第八章 运动和力复习教案精选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运动和力复习教案精选文档.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运动和力“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2、。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适用学科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初中物理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
3、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适用年级初三适用区域人教版课时时长(分钟)2课时知识点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现象及简单解释2、二力平衡概念、二力平衡的条件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 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滚动摩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
4、道惯性的概念。3、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以及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4、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5、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6、认识摩擦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知道日常生活中由于惯性而产生的简单现象。会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2.运用演示实验,对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所受力进行分析,归纳得到二力平衡的条件。3.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培养一定的实践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物理现象、事实为依据,以生活实际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产生对身边物
5、理现象的好奇心,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2.通过生活实际使学生感悟到物理来自生活,物理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惯性概念、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难点运用惯性知识解释现象、判断摩擦力的大小教学过程一、 复习预习本章我们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引出了伟大的牛顿第一定律,然后又通过活动体验到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感受到其实科学就在身边。本章的另一个重点就是摩擦力,他是初中所学三大性质力中的之一。通过对摩擦的分析,激发了我们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二、知识讲解考点/易错点1、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
6、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的从实验中得出,它是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同一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5)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证实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认识到惯性也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2.惯性(1)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一切物体”包括受
7、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要把“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的“惯性”区别开来,前者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后者表明的是物体的属性。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产生”惯性或“消灭”惯性。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确
8、定研究对象。 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 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考点/易错点2、二力平衡1.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平衡力。(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简单记为:同物、等大、反向、共线。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2.一对平
9、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比较平衡力(二力平衡)相互作用力相同点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同点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没有时间关系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3.二力平衡的应用(1)己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或寻求物体平衡的方法、措施。4.力和运动的关系不受外力 静止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不变(合力为零) 匀速直线运动受力情况 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改变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改变(合力不为零) 运动方向改变(拐弯)考点/易错点3、摩擦力1.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
10、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接触并挤压。(2)接触面粗糙。(3)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3.摩擦力的分类(1)静摩擦力: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滑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3)滚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滚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4.静摩擦力(1)大小:0fFmax(最大静摩擦力)(2)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5.滑动摩擦力(1)决定因素:物体间的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3)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4)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匀速直
11、线拉动木块。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6.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1)增大摩擦的主要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2)减小摩擦的主要方法:减少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用气垫的方法)。三、例题精析【例题1】 【题干】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量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B. 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C. 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D. 航天员在宇航仓中没有惯性【答案】A【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是物体惯性
12、大小的度量。质量较小的物体惯性较小,质量较大的物体惯性较大。由此可知BCD都错,A正确。【例题2】 【题干】“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大约为3月20-21日期间),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是玩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如图所示当鸡蛋在水平桌面上竖起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鸡蛋的重力和鸡蛋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 鸡蛋的重力和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鸡蛋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桌子受到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 B【解析】
13、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A. 鸡蛋的重力作用在鸡蛋上,鸡蛋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二力方向相同、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 鸡蛋的重力和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C. 鸡蛋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 桌子受到鸡蛋的压力、地面的支持力和重力的作用;桌子受到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支持力,它们的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例题3
14、】 【题干】在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是要在手上抹一些镁粉,而在杠上做回环运动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B、 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C、 两者都是增大摩擦; D、 两者都是减小摩擦。【答案】 A【解析】镁粉是比较粗糙的,抹在手上,增大了手和单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手握单杠不能太紧,是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的;故选A.【例题4】 【题干】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足够长的平板上,重为5N的铁块在水平向左的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沿直线水平向左运动,此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1.2N。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
15、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2s内,铁块做匀速直线运动B. 26s内,铁块做匀速直线运动C. 02s内,拉力等于1.2ND. 26s内,拉力等于1.2N【答案】BD【解析】由图乙可知,在02s内,铁块的速度是变化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在26s内,铁块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在26s内,铁块在水平向左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的作用,拉力F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所以此时拉力F等于1.2N。在02s内,铁块对平板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此时拉力F大于摩擦力,铁块做加速运动,故C错误,D正确。答案为BD。四、课堂运用【基础
16、】1、甲、乙两车发生相撞事故,两车司机均前额受伤,以下关于两车相撞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A. 运动的甲、乙两车迎面相撞 B. 甲、乙两车追尾相撞C. 运动的乙车与静止的甲车迎面相撞 D. 运动的甲车与静止的乙车的迎面相撞【答案】B【解析】运动的甲、乙两车迎面相撞,两车司机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使前额受伤;运动的甲车与静止的乙车迎面相撞或运动的乙车与静止的甲车迎面相撞时,两车司机由于惯性可能会使前额受伤;故A、C、D选项中的现象中,两车司机均前额受伤,都可能使前额受伤,B选项中,追尾的话后边车上的司机会向后仰,前额不会受伤故选B2、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两个力的合力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章 运动和力复习教案精选文档 第八 运动 复习 教案 精选 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50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