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药监诚信建设.doc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药监诚信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药监诚信建设.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药监诚信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的重大创新,其核心内涵是发展。作为新组建的国家行政执法机关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发挥药监部门在服务“两率先、两步走”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促进医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宗旨,就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药监诚信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保证药监事业向前发展的有效载体,因此,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药监诚信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正确履行职责、依法行政、规
2、范执法的基础和前提;是推进药监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水平、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迫切需要。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药监诚信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先贤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我国自古以来十分推崇“一诺千金”和“言必信、行必果”。由此可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宝贵的历史资源和精神财富,也为我们今天构筑药监诚信提供了深刻的启迪。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各种利益关系日趋复杂,每个人都要为他人、与集体交往,根据与他人、与集体达成的协议来安排自己的活动。如果人人都不诚实,不守信,那么,人和人之间的一切交往就无法进行,一切活动就无法开展,整个社会
3、就会陷入无序、混乱之中。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准则。因此,重建信用问题已经引起全国从上层到下层的普遍重视,诚信正在成为现代社会对每个人的客观需求。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毫无疑义地包含了诚信内容,因为“科学”首先就是“真实”,来不得半点虚假,历史上可能出现过打着科学的旗号,贩卖假货的行经,但终究被客观规律和客观事实证明是“
4、伪科学”,这种“伪科学”只能蒙蔽人们一时,最终将被“科学”所抛弃。因此,作为政府行政职能部门,一定要从理论上充分认识到科学发展观与诚信的内在联系,在实践中加强诚信建设,从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在全社会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倡导诚信理念,树立诚信药监品牌,增强诚信药监意识,形成诚信药监风尚,保证药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药监诚信建设是履行监管职能,促进医药经济健康发展的现实要求。科学发展观其深刻内涵在于发展,从我们药监部门来讲,要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促进医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就要牢固树立诚信药监品牌,严格履行监管职能。第一,加强诚信药监建设是紧密配合整顿和规范
5、药品市场秩序的需要。据某市统计局去年初利用万户居民调查网络,就社会诚信状况,对5000名年龄在16岁以上的常住市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中发现,在众多行业中,医疗和药品行业的诚信建设最受关注,把医疗行业列为目前急需加强诚信建设行业的人数最多,达到接受问卷调查总人数的64.4,药品行业居次,选择的人有51。认为假冒伪劣、虚假不实广告和欺诈蒙骗是目前社会上较为常见的失信现象。由此可见,广大老百姓特别关注市场诚信,人民群众呼唤市场诚信。之所以制假售假现象时有发生,假劣药品时而充斥市场,屡打不绝,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不法分子见利忘义,利益熏心,缺失诚信,丧失基本的道德准则。因此,作为行政执法部门,必须加
6、大打击力度,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专项执法行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狠狠打击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不断净化药品市场秩序,取信于民,使药品市场上的守信者得到有效保护,对失信行为严厉打击决不手软,积极营造药品市场诚信氛围,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第二,加强诚信药监建设必须用科学的方法促使市场建立诚信体系。诚实守信是保证医药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石,是医药市场的通行证。要保证药品市场形成诚信氛围,除进行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外,还必须用科学的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的市场诚信体系。如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施网络监管,使医疗机构和药械生产经营企业等涉药单位与行政执法部门随时在网络中进行双向监督,
7、做到互监、互促、互评,最终达到双方共同诚信的目标。此外,还可以采取与管理相对人签订双向承诺书、建立诚信执法档案、评比放心药店等方法来推动诚信药监体系的建立。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药监诚信建设必须在依法行政,提升药监形象上下功夫。建设诚信药监是药监部门依法行政、树立形象、加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因此,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药监诚信建设就必须依法行政,不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升服务理念,以新的形象、新的作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两个率先”。第一,推行政务公开,注重“窗口”形象建设。公开政务内容是加强诚信药监建设的基础环节,只有增强政务工作的透明度,公开办事内容和程序,实行阳光操作,
8、让管理相对人和社会各界对药监部门实施监督,才能完善诚信药监体系,促进药监事业向前发展。我们镇江药监局成立后,在政务公开中坚持做到审批时限职能、审批项目条件、审批工作程序、办事人员身份“四公开”,同时积极推行首问负责制和服务承诺制,做到审批时限、行政处罚、工作效率、优质服务“四承诺”。今年一季度,为深刻领会即将实施的行政许可法,我们组织全市药监系统人员认真学习,并邀请中国药科大学教授专题讲解,使全体药监工作人员准确理解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明确药监部门所涉及的行政许可事项及其权限和程序,要求药监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此外,我们还实施了行政效能监察,制定考核办法,对违反服务承诺制、不按程序公开
9、办事、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事项拖延不办、工作作风粗暴恶劣等方面建立了严格的考核制度。通过一系列举措,提高了行政效能,促进了机关及公务员勤政廉政高效地工作,有效树立了药监系统良好形象,增强了药监部门诚信度,在办事者和社会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第二,严格依法行政,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依法行政是行政执法部门的基本要求,是药监诚信的基础。首先要在教育、培训和学习中提高执法者素质,使执法者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理念。做到一切行政执法行为必须依照法律法规来执行,培养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树立“四种意识”、“三个形象”。“四种意识”即法律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诉讼意识。“三个形象”即依法治药、科学监管、监帮结合、促
10、进发展的系统形象;纪律严明、勤政高效、服务热情的单位形象;忠于职守、清正廉洁、风纪严谨的个人形象。其次要在建章立制中强化执法行为。用规章制度来规范执法者的行为是保证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几年来,我局不断完善执法监督程序,加强对各项药品监督管理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制约,依据行政处罚法和药品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先后修订了稽查人员工作守则、稽查人员工作职责、行政执法管辖、案件举报投诉受理、案件调查取证、案件讨论合议、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备案、案件质量评议等29项稽查工作制度。法规处与办公室实施分设后,又先后制定并实施了罚没物品处理暂行办法、行政审批程序规定、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暂行办法和案件审理办法等规定
11、。通过建章立制,使行政执法人员在案件办理中,坚持做到了“四大原则”:即法定依据原则、法定程序原则、公正公开原则、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到目前为止,在已办结的案件中,没有一起提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有效地保护了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试论金融创新在我国的发展 周卓阳金融创新是金融业为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制度安排、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等方面进行的创新活动,是金融结构提升的主要方式和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现代金融发展史实质上是金融不断创新的过程。受经济体制的影响、金融改革滞后的约束以及金融机构治理结构不完善、市场竞争不充分和技术进步不足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我国金融创新速度相
12、对落后,但入世后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将为金融创新及金融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加快金融创新促进金融深化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必将推动我国的金融深化和经济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金融创新大致可归为两类:一类是金融制度创新;另一类是金融市场技术创新。“创新”有三层涵义:(1)原创性创新,即思想的跃进,比如第一份期权合约的产生对于投融资行为来讲,是一个全新的创造;(2)整合性创新,即将已有观念的重新理解和运用,如期货合约的产生;(3)组合性创新,如蝶式期权的产生。第一种创新主要是专家型的金融家起作用,后两种创新则更需要实践型的金融家。一、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一)我国金融市场创新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从20
13、多年的创新历程可以发现,我国金融创新具有如下特征:1、吸纳性创新多,原创性创新少。金融创新主要是吸引、模仿和借鉴国外的管理模式和市场模式,主要表现为市场制度的建立和基础金融产品的开发。这种创新惟一能够确定的好处是速度快,而且能够起到诱发新的创新的作用。吸收式创新的最大优点是创新成本低,主要是将国外的创新移植到中国市场。2、负债类业务创新多,资产类业务创新少,金融产品结构单一。我国负债类业务创新是以四大国有银行为导向和主体,有较浓的计划特征,推出的产品主要以满足国有企业融资需求为主。资产类业务在20世纪90年代证券市场出现以后,也主要停留在股票市场,没有形成多元化产品。3、区域特征明显,特区和沿
14、海城市金融管制相对宽松,市场比较发达,创新比较集中。金融组织机构高度集中,金融发展极不平衡,金融创新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深圳、海南等金融业相对发达地区,内地金融市场的发展较为沉闷。这种格局同时加剧了国内经济的二元化特征。4、金融创新靠外力推动,内部驱动不足。市场化的金融创新强调市场主体的内在激励,但在计划体制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创新的第一推动力受到削弱,其结果是中国的金融创新以自上而下的强制式推动为主。这种创新只有在创新主体能够享受到大多数利益时才能出现,因而加剧了市场的垄断特征。在实践中的明显表现是,一方面由于监管过严,金融创新成本高昂,另一方面市场不规范,中、小投资者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15、作为金融主体的“暴利”造成了简单的数量扩张。(二)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国的金融创新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级的阶段,快速发展金融市场,需要消除很多制约因素。1、要消除的制约因素是薄弱的信用基础。金融市场和金融行为本身是信用高度发展的产物,离开了信用基础,金融创新根本不可能出现和存在。我国的信用机制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政府来建立和推动的,在形式上基本属于国有信用,典型的表现是银行代表国家执行“出纳”的功能。在这种信用机制里,企业有借钱扩张、借债不还的内在动机。因而实体经济部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体工商业户等)资金需求旺盛,银行“惜贷”,金融创新空间狭窄。2、要削弱的制约因素是政府行为错位。政府行为的
16、错位造成了金融创新成本增大,金融行为主体政策风险加大。一个成熟的驾驭市场经济的政府应该通过制度设置来健全市场,通过市场化的操作来调控市场。我们的政府往往通过非经济的手段来干预市场。政府对金融创新的趋利动机等特性突出表现为,出现于市场流动性、靠强制推销的政府债券,以及不计成本的保值储蓄等。政府行为的错位还表现为金融市场立法不完善,立法缺乏前瞻性。3、要消除的制约因素是金融创新主体风险意识薄弱、内在动因缺失。由于我国产权制度改革没有到位,金融机构主体还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没能有效形成,金融主体缺少风险防范意识,“避险性”创新难以展开,其他创新也是表面的和缺乏市场支撑
17、的。4、需要消除的制约因素是利率、汇率管制。利率是资金时间价值,是资金使用的机会成本基准。利率水平的国家管制,使货币市场创新直接受到抑制。由于没有一个市场化的利率作为参照标准,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的机会成本很难计量,造成融资行为扭曲。虽然我们在2001年2月份开始启动利率市场化进程,但利率市场化和市场化利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意味着人民币没有市场价格,这就使得外汇套利保值创新受到制约。5、需要消除的制约因素是金融人才短缺。人才是金融创新的主体,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增强创新的供给能力,以及促使创新成果的模仿和普及的基础。可是由于我们起步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政府推动性创新的格局
18、一时难以改变,在巨大的政策风险之下,市场主体更偏好于投机,金融市场内部信用机制难以有效运转。6、需要消除的制约因素是技术水平落后。新技术的运用成本一方面决定了金融创新的成本,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又为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提供技术保障。受技术能力和水平的限制使得技术创新成为我国金融创新的薄弱环节。二、我国金融创新的优势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由集中管制的计划金融运作向有管制的相对自由的市场化运作金融体制过渡。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近几年间有关金融的法制、法规环境建设取得了重大进步,这样的金融环境是创新展开的最有利时机。金融创新活动有了立法保障以后,创新活动的未来预期损失将会下降,信用价值会逐步得到体现,社
19、会信用机制因而能够在法律和法规的基础上得到加强,信用机制和以信用机制为基础市场引导,使得金融创新可能进入快车道。多元化金融主体的并存和壮大,会加剧竞争,导致金融创新向纵深发展。信托法、银行间中间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的出台,为多元金融机构的并存和在竞争中寻求发展提供了指引。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还看到了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发展的趋势,银行、保险、证券、财务公司等各种中介业务在激烈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行业间竞争的加剧在第一阶段会引导金融部门用技术壁垒谋求寡头垄断;在第二阶段,则很可能会直接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寻找技术上的先占优势,这都有利于金融创新。在金融行业内部,一些政策
20、性、违规性盈利逐渐被堵塞,业务趋同、管理相似的粗放式经营已进入微利甚至亏损时代,依托金融创新实现业务分化与飞跃是金融业发展的内在要求。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和全球化进程加快。进入wto使中国在市场建设和管制取向上要与国际接轨;同时,外资机构的进入加剧了竞争,中国必须通过金融创新来与之抗衡。从金融市场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金融市场的内涵式扩张和外延式扩张都会促使进一步的金融创新成为必要。中国金融市场存量巨大,但结构畸形,严重影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创新需求旺盛。目前,尽管银行8次降息,银行存款却仍高达6万多亿元,加上居民和机构1万多亿元的滞留现金,总共高达7万多亿元的资金没
21、有合适的流向。一些金融产品如银行间市场产品、资产支持的抵押担保产品、银行中间业务等,以及股票指数期权、期货,可转换债券等创新产品开发所需的市场环境逐步具备。市场结构性缺陷所导致的风险积聚使投资者避险要求增强,在缺乏卖空机制下开发套期保值工具,为投资者提供组合选择需求迫切。投资者素质逐步提高为创新产品市场开发提供了客户基础。在间接融资市场,随着产权改革的逐步深入,盲目贷款、逃废债务的行为有所收敛,说明理性,尤其是信用理性在逐步建立;在直接融资市场,近年来投资者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市场由浓烈的投机气氛向注重基本面回归,投资者行为开始分化,金融产品的个性化要求出现。三、我国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我国金融
22、创新总的发展路径应该是把市场主体的趋利冲动科学合理地引导到法制化的轨道上,既不压制市场主体的创新积极性,也不片面迁就,防止积累风险。(一)在金融工具创新方面坚持以原创性为主由于我国市场环境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巨大差异,吸纳型创新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单纯走吸纳型创新的道路,在外资拥有绝对技术优势的前提下,一旦允许外资机构涌入,我国金融机构将面临一场灾难。中国金融创新必须从本国市场环境出发,必须坚持原创性。赞同以吸纳型创新为主的人认为,过去在金融工具创新上的失误主要是由于吸纳创新不规范,在操作中变动了其特性,使之丧失了所具备的特性和优势。举一个例子,比如cd(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基本特性是大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发展观 指导 诚信 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49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