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考研练习题.docx
《古代汉语考研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考研练习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章练习题一、填空题1.反切的原理是切上字与被切字的相同,切下字与被切字的、相同。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案】声母;声调;韵母【解析】反切法是中国古代汉语中注音法的一种,反切上字的声母加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母组合即被切字的读音。2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的读音,称“某某切”。其方法是。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案】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组合起来就是被切字的读音【解析】反切法是中古代汉语中的注音方法,相较于直音法,它有很大的改进,但是仍然有很大的缺陷,如若不认识反切字就起不到注音效果。1.康熙字典按部首排列,共部。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案】214【解析】康熙字典
2、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汉语辞典,由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及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担任主编,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康熙字典以二百一十四个部首分类,并注有反切注音、出处及参考等,几乎把每一个字的不同音切和不同意义都列举进去,是古代汉语的学习者必备的工具书。2我国的第一部字典是,这部字典把汉字分为部,结构分析基本上是以字体为依据。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相关试题:(1)说文解字作者,全书分部首。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2)说文解字的作者是o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案】说文解字:540;小篆【解析】我国的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是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许慎。许慎,字叔重,是
3、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有“字圣”之称)、语言学家,也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他历经21年著成说文解字十五卷,这部书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收字9353个,将其归入540部首,另有重文1163个。每个字都是先列小篆,然后进行解说,先释字义,后说形体结构。3.清人编写的经籍卷诂,是按照进行编排的。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案】阮元;平水韵106韵【解析】经籍饕诂由清代阮元主编,这是一部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它在编排上用的是韵母排列法,按平水韵106韵编次被释的字,以一韵为一卷,全书106卷,每字之下,罗列唐以前各种古书注解对这个字的解释。3 .清代学者王引之所著的专门解释古汉语虚
4、词的著作是o南京大学2010年研【答案】经传释词【解析】经传释词是清代学者王引之所著,出版于清嘉庆二十四年。全书共解释虚词160个,编排次序是按照古声母的顺序排列的。这本书在虚词的特殊用法上,引证丰富的材料,分析排比,作出了许多精彩的结论,纠正了前人的失误。但是在虚词的通常用法上,却谈得很少。4 .助字辨略是一部词典,作者是清人O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案】古籍虚词;刘淇【解析】助字辨略是一本有较高水平的研究古籍虚词的书,清代刘淇所著。5 .明确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是明代的。南京大学2010年研【答案】陈第【解析】陈第著有毛诗古音考等,开中国古音韵学研究之先河。他
5、反对朱熹的叶韵说,认为诗经楚辞反映的是古音,不能以唐宋今音为标准随音改读来求韵脚的谐合。他明确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观点.他考证古音,以诗经、楚辞韵例作为本证,以周秦汉魏韵文、谐声、读若、直音、异文、又读等材料作为旁证,二者交相考辨,证实古音本读。条分缕析,主次分明。他还对诗经韵例做了分析,指出说文谐声与诗经韵的统一关系。陈氏彻底扫清了叶音说的谬误,对清代古音学家有巨大影响。6 ”小人有母,旨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中“羹”的意思是o南京大学2010年研【答案】肉汤【解析】上古的“羹”一般指带汁的肉,到战国时期指调和五味的汤。7 .“不如早为之所”是结构,“为”是词
6、。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研【答案】双宾;动【解析】“不如早为之所”意思是“不如早点安排他个地方为,动词,在这里指“安排”之类的意思。“之”,指共叔段,作“为”的间接宾语。“所”,处所,“为”的直接宾语。8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中的再的意思是o南京大学2010年研【答案】两次【解析】再:再一次,两次。9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之字的意思是。南京大学2010年研【答案】这【解析】“之子”:之,这;子,古代兼指儿女,在这里专指女性:“于归”:古代指女子出嫁。二、名词解释1 .直音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直音是指用同音字给汉字注音的方法,即直音法。直音法是古代汉语中较为常用的注音方法之一,如
7、:炎B,音谈。(经典释文左传僖公四年注)2 .反切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0、2012、2013年研;武汉大学2012年研答:反切是中国传统注音法中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有时单称反或切。用反切注音时,被注音字称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则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即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取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组合在一起就是被切字的读音。例如“坛,徒干切。”反切的产生,是为了补救读若、直音注音方法的不足,是汉字注音方法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标志着汉语语音学的开始。但是使用起来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认读反切注释时
8、不知道反切字的读音,那么反切就没有起到注音的效果。3 .尔雅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相关试题:尔雅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它被认为是中国训诂的开山之作,在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此外,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被列入十三经之中。4 .康熙字典I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康熙字典是一部成书于清
9、朝康熙年间的汉语辞典。由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及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担任主编,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康熙字典以二百一十四个部首分类,并注有反切注音、出处、及参考等,差不多把每一个字的不同音切和不同意义都列举进去,是古代汉语的学习者必备的工具书。5 .汉语大字典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汉语大字典是由湖北、四川两省出版部门组织两省有关专业工作者写作编写的一部字典。它注重历史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在字形方面,单字条目下收列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的形体;在字音方面,除尽可能注出现代读音外,还收列了中古的反切,标注了上古的韵部。汉语大
10、字典全书共八卷,一千五百多万字。它共收录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按部首排列,它的部首是以传统的康熙字典214部首为基础,删并成200部。单字归部也基本上与康熙字典相同。每卷前面都列有该卷的检字表,第八卷列有全书的笔画检字表,可供检索。6 .大同典中南大学2011年研答: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辞典。全书五千余万字,共收词目三十七万条左右。这部词典收集的复音词语空前丰富,传世古籍中的复音词语基本上都能在这部大词典中找到。他所收词目有单字条目和多字条目之分,单字条目按部首排列,有200部,多字条目按“以字带词”的原则,列在单字条目之后,多字条目的次序再按字数和笔画的多少排列。辞典另有检
11、索和附录一卷,列有音序检字表和笔画检字表,可供查检。1 .说文解字首都师范大学2011、2012年研;武汉大学2012研)相关试题:文解字浙江大学2010年研答: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著的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它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1163个。每个字都是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解说,先释字义,后说形体结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系统的阐述了“六书”理论,并首次提出540部首,将9353个字归入这些部首,为后世的部首检字法的发展提供了很大便利。同时,说文解字也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它创立了汉民族风格的语言学文献语言学,也是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对传统语言学的形成
12、和发展有巨大影响,后世所说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字,大体不出说文所涉及的范围。说文解字完整而系统地保存了小篆和部分籀文,是国人认识更古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桥梁;同时它的训解更是国人注释古书、整理古籍的重要依据。因此说文解字在今天仍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2 .典释文南开大学2011年研相关试题:经典释文(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经典释文是由唐代陆德明所著的一本解释儒家经典文字音义的书。以考证古音为主,兼辨训义,引用古书周易、尚书、诗经、春秋三传、论语、孝经、庄子等。是保存古代音训较早的一部字典,为后世推崇。3 .籍纂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籍纂言古是由清代阮元主编的一部专门收集唐代以前
13、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它在编排上用的是韵母排列法,按平水韵106韵编次被释的字;以一韵为一卷,全书106卷,每字之下,罗列唐以前的各种古书注解对这个字的解释。这对我们阅读唐以前的古书很有帮助。4 .王氏四槿南开大学2011年研答:“王氏四种”是高邮王氏父子(王念孙、王引之)二人代表作的合称。分别是经传释词、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经义述闻,它们是乾嘉学派最负盛名的著作,也是训诂学的经典著作。5 .词诠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词诠是近人杨树达著的一部虚词词典。按语法词类来分析各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包括虚词的通常用法及特殊用法。体例是每解一个虚词,先注音,次辩明其词类,再说明其意义和用法,然后列举书
14、证。结合词类具体指明古汉语中虚词的语法作用,是虚词研究的发展。本书共收字五百以上。通俗易懂。本书是按注音字母音序编排的,并附有部首目录。6 .诗词曲语辞汇释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研相关试题:诗词曲语词汇释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诗词曲语辞汇释是研究唐宋元明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辞的一本典籍。近人张相所著,195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共释单字、词语五三七项,附目六百有余。每条排列的次序,先诗后词再曲,引证相当丰富,对阅读诗词曲等作品很有参考价值。诗词曲语辞汇释一般是解释单词或词组的意义,有时还由意义的解释推及于词源(或语源)的探讨和语法的分析。被解释的单词或词组,都是唐宋元明间流行于诗词曲中
15、的特殊词语。这部书能帮助读诗词曲的人了解这些特殊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使用这部书时,可利用书末附载的笔画索引进行查阅。7 .钱大昕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钱大昕是我国清代史学家、汉学家。字晓征,一字辛楣,号竹汀。汉族,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钱大昕是中国18世纪最为渊博和专精的学术大师,他在生前就已是响誉海内的著名学者,王昶、段玉裁、王引之、凌廷堪、阮元、江藩等著名学者都给予他极高的评价,公推钱氏为“一代儒宗1.参与编修热河志,与纪啊并称“南钱北纪1.又与修音韵述微、续文献通考、续通志、一统志及天球图诸书。8 .古白话武汉大学20I1.年研答:古白话是唐宋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
16、。如唐代的变文,敦煌通俗文学作品,宋人话本,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等都是古白话的代表。古白话虽说是白话文,但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白话文,一般都是以口头语为基础而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即使是口语,由于区城性和时代性的差异,今天读起来也不那么容易,因此称之为“古白话”。9 .词义的更替北京语言大学2011年研J答:词义的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的意义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义的一种词义演变现象。例如“脚”,本义为小腿,变为指足后,就不再指小腿了。10 .本义I北京语言大学2010年研;武汉大学2010年研答:本义一般指词的原始意义或较早的意义。从字面上讲,也就是本来的意思。一个词往往不只一个意义,当它们有两
17、个以上的意义的时候,其中应该有一个是本义,另外还有一个或一些是引申义,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而来。如“年”字,它本来是指谷子熟了,后来才引变成为计时的单位。有的时候也指词的基本(常用)意义。“红”的基本意义是红的颜色,后又派生出成功、受人赞赏、赏识的意思,如:“这出戏(这首歌)唱红了。”三、解释下列加点或划线词1 .都城遇百雉,阈之害也。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都:都城。2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且:而且,连词。3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I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毙:倒下去。4 .既而大叔命西逃北鄙虱:於己。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鄙:
18、边邑。5 .爱其母,施及驻公。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施:y,延,扩展,等于说“扩大影响6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武汉大学2011年研答:(1)都:城池。(2)国:国都。7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武汉大学2011年研答:兵:兵车。8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中南大学2010年研答:焉:指示代词兼介词,可以译为“在那里”。9 .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中南大学2010年研答:诸:“之于”的合音字。10 .IW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瓢以缩酒,寡人是徵。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征:索取。11 .师进,次于隆。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次:军队临时驻扎。12 .君若以
19、德睁侯,敢不服?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安抚。13 .君其问诸水滨北京语言大学2011年研答:表示委婉的语气词。14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武汉大学2011年研答:如:往,到去。15 .晋不可放,寇不可配。I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舐:习惯而不留心,等于说放松警惕。16 .宫之奇以其族行。(左传僖公五年)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介词,表示对事物的处置。17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武汉大学2010年研答:(1)其:语气词,加强反问。(2)再:第二次。18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武汉大学2010年研答:(1)假:借。(2)以:目的连词。19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0、中南大学2010年研答:(1)鄙:边邑,用如动词。(2)陪:增加(土地)。20 .行李之往来北京语言大学2011年研答:外交使节。21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武汉大学2011年研答:执事:办事人员。这是客气话,实际指秦伯本人。22 .观其辟丸也北京语言大学2011年研答:躲避。后来写作“避23.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武汉大学2011年研答:(1)亡:逃亡。(2)竟:“境”的古字,后写作“境”,边境。(3)反:“返”的古字,后写作“返”,返回。24.初,宜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武汉大学2011年研答:田:打猎,后来写作“畋25,宜子骤谏,公患之,使鹿贼之。中南大学2010年研答
21、:(1)骤:多次。(2)贼:杀。1 .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趋:快步走。2 .食之,舍其半。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食:S1.,给东西吃。3 .韩厥执紫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中南大学2()10年研答:(1)再拜:再拜稽首是比稽首更重的一种礼,先拜,然后稽首。(2)奉:捧。4 .苟有随,绘必下推审。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险:难走的路。5 .撮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末及死,吾子勉之。中南大学2010年研答:(1)即:动词,走向。(2)勉:努力。6 .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卓。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陂:难走的路。7
22、.下臣不幸,蜀常戎行。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恰巧。8 .此串一人殿之,可以集事。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殿:镇守。集:成。集事,即成事)9 .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宣也,两释爨囚以成其好。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答:宥:宽赦,这里当原谅讲。10 .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直焉。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有:表示所属。26 .晋不可启,寇不可逝。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舐:习惯而不留心,等于说放松警惕。27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1)越国:超越(跨过)晋国。鄙远:把遥远的郑国作为边邑。(2)翻译:(秦国)跨过晋国把郑国作为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汉语 考研 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49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