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全县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思考(黄书明).doc
《关于当前全县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思考(黄书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当前全县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思考(黄书明).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谷 教 通 报2013第 16 期关于当前全县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思考谷城县教育局副局长 黄书明我县中小学开展高效课堂建设工作已有两年多了,目前到底是一个什么状况,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最近,县教研室对全县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巡查督办。为了更进一步了解真实情况,我又专门邀请全县初中和部分镇直小学、农村中心小学校长及其分管教学业务的副校长、教务主任、部分教师进行了座谈。综合县教研室高效课堂建设工作巡查督办、碰头情况和在各个座谈会上了解到的情况,使我越来越清晰地感到全县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工作已经进入深水区,处于转折爬坡阶段。我们基层学校
2、的许多干部、教师对高效课堂建设工作感到有一些困惑、迷茫、犹疑,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无所适从、消极应付、甚至出现反复和倒退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给予及时的解疑释惑,“指点迷津”,促使全县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稳步向前推进。 下面,我就全县中小学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作的现时情况,及其今后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和初步的想法,仅供参考。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牢固树立持续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两年多来,全县中小学开展高效课堂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弥足珍贵的。一是在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作上形成了广泛共识。在最近召开的一系列调研会上,与会同志
3、无论是学校领导干部还是普通教师,基本上认为老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我县开展高效课堂建设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方向是正确的。高效课堂建设工作不存在搞不搞的问题,而是怎样继续搞好的问题。二是教师们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基本上是认同的,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加以贯彻实施。这主要表现为教师们在课堂上能够自觉地、有意地“约束”自己,努力精讲,尽量少讲,有些甚至不讲,把信任送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建设高效课堂,使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教师们由过去的
4、“演员”转变为现在的“导演”。过去是教师“演”给学生“看”,关注的重点是教师;现在是教师“导”着学生“演”,关注的重点是学生。这种角色的变化和层次的抬升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高效课堂建设工作的新要求,教师们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积极主动地探究高效课堂建设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新途径,开展校本研修,不断提高自己驾驭高效课堂的能力。四是学生“动”起来了。“学优生”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同时,积极发挥“小老师”的作用,为其他同学现身说法,耐心辅导;其他同学特别是“学困生”也不甘落后、不愿拖学习小组的后腿,努力学习、踊跃发言、勇于展示自己,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学们
5、整体上比以前更加阳光了、更加自信了、更加主动了、更加积极了、更加团结了、更加友爱了。教师们普遍反映,现在课堂上打瞌睡的同学几乎没有了,课堂气氛不再象以前那样沉闷了,初中学生辍学现象也比以前明显减少。五是课堂“活”起来了。教师不再是课堂上唱“独角戏”的主角,而是组织、调动、协调、启发、指导学生学习、展示、交流的“主持人”和“导演”。学生不再是被动学习、被动应付的现场观众,而是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每一个学生都是课堂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我县高效课堂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效果是明显的,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同志都不同程度地尝到了初步的甜头,从而对高效课堂建设工作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随着课改的
6、深入,一些困难和问题不断显现出来,不适应、不顺心、不顺手的现象普遍存在。从整体上说,我县的高效课堂建设工作目前已进入深水区,处于转折爬坡阶段。主要表现为由初步尝试向深入探索转变,由生硬模仿向运用自如转变,由感性认识向理性思考转变。由于高效课堂建设工作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虽然我们把旗帜举起来了,把口号喊出来了,把理念亮出来了,但在理论上还需要进一步构建完善,在实践上还需要深入探索。山东杜郎口中学在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作中的一些有益尝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如果脱离实际,把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当着金科玉律,一味机械模仿、照抄照搬,似乎有害无益,因为他们也还在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之中。因此,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
7、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全县各中小学在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作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上出现了偏差。现在有一种说法,完全按照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就被视为在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作,而借鉴杜郎口中学的经验,结合本校、本班实际所进行的其它形式的探索,就被视为没有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作。仿佛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高效课堂的唯一正确模式。事实上这已不仅仅只是一种说法,而是在实际工作中已经表现出来了。这让广大基层学校的干部和教师们无法认同,感到非常困惑,因而束缚了大家的手脚,影响了大家践行高效课堂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殊不知,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是多姿多彩的,
8、我们的一些同志,有的是看了一段视频录像,有的是到那里实地参观学习,不过是走马观花,听了一两节课而已,就把自己的第一映像定格了,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并且把这种格式化的模式作为标准去衡量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这种做法让一些教师哭笑不得,感到很迷茫、很无奈。二是考核评价标准不够清晰明确。教师们反映,实践中本来是务实高效的课堂,却被认为不是高效课堂;实践中本来是明显低效的课堂,却被说成是高效课堂,这让他们非常纠结,感到左右为难、无所适从。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高效课堂?这需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明确的、科学的、普遍认可的考核评价标准。三是工作推进上不平衡。从参加座谈的中小学校长们反映的情
9、况看,全县中小学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作可谓参差不齐、五花八门。有的说全校都在搞,有的说全校都没搞,或者说只有部分教师在搞;有的说高学段能搞,而低学段不能搞;有的说普通班能搞,而复式班不能搞;有的说统考类学科能搞,而非统考类学科不能搞;有的说学期中间能搞,而开学初和学期末不能搞;有的说非毕业年级能搞,而毕业年级不能搞;有的说小班额能搞,而大班额不能搞。等等,等等。一句话,就是走形式、摆样子可以搞,而求实效、要质量不能搞,也搞不得。建设高效课堂本来是一项常态化工作,应该也能够贯穿在学校教学工作的始终,可是我们的一些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却把它当成一项阶段性的活动被动应付,这与我们在全县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建
10、设工作的初衷和要求显然是背道而驰的。四是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健全和完善。为了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作,无论是教育局还是教研室,都召开了多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会议,也下发了不少文件,组织了多次检查考核。但到目前为止,从教研室到教育局这个层面还没有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应和促进高效课堂建设工作的、系统的、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往往只是说说而已,而且说法不一。目标不明确,要求不明确,奖惩不明确,因此,学校和教师努力的方向也就不明确,工作也就犹豫不定、徘徊不前,缺乏持续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作的压力和动力。对于全县中小学在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回避不了,逃避不掉,指责无益,必须正确面对,积
11、极应对。在全县中小学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作,对于广大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前进的道路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反而是不正常的。即使现在的问题解决了,将来还会有新的问题产生。即使一个学校、一个教师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还可能在其它学校、其他教师身上反复出现。对此,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问题”就是“课题”。而破解这些课题的智慧和力量就蕴藏在全县广大中小学干部和教师们中间。只要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就没有翻越不过去的火焰山。我们应该有这种信心和决心。二、求真务实,坚定不移,持续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作(一)高举旗帜,持之以恒。旗帜就是方向,旗
12、帜凝聚力量。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建设创新型国家。而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难以胜任的,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教学理念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应当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行下去,这已在全县中小学干部和教师中形成了广泛共识。为此,我们决不能再三心二意、犹豫不定、徘徊不前,而应该坚定地把建设高效课堂的旗帜高高举起,引导全县广大中小学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员参与,全面推行。建设高效课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区域推进,整体联动;建设高效课堂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
13、之以恒,锲而不舍,锐意进取,百折不挠。杜郎口中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已经长达近10年之久,才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真可谓“十年磨一剑”。但他们并不满足、并未止步。而我县的高效课堂建设工作才刚刚起步,与他们相比可谓任重而道远。在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甚至会出现挫折。对此,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必须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必须要有解决问题的智慧,否则,就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二)明确标准,放开手脚。标准问题至关重要。标准是解放思想的总开关,是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出发点。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摆脱了长期以来“左”倾思想的束缚,
14、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一场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大讨论,使人们冲破了“姓资”还是“姓社”的思想藩篱,迎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一场生产力标准的大讨论,使人们敢于破除体制机制的束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与此类似,在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同样面临着标准问题。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高效课堂?这是两年来一直困扰广大中小学干部和教师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好,高效课堂建设工作就放不开手、迈不开步,就会出现反复甚至倒退。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大家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第一,高效课堂必须始终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学生“自主”的课堂。真正实现了由“教中心”向“
15、学中心”的转变,让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第二,高效课堂必须是遵循流程的课堂。课堂教学要在教师的驾驭和掌控之下,按照预设的导学案有条不紊进行。第三,高效课堂必须是让学生充分展示的课堂。第四,高效课堂必须是“动”“静”有机结合、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气氛活跃的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合理发挥。第五,高效课堂必须是注重情感的课堂。第六,高效课堂必须是“高效率”的课堂。必须要有适度的课堂教学容量,否则,提高效课堂没有意义;必须按时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堂清”、“堂堂清”;必须要有较高的教学质量。一般来说,要有80左右的
16、学生应该完成当堂的教学目标任务,其余20左右的学生也应该完成当堂80左右的教学目标任务。高效的目的在于优质,高效和优质应当是一致的。上述这“六条标准”是否科学,有待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我个人认为,有了这个标准,就应该能够让广大干部和教师进一步解放思想,排除干扰,消除顾虑,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有了这个标准,就能够有效解决“搞不成”、“搞不得”的问题,也就彻底消除了高效课堂建设工作的“盲区”,简而言之,就是“都能搞”;有了这个标准,我们再拿它来衡量两年来各中小学的高效课堂建设工作,应该说“都在搞”,只不过进展不一,搞法各异,效果不同。 (三)端正态度,灵活运用。作为共产党员,一般来说对党的常识和党
17、的历史都是熟知的。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对这些大家都耳熟能详,毫不含糊。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土地革命时期,在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上,却出现了两个立场截然不同、观点尖锐对立的代表人物,一个是王明,一个是毛泽东。王明是用僵化的、机械的、教条的、绝对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走的是一条“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他的思想统治和错误领导下,中国革命受到极大挫折,中央根据地丧失殆尽,红军伤亡惨重,几乎要断送中国革命的前途。他本人的结局也很凄凉。而毛泽东则是用唯物的、辩证的、发展的态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主张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而不是
18、教条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走的是一条“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他的思想指引和英明领导下,中国革命获得了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他本人则成为全中国人民崇敬爱戴和永远怀念的伟大领袖。深刻反思这段历史,可以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态度决定成败,态度决定前途,态度决定命运。目前,大家对建设高效课堂的目标、方向以及对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基本是认同的,但在对待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和“357”高效课堂模式的态度上却大相径庭。一种是僵化的、机械的、教条的、绝对的态度。表现为机械模仿、生搬硬套,不知道变通,就象人们常说的“硬头眼子”、“搬死门方子”。结果是不顺心、不
19、顺手、效果差,使一些同志感到很迷茫、很困惑、很郁闷,对推行高效课堂发生了动摇,丧失了信心。一种是辩证的、发展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表现为紧密联系实际,因地制宜、灵活运用,结果是得心应手、进步很大、效果明显。那么,我们对待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和“357”高效课堂模式应当采取一种什么态度呢?答案不言自明。现在有一种怪论,说是推行高效课堂把教学质量搞差了。真的是这样吗?依我说,那是你高效课堂没搞好,搞偏了,搞虚了!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不好,能怪考试题目不好吗?是不是应该从主观上找一下原因呢?(四)消除误区,校正方向。开展高效课堂建设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所有的干部和教师应该说都还是“才入道的新手”
20、。因此,在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作的过程中,积极学习借鉴外地的一些经验是必要的。但是,切不可脱离实际,生搬硬套,走入误区,否则,将要付出代价,造成损失,且后患无穷。从调研的情况看,确有一些学校的干部和教师在思想上、工作上走入了误区,必须尽快扭转这种局面。如何扭转?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处理“电子备课”与“手写备课”的关系。过去,由于物质技术条件的限制,教师们长期采用“手写备课”。“手写备课”是在教研组或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们通过进一步“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研究教法而独自进行的二次备课。“手写备课”虽然慢一点儿,教师们相对要辛苦一点儿,但是,“慢工出细活”。由于课前深
21、思熟虑,准备比较充分,教师们成竹在胸,上起课来就会感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挥洒自如。教案质量的高低,白纸黑字摆在那里,一目了然。学校对教师备课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也是有根有据,简便易行,检查结果公布后,教师们大都心悦诚服。近两年来,随着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的实施,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推进,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每所学校都为教师配备了电脑,基本上能够满足教师的备课需要。规模较大的学校几乎每个教室都安装了电子白板。这为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创造了条件。教师们积极学习钻研现代办公知识和技术,使用教学新装备的热情高涨、能力普遍有所增强。教师们通过电脑和网络搜集信息
22、、查阅资料,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一些敬业精神强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和一些进取精神强的青年教师,在网上下载导学案后,又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紧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二次备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子备课”的一些负面作用也逐渐暴露出来,突出地表现为一些同志开始变“懒”了。他们想简单、图省事,采取“拿来主义”,拿着从网上下载或从其他同志那里转载的导学案,不进行“二次备课”,有的在课前浏览一遍,有的甚至连看都不看,就到教室上课。备课不落实,其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对这些同志的备课质量,大家都心知肚明,学校领导也经常检查督促,但他们下载或转载的导学案摆在那里,你又能说
23、什么呢?“电子备课”和“手写备课”的利弊得失已十分清楚,到底采用哪种形式好,要视情况而定,不能简单地采取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加以解决。我个人认为,总的原则应该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区别对待,重在落实。事实上,有些学校已经为解决现代办公条件下备课不落实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有的学校要求教师采用“电子备课”,但必须进行“二次备课”,通过比照检查予以确认。有的学校以“手写备课”为主,以“电子备课”为辅,教学常规检查主要看手写导学案。这些好的做法其它学校都可以参考借鉴。二是要正确处理“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关系。“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共同目标和追求。“传
24、统课堂”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高效”,事实上也在追求“高效”。“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提高升学率”、“用老师的一桶水复学生的一碗水”、“时间加汗水”、“启发式教学”、“学法指导”、“目标教学”等等,这些提法和做法让人记忆犹新,至今在一些教师中间仍有市场。尽管“传统课堂”也在追求“高效”,也在开展教研、改进教学,但由于观念的落后等先天性的缺陷,无法从根本上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潭,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格格不入,因此,已经走到了尽头,必须进行改革。但是,我们在革除“传统课堂”的一些弊端的同时,千万不要因为需要“倒掉污水”而“失掉孩子”。对于传统课堂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作法和经验还是应该有选择地予以借鉴、继承和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当前 全县 中小学 高效 课堂 建设 工作 若干问题 思考 黄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44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