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第28课《古文二则》精品课件.ppt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28课《古文二则》精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七年级上第28课《古文二则》精品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定实验中学精品课件,古文二则,第一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徐珂,徐珂(18691928)字仲可,浙江杭州人。光绪举人,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参加南社,为辞源编辑之一。著述甚多,有清稗类钞等十余种著作。,清稗类钞是清末民初徐珂编撰的关于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对于研究清代社会历史,很有参考价值。,zhn,ln,dn,qun,w,nin,璘,旃,立券,敦,辇,亡何,蔡璘,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蔡璘,字勉旃,
2、吴县人。,译:蔡璘,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重:动词,看重。,敦:动词,重视。,译:(他)看重由于许诺或承诺失信而招致的谴责,重视情谊。,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寄:动词,存放。,券:名词,票据,凭证。,译:有一位朋友将一千两白银寄放在他那里,没有立票据。,亡何,其人亡。,译:不久,这人去世了。,亡何:不久。亡:同“无”,没有。,亡:动词,死亡。,蔡召其子至,归之。,译:蔡璘召唤那人的儿子来,把银子还给他。,归:动词,归还。,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译:(朋友的儿子)感到惊讶不接受,说:“哎!没有这样的事情,,愕然:惊讶的样子。,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3、译:哪里有寄放一千两白银却不立票据的?况且我的父亲从没有告诉我(这件事)。”,语(y):动词,告诉。,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译:蔡璘笑着说:“票据在心里,不在纸上。,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译:你父亲把我当做知己,所以没有告诉你。”最终(蔡勉旃)用车子运着送还给他。,而:代词,你,你的。翁:父亲。,卒:最终,终于。,辇:车子,名词作动词,用车子运。,致:动词,送还,归还。,蔡璘,字勉旃,吴县人。(他)看重由于许诺或承诺失信而招致的谴责,重视情谊。有一位朋友将一千两白银寄放在他那里,没有立票据。不久,这位朋友就死了。蔡璘召唤那人的儿子来,把钱还给他。朋友的儿子感到惊讶不接受,
4、说:“哎!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寄放一千两白银却不立票据的?况且我的父亲从没有告诉我(这件事)。”蔡璘笑着说:“票据在心里,不是在纸上。你父亲把我当做知己,所以没有告诉你。”最终(蔡勉旃)用车子运着送还给他。,蔡璘的性格,重诺责,敦风义。,具体表现,友在,“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不语郎君,友人信任,友亡,坚还友财。,事实论证,1、“券在心,不在纸”的含义,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明确:信守诺言重在内心和行动,而不在口头上或纸上,它告诉我们做人要时刻守诚信。,2、在当今社会,你赞不赞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明确:在当代的法制社会,还是“立券”为好,以免产生纠纷,凭据在手也可避免消除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文二则 语文版 年级 28 古文 精品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44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