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41《种群的特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1).ppt
《生物:41《种群的特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41《种群的特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1).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节种群的特征,一则笑话疯子:“让所有的人都死光,就留我一个!”旁人:“如果你自己种粮食,谁给你织布?”疯子:“那就再留个织布的吧。”旁人:“你会做木工吗?会打铁吗?”疯子:“再留一个木工和一个铁匠吧。”旁人:“你们会炼铁吗?会开矿吗?还有,会看病吗?会制药吗?”疯子:“哎呀,那就全留下罢!”,看来,世界上任何生物个体都是不能单独生活的!每个生物个体都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生物个体打交道包括同种的和不同种的。,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2.某村子中全部青年男女3.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鱼4.登月湖和胥浦河的鲤鱼,知识回顾,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一
2、)概念: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二)要点:、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个体之 间相互联系。,一、种群的概念,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对于某水体中的鱼,捕捞多少,才会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二、种群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有的但个体没有的特征。,(一)种群密度,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例如:在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内非洲鲫鱼的数量;每平方千米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等。,注意:种群密度不同于种群的大小(是指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多少),特点: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
3、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差异很大;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牧民在承包的草场上该放养多少头羊,经济效益才最好?,怎样控制害虫数量,以防止虫灾发生?,问题探讨,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样方法,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 种群密度估计值,举例:选取1m2山地,计算马尾松为20棵,则该样方的马尾松密度为20/1=20(棵/m2),使用范围:多用于植物,如何调查一片草地中蒲公英的数量?,问题探讨:,样方法-植物,(1)确定调查对象 蒲公英,(2)选取样方,(3)计数,(4)计算种
4、群密度,样方,1 2 3 4 5 6 7 8 9 10,11 13 12 14 12 10 13 17 11 15,N=,11+13+12+14+12+10+13+17+11+15,10,=12.8,N=13株m2,(1m2),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记数方法:,蒲公英,其他植物,样方法的注意点:,1.选取样方的原则是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任何主观性2.常用的取样方法有点状取样法、等距取样法等3.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如何调查丹顶鹤的种群密度?,连续5年,来盐城越冬的丹顶鹤都超过700只,占全球现有野生丹顶鹤数量的近一半。,(2)标记重捕法 常用于大多数动物的种
5、群密度的调查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份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设某种群的总数为N,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M,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为m,则:,可得,N=,m(重捕中标志数),M(总标志数),n(重捕个体数),N:M=n:m,计算公式:,练一练: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25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91条,其中有标记的为25只,请估算这个池塘中共有鲫鱼多少条?,455条(91/25125),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
6、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_头。,(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其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96,BC,标志重捕法的注意问题:,A.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的寿命和行为不会产生伤害B.标志物不能醒目,不能影响被标志动物正常的生活C.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期内不能脱落D.在调查期内应该没有太多个体出
7、生与死亡,同时也没有太多的个体的迁入与迁出。,种群密度是会变化的!,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有:物种的个体大小个体大的物种密度低。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种群密度高。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飞走后密度为零。蚊子密度夏天高,冬天低。外来干扰如农田中洒农药后害虫因大量死亡而密度很快下降。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青蛙增多导致害虫减少。偶然因素如流行病、水灾、旱灾,相关生物引起种群密度改变,影响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2、出生率与死亡率,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死亡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
8、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例如: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出生1862个孩子,该年度人口出生率为_,1.862,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如何?,长期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很快,主要原因是什么?,出生率高,死亡率低是导致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增加,降低,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必须降低出生率,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右图所示:,A B C D,D,下列4图中能正确表示 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3、迁
9、入率与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或迁出率。,种群,迁出,迁入,练一练:近几十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性别比例适当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迁入率和迁出率: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4.年龄组成,概念,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老年(丧失生殖能力),年龄的三个阶段:,、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A,B,C,思考:上图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属于增长型的是_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属于衰退型的是_种
10、群数量会稳定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属于稳定型的是_,A,B,C,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增长型,特点:幼年个体大量成长为成年会产生后代,老年个体死亡的少,出生的比死亡的多,老年,成年,幼年,种群密度越来越大,: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老年,成年,幼年,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中个体数目保持相对稳定。,: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 数比例适中。,稳定型,老年,成年,幼年,新出生的个体不能补偿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特点是老年个体较多,幼年个体偏少。,种群密度越来越小。,衰退型,1960年世界主要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稳定型,1960年世界主要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种群的特征 生物 41 种群 特征 课件 新人 必修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43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