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内能复习课件A.ppt
《机械能内能复习课件A.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能内能复习课件A.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械能和内能,九中震旦 钱慧,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一、机械能,二、内能,三、热量,四、热值,五、内燃机,能的单位:,焦(J),一个物体如果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简称能,能量,例、一个物体_,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了能,飞行的子弹能穿透钢板,是靠子弹的_能,蓄在高处的水能用来发电,是利用水的_能,钟表里的发条能带动时针走动,是靠发条的_能。,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动,重力势,弹性势,一、机械能,机械能和内能,1、什么叫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能够做功所具有的能。,2、动能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物体的质量、速度越大,动能越大。,例题:在研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有关的实验中,如图,
2、mA=mB,mC=mD,hA=hC,hB=hD=0.5hA(1)要研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我们应选择_两图进行比较。(2)四个小球到达水平面时,_球的动能最大(3)根据c、d两幅图,得出结论_,(a),(c),(d),(b),重力势能,3、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4、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5、弹性势能,机械能和内能,什么是弹性势能?其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所具有的能。物体发生的弹性形变越大,物体的弹性势能越大。,例:分析下列各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具有
3、_ 能;被卷紧的钟表发条具有_ 能;正在爬坡的汽车具有_ 能;正在下降中的滚摆具有_能。,弹性势,动,动能和重力势,动能和重力势,下雨时雨滴匀速下落,下落过程中雨滴的动能_,重力势能_,机械能_,雨滴的内能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变,变小,变小,变大,某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则该物体的()A.动能一定不变,势能也一定不变。B.动能和势能都在不断的变化。C.动能一定不变,势能可能会变化。D.势能一定不变,动能在不断的变化。,C,我们看杂技演员从高处跳下落在绷床上,又被弹起的过程如图所示,请你写出演员在表演时涉及到的两个物理知识(1)_;(2)_,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
4、,动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和内能,二、内能,1、什么叫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2、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如何变化?,变大,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哪几种?,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热传递,1、发生的条件:2、传递的方向:3、传递的结果:4、传递的是什么:,存在温度差,高温到低温,温度相同,(1)在保温瓶内倒入开水,但不装满,上面还留有一些空间,内有空气,然后塞上木塞,过一会儿木塞被冲起,这个现象说明_对_做功,_的内能转化成木塞的_能。,空气,木塞,空气,机械,(2)在物体内能不变的情况下,不可能发生的是:()
5、A.一边吸热,一边对外做功。B.一边放热,一边对外做功。C.一边放热,一边外界对物体做功。D.既不发生热传递,又不做功。,B,(3)下列四幅图中,不是利用做功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C,(4)下图反映了哪些共同的物理知识?1、_。2、_。,机械能和内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三、热量,1、物理学中,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用符号Q 表示.热量的单位;焦耳 简称焦(J).,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不能说物体具(含)有多少热量。,2、比热容:1kg的某种物质,在升高或降低1oc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3、单
6、位,J/kgoc,4、物理意义,(1)有一瓶酒精,如果倒去一半,再使它的温度降低一半,则()。A.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1/4B.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1/2C.它的比热容和热值都为原来的1/2D.它的比热容与热值都不变,D,(2)在研究物体放出热量多少跟物质种类是否有关的实验中,提供的材料:0.1 kg的铜块;0.1 kg的铝块;0.2 kg的铜块;0.3 kg的铝块应选用的材料是()A与 B与 C与 D与,(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oc的冰内能为零B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所含热量就越多C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D物体吸收了热量,物体的温度一定会升高,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能 内能 复习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42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