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doc
《档案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档案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2018年档案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2018年*区档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区委十三届七次会议精神,按照省、市档案部门和区委、区政府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以服务民生为己任,以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为契机,以“两个体系”建设为核心,做好机关档案规范化管理测评工作,推进民生档案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加快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较好地完成了2018年上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以加强学习为基本,提高档案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 坚持学习制度,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我局始终坚持把提高档案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位,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
2、生观、价值观,发扬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精神。在注重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时,我局继续加大业务学习培训力度。加强对干部职工的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和综合知识培训,培养干部继续学习、追求卓越意识,切实提高全局档案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 二、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为完成区招商引资任务,我们先后几次召开全局招商引资会议,传达区招商引资会议精神,提高全体干部对招商引资工作的认识,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并将任务指标分解到科室,落实到人头,形成了科科有任务、人人有指标,局长带头找项目、抓招商。由于领导重视,现已完成招商引资任务635万元。 三、 以依法治档为手段,规范档案法制建设 1、召
3、开了全区档案工作会议。全区68个一级单位的档案员参加会议。会议总结了2018年全区档案工作,对2018年档案工作进行了部署,与全区68个一级指导单位签订了档案目标责任状,保证今年档案工作按时保质完成。 2、制定印发了昌邑区档案局制度汇编。对职工政治业务学习、行为规范、工作纪律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制定完善了考核及奖惩制度,加强了机关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3、贯彻实施国家档案局8号令,及时将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工作流程下发给基层单位。指导全区一级指导单位完成了文书、会计、声像、科技、专业5个门类的档案。截止到5月末,全区共立卷归档11040卷(件)。其中:文书档案1777件,(永久1
4、296件,30年191件,10年290件);会计档案678卷;声像档案54卷92 张;科技档案15卷;社区档案 1154件;婚姻档案7362卷。 4、按照档案法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上半年,我们重点对全区68个一级指导单位的会计档案重新进行核实,对有鉴定销毁任务的部门建立了统计台帐,明确了鉴定销毁期限。对个别有销毁任务的单位下发了会计档案鉴定销毁流程及相关材料,对这些单位的档案员进行了面对面的指导。6月份,督导东局子街道和城建局环卫处对1994年以前形成的会计档案统一进行销毁,共销毁档案1683件。 5、学习、宣传贯彻吉林省档案管理条例,组织干部职工集体学习、把业务指导和条例的宣传相结
5、合、把学习条例同宣传贯彻档案法规法令和“五五”普法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切实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工作,并将条例的学习贯彻情况作为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四、以服务社会为基础,夯实档案管理基础 1、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依法做好档案接收进馆工作。今年上半年,区档案馆共接收了70个单位的档案,共7152件档案,其中文书1638卷,艺术4卷、审计15卷、婚姻5495卷。同时,我们还注重征集工作,现已征集实物以及照片共45件。 2、加强档案工作数据库建设。完成28个一级指导单位和2个二级知指导单位的电子文件的验收、接收和指导工作。 3、加强信息网建设。目前,我局网站管理已形成长效
6、机制,有专人负责,及时在网上发布与广大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最新档案信息和可公开现行文件。共采集信息300余条,发布100余条,在本局网站发布37条,市局网站发布32条。与全地区十家综合档案馆联手,打造一个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现行文件全文扫描系统,建立民生档案数据库。我局上传本级现行文件53件。 4、加强档案和现行文件提供利用服务。进一步完善了档案利用工作机制,指定专人做好现行文件接收、整理、保管、提供利用等服务工作。在提供利用服务时,注重树立良好形象,始终坚持“四好”要求,即文明讲好每一句话,热情接待好每一个人,认真调阅好每一份档案,准确解答好每一个问题,为利用者排忧解难,尽最大努力满足利用
7、者的需求。上半年共接待利用者 500余人次,提供利用档案资料438余卷。为我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扩大了档案工作的知名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5、加强档案管理,保护档案的安全。按照“八防”(防盗、防火、防潮、防尘、防虫、防高温、防强光)的要求,做好安全配套措施,做好库房温湿度记录工作,于5月初做一次投放防虫药工作。在 4月6日-5月10日,在对档案综合库房120 625卷(件)进行了一次核卷工作,并编制目录。 五、以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工作和机关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为契机,加快发展档案事业。 1、按照吉林省市、州、县(市、区)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办法的相关要求,召开
8、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各科室根据自己的任务,逐项逐条进行分析研究,制定项目细则表,积极准备评估材料,认真开展自查自检。准备迎接省、市档案局对我局的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工作的检查。 2、根据吉林省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测评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机关档案工作实际,采取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机关档案规范化管理测评活动。并利用网络等多种载体,加强对机关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宣传。5-6月份,深入区法院、区检察院、区民政局实地指导机关档案工作,为全面促进机关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提高全区机关档案工作再上新台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以学术交流为纽带,开展档案学
9、会工作 积极组织参加省市档案局组织的档案学术研讨会,赴外地学习考察。结合吉林市档案馆馆庆50周年,积极纂写业务论文2篇,征文3篇,充分发挥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带动档案事业的全面发展。 七、以志书出版为动力,地方志工作稳步运行 根据局内和基层的实际情况,编制了年鉴指导验收工作流程表,完成全区68个单位的年鉴指导和验收工作。及时向地志办上报志书出版情况和2018年工作情况,在吉林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吉林市社会科学界第四批学术带头人评选和吉林市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中,昌邑区志(1986-XX)荣获吉林市地方志优秀成果奖。 2018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迎接省、市档案局对我局的档案事业综合评估工
10、作。 二、完成机关档案规范化管理测评活动。 三、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 四、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工作。 五、加强档案管护工作,坚持测记库内温湿度记录,并按照“十防”要求,对库房进行经常性检查,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 六、加强信息化建设:一是指导好全区档案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配套管理工作;二是不断完善档案信息网站建设。 七、做好档案服务利用工作,结合“文明城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服务,积极认真的做好档案查借阅服务工作,把服务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八、深入开展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提高档案人员业务素质,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适应新时代的档案干部队伍。 九、组
11、织开展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 十、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XX年十堰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十堰市在XX 年被国家科委和省科技厅确定为全国农村信息化科技体系建设示范市,XX年十堰市农村信息科技示范体系建设项目全面铺开。我们围绕示范体系建设、农村科技信息网络平台搭建、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重点,以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企业和示范农户和十堰黄姜产业为示范点,结合十堰市农业产业结构特点,本着 “集成、创新”的原则,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十堰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体系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我们对在贫困地区如何实施农村信息化进行了
12、一些有益的尝试。现将XX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一期工程项目完成情况(一)建立自上而下的示范点,构筑通达农村基层的示范体系框架全市选择房县、丹江口市、竹溪县3 县(市)为示范县、示范县中每县选择3个乡镇、六家企业、15户农户为示范点。对每个示范点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制订了管理办法、落实了目标任务。应郧西黄姜协会请求,郧西黄姜协会及其9个会员乡镇也加入了示范体系。从而形成了由4个示范县、18个示范乡镇、18家示范企业、45户示范农户所组成的十堰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体系框架。(二)以网络建设为重点,构筑新形势下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新平台以市科技信息管理局为骨干,联合市气象局、市广播电视局和我们
13、共同成立了十堰市虚拟农业信息中心。以市科技信息管理局下属的技术信息中心十堰科技信息网站为基础,通过对机房改造装修、添置新设备和人员,建立了星火计划十堰农村科技信息网主网。主网站现有惠普hp lh3000型服务器一台(服务器硬盘升级为36g,内存1.24g)、计算机7台,工作人员6名,已实现7*24小时宽带联网。主网站集成十堰植保网、十堰气象网等网站,与其保持24小时宽带联接,从而建成了虚拟的十堰市农村科技信息市级网络中心。3 个示范县已全部都已建立了县级分中心,联通了宽带网,实现了网络正常运行。丹江口市配备了3台内存为256mb、硬盘80gb,cpu800mhz的计算机和相
14、应的外围设备,并与农业局合作建设虚拟的县级分中心,为其配备计算机1台;房县配备了3台计算机及相应的外围设备,与县农业局合作建立虚拟的县级分中;竹溪县配备计算机3台及相应的外围设备。竹溪县蒋家堰镇魔芋市场已配备计算机1台。郧西县黄姜协会配备计算机2台。所有示范乡镇(包括郧西县9个会员乡镇)已建立乡镇服务站,各服务站配备计算机1台,打字机1台。绝大部分已联通因特网,有些乡镇已能自己制作主页。市级中心网站、县级分中心、乡镇服务站都已实现场地、人员、设备、经费、制度五落实。软件开发方面,已完成市级中心网站主页和3个示范市、9个示范乡镇、18家示范企业、45户示范农户主页制作;完成十堰农业专家及农村乡土
15、人才数据库软件、十堰市农产品价格信息发布系统软件开发。十堰黄姜产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正在推进之中。(三)以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切实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市级主页23 个栏目资源建设已初具规模,各栏目信息实现了适时更新。,农业专家及乡土人才数据库目前正在向数据库中输入。 3个示范县信息资源建设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竹溪县已向市中心网站报送信息数千条,丹江口市、房县也向市级中心网站报送信息千条以上。所有示范县人息资源有专人维护和更新。房县桥上乡已建成农民电子阅览室,配备农村实用技术光碟 盘。所有示范县都向市中心网站提供了3个乡镇、6个企业、15个农
16、户详细资料二、对建立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体系的探索(一)加强领导、整合资源、部门协作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十堰市农村信息化领导小组(十办文XX 95号),为项目的领导机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科技信息管理局,为项目的执行机构。市科技局为项目的管理机构。以市科技信息管理局为骨干的市虚拟农业信息中心是项目的实施机构,由虚拟农业信息中心有关人员组成实施小组(十科发XX36号文),实施小组分为领导协调组、技术支持组、资源建设组,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各示范县也成立了相应的县级农村信息化领导小组,各县科技局为项目的管理机构,以县科技局、农业局为项目的执行机构。各示范乡镇
17、主管理科技的副乡镇长负责本乡镇项目的执行。从而建立了自上而下,协调一致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领导、组织机构,为全市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领导保障。征对农村信息化建设涉及面广,资源分散、协调难度较大的特点,成立了虚拟农业信息中心。市科技部门有较强的技术和设备优势,农业局拥有丰富的农业信息资源和较完善的基层信息采集点,气象部门在为农村提供气象服务方面无人比拟,广播电视部门所拥有的广播电视传播手段为农业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又一条的通道。由以上单位组成的虚拟农业信息中心,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强化了项目实施力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十分注重将农村信息化项目与其它项目捆绑实施,如市农业局有联合国粮农组织秦
18、岭山区十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通过该项目,市农业局配置了多媒体投影仪、数码相机、电脑等设备。仅市农业局现有电脑18台,全部与中心联网,同时,还通过该项目为每个县市农业局配置电脑一台,并发挥了作用。房县将农村信息化项目与该县国家扶贫项目农村山区教育信息化项目联合实施。项目的捆绑实施,实现了项目资源的整合,节约了资源,避免了重复建设。充分发挥市农村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加强项目的组织领导。XX 年7月,召开了全市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体系项目协调会,市委副书记、市政府秘书长、市财政局、市农办以及全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会议,市委副书记关小兰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会后市委办下发
19、了会议纪要(十办文XX79号),对项目资金的落实和提高项目建设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XX年8月,在市科技信息局召开了“十堰市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体系建设项目实施工作暨信息技术培训会议。全市项目实施单位、各示范县、示范乡镇参加了会议,副市长夏国玺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还对各示范县、乡镇的主管理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进行了信息技术培训。这次会议推动了县以下示范点的项目实施。 (二)完善方案,加强管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村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性强、投资大、牵涉面广。做好统筹规划是推进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在实施过程中,我市坚持“统一规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档案局 上半年 工作总结 下半年 工作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41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