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课件鲁教版.pptx
《高中地理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课件鲁教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课件鲁教版.ppt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1.概况(1)总量丰富:居世界第六位,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2)地域分布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3)供需矛盾突出:北方需水量大,但水资源贫乏。2.长江成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有利条件(1)我国的丰水区:流域广、水量大,人均、单位耕地平均占有水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流量稳定:年径流量稳定,季节分配较北方河流相对均衡。(3)调水距离近。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中下游与缺水严重的华北平原相邻。,思考讨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华北平原地区相比,哪个地区缺水更为严重?为什么?提示:华北平原地区缺水更为严重。尽管华北平原地区降水量多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但因该
2、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发达,需水量大,成为全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1.西线工程在青藏高原上,可自流供水,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补水。2.中线工程从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和三峡库区引水,可自流供水给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3.东线工程位于第三级阶梯东部,在黄河以南因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思考讨论南水北调的三条线路都可自流供水吗?提示:不是。南水北调中线和西线工程由于地势南高北低可自流供水;东线工程,黄河以北地区由于地势南高北低可以自流,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1.积极意义(1)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国内外资金
3、;缓解争水矛盾,利于社会安定。(2)经济效益: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3)生态效益。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沉降。,2.不利影响(以东线工程为例)(1)对调出区的不利影响。径流量减少海水上溯影响水质。径流量减少泥沙淤积加重航道淤塞。(2)对沿线地区的不利影响。影响水生生物生长。低洼处易发生土壤盐碱化。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思考讨论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对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深远影响有哪些?提示: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将很大程度上改善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大大缓解当地人地关系的紧张状况;有利于解决该地区严重缺
4、水的局面,挖掘该地区经济增长的潜力,扩大发展的机会,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对于保持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增长,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探究一,探究二,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三线方案主题活动材料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结合材料探究:,探究一,探究二,(1)三条调水路线的具体走向分别是怎样的?提示:东线:从扬州江都抽水站,经京杭大运河到达华北。中线:从丹江口水库和三峡水库经伏牛山、太行山东麓,到达京津。西线:从金沙江、雅砻江,穿越巴颜喀拉山到达黄河上游(西北、华北)。(2)北方地区缺水最严重的是什么季节?提示:春季(或春末夏初)。(3)南水北调
5、东、中两条路线可以利用地势自流的是哪条路线?现在配套设施最好的是哪条路线?提示:南水北调中线可以自流。东线有京杭运河作依托,配套设施最好。(4)解决北方地区缺水的措施,除跨流域调水外,还有哪些措施?提示:修建水库等水利设施,解决水资源因时间分配不均的矛盾;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1.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背景及条件,探究一,探究二,2.南水北调工程三线方案的差异,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3.南水北调的影响,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例题1】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富营养化是丹江口水库水质的主要威胁。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示意图,下表
6、为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表。读图表,分析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1)比较汉江与渭河水文特征的不同点。(2)指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东线工程相比的利与弊。(3)为保护南水北调水源区水质,防治水体富营养化,你认为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可能会对水源区水质产生负面影响?并说明理由。,探究一,探究二,解析:1.读图析图:第(1)题,汉江与渭河水文特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径流量大小、含沙量多少及有无结冰期等方面。第(2)题,与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地势南高北低,可全线自流且水量稳定,但需新开挖河道,工程量大。第(3)题,从表中土地利用类型分析,耕地中的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引起的农业污染;城镇中的工业生产及
7、居民生活排放的污水,水域中的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染物都会对水源区的水质产生负面影响。2.思路展示:首先,明确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内容,然后结合汉江、渭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的地形区和气候区等要素加以回答。其次,仔细审题,以南水北调东线方案为参照物,分析中线工程的利与弊。最后,在明确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可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前提下,分析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分析其成因。,探究一,探究二,答案:(1)水量:汉江远大于渭河;含沙量:渭河多于汉江;结冰期:渭河有,汉江无。(2)利:水量稳定;能够自流。弊:需要新开挖河道,工程量大。(3)耕地,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引起的农业污染;城镇,工业
8、生产及居民生活排放的污水;水域,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染物。延伸思考为什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先施工?提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小,水量大,工期短,施工难度小,投资少。,探究一,探究二,西气东输工程主题活动材料一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轮南,途经甘肃、宁夏等省(市、区),最后到达上海。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从霍尔果斯到广州、上海,途经13个省(市、区),全长4 859千米。材料二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线路。,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起止点分别是哪里?穿越哪些地形区及河流?提示: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轮南,东到上海。穿越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区域 资源 环境 可持续发展 3.3 跨区 调配 南水北调 课件 鲁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38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