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书愤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x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书愤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书愤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前自学预案,bn,zhn,zi,指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高大的战船配有铁甲的战马比喻守边御敌的将领名传后世可以相提并论,三、名句填空(1)_,铁马秋风大散关。(2)塞上长城空自许,_。(3)_,千载谁堪伯仲间!(4)_,深巷明朝卖杏花。,楼船夜雪瓜洲渡,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小楼一夜听春雨,一、作家剪影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46岁入蜀,先后在王炎、范成大幕府中任职。光宗时官至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故乡,一生坚守抗金救国信念。,诗词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多用夸张、想象、比喻等修辞手
2、法,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但大多诗歌的主题主要表现为渴望恢复祖国的统一。著有诗集剑南诗稿,文集渭南文集,词作有诉衷情秋波媚卜算子钗头凤等。,二、资料存盘本诗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三、意旨探微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发他的抗敌抱负;后两联说现在,抒发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最后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表明了他至死也不
3、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课堂探究学案,1如何理解“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这两句诗?【参考思路】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这是暗写他欲图恢复失地。“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2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参考思路】义愤。首联写诗人早年激愤于金兵南侵,立志收复失地。颔联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愤中有豪言壮志,有民族大义。悲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由于投降派的误国,国家依然蒙受
4、大难,诗人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这一联的抒情沉痛、感伤。,悲怆中抱有期待。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涵着豪壮的感情。,1追怀往事,愤激辛酸诗的前四句是回顾往事。当年,他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但如今诗人的愿望成了泡影。追忆往事,怎不令人叹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十四字中蕴涵着无比愤激和辛酸的感情。,2感情复杂,起伏跌宕这首诗紧紧扣住一个“愤”字,抒写出起伏跌宕的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第一 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课件 新人 选修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 欣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37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