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课件.pptx
《江苏专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课件.pptx(1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考点一地球内部圈层及岩石圈物质循环A组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五年高考,1.(2017江苏单科,5,2分,难)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答案B断层乙上方岩层形成的时间晚于断层。岩浆岩丙的形态反映出,岩浆活动侵入断层乙所在岩层及其上方岩层,说明岩浆岩丙形成晚于断层乙。甲岩层形成晚于丙。因此选项B正确。,方法技巧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沉积岩岩层越向下,岩层的年龄一般越老;若有岩浆侵入活动,则岩浆岩的形成晚于其侵入的岩层。,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双选),2.(2016江苏单科,
2、21,3分,中)关于图中、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指化学沉积作用B.指搬运作用C.指成岩作用D.指火山喷发作用,答案AD图中所示箭头均指向沉积岩,表示的是水圈、岩石圈中的各种沉积物经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作用变为沉积岩的过程,故A项正确,B项错误。所示箭头由变质岩指向沉积物,应是对岩石的风化侵蚀作用,故C项错误。表示岩浆中的物质进入大气圈,应指火山喷发作用,故D项正确。,知识拓展喀斯特地貌区,如我国西南云贵高原沉积岩成分以CaCO3为主,当地水体中含有Ca(HCO3)2,该溶液不稳定,易形成CaCO3,如溶洞中石笋、钟乳石的形成为化学沉积。,3.(2016江苏单科,22,3分,中
3、)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答案AC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转化成有机物,进入生物圈,并进入岩石圈,故A项正确。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故B项错误。火山活动喷出的大量CO2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故C项正确。地球内部温度与大气无关,故D项错误。,B组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1.(2018北京文综,4,4分)图中()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4、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答案C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甲处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物质来源于地幔中的软流层,A项错误;读图可知,甲在丙之后,断层在丙之前,故甲在断层之后,B项错误;乙在岩浆岩附近,高温高压下易变质,C项正确;溶洞景观由流水溶蚀作用造成,D项错误。,解题指导恢复地壳发展历史:甲破坏了丙和乙,说明甲发生在丙、乙后;丙覆盖在乙之上,说明丙在乙之后,断层对丙没有影响,说明丙在断层后;断层破坏了乙的完整性,说明断层在乙之后,故区域地壳发展历史为乙断层丙甲。,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我国广西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2.(2018天津文综,3,4分)
5、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的差异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答案D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由地质剖面图可知,该地区有页岩、砂岩和石灰岩分布,在页岩、砂岩分布地区,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侵蚀(下切)作用,形成河谷地貌;而在石灰岩地区,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溶蚀作用,即水的溶解和冲刷,形成峰林等喀斯特地貌,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岩石种类不同,流水作用差异明显,D项正确;该地区小范围内年降水量差异较小,A项错误;由图中岩层弯曲状态可以判断,该地区为向斜构造,甲、乙两处均位于向斜的侧翼但地貌不同,B项错误;材料
6、中没有显示该区域植被状况,C项错误。,温馨提示相同外力作用下的地貌差异多与岩石种类和岩性有关,如该题中石灰岩地区,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溶蚀,而页岩和砂岩地区主要表现为侵蚀;不同岩性或土质在同等的外力作用下,侵蚀强度差异明显,侵蚀地貌也呈现不同的形态。,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某古火山及附近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3.(2015天津文综,3,4分)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岩浆
7、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答案C本题考查影响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该矿物形成于上地幔,然后经过地质作用而到达河滩泥沙中。那么,应该是岩层断裂,岩浆喷发而出露地表,然后经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再经过搬运在河滩泥沙中沉积,C项正确。,C组教师专用题组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下题。,1.(2010江苏单科,2,2分)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
8、岩石圈大气圈,答案A火山灰经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故迁移的起始圈层是大气圈,终了圈层是岩石圈。正确选项为A。,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下面两题。,2.(2009江苏单科,5,2分)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A.B.C.D.,答案D根据地球物质循环规律,结合图表,可知代表重熔作用,代表岩浆活动,代表地壳运动,代表变质作用。玉石和大理岩都是变质作用形成的,故选D。,3.(2009江苏单科,6,2分)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A.B.C.D.,答案A化石存在于沉
9、积岩中,是古生物死亡后其遗体保留在沉积环境中,然后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故选A。,3.(2009江苏单科,6,2分)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A.B.C.D.,考点二内力作用与地貌A组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下题。1.(2018江苏单科,5,2分,难)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答案A由等高线图可看出,甲乙之间最高海拔为185米,甲、乙两地的海拔均小于100米,因此甲乙之间的地形为山峰,排除C和D选项。再由图可知,甲乙之间地表地层为P、甲地和乙地的地表地层为C,与A选项
10、的剖面图相符,故A项正确。,方法技巧对于有多要素的复杂的等值线图,应根据每个要素单独读取有用信息,然后再综合各要素信息一起分析。,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2.(2017江苏单科,6,2分,难)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A.1B.2C.3D.4,答案B褶皱是岩层受挤压发生的弯曲变形。沉积岩岩层形成之初一般是水平的,若发生倾斜则判断其可能受挤压形成褶皱。同一次褶皱形成过程中,同一区域岩层弯曲变形倾斜的角度保持一致。若发生岩层倾角不一致的情况,则可能出现多次褶皱过程。所以,图中乙所在左下角岩层为一次褶皱过程,甲所在右上角岩层为另一次褶皱过程。,知识拓展地下岩层出
11、现侵蚀面的情况,反映出的地质作用是岩层上升受侵蚀,之后岩层下降,形成地势相对较低之处,进而发生新一轮的沉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3.(2015江苏单科,5,2分,易)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A.沿经线方向发育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答案C本题考查板块构造知识。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西部,属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处,而两板块边界呈南北狭长分布,形成南北狭长的安第斯山脉。故选C。,易错警示对于板块分布范围认识模糊导致答题出错。,下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4.(2014江苏单科,7,
12、2分,中)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与地质构造图的判读能力。M点位于山脊,向斜的侧翼,故B项正确。,易错警示忽视题干中“向斜山”这一关键,且未能在地图观察出向斜槽部为东北西南走向。,5.(2014江苏单科,8,2分,难)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剖面线通过山峰,地质构造为向斜,XY线为向斜槽线,岩层以此线为对称轴弯曲,故A项正确。,B组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2018课标,6,4分)贝加尔湖
13、形成于()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答案A本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貌。由“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可推测其成因是地壳断陷集水成湖。火山口集水形成的湖泊应大致呈圆形,而河流改道和滑坡阻断河流形成的湖泊应该深度较小。,知识拓展地壳断裂下陷往往形成长条形裂缝,并且深度较大,集水后形成的湖泊一般又深又长。,2.(2018课标,7,4分)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D.入湖泥沙增多,答案C贝加尔湖位于高原山地,降水量加大和入湖径流增多的水量溢出会往海拔较低的地方流,不会使湖水深度加大。入湖泥沙增多会增加湖底沉
14、积物,反而使湖水深度减小。只有湖盆加深才会使湖水深度加大。,知识归纳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当内力起主导作用时,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较小。,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3.(2018天津文综,4,4分)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间歇性抬升B.持续性抬升C.间歇性沉降D.持续性沉降,答案A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图示区域河流形成了两级阶地,阶地是地壳运动和流水作用共同作用的产物,当地壳抬升时,河流下切作用明显,形成深切河谷;当地壳相对稳定时,流水下切作用减弱,堆积作用增强,形成河流阶
15、地。由此可知,该地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A项正确;持续抬升不会形成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B项错误;地壳沉降,该地区河流下切作用较弱,图中古河床较现代河谷的位置明显偏高,说明有明显的下切作用,C、D项错误。,名师点睛“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说明该地存在两个河流阶地,由此可以推知地壳运动出现间歇性抬升。,读图,回答下题。甘肃省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4.(2017天津文综,3,4分)上图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C.岩浆岩、断层D.沉积岩、断层,答案B本题考查岩石类型及地质构造。读图可知,图示地貌景观的岩
16、石呈层状分布,最可能是沉积岩,且岩层发生了弯曲变形,可判断地质构造为褶皱。,知识归纳三类岩石的主要特征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许多沉积岩中有化石。变质岩:具有典型的片理构造。岩浆岩:侵入岩结构致密,岩性坚硬,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喷出岩多气孔和流纹。,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到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下面两题。,5.(2016浙江文综,5,4分)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向斜东侧大B.背斜东侧小C.向斜西侧大D.背斜西侧小,答案C由图文信息
17、可知,图中谷地岩层的新老关系是中间新两侧老,其地质构造应为向斜,故排除B、D项。由图中岩层倾斜角度及表层沉积物的覆盖情况判定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故C项正确。,6.(2016浙江文综,6,4分)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B文字信息表明贵重金属矿在河床沙中,且水深不易开采,故排除位于山地的丙、丁两处。图中乙地位于地壳抬升形成的河流阶地,且其上覆盖有沙、卵石、黏土等沉积物,可能找到该贵重金属矿,故B项正确。,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下题。,7.(2016北京文综,4
18、,4分)平顶海山()A.为褶皱山B.由沉积岩构成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答案D本题考查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读图可知,平顶海山为火山,A项错误;由岩浆岩构成,B项错误;顶部平顶形态由外力侵蚀所致,C项错误;随着板块移动平顶海山没入水下,D项正确。,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下题。,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
19、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下题。,8.(2015山东文综,12,4分)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答案C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由表中信息可知,地层由CDS为两翼向中心分布,岩层年龄依次变老,应为背斜构造,结合图示可知,C项正确。,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下题。,9.(2015浙江文综,5,4分)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答案C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甲处岩层向下倾斜为向斜,A错;甲处向斜槽部坚硬不易被侵蚀
20、,形成山岭,B错;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山谷,C对,D错。故选C。,下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为观测点编号。下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完成下题。,10.(2014山东文综,12,4分)上图(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A.、B.、C.、D.、,答案B根据关键信息“向斜东翼”,将向斜地貌补充完整(如下图),向斜中心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上面后来覆盖上的岩层最新。故选B。,11.2017北京文综,36(1)(2),14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8分)(2)简述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
21、过程。(6分),答案(1)以平原、丘陵为主;多瑙河以东主要为平原,北部和多瑙河以西多山地;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2)断层发育,断裂下陷,积水成湖。,解析(1)本题考查地形特征。描述地形特征时要考虑三个方面:地形类型、各类型分布状况和地势起伏。根据图中山脉、多瑙河和匈牙利大平原等地理事物及分布信息,从上述三个方面描述即可。(2)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和人类活动都可以影响湖泊的形成,图中巴拉顿湖北侧有一典型的断块山,据此推测该地区有断层发育,上升部分形成断块山,下陷部分形成了巴拉顿湖。,误区警示(1)考生容易遗漏地势起伏这一方面。地形和地势是有区别的:以地形设问时
22、,既要回答地形类型和分布,也要回答地势起伏;以地势设问时,则只需回答地势起伏状况。,审题方法(2)找到图例中的信息“断块山”是解题关键,该湖泊的形成必然与断层有密切关系。,C组教师专用题组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2012江苏单科,9,2分)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A.B.C.D.,答案D由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线,可绘出同一沉积岩层剖面线,由此可判断两处所对应的沉积岩层向上凸出明显,为背斜构造。又由图中地形剖面线可知:均为谷地。故为背斜谷。,2.(2012江苏单科,10,2分
23、)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A.褶曲隆起B.褶曲凹陷C.断裂下降D.断裂上升,答案C本题考查地壳运动及读图能力。从图中可直接看出同一沉积岩层在处发生断裂且右半部分下降,故C项正确。,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图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题。,3.(2011江苏单科,11,2分)图中、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A.向斜、背斜和断层B.断层、向斜和背斜C.背斜、向斜和断层D.背斜、断层和向斜,答案C根据岩层形态可以直接判定、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背斜、向斜与断层,故C项正确。,考点三外力
24、作用与地貌A组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下题。,1.(2018江苏单科,6,2分,中)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志留系B.石炭系C.二叠系D.第四系,答案A沉积地层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一般是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丙处地表为D地层,比其老的地层为志留系地层,故A项正确。,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下面两题。,2.(2016江苏单科,1,2分,中)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A.B.C.D.,答案D丘陵地貌海拔较
25、低,相对高差较小,地势起伏和缓,因此选项D正确。画中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描绘的是山地景观。画中峰林俊秀,描绘的是喀斯特景观。画中地表千沟万壑,描绘的是黄土高原景观。,知识拓展山地与丘陵的区别,山地起伏大、相对高度相差大,海拔一般大于500米。丘陵起伏和缓,相对高度小,海拔一般小于500米。,3.(2016江苏单科,2,2分,中)画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答案C画描绘的是黄土高原景观,黄土高原的形成是风力堆积作用的结果。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造成的。,B组统一命题、省(区、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专版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五 单元 岩石圈 物质 循环 地表 形态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36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