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doc汇编.doc
《最新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doc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doc汇编.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重要物理化学性质。(2)掌握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溶于水的相关计算。(3)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1)创设学生自主活动和积极探究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获取知识,获得亲身体验,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2)通过设计和评价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实验,以及参与实验,提高获取知识、分析知识、评价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及资料、信息处理及科学抽象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参与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分析能力。(2)通
2、过NO2溶于水的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透过观察探究本质的兴趣。尊重科学,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形成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三、教学难点: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溶于水的计算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五、教 具: 多媒体设备、PowerPoint课件、视频六、教学过程:教 学内 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 出课 题【投影】情景1:雷雨发庄稼(flash片断)情景2:在新疆与青海交界处有一山谷,人称“魔鬼谷”。经常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把人畜击毙。然而谷内却是牧草茂盛,四季常青。【提问】1、雷雨过后,庄稼为什么
3、生长茂盛? 庄稼茂盛生长需要什么条件?2、为什么魔鬼谷内牧草茂盛,四季常青?思考:需要水和化肥。猜想:雷雨过后,可能产生某种化肥。通过自然现象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强烈兴趣。空气的成分【设问】化肥从哪里来?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氮气的性质稳定,氮气和氧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反应?笑,不是N2和O2学生阅读课文交流讨论,推测氮气和氧气反应的条件可能是放电。通过学生轻松一笑,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本节课内容。NO2和NO的生成【承启】氮气占空气的五分之四左右,在通常情况下,氮气不活泼,不与氧气反应。但氮气在一定条件还可以与氧气反应。【板书】
4、二、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1、NO和NO2的生成【视频实验】步骤:(1)将氮气和氧气按11的比例混合经容器A,用浓硫酸干燥后进入反应器B。(2)使B反应器中两电极放电间隙保持在 2-3cm,并接通高压直流电源,电压约为10kV,使混合器在电弧高温中强热五分钟左右。(3)再从E处与抽气机联接,缓慢抽气,同时由F处给容器D中输入纯氧气。放电或 【板书】N2 + O2 2NO 2NO + O2= 2NO2 实验室制法:Cu+4HNO3(浓)=Cu(NO3)2+2NO2 +2H2O 3Cu+8HNO3(稀)=3Cu(NO3)2 +2NO+4H2O【补充】氮的其它氧化物:氮除了-3、0外,其正价从+1到+5
5、,NO和NO2是氮较为典型的氧化物,除此之外,还有N2O,俗称笑气,是一种麻醉剂,N2O3是亚硝酸(HNO2)的酸酐, N2O5是硝酸的酸酐,是一种白色固体。观察现象开动抽气机缓慢抽气后,干燥管C处仍是无色的。在容器D中看到的颜色是红棕色。书写化学方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NO和NO2的性质比较【设问】根据刚才的实验现象,推测NO和NO2可能具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呢?再根据下一个视频实验完成比较表格。【视频实验】NO、NO2与水反应NONO2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毒性稳定性收集方法【思考与交流】可用什么样的方法收集NO和NO2呢?【板书】2、NO与NO2性质对比:NO是一种无色、无味、难
6、溶于水的有毒气体。 NO2是一种红棕色、有剌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思考推测观察实验现象是:一氧化氮难溶于水;二氧化氮溶于水,气体体积减少23,生成的气体接触空气又变成红棕色,水溶液滴入石蕊变红色。NO与空气密度相近且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但NO不溶于水,因此可用排水法收集。NO2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完成对比表格.(见附表一)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表达的能力。NO2 与水反应【引导】跟据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NO不与水反应,在常温下易与O2化合生成NO2 。NO2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NO2难被氧气氧化,易与水反应生成HNO3 【板书】3、NO2与水
7、反应3NO2+H2O=2HNO3+NO【思考与交流】1、NO2是否是硝酸的酸酐呢?2、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同学们对雷雨发庄稼的原理理解了吗? 不是,因为N的化合价不是+5价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在放电下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再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与土壤中矿物质作用形成可溶性硝酸盐,成为氮肥被植物吸收。N2 + O2 =2NO 2NOO22NO23NO2+H2O=2HNO3+NO魔鬼谷牧草茂盛也是这个原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科学探究】现给你一试管预先制好的NO2,其他药品和仪器自选。请你设计实验,要求尽可能多地使NO2被水吸收。并填写教材上的表格【投影】填写表格
8、并请同学总结实验步骤现象解释(1)(2)(3)【思考与讨论】1、如何能使试管内的液面继续升高? 2、如何制取氧气?鉴于此实验,你认为用哪种制备方法比较好?3、刚开始生成的氧气能马上通入有NO的试管中吗?O2的量多或少分别对该实验会有什么影响?4、在这个过程中要通入多少O2, NO2才能完全转变成HNO3呢? 教师评价学生设计的实验公布最优方案【思考与交流】你的实验设计对工业上生产HNO3有什么启示?(从原料的充分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考虑)【引导】工业上循环利用NO制HNO3 ,那么将NO做为中间产物对方程式叠加,可得到NO2和O2的混合气体共同与水反应的方程式【板书】4NO2 + H2
9、O + O2 = 4HNO3那么,若是把NO2看到NO和O2反应的产物,再次将两个反应叠加,又会得到什么呢? 【板书】4NO + 3O2+2H2O=4HNO31、使试管中的NO尽可能多转化成NO22、鉴于次实验,用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3、刚开始产生的氧气由于不纯,故不能立即通入,待氧气纯净后再通入。通入氧气过少时NO不能完全转化,水不能全充满试管;氧气过多时,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会将水排出试管,形成NO没有完全转化的假象。4、跟据反应4NO2O22H2O4HNO3当NO2与O2以41的体积比混合,与足量的水反应就可以完全转变成硝酸。跟据分析设计实验,完成实验设计表格,见附表二NO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氧化物 教学 设计 doc 汇编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33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