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汇编.doc
《最新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汇编.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科目历史年级高一备课时间年 月 日课题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了解波兰巨变、两德统一的过程;掌握苏联解体的过程,探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实质和原因;理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具体内容,探讨在此趋势下过国际关系的特征。(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资料、历史图片,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通过合作探究,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思路引领,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三) 情感价值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运动虽然遭受挫折,但并不意味着失败,它是前进道路上的曲折,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教材分析重点:两极格局的结束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难
2、点:两级格局解体的原因,以及多极化趋势下和平与动荡的国际关系出现的原因。实施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一、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设问】东欧剧变(1)什么变了? 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设问】(2)这种变化,我们为何用“剧变”来形容?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东欧剧变的表现来回答这个问题?(2)表现:波兰剧变、德国统一等 结合图片讲解波兰剧变、德国统一 东欧剧变的方式各有不同,大都是通过选举和平方式演变的。例如波兰。1989年西方国家支持的波兰团结工会在大选中获胜,组织政府。波兰开始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另一种和平方式是通过国家的统一来完成的。例如德国。二
3、战后德国一分为二,即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德国,我们称其为东德和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联邦德国,我们称其为西德。两者之间以柏林墙间隔。然而在1989年,这道柏林墙已经不能阻隔东德公民大量外逃。1990年,两德统一,统一后的德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989年至1990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均丧失统治地位,完全放弃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由此可见,东欧剧变一是时间短,二是变化大。因此我们用东欧剧变来形容。【设问】(3)东欧剧变的原因?为什么东欧各国会发生剧变?(3)原因:a内部:长期受制于苏联,照般苏联模
4、式; 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 各国党和政府忽视民主和法制。 b外部: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东欧剧变成了两极格局结束的前奏。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2、苏联解体:【设问】为何如此一泱泱大国,在1991年轰然倒塌?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下面,我们就先从其解体过程窥探一二。 苏联在斯大林统治期间,建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此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为维持世界大国的地位苏联需要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他上台之初,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改革上。但是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1988年起,他转而进行政治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政治多元化观点
5、。但他的改革并不成功,相反加剧了民族矛盾,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也最终催生了八一九事件的发生。这次事变的实质是党内一些高级干部为社会主义所做的一次失败的努力。在八一九事件中,苏军被叶利钦所控制,也表明了苏共失去了其在苏联国内的统治地位,苏联的政权性质发生了变化。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时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两级格局也随之瓦解。【设问】【引导学生讨论回答】苏联为何解体?(2)原因: 内部:1)历史原因 :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 (根本)2)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直接) 外部:西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汇编 最新 27 世纪之交 世界 格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32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