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3章生物群体的动态平衡章末整合课件北师大版.pptx
《高中生物第3章生物群体的动态平衡章末整合课件北师大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3章生物群体的动态平衡章末整合课件北师大版.pptx(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章网络构建,规律方法整合,内容索引,本章网络构建,_;_;_;_;_;_;_;_;_;_。,重叠分化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指数增长非密度制约因素次级演替,规律方法整合,方法一比较法辨析物种、种群、群落典例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物种、种群和群落的是 所有的朱槿一片水田中所有的稻螟虫一片农田中的所有水稻、杂草和无机环境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南湖中的全部生物某草原的全部生物和环境A.B.C.D.,解析物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朱槿是物种名;在一片水田中同种稻螟虫的所有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南湖中的全部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属于群落。某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属于群落,加上无机环境就属于生
2、态系统。,答案,解析,1.种群是研究范围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它应包括该范围内各个年龄段的所有雄性个体和所有雌性个体。2.群落应是研究范围内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生物的总和。从生物的大体分类及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生物群落应包含:植物、动物、微生物。,3.物种和种群的比较: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形成不同种群,但这些种群间只存在地理隔离而不存在生殖隔离,当它们相遇时能进行正常的基因交流,因而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形式和繁殖单位。(如图1)4.个体、种群、群落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1.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B.同一时间的一定区域内,全部同种
3、生物个体形成种群,全部不同种生物 个体形成群落C.自然群落两个种群所占有的生态位不会发生变化D.研究种群与群落之间的关系实质上也是在探究生命系统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解析当两个种群生态位有重叠时,通过自然选择作用,生态位可以发生变化,从而减少或排除竞争,使它们共同生存下来。,答案,解析,方法二巧妙解读与年龄结构有关的图示典例2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分为图示甲、乙、丙三种类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 A.我国在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生育高峰,因此造成20世纪70年代初期人口的年龄 结构成为图甲所示类型B.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 中该鱼种群的年龄结构成为图甲
4、所示类型C.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 年龄结构成为图丙所示类型D.一个种群的年龄结构是稳定不变的,答案,解析,解析由于我国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生育高峰,使20世纪70年代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情况是幼年个体数量多,造成人口数量增多,成为图甲所示的增长型;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将使捕捞水域中该鱼种群的年龄结构成为图甲所示的增长型;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使幼虫数量锐减,害虫的年龄结构将成为图丙所示的衰退型;年龄结构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1.模式图(1)图解,(2)析图,2.曲线图(1)图解,(2)析图图甲繁殖前期个体
5、数多,繁殖后期个体数少,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属增长型;而图乙则相反,应为衰退型。,3.统计图(1)图解如图A、B为两个国家人口的年龄结构图,纵轴表示年龄,横轴表示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析图男女比例在各个年龄段接近11。A国各个年龄段比例适中,为稳定型。B国幼年个体特别多,老年个体少,应为增长型。B国若需要控制人口,则最有效的措施是计划生育,而且几十年后可能面临老龄化问题。,4.柱形图(1)图解,(2)析图图A中繁殖前期个体数少,繁殖后期个体数多,为衰退型。图B中繁殖前期个体数多,繁殖后期个体数少,为增长型。图C中各时期比例适中,应为稳定型。,2.下图是某地区广东松的种群
6、年龄结构调查结果,该种群的最终发展趋势是A.该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为“J”型B.种群密度下降C.环境阻力不变D.该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答案,解析,解析从柱形图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广东松种群的年龄结构是繁殖前期个体远远少于繁殖期和繁殖后期的个体,属于衰退型的年龄结构。因此该种群的最终发展趋势是种群密度下降,生物繁殖数量少的原因之一是环境阻力加大,在有环境阻力的情况下,该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不可能为“J”型。,方法三巧妙辨析种群特征之间的联系典例3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出生率是会发生变化的B.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重要因素C.预测将来种群数量变化主要
7、看性别比D.种群密度是指某个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量,答案,解析,解析预测将来种群发展趋势是依靠年龄结构。,1.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下图:,2.种群特征间的关系:(1)在种群的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特征。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种群个体数量越多,即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2)出生率、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高时,种群数量增加;反之,种群数量减少。(3)年龄结构和性别比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而性别比仅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年龄结构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8、,3.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数量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数量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期间 A.增长率大于零B.老年个体数量最多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D.种群密度最大,答案,解析,解析据题干信息: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故此刻增长率几乎等于零,种群密度最大;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性。各个年龄阶段的个体数差不多;此刻出生率与死亡率几乎相等,但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数值不一定为零。,方法四“S”型曲线的变形分析典例4如图表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t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t4时该种小型淡水鱼
9、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C.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逻辑斯蒂增长D.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2时该鱼数量的两倍,解析根据该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可知t4之前种群密度将增大,其年龄结构应为增长型,且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在t4时不再增长,故种群应呈逻辑斯蒂增长,t4时为种群的K值,t2时增长速率最大,应对应“S”型增长曲线中的K/2值。,答案,解析,首先我们应明确各曲线的特点,辨析纵、横坐标的含义,然后再结合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答题。,注意,种群增长率不同于种群增长速率。种群增长率(本次总数上次总数)/上次总数;种群增长速率(本次总数上次总数)/时间。,如果某种群现有数量为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 生物 群体 动态平衡 整合 课件 北师大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31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