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地形教案1湘教版汇编.doc
《最新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地形教案1湘教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地形教案1湘教版汇编.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的地形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这节课可以分2课时讲授,第1课时讲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错,第2课时讲地形复杂多样。地形时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要素,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习以后各章节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教材没有用较多的文字篇幅讲述,而是多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重点讲述,因此,整个教学过程要侧重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探索与研究、发现与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读图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区。2了解山脉纵
2、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掌握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其在地图上的分布。3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基本特征,五种基本地形的分布和特点。4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各类地形图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学生回顾已知的地形知识和还想知道哪些有关地形的知识来调动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分组分享教学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并结合多媒体课件、挂图等教学资源,使学生获取有关中国地形的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通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以及对科学的探究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3、一)教学重点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2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3地形基本类型和特点。(二)教学难点1分析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优越性。2识别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电脑、自制课件、挂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当我们了解了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之后,下面要进一步认识我们的祖国。复习提问 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国家的地理,请同学们思考自然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要素呢?(学生回答)地形、气候、河流、动植物等。我国的地形情况也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内容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授新课)板书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
4、一节 中国的地形讲述 中国地形的第一个特点是从地势的角度描述的,所以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换句话说也就是中国哪边高、哪边低的问题。课件展示 “中国地形概况”图。提问 这是一张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的海拔高度大约是多少,请同学们读图分析中国地势哪边高、哪边低?谈谈你是如何分析的。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学生读图、讨论、回答:西部棕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4000米以上,中部浅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10002000米,东部绿色的区域代表海拔500米以下。小结 地势西高东低就是我国地势特点的第一部分。板书 一、地势西高东低过渡 分层设色图是一种在图上用不同的颜色代表所
5、在地区的海拔高度的地图,要更好地表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还可以用一种特殊的地图地势剖面图。分析讲解 什么是剖面图呢?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在我的讲台上放着一个窝头,竖着,沿窝头中部切开,同学们将看到的形状,就是一个窝头的剖面图。地形剖面图的原理也是如此。只不过这一刀不是切在窝头上,而是切在地形上。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将窝头画一幅俯视图,画出的是什么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活动 参照教材P20图2-1“沿32线中国地势剖面图”,画一幅简略示意图。另外,请两名学生代表在黑板上画。教师点评,及时辅导。课件展示 “沿32线中国地势剖面图”。启发提问 观察这幅图高低起伏的趋势,说出我国地势起伏变化有什么特
6、点。(学生回答)小结 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板书 1特征: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转折过渡 我们知道了中国地势大致呈三级阶梯,那每一级阶梯上都有什么主要地形区呢?阶梯的界限又在何处呢?板书 2三级阶梯概况课件展示 FLASH“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点击阶梯分界线可显示相应分界线名称。小结 中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为大兴安、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转折过渡 我们明确了阶梯的界限,再来分析一下阶梯内部的状况。活动 结合FLASH“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说出各阶梯内部的主要地形
7、种类和海拔高度。(学生分组讨论)小结阶梯海拔地形类型第一级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级10002000米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第三级500米以下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球类、山东球类、东南丘陵过渡 以上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势的基本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样一个特点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其它要素有没有影响?分组讨论。将全班分为三组,分别从气候、水利和交通三个方面讨论地势特征的影响。各组学生代表发言。板书 3西高东低的平均海拔高度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归纳总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
8、降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滚滚流,这些大江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运输,促进了内地与沿海的经济联系。在各阶梯的交界处河流产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大多建设在阶梯的交界地带,如葛洲坝水电站和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等。过渡 可以说西高东低的地势是我国自然环境的一大优势。那么,构成这一大优势的基本骨架是什么呢?引导 从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得出: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则镶嵌其中。板书 二、山脉纵横交错 1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讲解 什么是山脉?山地的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险峻。
9、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长,这样的山地就是山脉。课件展示 “中国地形图”。活动 填表P27活动题1所列山脉两侧空格内的地形区名称:山脉名称西侧地形区东侧地形区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太行山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巫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横断山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山脉名称北侧南侧天山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昆仑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归纳 各种不同走向的山脉纵横交错,把我国地表分隔成若干个地形区;山脉常成为各地形区之间的界线。提问 山脉是有一定延伸方向的,其延伸方向即走向。那么山脉的走向是什么回事?我国的山脉都有哪些走向?板书 2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活动 教师板书几组不同类型的走向,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年级 地理 上册 中国 地形 教案 湘教版 汇编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29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