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公转运动第2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课件.ppt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公转运动第2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公转运动第2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课件.ppt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回归,正午太阳高度,考点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核 心 知 识 再 现,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一天中太阳高度_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最大,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_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直射点,二分二至日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_折线所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_折线所示。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_折线所示。,北回归线,c,南回归线,a,赤道,b,(2)季节变
2、化规律,北回归线,南半球,南回归线,北半球,高 分 素 养 提 升,读某地一年内某时段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其中A对应的日期为6月22日),回答(1)(2)题。(1)该地的纬度可能是()A.0 B.10NC.10S D.23.5 N(2)在AB区间内()A.该地一直昼长夜短B.地球的公转速度一直在变快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D.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解析第(1)题,该地每年有两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则该地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且两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波谷不对称,纬度位置应位于023.5。较小波谷值出现时为太阳直射23.5N的6月22日,故位于023.5N。第(2)题,在AB区间内太阳直射点从2
3、3.5N南移至该地,北半球一直是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时,时间靠近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变慢。答案(1)B(2)A,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2.正午太阳高度时间变化规律(1)太阳高度日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特别提醒】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同一日期,距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真 题 考 向 探 究,考向一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影响1.(2014课标,4)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
4、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右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下题。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徐州的白昼较短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解析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徐州纬度约为34N,甲国首都纬度约为10N。6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正午太阳高度大致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由于徐州与北回归线的纬度差较小,故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A项正确;此日,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B项错误;徐州与甲国首都分别位于太阳直射纬线的两侧,故正午物影方向相反,C项
5、错误;由于徐州与甲国首都纬度不同,故两地日出方位角不同,D项错误。答案A,考向二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判断2.(2015天津文综,1011)2015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读图,回答(1)(2)题。,(1)发生日食的这天,在图中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在图中所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第(1)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据图分析,此时晨昏线大致经过南北极点,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甲地离赤道最近,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A项正确。
6、第(2)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观察者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说明此时太阳位于西南方位,为下午时段。由图可知,甲、乙两地位于晨线附近;丙地处于正午;丁地位于下午时段,太阳位于其西南方向,可向西南方向观测日食。D项正确。答案(1)A(2)D,考向三昼夜长短、直射点位置、距离判断3.(2015上海地理,2830)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1)据图推测,乙地位于()A.东半球赤道上 B.东半球北回归线上C.西半球赤道上 D.西半球北回归线上(2)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3)甲、乙两地实际距离大约
7、是()A.1万千米 B.2万千米 C.3万千米 D.4万千米,解析第(1)题,甲地位于北半球,此日甲地昼长为12小时16分,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乙地昼长恰好为12小时,乙地只能位于赤道上。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北京时间24点,可计算乙地经度为60W,乙地位于西半球。C正确。第(2)题,此日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且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H90当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90(0 x)6634,即x2326N,故B正确。第(3)题,夏至日时甲地昼长接近12小时,故甲地接近赤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北京时间12点,故甲地位于120E上,与
8、乙地位于同一个经线圈,两者的距离约为赤道长度(4万千米)的一半。故B正确。答案(1)C(2)B(3)B,(2017天津南开一模)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未来太阳能利用的方向之一。图甲是天津市某新型居住小区楼房二楼正南向壁挂太阳能集热器照片,图乙是太阳能集热器装置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考点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高 分 素 养 提 升,(1)冬季某日晴朗的午后14:30左右,太阳照射该壁挂太阳能集热器所产生的影子偏向于照片中()A.处的左下方 B.处的左上方C.处的右下方 D.处的右上方,(2)关于使用壁挂太阳能集热器的叙述,可信的是()该装置的“可调节型支架”的长度随楼层不同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公转运动第2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课件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二 宇宙 中的 地球 三节 公转 运动 课时 正午 太阳 高度 变化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27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