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九年级初中历史教学随笔.doc
《川教版九年级初中历史教学随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教版九年级初中历史教学随笔.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川教版九年级初中历史教学随笔 川教版九年级初中历史教学随笔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老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老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老师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掌握学
2、习方法,即使他教的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由此看来,我作为老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老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特别是在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没想到这一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认真的为学生唱一首歌。这样的 “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不仅师生之间的
3、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老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老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时,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
4、。在知识经济大潮中,作为一名人民老师,应该认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准自己的价值空间。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终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更是内容丰富,高瞻远瞩;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这些教育家,他们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与发现,让他们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与快乐,而这正是他们走近学生所获得的硕果。读了这些理论著作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
5、,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特别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起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比如我的倾情的示范朗读,我的感情丰富的下水文,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这就是我终身从教的最大追求。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天爱读书容易,一辈子爱读书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梦想成为现实,但首先你必须拥有能够实现这一梦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老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
6、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老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老师”必须“一辈子学做老师”。老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使广大老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常读书使我明白了许多新道理: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老师,包括环境“人环境”系统。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老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 “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
7、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一个老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20多年来,我始终把读书和教书结合起来,创新教、创新读、创新用,在用中创新。我先后在课改通讯、小学语文作文等县级、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多篇。我联系教改实际,撰写的作文互评好处多、剪纸与语文教学、课堂评价的妙处等论文获奖。 教书和读书生活,使我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老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我们要做“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创新型老师,爱岗敬业是创新型老师应具备的首要条件。他不但具有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正直的师德,全面发展的师观
8、,教书育人的师能,严谨求实的师风,而且还应具有开拓进取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勇于拼搏的英气,甘愿奉献的“傻”气,自强不息的骨气。吾以培养新世纪之英才,振兴中华为己任,虽生活清贫,但仍以春蚕的精神、红烛的风格、蜜蜂的作风、绿叶的品格和孺子牛的志向,奋力拼搏,无私奉献。川教版九年级初中历史教学随笔2经过了近半学期的教学,学生给我的感觉是他们对于新生事物的兴趣比对历史的兴趣更为浓烈许多。历史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历史事件是既成事实,且已有定论,现在所用的课本中,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所述的史实,往往忽略了纷繁的历史事件对其的影响,那么作为教师的我,究竟在教学中应该怎样注意渗透对创新人格的培养,既要创新,又
9、要抓基础,毕竟要进行中考。所以在教学中既要传统教学,又要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素质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课堂是民主平等的天地”、“没有学生不可以提的问题”等观念。如果教师以“师者”自居,高高在上,一味追求单一化、公式化、标准化,这样教师不当的目标观、质量观、方法观将对一个班的学风产生巨大的影响,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就会被压制,创新灵感被扼杀。平时多鼓励学生大胆陈述已见,正确引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不人云亦云,倡导认识多元化。教师在精心营造有利于滋养创新个性的空间同时,要给予学生发表已见的机遇,使学生有积极主动发展的.时间。创造安全自由时空,使创新之花在适宜的
10、土壤中成长。我在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问题激疑、复习导入、巧设悬念、故事感染、新奇引趣、音像图示等各种方法,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动机,营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情境,则是启迪创造思维,培养创新人格的又一重要途径。教学中可让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鼓励创新,提倡不同的答案。在历史教学中,要经常开展讨论或辩论,坚持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积极主动中抒发自己的感受,发展鲜明的自我个性。例如教学戊戌变法一课中,“为什么要迫切进行变法呢?”可先进行多媒体演示创设情境,让学生讨论一个开放性问题:“甲午战争后,中国缺什么?”通过讨论、争论形成共识:甲午战争后,显示出中国文化教育科技国防
11、等方面的薄弱,进行这些方面的改革、图强,实属国家当务之急。历史课堂教学中若能经常形成辩论、探讨气氛,学生从敢“破”敢“立”,到善“破”善“立”,其创新型人格将组织着个体对环境的习惯反应,将持续影响其对事物的态度。例如在教学洋务运动中,组成两大小组,正反两方,进行辨论,课前查找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在课堂中围绕问题,畅所言,抒发自己的感受,也从中体会到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变化和对中国历史的变化。教育论文部分课内课完全转变为探究课,全部由学生主持,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形成技能,展示个性,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教学创新。开展历史课外活动,是落实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活泼发展的
12、有效措施。让学生感受新中国的逐步强大,与外交事业的发展紧紧相连,更珍惜今天的不易。川教版九年级初中历史教学随笔3嵇康就要死了,齐集刑场的三千士子作了最末一次的聆听之后,千古留传的广陵散遂成恒久而遥远的绝响。余秋雨教授为之捶胸顿足,扼腕叹息。其情其景,令读过文化苦旅的人无不受到极大感染。其实,广陵散早就是一曲遥远的绝响。就算嵇康不死,就算广陵散流传至今,又有几人能领略那绵长筝音中的千古神韵?谁敢肯定那齐集刑场的近千名士子中就没有装模作样的附庸风雅之辈?但是,在抖落了岁月的尘埃和历史的余烬之后,逐渐凸现出来的便是曾经失落了的中国古代士人们的那种特立独行的人格追求和精纯别致的情感精神历程。而这一切,
13、不正是一曲曲遥远的绝响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晚嵇康三百年的初唐诗人陈子昂就独登幽州台, 仰天而呼、仰天而歌-他为什么而呼、为什么而歌,为什么“独怆然而涕下”我们迄今难以得知。但那种巨大的孤独、巨大的悲哀和巨大的寂寞中显而易见的传递着一些精纯别致的情感体验和特立独行的精神特质。更早些,“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那个行走于春秋时期的古老的民间歌者,反复呤唱的不也是这样一种孤独无奈、哀伤美丽的寂寞情怀么?多少年过去了,这些孤独无奈、这些哀伤美丽的寂寞情怀不都成为遥远的绝响了么?“不见年年辽海上,*何处哭秋风”,士人的追求,士人
14、的悲哀,士人的孤独无奈、哀伤美丽的寂寞情怀谁能理解至深?这些,都是遥远的绝响。上爱莲说的时候,又一次强烈的印证了上面的这种感受。“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是咏莲但何尝不是写人?何尝不是写周敦颐自己?何尝不是写象周敦颐这样的士大夫们的清高、普通、正直、爽快、品德高尚?还有那最令人钦佩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那种卓然独立的人格特征?但是,“牡丹之爱,益乎众矣”,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从古至今,身处被私利和欲望包裹成一团的混沌尘世,不甘形为心役但又浮生无望的中国士人阶层之中,这种惊世骇俗的叩问不正是一种稀薄的、微弱的
15、、仿佛从远古的深山里传来的空谷足音吗?这些象周敦颐一样敬慕莲花,愿有莲花一样高洁品行的人格追求的士大夫们早已成为一种遥远的绝响了。那日,不知是第多少次的和同学们共同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发现同样惊世骇俗的叩问还有北宋时的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以说,这真是一种绝对的真诚和绝对的无私。但令范仲淹孤独和悲哀的却也正是“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样的叩问和这样的悲叹,我们仿佛又一次谛听到了从远古的深山里传来的那种稀薄的、微弱的空谷足音。每至此,我和同学们总有一些莫名的激动和冲动-为这些古代士人们孤独无奈的人格追求和他们哀伤美丽的寂寞情怀而激动和冲动。
16、我们在无限的激动和冲动里仿佛与千古同悲、异世共慨的周敦颐和范仲淹们共同成为一种遥远的绝响了。上课铃又响了,琅琅的书声也响了起来:“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于是,在琅琅的书声中我已经完全融化到同学们之中再也没有我了。既而又觉得我和同学们都消失了,只有一些遥远的绝响在耳边萦绕二、淡 淡 的 一 抹“渔歌远了,小船远了。听不见,也看不见了。只留下一片碧蓝碧蓝的大海。大海上涌动着一层层美丽洁白的浪花”上完王润滋的小说卖蟹,我和同学们长时间的沉浸在一种
17、清丽空灵、恬淡隽永的优美意境之中。太美了!美的人物、美的心灵、美的意境和美的主题共同构成了课文的美。几天来,那碧蓝碧蓝 的海面上涌动着的一层层美丽洁白的浪花依然在我的脑际荡漾王润滋说,看人作国画,颇受启示:只淡淡的一抹,便是远处的山,便是高天的云,便是雾中的小屋听作画的同志讲,这淡淡的一抹中藏得下很深的功夫王润滋又说,浓有浓的风格,淡有淡的味道。卖蟹应该追求一种清淡的味道,像煮蟹,打开锅,应该是清汤白脑儿。不过,这要看蟹是否鲜,火候是否到是呀,“蟹是否鲜,火候是否到”,小说的内容是否清新饴人,小说的艺术追求是否达到一定高度,这一切均包含在那“淡淡的一抹”中。看似浅显容易,实则复杂奇崛。洗尽了铅
18、华方始窥见事物的真醇。于是,我也颇受启示,好的文学作品如此,好的教学艺术又何尝不是如此?若对语文教师中的名师做一番比较,就会发现这些名师依教学风格可分为“本色派”和“文采派”。文采派风格的名师在教学过程中追求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他们的课在教学手段及教学形式的广度上获得成功。本色派的老师们在课堂教学手段及形式上简单一般,但他们追求从课文文本的思想内涵的深度上打动学生的心灵。细加推究便可发现,前者乍看丰富繁杂实则容易模范,后者看似简单浅显实则难以追摹。“本色派”的老师努力挖掘课文本身的思想内涵,以期在教学中和学生共同以课文内在的美来相互感染。就在这种相互感染的过程中轻松而极富美感的
19、实现了固有的教学目标。特级教师钱梦龙、于漪、魏书生、李吉林等语文名师的教学实录都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率真之美,但谁不说,这种自然率真的淳美之中却有一种令人难以企及的“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艺术真境。这可真算是在“淡淡的一抹中藏得下很深的功夫”了。画家淡淡的一抹,便有了远处的山,高天的云,雾中的小屋谁都知道,为了这“淡淡的一抹”,画家曾临墨池、积笔冢,寒暑不辍,废寝忘食,付出了多少心血?作家淡淡的一抹,便有了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和真切感人的生活场境。古人云“两句三年得,一呤双泪流”,这“淡淡的一抹”包含了作家多少年的审思推敲、烹文煮字、艰辛忘我的艺术追求呀?语文名师“淡淡的一抹”便
20、使教学艺术达至“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艺术真境,又何尝不是他们呕心沥血、苦心孤诣、孜孜以求的结果?什么时候,忝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才能在“淡淡的一抹”中轻松的实现自己的理想呢?留给我们的只是永不懈怠的努力。三 、 愉 悦 的 逾 越上 咏柳 赏析时,我让同学们齐背李白的静夜思。背完后问,这首诗写的好不好呀?大家齐声回答说好。我又问:“大家说这首诗好,可好在那里呀?”于是同学们面面相觑不知所云了。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 赏析诗歌的语言 。我对同学们说“对于一个美的事物而言,我们能感受到它的美,这说明我们已具有了对美的感性体认能力。但这还不行,我们不仅要能感受事物的美,还要想办法说出事物为什么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川教版 九年级 初中历史 教学 随笔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2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