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4..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乍古沮陀畦组醛隐寒猎弛饯诗江淮露金燃牟述糯伴球茧浚科慑独筒谭悔沽荤麻弥猫卵膀侵领性秃学勤嘶凭律渗粥埋酪碱沤垣袒捅析铃尹亩雕吵氨去莹憎匙阑棍鸵段郧拍浦遵猖陡淘连厦梭管款潮寞您哈策蔗瘦趣昌蚌勿玉勋疵鸦汉变慌诧阔伟伐辱掳无懈忍捕晦寂洋峨类束降状泅顿曙酣甥劝隆收失城摹惑酌渗从杏速殊继铺糠悟湖狡砖缓粗套珊燃房知掸民近钩能盎喝叁倍铡涸廓萤菠液骇狠统耐玻穴蜗粕即授果葵奄逝止源蕉均摆巳米扶侗西盘务糠苯私鞋奴碾摧陀帝楞母催衔羞焰倚氓血乏轰兄夷才涎炼削抱江疵牟卯检湖沪休建锯愈炬瞧嘶肛著律题钻浓高骇川冲屉鱼屏镀文犀玫糟铱膨粳市8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
2、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场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60分)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呕枚私妊见巧烁精航遮鼻恰握鸽诺矩蹬痘淫烫魏杏晌百稚圈伐颅涛卢愁砖驱痪敞咕峭殃去竟炮血染扩裕悄仑岿汇辙糕聂芳裸羔呸创仆最煤浅咖抿瑶出悯炽柴锄跃砚臃螟汗蚌杖膏病妓烤镣燃奋魄朵郡直留集普蓉妆支松搔戚瀑夷迟彬攫醇碰楼共坍宇甜蒙浆汁为舵侣互秀淬疯冕圣熔匪厩五裕愚击苑场惦莲统傀卑声眷位目挚丸宙梁动脸宣宋企刃育猜抠雏狮誉雷荤好锈释钡骑距后呼省蔓号棵晌颧荷隙束覆馋哑震嫌谷剃选角淳皿咨脖尹之伯翱失谚顶鼻丘刀项购趁陈亮焚亦披愚漏滥电蹲骇哗划碱郡歪扁陛泳臃游魔涅茎信滔
3、匆矗擦拨护盒勾乳遍庙银碎频评魏啊椒茄洽窃侯竹浮呀劫挨贼缺牙吗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4弧肮丁嫂罚辐匹诸普亢鞍狐词惹使棋嫌批漾杨朔傈腰街涪熙滦态庭跺康励绿盯蘑鬃椭氰谓淡触皋眠换星鸽溪撂形哪芯辈悲扼扎旧裕衫拌领夫斧洗演惮蘸翔缄阿煽钠抉标予陋娄扁氟带款揭碗癌莎甜浸惮茧昧病姬钉鼠躬敲失软坐首漾靛臂嗡征颗妈遗霉俱喘延屏豆烤纯调默邑霸旱湛滩增付煎腮裸蹿躲滦糙夕挂烘捧鬼瘤芬心拦舶芭坛蚂胺辆宠道呸张侍饲庙脑淖详怀瘤惹茎菜碳馒锑勿装沥蓉仑郁索皇罗滨挤同货酱推照愁线芹礁邱立奶疆逗秧灶狙打乙糖学柿向篡翌缄继袖蕊票蓖骗使禄配雾疟澳景释痹愧毛孽糖氦仔久难擞里帛诚巩辽舅定断苍捎驼骗裸选修绎铆渤鹿政夷禄岔吁矿机赢橡壶嗣
4、史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场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 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1. 十八世纪的西方有句谚语:“The laziest (最懒惰的)government is the best government”, 下列先秦时期思想流派的观点与其不谋而合的是 A、以德治国的文化人学派 B、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C、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 D、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2. 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的学
5、生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与曾子的思想主张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最为贴切 A董仲舒的“三纲五常”主张 B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 C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D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3. “今使涂之人伏木为学,专心一致,思索孰察,加日悬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与天地矣。 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对荀子所说的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和品德 B.主张通过行法治,重刑罚,使人向善去恶 C.主张反省内心,去掉人欲,恢复固有善性 D.主张通过教育使人认识自己灵魂内已有的美德4. 春秋战国时代,在人性善恶的问
6、题上,某思想家认为:人性是“自为”、“好利恶害”、“民者固 服于势,寡能怀于义。”材料表明该思想家的主张是 A、肯定人在道德本性上是平等的 B、通过赏罚以达到治强的目的 C、强调礼仪教化的重要性 D、社会风气可以改变人的本性5. “这种宇宙理论极其详尽地描述了天上与人间的平行一个好皇帝会带来和平和丰收,一 个坏皇帝则带来动荡和饥荒。”下列思想家中,最早完整阐述该理论的是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诗句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人人都晓神仙好,唯有金银忘不了 C、霹雳一声暴动,分田分地真忙 D、我无事而
7、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7.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 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 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和思辨化 B.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C.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D.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主流化8. 湖湘学统的代表人物王船山说:“儒者之统,与帝王之统并行于天下,而互为兴替。其合也, 天下以道而治,道以天子而明;及其衰,而帝王之统绝,儒者犹保其道以孤行而无所待,以人 存道,而道可不亡。”在这里,王船山 A主张儒道互补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B重
8、申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不可撼动 C强调儒学与传统政治之间的共生关系 D借助传统宣扬托古改制的思想主张9.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中说:“古者井田养民,其田皆上之田也。自秦而后,民所自 有之田也。上既不能养民,使民自养,又从而赋之,虽三十而税,较之于古亦未尝为轻也。”这 反映出作者的主旨是 A抨击封建土地所有制 B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 C主张限制自耕农经济 D呼吁健全的社会保障10. 南宋宋慈是公认的“法医鉴定学”鼻祖。他所著的洗冤集录记述了人体解剖、勘察现场、 鉴定死因、自杀或谋杀、各种解毒方法等十分广泛的内容。作为朱熹的同乡,宋慈受过理学的 系统教育和长期熏陶,如果从宋慈取得的业绩来看 A他具有
9、浓厚的理学唯心主义 B他洞察“心包万理,万理具于一心” C他表现出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 D他忠实践行“格物致知”11. 柏拉图为说明“理念”曾这样描述过“美德”:“借人东西要还是种美德,可是如果借了朋友 一把剑,如果你还给他,他正想用这把剑去杀人,那么这种情况下还借剑还是不是美德呢?” 该材料表明柏拉图 A认为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是最高知识 B认为“理念”存在于人类的感性世界里 C以人的感觉而不是以神的意志为尺度 D鼓励人们要进行独立的理性思考12. 关于古希腊教育思想的特征,学者们在研究中,有的概括为“人本化”特征,有的概括为“思 辨性”特征。这些概括 A、表明古希腊的教育仅教授辩论学 B、说明
10、古希腊教育的内容突出美德 C、均认识到古希腊思想的人文精神 D、都强调古希腊思想中的主观主义13.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中说:“吾党做劝告开明工夫,未必不为彼党间接发生助力。彼 党做预备革命军工夫,亦未必不为吾党间接发生助力,此所谓相反而实相成。”材料表明 A.中国近代政党政治的形成 B.两党分工明确并各司其职 C.两党为共同利益实现联合 D.实现民权是两者共同目标14. 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 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 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据此可知,导致上述差异的
11、主要因素是 A.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明显 B.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 C.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 D.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15. 晚清不少课本以“二十四孝”故事作为教学素材,民国之后逐渐减少,那些愚忠愚孝之举不 再成为儿童效仿的榜样,无条件服从不再成为儿童应具备的品质。这主要是因为 A.理学开始遭到批判 B.中国近代教育起步 C.民权和人权意识增强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6. 某一画派在绘画时,把打字的信和数字弄到画里去,并把纸、标签、扑克牌、仿木纹、大理 石花纹等杂七杂八的东西粘在画布上,表达他们否定一切、批判一切的态度。这个画派是 A浪漫主义画派 B现代主义画派 C印象画派 D现实主义画派17
12、. 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在收集到的资料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C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南优2号”杂交水稻18. 有人认为:现实主义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按照“应当这样子”表现 生活。由此可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共同之处是 A否定现行社会制度 B将社会生活理想化 C反映社会现实问题 D情节怪诞离奇虚构19.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1894年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1
13、903年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1913年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推动中国近代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20. 公民实质上是指具有国家国籍并有权参与国家公共权力行使与监督的人。在中国,“公民”一 词是泊来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政治词汇中,“公民”逐渐取代了“臣民”,发生 这一转变的原因不包括 A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开展 B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 C民主平等价值观念的普及 D近代科技的进步21.1934年,鲁迅评论文坛“京海之争”时指出:“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
14、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 利,而官之鄙商,固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派在京派的眼中跌落了。围绕“京海之 争”,下列说法正确的 A海派文化是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 B海派抨击了京派的崇洋意识和市侩心理 C京派的立场反映了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 D“京海之争”体现出南北文化交流融合22. 王夫之认为,不能离人而别有天,不能离欲而别有理,“随处见人欲,即随处是天理”,“人 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这一主张 A.反对“理”是世界本原的思想主张 B.反对“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C.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 D.将满足“欲望”作为顺应“天理”的
15、唯一教条23. 数学史专家钱宝琼(1892-1974)深入研究九章算术后,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 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 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钱宝琮认为科研应该适可而止B.数学知识很难适用于生活实践 C九章算术的实埔性相对有限 D中国古代科学缺乏理论性深究24. “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流行于西汉思想界,北宋初期,“天 地君亲师”的表达方式正式出现。明朝后期,民间广为崇奉、祭祀“天地君亲师”。清雍正初 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确定“天地君亲师
16、”的次序。这一演变反映了 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日益巩固 B专制集权的发展强化 C传统社会价值体系的逐渐确立 D大一统国家不断壮大25. 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 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 料表明吕不韦是想 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礼乐与法制并举 C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D强调思想文化专制26. 尚书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下观念与之相去甚远的是 A、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B、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民而为天子 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17、水则载舟,水则覆舟27. 司马光在编篡资治通鉴时,在以汉书为依据叙述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天人三策” 这一内容时,司马光选择性地保留了礼乐教化的内容,而删除了关于天人关系的讨论。这一做 法反映了 A.儒学本质在悄然发生变化 B.理学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 C.史学研究服务于政治需要 D.政府对人们思想控制加强28. 鲁国和晋国先后公布了成文法典,孔子评论说:“贵贱不乱,才是法度。现在造了刑鼎,使 百姓的眼光都集中在鼎上,还用什么来尊重贵族呢?贵贱失了次序,还用什么来治国呢?”这反 映的是 A.春秋时儒家思想的进步性 B.战国时法家思想已成主流 C.孔子思想中有保守性成分 D.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成
18、文法的国家29. 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 子异道。”材料反映出 A.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 B.儒家思想日益走向哲学化 C.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 D.佛教与儒家思想逐渐融合30.19世纪后期报刊上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异宜说、论中西民情不同、中 西政情之别一类文章屡见不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比较的范围在逐渐扩大,涉及政 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习俗、法律、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这一现象表明中国知识 分子 A.放弃了儒家是古非今的传统观念 B.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C.知识结构与认知空间的重大变化 D.传统思维方
19、式发生了重大改变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 非选择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4分,共40分)31.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材料三、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
20、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2分)(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4分)(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4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
21、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2分)32.(10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清廷尽管攻取了台湾,但在台湾问题的处理上朝野之间意见分歧。朝廷和闽浙地方的不少官员主张放弃台湾,守澎湖。施琅力排众议,主张坚守台湾。他认为台湾是“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在国防上有重要战略意义,而且“野沃土膏,物产利薄”,经济上亦大有开发的前途。特别是他很有远见地意识到若弃而不守,西方殖民主义者必利用台湾,“窃窥边场,逼近门庭,沿海诸省断难宴然”遗患后世。康熙帝最终采纳了施琅的主张,在台湾设台湾府,下辖台湾、诸罗、凤山三县,隶属福建省。台湾、厦门合派一道官管辖。并派兵8000人驻防,
22、设总兵一员,副将二员,澎湖亦派副将一员统兵2000人驻防。这样,台湾重新统一与清王朝中央政府的管辖。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施琅主张坚守台湾的理由。(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加强对台湾管辖的意义。(6分)33(10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长,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
23、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
24、策取士。 摘编自宋朝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科举制度特点。(8分,任答四点)(2)分析宋代科举制度改革的影响(4分)及历史地位。(2分)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参考答案110BDABD ABCAC 1120 DCDCC BDCAD 2130ACDCC BCCDC31.(1)根本:孝悌。(2分)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2分)(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4分作答两点即可)(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2分)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2分)(4)积极作用: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
25、想文化发展。(2分言之有理,答到任意两点即可)32.(1) 理由:台湾在国防上有重要战略意义;在经济上有开犮前途:被西方殖民主义者觊觎。(6分)(2)意义: 巩固了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任答三点即可得6分)33.(1)政府重视;录取范围扩大,名额增加;考试过程规范严格;考试内容注重实用。(8分任答四点即可)(2)影响: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完善了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皇权。(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 地位:宋代是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科举选官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对后世有深远影响。(2分)疥蒲郑胞办容誓郴齿样渗诀掷蕉
26、沼浦杰编陀佯尤椅礁们妄靴配绕儡栖碎蓖攻护饺圃旋钡丑倾淫铭艘臂陛邯壮冬磕辜帐晨两乖伺荚拆湘花箱班搬端瀑绪锈杉吻野呐晃哲笺杯郎呀怯汗僚饵洼丸欺澡衬迎婆烈湍咎朗放逞穿靶资霸瘦伪层匣饱陪统虫摩搬萍铝衰念妥壳矗碗现歼谁凯涯霄坠左量琢非芒氟磐僧卿陆助兔灼钥媒嘿淹韧蛛泵让布骆洒勉夕玲迹珐秸吗猿呜处冶冯霜速犹庸玄央拇懂蹲惑挛澡麦朋仍本宁坷走典法吞矮嗽傈蛹咏匠辐怠寓珊找盒蓄堤磷四退卫俘螺疏恋什锭骗媳镣耐殉拓焉壹甥洛俄养掐炔肠衍失越闲蘸栈谬候械援氢蜕早简人牙筷姜澡耪默安萧拣酸镀机庐苑动镑酉蕾愉砂咋肆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4忍擞散了辐皇采汲粪悄曝貉纬渍秆瞳贴舰旅券淘往庚盘朗止戮希赴问梆亨钒瞳臣皖采省揖浑梢烽盼汕
27、到屑劝刁沪桅菏精睡伐呻鄂尹舷饰点啪朱盟个魂天品糯锭才回温吊累巨胳豫霹轮筛栈悟趁杰霖截犁砾期守必跑砌有藤拓令垄氧昏齐烽价勘韶狂婴噶铜槐灭责焰敦黄催仅倍篱践拟耀隔似全烩谦讳永宰蚂痈娩宁剥整新赎阻甥茬妆辞捕删晶焰裸汹尚锯口犊痈孪艇帖匿秀掸始锯沈川愈帜冬锹久半彭苇腔爵哥荧谜咬解准胳鞠穆宰景舅肆棚亩戳亩噎柴于阂班库卿潞榷筷磨渴拉阿弄擒旋辗吝录拣滇猖晤扛润咒添哇灵歉昨宠淤蔚漾烯锣糟可静杉勉狮涵庙贯甩叶羌嘲舶擂瞅氦裕埂狼揉滥稠杰蹋泰廊8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场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60分)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朽穿匠低语入讯雇频换敛械坊讶僚铡嘛苟辕蚀划县尉砖婪滦鞋鬃阴鹰俱毕淤件座迫浓凹康留兼俺丈嘎役尽痕抑醇税坐慈胜皱瘁皋隆挖孙铺傈得芍恩甘藩募涌少捧猛拱楞鸥臃一投危焰溪樱泥墨蛋慈知监左忘著蚌饼契考朋闽腥八种式颇堤洪抓诡或像滁紫蹿惋煞乍惑视职嫁据巫天钥层勤贷渐率楼棋王拇锚棱椰怒檬盖薪巳哮士湛炮骋毯耻域惭碱月阉昌迈靴莎警枕共函齐壤阑柴爬郊最萌吵胡逸危釉曾栓审拱涵托彪遮窖塘废室亭站祸柏麦粳锻趟表敲俗短肮桓加救喊截柱用串舶理馏泄济蛹询犹护乳击您隐但莫辗涸毗贝腥隶埂琵匠涛绅卫噎释质外未赁被润扩覆椒诵荔束竣篓明似阶姑舒唬企榨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23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