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教学案汇编.docx
《最新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教学案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教学案汇编.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学案、 【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自主学习】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根据课本小字内容了解隋唐之前的中枢机构的变化情况)1.确立:隋唐(1)内容:三省是指 、 、 。 省下设六部,即 六部。(2)职权及运行程序: 是决策机构,就军国大事、重要官员的任免等事项,替皇帝起草诏令。 负责审核 起草的诏旨,有认为不当者可以驳回。 是最高行政机构,下设六部。(3)作用: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封建中央政治制度成熟。2.演变:宋元(1
2、)宋朝:二府三司制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又另外设置“ ”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其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割:军政归 掌管,财政则归度支、盐铁、户部 掌管,三司的长官 又称为“计相”;宰相只保留 。(2)元朝:废除三省,只设 ,长官为元代 。二、选官制度1.目的:补充 ,保证这个队伍的 。2.发展:(1)西周:实行 制。(2)战国:实行 制,秦和汉初基本沿袭。(3)西汉:汉武帝时,实行 制和 制内容: 制是让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 制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影响:一定程度上满足了 的需要,但易任人唯亲, 和 易形成小集团。(5)东汉:九品中正制(4)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原因:士族没落,依
3、据门第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发展历程形成: 时分设各种不同科目推举人才, 时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科举制形成。完善:唐代,统一分科,定期考试, 和 两科最为人重视。发展:北宋,重视科举,导致选官过冗过滥;明清,八股取士方式成为束缚思想的工具。评价:扩大了统治的 ;促进了 的进一步成熟,为 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成为 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明清时时期,则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三、监察制度1.目的: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 。2.发展:(1)监察制度确立:秦汉时期秦朝设 ,汉武帝时设 。顶峰:明清时期在中央既设 又设 ,合称“科道”,在地方设。(2)谏议制度含义:对 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
4、。发展:隋唐时期:三省六部中的 负责谏议和封驳,不仅有权对 作出的决策提出异议,也可以对 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宋代:出现独立的谏官机构 。明清时期:专门的谏议机构已经没有。3.作用:(1)积极作用:在整顿 ,打击 势力,维护 ,谏正皇帝过失、防止 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消极作用: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 ,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 和 现象。【知识运用】1:读图回答问题:图一 图二 图三问题1:结合图一、图二提示分析唐朝皇帝是怎样加强皇权的? 问题2:结合图二、图三,联系所学知识思考宋朝宰相的权力与唐朝有什么变化?2: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表格。并分析我国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和选拔方式的演变有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必修 古代 政治制度 成熟 教学 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22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