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平均数教学设计汇编.docx
《最新平均数教学设计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平均数教学设计汇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平均数一、指导思想1.把握统计核心目标,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数据分析观念”作为了十大核心词之一,提到了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是“统计与概率”内容学习的重要目标。平均数作为一种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是进行整体分析数据的开始,需要在亲身经历的统计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一组数据的“领悟”。因此,在教学中,要将让学生经历一个统计过程,要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来研究平均数,从算法的训练、移多补少的操作走向对“平均数”概念本质的理解。本节课通过“1秒记忆数字”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问题提出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完整统计过程,在过程中体验随机性,体会数
2、据中蕴含着大量的信息;理解同一组数据有不同的分析方法,体会平均数只是众多统计量中的一个,并且体验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方法。2.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促进学生独立建构概念根据 Pirie-Kieren 提出的数学理解发展模型来看,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经历了初步了解、产生表象、形成表象、关注性质和形式化这5个水平。本节课通过分析老师的记忆水平,初次感受平均数,使学生达到产生表象的水平;又通过深入分析其他同学的记忆水平,理解平均数,达到形成表象水平;再通过解决新问题评选班级“最强大脑”的活动,从关注性质水平折返到产生表象水平,激发学生返回内层,创造新的、丰富的表象,使学生独立建构概念,达到形式化
3、水平。二、教材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1.纵向梳理:“平均数”是北师大版本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中的内容。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对平均分有较好的理解。本节课主要是结合解决问题过程,通过分析简单的统计图表,在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平均数有关的实际问题中,了解平均数的意义,进一步积累数据分析的活动经验。五年级下册,学生还将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应用,感受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到中学阶段,学生还将学习中位数和众数,本节课的学习为后续学习根据具体的实际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不同的特征起到铺垫的作用。2.横向梳理:版本教材呈现教学要
4、求北师版四下1. 借助记忆数字游戏,结合淘气一个人5次记住数字情况分析淘气对数字的记忆水平;2.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了解平均数的意义;3. 进一步积累数据分析的活动经验。人教版四下1. 一个小组4个学生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平均数量。2. 通过移多补少,借助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平均数不是每个学生实际收集到的矿泉水瓶数量。体会平均数是一个虚拟数,并不一定真实存在。苏教版四上1. 不同人数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通过“怎样比才公平?”的情境,设计人数不一样的冲突引入平均数。2.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3. 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通过对比分析,三种版本教材既有共性又
5、有不同。共性是都体现了理解平均数的三个角度:算法理解、概念理解、统计理解。都注重在情境中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都是通过直观操作“移多补少”和算法的角度,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侧重点上。(1)人教版将重点放在了“平均分”的角度理解,注重用列式计算和移多补少的角度理解平均数。但是“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它和“平均分”有着本质的区别。(2)苏教版的情境设计了人数不一样的冲突引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人教版在例2也涉及了此情境;北师版教材为了突出学生对“平均数表示数据集中趋势的量”的认识,设计了5次游戏记忆数字的游戏。(3)北师版、苏教
6、版都注重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其中北师版尤其突出,无论在情境的选择还是统计意义的渗透都将“平均数”置于统计的背景下“作为一种统计量”来进行教学,非常注重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完整统计活动,更加强调在统计活动过程中获得的体验和感受。(二)学情分析为了解学生对于平均数的认识程度,对人大附小京西分校四年级46名学生问卷调查。 1.学校四年级要举行特色运动会,应该开展哪些特色体育项目呢?你有什么建议? 【调研目的】考察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是否具有数据意识。 【调研结果】反馈情况分类学生反馈展示人数百分比没有统计意识40人87.0%较有统计的
7、意识2人4.3%有统计的意识,并有具体统计方案4人8.7%【结果分析】只有13%的学生遇到问题能够想到运用统计的知识先收集数据;剩下87%的学生更多地关注自身喜好。虽然之前学习时,有意识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一直在进行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但是在学生头脑中还没有形成数据的意识。其次,学生在利用统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方面还较为欠缺。 2. 射击选拔赛中,甲乙两个人在赛中的环数情况统计表如下: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第四场第五场第六场甲1078788乙没有参加1098105(1)选手甲的射击环数是几环?能用一个数据来表示选手甲的射击环数吗? 【调研目的】调查学生数据分析意识,是否具有一定
8、的数据分析方法。 【调研结果】反馈情况分类学生反馈展示人数百分比没有数据分析意识,不具备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12人26.1%较有分析数据的意识,但不能准确地表示出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28人60.9%有分析数据的意识,能准确地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6人13.0%【结果分析】13%的学生能够用画图、计算等方式分析数据,选择出自己认为的一组数据的代表水平平均数、中间数等;更多地学生能够根据数据特点进行分析发表看法,但并不理解代表数据的水平的意思;还有26.1%的学生对于题意不理解,只是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原因分析,以往教学只是对统计图表的数据进行简单“求差、求和”等分析;平均数作为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9、是一个新内容,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所以更多地在选择代表水平数据时无从入手。(2)如果你是教练,正式比赛你会派谁上场?说明你的理由。【调研目的】调查学生数据分析意识,能否选择合理的策略解决问题。 【调研结果】反馈情况分类学生反馈展示人数百分比策略正确(比平均分)3人6.5%策略有价值(成绩稳定)2人4.3%策略错误比较总数18人39.2%其他情感因素23人50%【结果分析】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的学生只有6.5%;39.2%学生没有注意到场次的不同,依然运用比总数的方法解决问题。分析原因如下:学生受以往学习基础的影响比较大;从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并根据问题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的意识比较弱。3.你还了解
10、平均数的哪些内容?结果Y=(X-800)*5%【调研目的】调研学生对于平均数意义的了解情况。【调研结果】(2)为保障我公司的原材料供应,201年7月1日,我公司发行1 000万股普通股换取丙公司原股东持有的丙公司20有表决权股份。我公司取得丙公司20有表决权股份后,派出一名代表作为丙公司董事会成员,参与丙公 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丙公司注册地为我国境内某省,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股份发行日,我公司每股股份的市场价格为25元,发行过程中支付券商手续费 50万元;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l3 000万元,账面价值为12 000万元,其差额为丙公司一项无形资产增值。该无形资产预计尚可使用5年,预
11、计净残值为零,按直线法摊销。反馈情况分类学生反馈展示人数借:本年利润 500百分比了解平均数的(5)甲公司20 X 4年度合并利润表中包括的其他综合收益涉及事项如下:算法2)确定初步的逻辑模型。逻辑模型仅指逻辑上确定的新系统模型,而不涉及具体的物理实现。逻辑模型由一组图表工具进行描述;3人6.5%从“平均分”角度理解平均数(9)支付在建工程人员工资300万元。4人8.7%不了解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39人贷:应收账款 50087.8%【结果分析】87.8%的学生不了解平均数,8.7%的学生受原有认知基础的影响,对于平均数意义的了解仅限于在“平均分”的理解的基础上。11下列各项关于甲
12、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学生主要存在数据意识欠缺、分析方法单一、统计分析观念薄弱等几个主要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到需要收集信息;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让这些信息为解决问题提供决策依据;要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不断地在解决问题中积累活动经验,培养数据分析观念。(4)20X4年10月1目,甲公司董事会决定将某管理用同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由10年调整为20年,该项变更自20X4年1月1曰起执行。董事会会议纪要 中对该事项的说明为:考虑到公司对某管理用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发生变化,将该同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调整为20年,这更符合其为企业带来经济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平均数 教学 设计 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22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