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详案——巨献四.doc
《医院管理详案——巨献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管理详案——巨献四.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军医院部门及科室基本设置 一、机关职能部门医院主要职能管理部门,分设医务部(处)、政治部(处)、院务部(处)、护理部。 医务部(处):包括医疗、科研、教学、护理(不单设护理部的小医院),下属单位有门诊、急诊、防保、信息统计、卫生经济、医学图书、病案等部门。 政治部(处):包括组织、干部、宣传、保卫,下属单位有放映室等。 院务部(处):包括军需、财务、营房和行政管理,下属单位有车队、食堂和服务班、组等。 护理部:在规模较大、任务较重、床位较多的医院单独编设护理部,包括门诊、病房及有关医技部门各护理岗位。未单独编设护理部的,由医务处护理主任或助理员行使护理专业组织管理的职能。 二、门诊、急诊科室
2、包括临床科门诊及部分医技诊疗科,受门诊部统一管理与指导,这是医院医疗工作的前哨,为伤病员服务的“窗口”。 三、临床医疗部门它是医院的主要专业技术部门。临床医疗科室的编设,在上级的统一规范下,根据医院的专科任务、床位数和业务技术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均衡发展。既要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又要注意成龙配套,特别要注意临床医疗与医技、实验医学、医学工程等专业的相应发展,提高医学科学技术整体水平。现代医院医疗技术专业划分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科越来越细。医院科室划分大体上有以下几种类型: 表医院科室设置的分类 分科方法分科按诊疗手段分科内科、外科、放射诊断、治疗科等按治疗对象分科妇产科、小儿科
3、、老年病科等按病种分科肿瘤、传染病、结核病、精神病、遗传病、糖尿病、风湿病等科按人体器官分科眼科、耳鼻喉、口腔、神经、呼吸、消化、内分泌等科按系统综合分科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组成神经科,消化科(包括内、外科、病理、放射等有关专业)等按技术中心化分科功能检查中心、影像中心、中心摆药室等四、医技部门它是以专门技术和设备辅助诊疗工作的进行,是现代医院组成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药学、放射、检验、病理、理疗、超声、心脑电图、同位素、内窥镜、中心实验室等各医技科室。随着医技专业的逐步发展,医技科室不仅工作量日益增加,而且与临床医学各专业结合更紧密的实验医学专业(如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病毒学、药理学等)
4、和医学影像学等,越来越广泛地参与临床诊疗工作,并决定着临床医疗的技术密集度和水平,这种发展趋势对医技部门的组织机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由于医技诊疗科室的现代化设备逐渐增多,新业务不断开展,分散设科已不适应现代医院管理的需要,有些医技专业要向综合发展,按技术中心化设科,以节省卫生资源,提高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临床科室也都希望建立各自的实验室、功能检查室、加之有的医技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要求分科也越来越多。 五、护理部门它是以护理技术人员、护理岗位而组成的专业系统。包括门诊、病房、医技科室的所有护理岗位。护理作为重要专业系统,其组织机构理应与建立独立的护理专业系统相适应。但是,目前医院护理体
5、制还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由护理部直接领导,科主任指导;有的由科主任领导,护理部指导;建立护理部独立指挥系统的医院现在为数很少,但它代表一种发展趋势。 六、后勤保障部门它既负责物资保障工作,又担负行政管理工作,包括财务、军需被服、营房、食堂、洗衣房、锅炉房,物资库、动物饲养、维修、车队、警卫分队等,受院务部(处)统一管理。后勤保障工作与医疗工作密切相关,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系统工程的进步,社会行业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医院办社会供给的状况应加以改革,后勤保障有些方向可能逐步走向社会化,其组织机构也将发生相应变化。我军医院床位的编设 一、医院总床位编设确定医院总床位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医院编
6、设的多少,各类医院的规模及其服务保障的功能,简言之,它决定着医院存在的价值。我军医院总床位的编设,是按部队总员额和作战任务计算床位编制比例。建国后,随着军队建设发展的需要和军队编制体制的变化,全军医院经过几次较大的调整。医院床位总数及其占部队总员额的比例调整变化情况见表1。表1建国以来全军医院设床比例调整变化情况调整时间1951年1957年1961年1963年1978年1982年1986年1994年设床比例()4.332.02.22.72.52.22.01.7另附加床位数机动医院床6000张预备医院床8000张野战医院床10000张撤销野战医院老干部床和外事床5500张老干部床和外事床5500
7、张老干部床5000张从表1可知,建国以来全军医院设床比例调整变化的情况。全军医院在床位编设上,不仅由于医院床位编设比例的下降使总床位数减少,而且随着部队总员额精简而按比例减少。全军医院进行精简,这是服从大局的需要,也是军队质量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但是,要使医院总床位编设得科学、合理,得到充分利用,既能保证医院向部队官兵提供需要的综合医疗服务,又有利于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医院总床位编设进行系统论证和总体规划。同时,应明确医院床位编设所遵循的指导原则。1适应需求医院的基本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部队的综合医疗服务需要,维护和提高部队战斗力。军队要设置多少医院床位,应根据军队人
8、员总数和人员构成特征(性别、年龄、职业等),及患病率、疾病谱的变化和疾病严重程度所提出的对门诊、住院、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客观需求,以部队综合医疗服务需要量确定医院床位数。还要从军队职能的特殊需要,既能保证平时部队的基本医疗需要和部队的特殊需要,更要着眼于为战时做准备和战时卫勤保障的需要,床位编设要与医院执行军事任务相适应。同时,对军队内的特殊人群,如随军的妇女、儿童、老年人等,具有该人群特点的医疗服务,也是军队医院义不容辞的任务,医院床位编设也应考虑这一因素。2有利于建立健全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医院是军队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确定医院的床位总数和医院床位布局,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由医院在军队医
9、疗保障体系中所处的地位而决定。必须从适应军队平战时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需要出发,根据部队的总体部署,方便部队就医,有利于充分利用卫生资源的原则,按照区域性医疗、预防、保健网和分级医疗后送体系的需要设置医院,并在一定的区域内设置不同功能、不同层次的医院,保证综合医疗服务的提供在地域上的合理性,防止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因此,计算床位的需要量,应坚持服务于军事社区的原则,做到医院的布局、层次结构合理,医院规模与功能、任务相适应,符合军事社区医疗卫生保障的需要。3体现医疗服务效益和医疗服务的发展医院床位编设是否科学合理,还决定于有限的医疗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如床位的工作效率、医务人员能提供的医疗服务量
10、等),体现在提供有军事效益、社会效益、技术效益的医疗服务,以及如何使投入的资源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上。研究医院床位编设,应将部队医疗服务需要与医疗服务利用程度综合分析,求得医疗服务需要和资源供给的协调发展,并根据军队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预测今后医疗资源、医疗需求量和医疗保健服务利用的水平,使医院床位编设与军队整体建设以及综合医疗服务需求和利用的变化趋势相适应。4体现军民兼容发展趋势全军部队的部署遍布全国各地,多数部队驻在城乡居民的周围,也有少数部队驻无居民的边疆地区,医院床位的布局如按服务半径区域内医疗服务的范围编设,会出现有些医院供大于求,有的医院供小于求。因此,为解决供求矛盾,使医疗资
11、源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医院总床位的编设,应从中国国情出发,发扬军为民、民为军的优良优统,坚持医院在军办军用为主体的前提下,探索军办军民共用、军办民用、民办军民共用,发展军民医院和军队内医疗单位联合体的服务保障体制。这既有利于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益,保证军民医疗保健的需要,又为国家节省医疗资源的投入,支持国家建设。在统筹医院床位时,应考虑为部队提供医疗服务半径区域内与地方医疗机构的关系,通过协调,建立多种联合办医模式,促进军民医疗资源相互利用,为军民健康服务。二、各类医院床位编设医院床位是完成医疗任务的物质基础。各医院床位编设和各科室床位编配比例,对医疗服务和专业技术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从军队医院建
12、设的经验,以及1991年总后卫生部在编制体制、人才、装备、经费四项调查论证中,对医院布局、保障任务、功能发挥、技术状况、资产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效用评价的结果,通常各类医院床位编设以300至800床位总效用为最好。为适应平战时卫勤保障任务的需要,按照分级救治、阶梯后送体制的要求,师医院因是随部队移动的医院,加之平时任务有限,床位不宜过多,一般编100150床位;各类医院床位编设,驻军医院300400床位,中心医院500600床位,总医院(军医大学附属医院)600800床位。低于300床位,不利于专科技术的发展和医院功能的发挥,对师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起不到指导、帮助和加强的作用,也不能满足疾病谱变化
13、对医疗保健的需要,在经济上也是投入多效益低。高于800床位,增加了管理难度,也给保障区域内病床的合理布局和经济带来影响,从平时转入战时的要求也不利于组织转换和战时应急机动。个别医院由于医疗保健任务特殊和教学、科研任务的需要,专科设置要齐全,病床可多编设一些,但从管理优化考虑,不宜超过1000床位。三、医院床位编设分配比例各临床科床位编设,主要是依据区域内体系部队每年需入各科的伤病员和各科床位周转情况来确定。可参考下列公式计算各科需编设的床位:各科需编设床位数每年平均需入科伤病员数/每年该科床位平均周转次数注:式中的每年平均需入该科的伤病员数,可根据本院历年来入该科伤病员的平均数来计算由于某些疾
14、病的发病季节不同和某些特殊情况的需要,各科床位数不是固定不变的,医院内部完全可以而且必须根据各时期的实际需要和床位使用情况加以调整,以保证伤病员及时住院治疗,使各科人力和床位充分发挥效能,保持各科之间的任务相对平衡。床位较少的医院,应将相近业务科室合并开设。各医院重点专科(专科技术中心)的床位比例应适当增加些。在一个大、中城市有几所综合医院,应改变每所医院是科科都有、科科一般的局面,在上级机关的统一规划下,各医院专科编设应各有重点,减少重复,特别是对突出军队特色的专科,如创伤急救医学、航空、航海医学和特种兵医学防护、军事职业病等专科床位编设,应重点保证。从我军医院历年各科伤病员流动情况和床位使
15、用情况来看,综合医院各科床位比例,可参照表2。表2综合医院病床编设分配比例()床位数内科外科妇儿科传染科结核科精神科中医科五官、口腔科皮肤科200床以下37373112.330.36.20.2500床以下33321010.31.31.02.59.60.3800床以下333610.25.51.503.68.81.4注:干部病床、妇儿科(包括产妇、计生床位、婴儿床)及海、空勤床另单独计算;床位较少的医院,相近专业科室可合并设置;有专科特长医院的重点专科床位比例可适当增大医院院长管理之道医院领导结构医院领导结构的合理化,是加强和改善医院领导,提高管理效能,实现科学领导的重要条件,是新时期医院领导班子
16、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医院领导结构的涵义领导结构,又称领导层结构,或领导集体结构,具体是指医院领导班子的组合搭配形式。它包括成员的数量、质量的配备,职务的分工,顺序的排列和领导成员的年龄、知识、专业、智能、气质等组合状况。医院领导结构,有以下几个特征:目的性。医院领导结构是根据医院工作需要建立起来的,目的明确,并赋予相应的功能;集合性。领导结构中,要有2个以上的成员组成;相关性。领导班子成员及其素质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的关系,而不是互相抵消的作用;整体性。班子成员及其素质和其他要素的组合搭配都必须服从于整体效能;环境适应性。医院领导班子是处于社会和医院的环境之中,它随客观
17、环境变化而变化。所以医院领导结构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合搭配而形成的具有多种领导功能的动态综合体。 (二)医院领导结构优化的原则和标准 1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和“四化”原则这是医院领导结构合理化的前提条件。 2坚持纵深配备,主体结构原则要着重配备好一、二把手,其他领导成员也要做好相应的组合搭配。 3坚持精干高效的原则只有精干,才能使其有较高的领导效能。 4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5坚持动态平衡的原则医院领导结构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又要根据情况,适时地加以调整和交流,通过调整、更新,保持结构的合理化,使领导班子始终充满旺盛的活力。 (三)医院合理的领导结构内容 1要形成梯形的年龄结构 形成以中青年干
18、部为主的梯形的年龄结构,是合理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完整的年龄结构的领导班子,是老、中、青干部比例合理的综合体。成员中,既要有阅历丰富的老年,又要有老练持重的中年,还要有思想敏锐的青年。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各种年龄的干部优势,促进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有利于新老合作和新老交替,又有利于保持领导班子的稳定性和政策的连续性。要保持合理的年龄结构,必须注意培养青年干部,并适时地进行调整,选拔具备条件的中青年干部进入领导班子,使医院领导班子永远保持合理的梯形结构。 2要具备最佳的知识结构领导班子最佳的知识结构,不仅要求其成员必须具备较高水平的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而且还要求有不同知识水平的成员
19、合理的排列组合,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丰富知识的智慧集体。从总体上讲,这个集体应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知识,文化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管理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构成的立体结构。在对待领导班子知识结构的问题上,应注意:既要不断学习新的文化科学知识,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积累自己的经验知识;不要单纯看他们的学历,更主要的是看其实际知识水平。 3要构成合理的专业结构领导班子的专业结构就是领导班子中应由各类专业人员的合理的比例组合。它不仅是医疗技术专业人才的合理配备,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组织管理专业人才的合理组合,使其成为具有综合业务领导能力群体。在具体操作上,要注意:不能将专业结构合理化错误的理解为
20、领导班子科技专家化;不要错位,应按其专业特长,合理分工,使其专业结构配置合理。 4要具有多种功能,较高效能的智能结构智能是指人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理的智能结构,是指不同类型智能的领导成员的协调组合。领导班子成员中既要有善于分析综合,有决断能力的主要领导者,又要有沉着冷静、出谋划策的智囊人才;既要有“宣传鼓动家”,又要有善于调动积极因素的组织家;既要有善于处理各种矛盾的外交家,又要有带头实行决策的实干家等。 5要建立协调的气质结构医院领导班子合理的气质结构,是指其成员不同气质的协调组合。心理学一般将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的人,表现在性格脾气等方
21、面各不相同。要注意将不同气质特征的人合理地加以协调组合,使领导班子成员中既有性格内向的,也有性格外向的。做到急躁和稳重互补,反应敏捷和深思熟虑相济,取长补短,从而更好的协调一致,团结合作,有效地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医院院长应有的素质和能力院长个人素质和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医院管理活动的成败,关系到医院管理的总目标是否实现。院长的素质和能力在医院领导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院长的素质 院长的素质可分为政治素质、知识素质和品德素质。这些素质对医院院长的能力、魄力、作风、风格、威信都有重要影响。 (一)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医院院长的首要品质。 (1)要学会和掌握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
22、法去分析研究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切问题,特别是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医院工作中,要自觉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2)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3)要有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 (4)要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二)知识素质 院长的知识素质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基本条件。 (1)要熟悉和掌握管理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院长不仅要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善于将这些知识正确运用于实践。所以,院长应对医院管理学、管理心理学、领导科学、人才学、卫生经济学、信息科学、系统工程学和电子计算机知识等,都要有较深入的了解,有的要达到精通的程度
23、。 (2)要在本专业医学知识的基础上,了解相关专业的医学知识。当前,大多数院长都是医疗技术方面的专家,他们本专业有较深造诣,但要领导好医院,还要对相关的医学知识,包括基础、临床、预防、社会医学和医学史、生物医学工程学、医院建筑学、医疗器械学等,有所熟悉和了解。 (3)掌握一定的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其中包括社会科学:如政治、哲学、社会学、商品学和法学等;人文科学:如语言、艺术、心理学、行为科学、伦理学、美学等。 (4)要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实践出真知。医院许多问题的解决,不是单凭理论,而是凭正确的理论运用。因此医院院长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总结、提高和积累自己的实践经验,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财富。
24、 (三)品德素质 院长应具备的品德素质,其实质是对院长的职业道德的要求。院长的品德素质好坏,直接关系到领导活动的成败。 1.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院长要取得领导活动的成功,必须要以自己崇高的思想境界去影响人、感染人和教育人。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公心,克服私欲;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严以律已,经常反躬自省等。 2.要有无私无畏的高尚情操院长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及坚持原则,坚持真理,秉公办事,不以权谋私,不弄虚作假的高尚情操。 3.要有宽以待人的宽容精神对各方面的批评意见要虚怀若谷,不能一听意见就轻易发脾气、耍态度,或伺机报复。对工作中的问题或下属的过失,要勇于承担责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管理 巨献四 doc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22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