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2.2.2化学反应的限度课件鲁科版必修.pptx
《~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2.2.2化学反应的限度课件鲁科版必修.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2.2.2化学反应的限度课件鲁科版必修.pptx(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主阅读,自主检测,一、可逆反应1.定义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2.特点(1)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产物,反应只能进行到一定程度。人们利用这些反应进行化工生产时,要同时考虑反应能达到的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这两个方面。而化学反应的限度问题实际上是可逆反应中的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平衡问题。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自主阅读,自主检测,二、化学平衡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仍在继续进行,
2、因此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2.化学平衡的特征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表现的特征有:化学平衡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即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并没有停止,只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而已。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变。,自主阅读,自主检测,3.化学平衡的移动(1)实验:将装有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混合气体的烧瓶分别浸入冷水和热水中,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浸到冷水中时混合物颜色变浅,浸到热水中时混合物颜色变深。该实验说明了温度升高后,原平衡状态被破坏。(2)定义:已达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条件改变时,原来的化学平衡被破坏,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起新的化学平衡的过程。该过程可表示为:,自主阅读,自主检测,(
3、3)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自主阅读,自主检测,1.下列对可逆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B.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C.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与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解析:两个反应的硫酸的浓度不同,故不能互为可逆反应,故A错误;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生成物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反应物方向进行的反应,故B错误、C正确;两个反应的反应条件不同,故不能互为可逆反应,故D错误。答案:C,自主阅读,自主检测,2.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重要特征
4、是()A.反应停止了B.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C.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解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不是反应停止了,而是正向反应速率和逆向反应速率相等。答案:D,自主阅读,自主检测,3.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v正(SO2)=2v正(O2)B.v正(O2)=2v逆(SO3)C.v正(SO2)=v逆(SO3)D.v正(SO2)=2v逆(SO3)解析: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判断C项中v(正)=v(逆),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答案
5、:C,4.右图是可逆反应X2+3Y2 2Z2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B.t2时,反应到达限度C.t2t3,反应不再发生D.t2t3,各物质的浓度相等解析:t1时逆反应也在进行,A项错误;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B项正确;t2t3时,v(正)=v(逆),但不为0,C项错误;t2t3时各物质的浓度不一定相等,D项错误。答案:B,自主阅读,自主检测,自主阅读,自主检测,5.(1)已知反应:2NO2 N2O4正向为放热反应,逆向为吸热反应,利用气体随温度变化颜色加深或变浅,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
6、衡向热方向移动。(2)如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然后向左边烧杯的水中投入一定量的CaO固体,则此烧杯中气体的红棕色变,向右边烧杯的水中投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则此烧杯气体的红棕色变。,自主阅读,自主检测,解析:(1)NO2为红棕色气体,N2O4为无色气体,升温时平衡向吸热(生成NO2)方向移动,即气体颜色加深;降温时,平衡向放热(生成N2O4)方向移动,即气体颜色变浅。(2)反应CaO+H2O Ca(OH)2放出大量的热,使水的温度升高,NH4NO3溶解时吸热,使水的温度降低。答案:(1)吸放(2)深浅,情景引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讨论探究对于可逆反应A+3B 2C,如何
7、理解上图的意义?探究提示:开始时只有反应物A和B,没有生成物C,此时A和B的浓度最大,即v(正)最大,v(逆)为零。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不断减小,生成物的浓度不断增大,则v(正)逐渐减小,v(逆)逐渐增大,当反应进行到某一时刻时,v(正)=v(逆),这时反应就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特征及判断依据,情景引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探究点一,探究点二,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正向建立平衡),情景引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化学平衡的特征(1)“逆”:可逆反应。(2)“等”: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3)“动”:达平衡状态时,可逆反应并未停止,因此化学
8、平衡是动态平衡,即v(正)=v(逆)0。(4)“定”:平衡时,反应体系中各成分的含量(浓度或物质的量分数或气体的体积分数)保持恒定。(5)“变”:改变条件,化学平衡状态发生改变。3.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1)v(正)=v(逆),即“等”。(2)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即“定”。,情景引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例题1】下列叙述能说明反应2A(g)+B(g)2C(g)已达平衡状态的有()A、B、C的浓度相等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B,同时生成2a mol C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0.5a mol B外界条件不变时,物质总质量不随时间改变外界条件不变时,气
9、体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A、B、C分子数之比为212A.B.C.D.,情景引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解析:和各组分的浓度是否相等及分子数之比与平衡无关;中B的消耗表示v(正),C的生成也表示v(正),两者相等不能表明反应达平衡;中总质量不变不能表明反应达平衡,因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管反应是否达平衡,物质的总质量一直保持不变;而中表示v(正)=v(逆),可表明反应达平衡状态;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变化的反应,总分子数不变可表明反应达平衡状态。答案:D,情景引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规律方法点拨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
10、逆)0,这是化学平衡的本质,也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为此可有如下的判断方法:,情景引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情景引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情景引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成功体验1对于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可逆反应N2(g)+3H2(g)2NH3(g),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各物质体积分数相等B.c(NH3)保持不变C.各物质浓度相等D.c(NH3)c(N2)c(H2)=213解析: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浓度比取决于反应开始时物质的投料比以及反应的程度,不能用来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A、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 化学键 化学反应 能量 2.2 限度 课件 鲁科版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21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