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合阳县农村妇女参选参政情况调查报告.doc
《陕西合阳县农村妇女参选参政情况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合阳县农村妇女参选参政情况调查报告.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陕西合阳县农村妇女参选参政情况调查报告 第五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已经结束。为了全面了解农村妇女参选参政状况,进一步探索新时期妇女参选参政工作新思路,提高农村妇女参选参政比率,促进男女平等,2003年4月,合阳县妇联组织县、乡妇干深入基层,对全县第五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妇女参选参政状况进行了调查,收到调查表和调查报告各16份,并分片在我县城关、甘井、新池、杨家庄、和家庄五个乡镇召开了有主管妇女工作的乡镇领导、组织干事、民政干事及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妇代会主任等村干部参加的座谈会。 一、基本情况二、特点及存在问题三、原因分析 1、传统的性别观念根深蒂固,严重地影响着
2、农村妇女参选参政。首先是妇女自身社会性别观念浓厚、参政意识不强。在农村,男主外、女主内是大多数家庭的生活模式,大部分妇女在家中处于从属地位,男人说了算,任何事情妇女也总是把男人推在前面。此次换届选举中,有半数以上的选民是妇女,但妇女的当选率却远远低于男性。57%的妇女领到选票后按丈夫的意愿填写,出嫁从夫的思想依然存在;31%的女性自己填写选票,却有80%以上的没填女性,看不起女性,认为女的能力有限,面情软,干不了村上的事,最多也就是当个委员;8%的妇女有能力、也想干村上的事,但又不敢竞争,自认为女人的天职是呆在家中管好家,参与村务管理怕别人说她不顾家,爱出风头;只有4%的女性敢于抛头露面,她们
3、主动在群众中演说,争取群众的信任,争当村官。其次,妇女参选参政还会遇到丈夫及其家人的阻力。大部分农村妇女在家中既要干家务,还要干农活、带孩子,要想参与村上事务管理,往往会遭到家人的反对,特别是来自丈夫的反对,觉得她们那是不守本分。甘井镇赵庄村妇女主任吕艳芳,是一名很能干的农村妇女干部,乡党委曾想让她竞选村主任,她自己也想干,但回到家中与丈夫和家入商量后,丈夫说当村委要催粮、要款,都是硬事、惹人的事,女的不能干,最后她自己也打了退堂鼓。另外,周围群众陈旧的性别观念也严重地影响着妇女参选参攻。大部分群众认为女性较适合于妇女工作、计生工作。要当村长、支书,妇女一般没肚量,社会活动量小,选上也干不好,
4、因此不会选妇女;有的人则认为一个村里选出了女当家的,是对男人的一种侮辱;群众对女性还比较挑剔,要求高,使得一部分女干部中途而退,如甘井镇万年村的女主任张利荣上任干了一年后就不干了。 2、妇女自身条件差制约着妇女参选参政,在农村,妇女文化程度整体上不高。据统计,高中文化程度占到了18.8%,初中文化程度占33.1%,小学文化程度占48.1%,妇代会主任最高学历也只是高中毕业,这导致她们参与村务管理的能力有限,妇女的见识不广也影响着妇女参选参政。当今社会,大部分男性走出家门“打工、经商、办企业”,增长了不少见识,在家里经济上处于主导地位。女性则长年留在家中成为主要劳力,整天围着锅台转,日出而作,日
5、落而息,与外界不交流沟通,消息闭塞,在家中经济地位不高,说话也没有份量,不愿参与社会活动。而个别有能力、有胆量、敢于竞选的妇女,是盲目竞选且方式欠妥。 3、宣传、动员妇女参选参政的力度不大。在第五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和县妇联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妇女参选参政工作的意见,详细安排部署了此项工作;各乡镇党委就村民委员组织法中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妇女应当有透当名额”做了一定的指导性工作,但是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是由村民主选产生,乡镇党委在宣传指导过程中有所顾虑,正面向农村妇女宣传有关政策,动员妇女踊跃参选参政的力度不够,没有为农村妇女参选参政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政
6、治氛围。四、措施及对策 1、加强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打铁先要自身硬,要做好农村妇女参选参政工作,提高她们自身的综合素质首当其冲。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妇女学校等阵地,采取专题辅导、座谈交流等不同培训学习形式,组织广大农村妇女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及法律、科技、市场信息等方面的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社会性知知识等,使她们通过学习拓宽视野,解放总想、树立“四白”精神.增强社会性别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参选参政意识。另外,还要有重点地培训妇女如何法说、竞选,特别是要加强妇女当选后如何参政方面的培训,努力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参选参政能力,推动农村妇女积极参选参政,进一
7、步促进男女平等。 2、广泛宣传,营造有利于妇女参选参政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要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社会性别知识等,改变、消除一些不利于妇女解放和发展的传统习俗和社会性别观念,解决广大群众特别是妇女群众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和种种顾虑;要大力宣传村民委员组织法中“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应当有适当名额”的规定,动员引导妇女积极参选参政;要突出宣传优秀妇女典型,提高社会对女性价值的认识,激励妇女向榜样学习,激发她们的自信心,在参选参政工作中展示新时代女性风采。 3、组织农村妇女广泛参与经济建设。有为才能有位。现实中大部分农村妇女在家中处于从属地位,没有经济地位。我们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村
8、妇女约积极性、创造性,发展经济,提高她们的经济地位,为争取政治地位打好经济基础。 4、政策上给妇女参政参选以倾斜。各级组织在换届选举中应该将女候选人的名额强调出来,形成制度,为妇女参选参政提供政策支持。 以鲁南地区农村实地调查为例 一、景及问题的提出 对于中国大陆村庄政治的研究,历来是海内外学者关注的问题,并对此已做出了大量论述。在对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研究中, 有“双轨政治”(费孝通,1947),“士绅操纵”(孔飞力,1990),”经纪体制”(杜赞奇,1995)以及“皇权士绅小农”三层结构(孙立平,1994)等理论。这些理论的一个共同之处即是都建立在国家社会的分析框架之上。不管是“士坤社会”,
9、还是“经纪人”,都是强调地方精英在国家与民众的互动关系中发挥作用。他们确实看到了地方精英是国家权力到达基层社会的媒介,同时也都倾向于认为地方精英能起到缓冲国家权威和压力、保护地方民众利益的作用。这些理论无疑都是对中国传统社会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经典论述,笔者在此亦无意挑战前人的观点,只是认为这种关系着国家、社区利益的重大事件的发生毕竟只是少数,而地方精英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对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上。正如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指出,社区领袖不仅有责任“仲裁社会争议,照看公共财产”,“”组织自卫,管理公款”,以及“传达、执行上级政府下达的行政命令”,更多的工作则是“帮村里的居
10、民写信、念信,以及代办其它文书,按照当地借贷规划算帐,办婚礼”等生活琐事(费孝通,1986:75)。而这种多样性、复杂性,并不能用上述任何一种理论加以概括。基于此,笔者试图避开国家社会的理论框架,以一种平民化的视角来透视地方精英的作用。 建国后的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新的政治体现的建立并未消除农民的传统意识,反面强化了他们对权威“监护人”角色的认同。从土地改革到互助合作再到人民公社会的过程,就是农民逐步失去对生存资源的控制而归属到“总体性组织”之下的过程。由于公社对资源的全面垄断,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公社组织才能生存。而公社干部大都是社区的精英分子,使得这种本来由制度造成的“组织性依附”
11、转变成为农民对地方精英个人的依附。由于对资源的高度控制,公社干部甚至比传统社会的士绅更加强有力地控制着村庄的大小事务。可以说农民对社区精英的“监护人”认同,在新的土壤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也就是说,农民正是带着这样的意识进入了新的改革时期。 有学者从国家社会理论视角出发,认为改革前“总体性社会”是一个科层体系,任何组织实际都只是国家控制的工具,并没有独立的权力。而村庄自治以后,国家力量退出基层社区,地方权力实际重新回到社区精英的手中。尽管王汉生根据精英影响力的来源,将其分为党政精英、经济精英和社会精英(王汉生,1994),但从王晓毅、折晓叶等人对超级村庄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村办企业的董事长、
12、经一等所谓的经济精英实际就是村里的党支书、村长这一类行政干部,而社会精英的影响也同样要通过行政权力能发生作用。所以,社区精英实际是以所谓的党政精英为主要力量的。王汉生指出他们实际就是权力精英,其权力是由上级党政机关正式授予的(王汉生,1994),即是指以村支书、村长为首的,包括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等村政治组织成员在内的村一级干部。人们似乎觉得又回到了传统社会,不同的是,在国家与民众之间充当中介和社区保护人的不再是士绅阶层,而是掌握着村庄实权的干部。但如果从民众的视角出发,村民眼中的“监护人”不但没有因其权力的扩展而作用有所增强,反面出现了弱化的趋势。笔者以在鲁南农村的实地调查为基础,通过分析当地
13、城市化过程中干部与村民关系的变化,来说明民众对社区精英“监护人”的认同是如何在事实和意识两方面被削弱的。 二、调查对象简介 笔者选择的调查地点位于山东首南端的Z市,当地经济发展较之全省来说相对滞后,是一个正在扩展中的城市,这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因为一个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兼并农村地区的过程,也就是周边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过程。在此过程中,“过弱现代因素与强大的传统阻碍因素及其深层而又稳定的社会结构之间,自然正经历着激烈而又缓慢的相互耦合与相互冲突”(陈勇江,1994)。而离城市最近的农村地区,由于首当其冲受到这股浪潮的冲击,这两种力量的碰撞也就更剧烈,因此矛盾也就更突出一些。基于这样的假设
14、,我们选择了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两个村庄吉庄和东村作为调查对象。 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展,两村的土地不断征用,到1991年,吉庄土地已全部被征用,而东村也仅剩下土地103亩(以包括新户在内的全村总人口基数,人均占地仅3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区政府才批准允许这两个村民的农民转非农业户口。从转户到现在,已过去十年。村庄周围都已变成了城市住宅小区和宽阔的水泥公路。但为该市建设做出过重大牺牲的吉庄和东村,却似乎被城市遗忘了。进入这两个村,仍是一栋栋独立、低矮的居民,狭窄的小路(东村情况稍好,吉庄甚至仍是土路)。感觉就像走进城市包围中的“农村岛屿”。 我们的调查正是在这样的“农村岛屿”中进行的。在调查过程中,
15、我们采用个案访谈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访谈对象包括乡、村干部和普通群众;资料来源包括市政府相关档案、村庄公开资料和有关个人提供的书面材料。三、“监护人”的弱化 首先要说明的是,由于个案的特殊性,这里的社区精英实际等同于村干部。吉庄、东村都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如吉庄总共200多户的本村人口里,就有近50%的家庭月收入低于163元(当地最低生活水平);而东村也大致有1/5-1/4的人处于失业中。少数人极度富裕,但在社区中并不起“领导、管理、整合”的精英作用(王汉生,1994)。“人家作大生意的,成天在外面赚钱,哪会在这(村里)瞎耗。”所谓的经济精英在吉庄、东村可以认为是不存在的。而社会精英,即
16、家族中的精英分子,其“领导、管理、整合”功能的发挥,也是通过争夺村里的行政权力来实现的(这在后面的论述中还将涉及)。所以,如果说两村村民是带着对社区权威、精英分子“监护人”的认同开始城市化进程的,那么他们眼中的“监护人”就只能是村干部了。 在此还需要指出的是,村级干部虽在行政上划分为不同的职务和组织,按照1998年正式通过并颁布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即党支部笔者注)
17、,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按照宪法和法律,运行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 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此外,村级政权还没有村民小组、村民代表、民主理财小组,它们对常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有协助和监督的职能。但笔者并未对上述机构作出具体的区分,而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原因有两点:首先,就所调查的村庄来看,各机构在人员构成上存在着严重的重叠。我们发现,两村均存在一个干部身兼数职的现象,支书和村长由一个担当,支部班子同时又是民主理财小组的成员;其次,这种人员构成上的重叠,造成村庄内的权力机构在根本利益上一致,不存在任何职能上的分化,在整体上成为一个有别于普通村民的权力精英集团。 回顾吉庄
18、、东村两村的征地全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村干部的“监护人”角色是如何逐渐弱化的。早在80年代中期,政府为城市建设的需要,已开始将这两村的土地划拨给企事业单位使用。此后的十余年中,平均每年都要占用当地的耕地五十余亩。征地所得资金由村集体实际就是由村干部统一管理。按照国家规定,这笔款项应该被用来发展集体生产、安排村民就业。而村干部们用村集体财产开办工厂之初,也允诺了让村民进厂上班,并在年终按征地份额给全体村民分红。村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着进厂上班、年终分红,希望他们的“监护人”能带领大家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但现实却不能尽如人意。由于村办企业规模较小,招工名额远远不能满足村民的要求。而所谓的分红也只是
19、一纸空文。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吉庄虽有诸如预制厂、汽修、电器厂、电瓶厂、海绵厂等多家村办企业,但在部分都处于亏损、停产的状态,有的厂甚至自建成以来就从未生产过。“乡里让办企业,他们(指吉庄村干部)就从河南买来了价值一百多万的机器建预制厂,结果原料又不足,一百多万的机器就撂在那儿,没办法生产。”已经进厂的农民由于工厂停工,实际也是被闲置在家。在这种情况下,村干部只有鼓励村民另辟就业渠道,如东村就曾集体出资修建了农贸市场,将摊位租给村民,但仍是僧多粥少,远不能满足全体村民的就业要求。村民在无奈之余只有自找出路。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大部分村民从事小本经营,他们或批发蔬菜、水果在城市住宅贩卖,或靠手艺吃饭
20、(加以卖当地特产煎饼为主)。村民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干部是靠不住了”,他们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市场之中,而非只是把目光局限在村庄里。在此过程中,村民对干部的信任也丧失殆尽。征地以来,村民的生活状况并未有很大改善,他们感受最深的只是求生的艰难,而相反地,村干部的生活却殷实起来;村办工厂本是村民的集体财产,但厂里的管理人员或多或少都与村干部有着某种关系。村民私下刘:“那(集体企业)就是他们(指村干部)的姑表娘舅厂!”笔者在吉庄调查时,就刚巧碰到了村民上访,乡里派来工作组调查。实际上,该村在1995年就已上访过一次。两次上访正是由于村民怀疑村干部贪污集体财产,要求清查帐目;而在东村,虽然实行了民主
21、理财,帐目公开,但村民对此却是另一套说法。“他们(指村干部)自己当家,钱花哪儿去了,告诉一声就完了。”“财务公开?那个没用,(村里)每年维护一辆车要一万多,这个有假。”总之,吉庄、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村干部手中可运用的权力确实增加了,而这不但没有强化他们在社区中的“监护人”作用,反面使其权威愈来愈低。客观原因是,当地的城市化并非在自身现代因素增长的基础上主动进行的,而是人为地被纳入了城市范围中。工业化程序的不足,导致现代经济的增长缺乏原动力。经济滞后、资金匮乏使得村干部即使实权增大,但在为村民创造就业机会、改善社区福利方面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重要的是,村干部在主观上也无暇做好村民的监护
22、人。他们的干部身份并未被纳入国家行政系统,就其本质而言,和普通农民是一样的。这使他们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同样面临着出路问题。因此村干部在利用所控制的集体资源时,首先考虑的只能是如何为自己谋求到更多的好处,而非是全体村民的利益。另一方面,村民在自谋生路的过程中,也日趋分化,而村干部越来越不能满足他们多元化的利益要求,这无疑使村民心目中的“监护人”形象进一步削弱。 但这不是说村民对干部的“监护人”角色的认同就此消失了。事实上,村干部仍在村庄生活中的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仍像以往的社区领袖一样,既要完成上级政府的各项任务,包括计划生育、征收钱粮、传达政策等,又管理着社区内的日常生活,诸如调解邻里纠纷,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 合阳县 农村妇女 参选 参政 情况 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21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