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调研报告.doc
《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调研报告.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调研报告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 二、对我校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的几点建议 落实“实施西部大开发,实现教育大跨越,落实素质大提升”的奋斗目标,必须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教师的职业决定了道德的特殊性:一是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是师德的方向;二是要爱岗敬业,这是师德的核心;三是要教书育人,这是师德的重点;四是要为人师表,这是师德的基础。 因此,学校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负起督促指导责任,狠抓落实。 2、培养树立身边典型,带动全体教师 全国教育系统的典型千千万万,但对教师
2、影响最大、最有说服力的还是自己身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人物,因此,我们要培养、树立一批名师,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通过“传、帮、带”活动实现整个教师队伍的提升和飞跃。 3、以活动为载体,提升教师能力 一是举行师 德演讲比赛,全员参与,使广大教师在参与的同时更好地接受教育。二是丰富教师业余生活,组织教师进行有益性、友谊性、团结性比赛活动,增强集体凝聚力。三是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和培训。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完善评价体系,构建长效运行机制 通过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的考评,选拔培养各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落实骨
3、干教师津贴、兑现绩效工资,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 三、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 1、按照教师继续教育和全员岗位培训工作的安排和要求,认真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全员岗位培训工作,立足校情,以校本研修为主,采取集中培训,在岗研修,网络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强和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 2、加强教师现代教学技术培训与应用,进一步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 3、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每位骨干教师每学年至少帮带两名青年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备课、听课、评课跟踪指导。每位骨干教师每学年上示范课不少于2节,举办一次专题讲座等。 4、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平时开展“三字两画一机”(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
4、、普通话、计算机)、专业素质基本技能竞赛活动和教师专业知识测试。 5、加强对班主任队伍的管理与考核,制定完善班主任培养、培训计划。实行班级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评制,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6、落实好科研兴教工作,积极推动“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果即成长”为核心的教科研活动,向教科研要质量,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研究能力,建立一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教科研队伍。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状况的调研报告本文作者:郭元 原创投稿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状况的调研报告调查背景: 改进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险,既是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为加快建立农村医疗保障
5、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更好地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各级政府统一领导部署,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实施,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初步确立了“大病统筹、医疗救助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 今年寒假期间,本人发动“保山市隆阳区蒲缥大学生联合会”成员专门对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现状进行调研,采取访谈、问卷、文献等多种调查方式,对农民、政府工作人员等进行深入调查,努力探寻现行农村医疗保险模式存在的不足及可行的解决对策,希望对完善农村医疗保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调查时间: 20xx年1月
6、26日20xx年2月22日 调查地点: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 调查对象: 农村居民、政府工作人员、医疗工作者 调查方法: 问卷、文献、访谈 (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2份;访问医疗工作者及政府工作人员10余人) 参考文献: 1李颖.我国农村医疗保险模式:回顾与创新j.北方经济,20xx(09). 2 李立清.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人民出版社,20xx(05). 附:调查问卷、统计数据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发展宏观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
7、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也已表明,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世界银行和世
8、界卫生组织把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 合作医疗在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萌芽阶段、50年代的初创阶段、6070年代的发展与鼎盛阶段、80年代的解体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恢复和发展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xx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20xx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 二、“新农合”在保山市隆阳区的发展: (一)区域概况: 保山市隆阳区,位于云南省西部,横断山脉南段。境内山脉起伏盘错,最高海拔3655.9米,最低海拔648米。东距省会昆明593千米,西离中缅边境279千米,全境东西宽78千米,南北长96千米,全区总幅
9、员面积为5011平方千米,其中山区、半山区占总面积的92.6%。隆阳区辖2个街道、6个镇、6个乡、 4个民族乡。全区总人口85.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3.68万人,占总人口的85.83%;少数民族人口11.55万人,占总人口的13.46%。 改革开放以来,隆阳区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城镇建设、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已形成了粮油、烟草、蔗糖、畜禽、林果、蔬菜、咖啡、丝麻、山葵、药材花卉等十类优势农业产业,全区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57.8:21.1:21.1调整为20xx年的32.58:27.05:40.37。20xx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现价)48.9亿
10、元,同比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15.93亿元,第二产业13.23亿元,第三产业19.74亿元;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2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79元。优越的立体气候,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给隆阳区带来了立体农业之利,已被国家列为滇西农业综合开发区和全国粮棉大县(区)之一。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隆阳区将逐步成为我国内地向西南边疆实行经济技术转移的支撑点和接力点。 (二)“新农合”发展成效: 自20xx年隆阳区被列为首批“新农合”试点以来,隆阳区把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在具
11、体工作中,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作为每年党委、政府的“民心工程”,纳入市、县、乡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列为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进行考核。各级政府都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和监督委员会,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管理网络,切实加强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各级政府还认真落实“新农合”机构和人员编制,市、县、乡三级均成立了合管办,落实经办机构的工作经费。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均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专职人员,落实了办公设施,建立健全了合作医疗各项工作制度。 为了让广大群众真正了解“新农合”,消除农民群众的顾虑,逐步认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和好处,树立互助共济意识,各县区采
12、取多种方式开展“新农合”宣传,通过对享受到“新农合”补偿的农民的专访,并在新闻报纸上作专题报道,强化了“新农合”宣传的直观性和辐射能力,让群众亲眼看到“新农合”带来的好处。为进一步做好“新农合”工作,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有关要求,保山市各试点县区均认真组织开展了基线调查和“新农合”运行情况分析,并在全面分析、评估、测算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试点实施方案。同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各县区根据运行情况,及时调整试点方案。 至去年年底,隆阳区按照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各项工作任务。目前,全区实际参合约850000人,参合率达98.33
13、%,共筹措资金 1亿多元,使六十多万农民得到了补偿。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在全区的全面铺开,广大农村群众得到了最大的实惠:提高了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全区共有2800名孕产妇得到住院补偿, 20xx年全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80.24%;减轻了患传染病参合农民的经济负担,全区共有710人次因患传染病得到“新农合”补偿,共补偿资金41.89万元;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共减免住院病人费用91048人次,其中得到9001-10000元的8人次,10000元以上的7人次。 三、隆阳区在发展“新农合”中取得的经验: 隆阳区自20xx年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
14、心支持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推进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向前发展,在方案设计、制度建设与执行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制定和完善实施方案,让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为不断完善实施方案,扩大群众受益面,隆阳区先后对实施方案进行了两次调整,实现了人民群众利益最大化。截止20xx年3月份,共筹集到1.28亿元“新农合”基金,有62.95万人次受益,基金为农民群众支付6266.20万元,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2.联系实际,以人为本,对孕产妇实行政策倾斜。长期以来,隆阳区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水平滞后,特别是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难以得到有效控制。隆阳区在制
15、定“新农合”实施方案过程中,对孕产妇顺产实行打包收费制度,即对孕产妇顺产到乡级医疗机住院的给予全额减免,病人不需要付任何费用;到区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顺产)的,病人只需付300元,到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顺产)的给予350元定额补助。自孕产妇打抱收费制度实施两年来,孕妇和婴儿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20xx年产妇死亡率比上年下降了0.3135,婴儿死亡率比上年下降0.52;20xx年婴儿死亡率比上年下降了1.18。目前,隆阳区实施的孕产妇打包收费制度已在全市得到推广。 3.探索监督机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确保我区“新农合”稳步发展。积极探索制度监督、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的实现形式: 一是印发了隆阳
16、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工作职责(试行)隆合管20xx1号文件,明确了区乡合管办的工作职责,并明确规定了其权利和义务,要求区乡合管办要把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放在工作的首位,切实履行好自己的管理职责,确保我区“新农合”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是印发了隆阳区卫生局关于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的通知隆卫字20xx16号文件,并与各定点医疗机构签订了服务协议书,明确了其权利与义务,并要求各定点医疗机构要不断规范服务,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坚决村绝套取“新农合”基金的行为,对于违反“新农合”相关制度的行为,将给予严肃处理。 三是印发了隆阳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关于严格控
17、制医疗费用增长的通知隆合管20xx2号文件,对市区乡各定点医疗机构的次均费用实行分别限价规定,限定药品比例,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 四是加大对合管办及定点医疗机构的培训力度。三年来我区共组织“新农合”工作人员培训10余次,对全区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及区乡合管办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培训,提高了经办机构的管理能力和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 五是率先实行入户核查制度,探索行之有效的监管方式。通过核查,成功杜绝了部分医疗机构套取基金的行为,现在入户核查制度在全市已得以推广。 六是严格审核报销单据,对报销单据实行“三审制”,即医疗机构自审,乡镇合管办初审,区
18、合管办终审,对于不合格的病历给予清退,严把报销单据审核关。 4.积极探索社会救济机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推进我区卫生事业救济制度的向前发展。隆阳区地处保山市中心,是保山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长期以来,隆阳区经济基础薄弱,农业仍是广大农民群众主要经济来源,特别是贫困人口所占基数较大,如何对农村弱势群众实行有效的医疗求助,关系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否能赢得民心的根本体现。对此,隆阳区把探索社会救济制度的探索纳入工作重点来抓,通过与民政部门、残联等部门的共同协作,对五保户、残疾人、特困户等弱势群众进行每年5元人的参合补助,20xx年将提高到每年10元人;对特殊群体住院减免后,自付部分仍无力承担的,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部大开发 战略 学习 活动 调研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21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