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必修一课件: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共47张PPT).ppt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课件: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共47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地理必修一课件: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共47张PPT).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一,二,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读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完成: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名称:A气候(地貌),B地貌(气候)。,一,二,2.从图中看出,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如下表所示:,一,二,思考讨论如果刚果盆地的森林被大量砍伐,该地环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如果刚果盆地的森林被大量砍伐,首先影响非洲地区的生态平衡问题,使得森林资源减少,物种多样性将受到严重影响。其次还会影响到赤道两侧非洲的气候,使得赤道附近的热带草原气候变得
2、更加干旱,甚至形成沙漠气候。,一,二,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定义: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往往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的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有规律更替的现象。3.自然带,一,二,4.分异规律读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分析:,一,二,(1)图中的分布反映了纬度地带性规律,是各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更替的现象,它的产生是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的,水分条件的差异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带表现更为明显。(2)图中ABC的分布反映了经度地带性规律,是各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更替的现象,表现为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呈现出森林带、草原
3、带、荒漠带的有规律更替。它的产生受水分条件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受一定温度条件的影响,在中纬度表现更为明显。(3)除图中反映的水平地带性规律外,在高山地区还形成垂直地带性规律,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引起自然带的垂直变化。某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与从该地向高纬度地区的自然带变化有类似的规律。,一,二,(4)除地带性规律外,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自然带出现非地带性分布的现象,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性。(5)表格归纳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二,思考讨论是不是所有陆地都是距海洋越近降水越多?提示:并不是所有的大陆都是离海岸越近,降水越多。如非洲、大洋洲、南北美洲副热带
4、大陆的西岸,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或者是受自陆地吹向海洋的离岸风的影响,干燥少雨。而这些地带的西岸海域全部是寒流,对沿岸陆地起降温减湿作用,加剧了干燥程度。所以离海岸越近,降水反而越少。,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问题导引据史料记载,黄土高原在汉代时一派草肥水美、山清水秀的景色,但自唐代以后,由于大兴土木、连年战争,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再加上近代“以粮为纲”的影响,就变成了今天千沟万壑、水土流失相当严重的地表形态。,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1)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植被破坏。(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使地理环境发生哪些变化?提
5、示:如下图所示:,探究一,探究二,(3)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材料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方面,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另一方面,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1.联系具体区域认识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该地受深居内陆的海陆位置影响,形成了干旱的大陆性气候,而由于气候干旱,这里的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无不呈现出干旱的突出特征,形成温带荒漠景观。如下图所示:,探究一,探究二,2.联系具体事例认识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破坏森林与造林绿化所引发的
6、不同环境效应图解如下:,探究一,探究二,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并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例题1】导学号96100091(2016浙江温州高一期末)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可能是()A.人口减少B.气候变化C.人工造林D.退耕还湖(2)图示反映了自然环境的()A.综合性B.
7、区域性C.差异性D.整体性思路导引:答案:(1)C(2)D,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问题导引地处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 895米,是非洲的最高峰,其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明显。,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1)乞力马扎罗山的垂直自然带是怎样分布的?形成这种分布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分析图可知,乞力马扎罗山的基带,北侧为热带疏林草原带,南侧降水较多,为热带雨林带。再向高处依次出现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高寒草甸带、高寒荒漠带和冰川积雪带。垂直带谱的分布基本和由赤道到两极的水平带谱相似。高山地区,随着海拔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随着水热状况的变化,形成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课件: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共47张PPT 图版 地理 必修 课件 3.2 地理环境 整体性 地域 47 PPT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19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