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人教版化学同步课件:1.2.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共36张PPT).pptx
《九年级上人教版化学同步课件:1.2.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共36张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人教版化学同步课件:1.2.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共36张PPT).pptx(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诊断检测1、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产生红光 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D、木炭消失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药爆炸 B、煤的燃烧C、矿石粉碎 D、钢铁生锈3、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融化成水 B、钢铁生锈C、钢锭轧成钢条 D、蜡烛熔化,C,C,B,4.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者有本质的区别,它是()A.铁生锈 B.水汽化 C.煤燃烧 D.脂肪酸败,B,5.物质世界充满了化学变化,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也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下列生产、生活实例不是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A.电厂以煤为燃料,进行火力发电 B.人维持体温和生命
2、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C.三峡大坝建成发电 D.利用炸药开山炸石和拆除危旧建筑,C,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牛奶酸败 B.冰雪融化C.试管破裂 D.干冰升华,A,7.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C.蜡烛成灰 D.滴水成冰,C,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里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现在化学实验室的前身。,学习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理解探究的过程。2.学会观察实验现象的顺序、角度等方法。3.学会描述观察到的实验方法。4.根据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习,掌握观察、记录的方法,体验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重点),化学
3、实验室的前身是古代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炼丹炉 炼丹术士,西方17世纪的化学实验室 拉瓦锡纪念馆一角,图1-7 中国古代的炼丹设备,过滤蒸馏,炼丹、炼金术对化学实验的贡献,发明化学实验器具,发明合成物质的有效方法,发明分离物质的方法,古代著名的化学家拉瓦锡,在简陋的实验室里,探究空气的成分,为化学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化学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也都通过实验得到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蜡烛营造爱情的甜蜜与浪漫,也用石蜡给水果保鲜等。思考:对于蜡烛燃烧现象你有没有更多的思考过呢?比如说蜡烛是由什么做成的?它燃烧后生成什么?除
4、了燃烧,它还具有哪些性质?,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对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实验观察,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气味,形状,硬度,检验它的溶解性,密度。,燃着时,熄灭后,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被烧情况;在蜡烛上方分别罩上干燥烧杯和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实验现象。,观察熄灭时现象,用火柴点白烟,观察现象。,探究1:蜡烛的物理性质,(1)运用除味觉以外的所有感官对一支蜡烛在点燃前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在表中作详尽、客观的描述和记录。,(2)蜡烛的密度比水大还是小?,蜡烛浮于水面没有溶
5、解,蜡烛密度小于水,不溶于水,结论:蜡烛的硬度较小,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用小刀切下蜡烛少许,放入水中观察,实验探究2: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蜡烛熔化,蜡烛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淡淡的黑烟,火焰分层。,结论:石蜡熔化是物理变化,石蜡燃烧是化学变化。,实验探究3:蜡烛火焰各层温度,处于蜡烛火焰外焰部分火柴梗最先炭化,蜡烛火焰外焰部分温度最高,焰心,内焰,外焰,实验探究4:小心地往烛焰里插一张石棉网会发现什么?点燃白烟又会发现什么?,结论:说明蜡烛燃烧是蜡蒸气在燃烧。,实验探究5: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什么物质?,试管内壁有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上人 化学 同步 课件 1.2 蜡烛 及其 燃烧 探究 36 PPT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18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