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临沂市 环境保护备考策略61张ppt.pptx
《高三一轮复习临沂市 环境保护备考策略61张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临沂市 环境保护备考策略61张ppt.pptx(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保护教学内容解读,过渡课标:选修I-3 以旅游地理或环境保护代替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内容标准以旧课标内容标准为准。各试点省市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个模块作为教学和考试要求。,环境保护在课程设置中的位置,为什么将环保设为选修中的必考内容,十九大中的表述我国环保现状环保在地理学科中的地位“环境保护”模块是地理学新发展的需要。“环境保护”模块重点介绍了环境、资源、环境保护与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几乎与高中必修、选修的各个模块都有紧密联系,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也有联系。山东省一直以来的高考要求(从三选一到二选一;与必修地理教学内容关联度高),主要内容,1.新老高考环境保护考查要求比较2.
2、指导意见下的教材内容与处理3.指导意见下的新课标使用(对比课标、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观念),1.新老高考环境保护考查要求比较,2.指导意见下的教材内容与处理指导意见中的环境保护课程标准,环境保护模块的内容,依据旧课标选修六环境保护的“内容标 准”确定,与现行教材选修六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 五个方面:环境与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管理。,2.指导意见下的教材内容与处理,2.指导意见下的教材内容与处理,2.指导意见下的教材内容与处理,2.指导意见下的教材内容与处理,2.指导意见下的教材内容与处理,自然资源: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
3、只要它对人类有用的,都属于自然资源。概念延伸:广义包括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狭义的自然资源则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实体性资源,即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价值,从而提高人们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资源问题处理(1.简单化;2.对接新课标)在原概念基础上增加“物质运动(风、洋流、水、潮汐等)”和空间资源(海底、海面等海洋空间资源及太空资源等),2.指导意见下的教材内容与处理,2.指导意见下的教材内容与处理,新课标介绍3种污染:水、大气、土壤污染。1.三种污染(大气、水、城市垃圾)均详细说明其成因、危害、措施。建议添加:1-3.7污染物跨境转移(某区域
4、污染对其他区域的影响),2.指导意见下的教材内容与处理,水污染危害,水污染的防治,基本控制模式三级控制,源头控制,污水集中处理,尾水最终处置,再利用/环境水体,接管标准,出水标准,环境标准,一级控制,二级控制,三级控制,大气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有毒有害物质,使大气环境质量恶化,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的现象称为大气污染。,概念延伸:大量能量(如热 能)释放进入大气引起不良影响,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某些组分变化产生的危害等也归入了大气污染的范畴。危害:大气污染物达到一定
5、浓度,并持续足够的时间,达到对公众健康、动植物、材料、大气特性或 环境美学产生可以测量的影响。,大气环境污染,对植物损害植物酶的功能组织,影响植物新陈代谢的功能;破坏原生质的完整性和细胞膜;还会损害根系生长及其功能;减弱输送作用,导致生物产量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A.呼吸道吸入;B.随食物和饮水摄入;C.体表接触侵入,对材料可使建筑物、桥梁、文物古迹和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制品及皮革、纺织等物品发生性质的变化,影响美学价值,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对大气环境导致降水的增加或减少,影响大气能见度;并出现酸雨;大气污染还会产生全球性的影响:全球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等。,大气污染防治,无论是大气污染
6、源、污染物、污染类型 还是大气污染的危害,都具有多样性。,清洁能源,绿色交通,末端治理,环境自净,固体废物污染,什么是固体废弃物?,是指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各类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通常称为垃圾。概念拓展:固体废物是指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固体废弃物的危害,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土壤污染,人为因素有意或者无意地将对人类本身和其他生命体有害的物质施加到土壤中,使其某种成分的含量超过土壤自净能力或者明显高于土壤环境基准
7、或土壤环境标准,并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概念,知识延伸,土壤污染的危害,污染物质,土 壤,土壤功能失调,土壤质量下降,影响植物生长,植物吸收 富集,土壤污染防治,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的排放;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积极发展高效低残留农药;科学合理的使用化学肥料;科学利用污水灌溉农田,并加强污灌区的监测和管理;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预防为主,施加抑制剂;改变耕作制度;控制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客土深翻;采取相应的污染修复技术。,防治结合,3.指导意见下的新课标使用(对比课标、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观念),选修4“环境保护”内容解读本模块是基础教育强调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养成保护
8、环境行为习惯的需要,并且也是地理学发展新趋势的体现,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环境状况,了解环境问题的形成,掌握环境保护方法与措施。,新高考下的对于2017级迟到的新课标要求,本模块的内容要求共有12条,可分为“环境问题与环境过程”“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四部分。首先,总体上介绍环境问题与环境过程,让学生对环境保护有整体性的认识与了解。然后,分别从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等方剖析环境问题的机制、现状、影响及其解决措施。其中具体内容紧密结合当下这一发展时期中遇到的重大环境问题,如重污染天气、土壤污染等,并体现了一些新的保护治理方法,如水质监测与土壤修复技术等。最后,介绍了环境管理,让学生了解环
9、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新高考下的新课标要求,两个课标的知识结构比较,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学科前沿、国家政策、学生素养,选修4“环境保护”,过渡课标:“环境保护”,本模块的课程内容结构如图6-4所示。,新高考下的新课标要求,4.1碳、氮、氧三元素的循环,及对环境的影响4.2运用资料,说明全球环境的基本问题,以及主要的环境修复原理。,没有教材、没有进行专门讲解的内容,内容基本保留,两个课标的知识结构比较,II-4.1 简要说明地球上碳、氮、氧等元素循环的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碳、氮、氧元素是地球上最主要的三种元素,这些元素对生物的生存和环境的变化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本条要
10、求“简要说明”了地球上碳、氮、氧等元素循环的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碳、氮、氧等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过程均涉及复杂的过程,因此把握本条要求应该注意如下方面:第一,简要介绍以上元素的循环过程,并不需要全面、系统地进行深入研究;第二,可以通过绘制循环示意图的方式进行展示,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循环的过程;第三,在了解循环过程的基础上,重点探讨这些循环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人类活动打破循环的平衡后对环境的影响。碳、氮、氧等元素的循环在生物、化学等课程中也有涉及,教学时应加强课程内容的横向联系。地理课程中讲的三元素的循环,重点是它们对环境的影响。例如,自然界自发进行的碳循环,在很长时间内处于一种均衡的
11、状态,使地球的环境基本保持不变。然而人类的行为却在很短时间内打破了这种平衡,尤其是近200年来,人类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含碳能源的大量开采利用,致使更多的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气,对世界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新高考下的新课标要求,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经食物链传递,又成为动物和细菌等其他生物体的一部分。生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一部分作为有机体代谢的能源经呼吸作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12、并释放出其中储存的能量。碳循环过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约20年可完全更新一次。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的碳储存于地壳岩石中,岩石中的碳因自然和人为的各种化学作用分解后进入大气和海洋,同时死亡生物体以及其他各种含碳物质又不停地以沉积物的形式返回地壳中,由此构成了全球碳循环的一部分。碳的地球生物化学循环控制了碳在地表或近地表的沉积物和大气、生物圈及海洋之间的迁移。,自然界的碳循环基本过程:,岩石圈:磷酸盐,生物圈:几百种被生物合成的有机物,水圈:多种形式,大气圈: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陆地和海洋的生物吸收,然后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和人类活动,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气中。,碳活动缓慢(储备库)
13、,容量小而活跃缓慢(储备交换库),各元素循环构成、实现地壳物质循环、大气运动、水循环、生物活动从微观但是本质上理解自然界个要素的运动过程并且理解物质循环对于地理环境的重大意义和影响,II-4.2运用资料,说明全球环境的基本问题,以及主要的环境修复原理。,环境问题自古就有,但只是发生在局部地区,自然环境可以迅速将其净化,所以并未对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的损害。今天,环境问题已从局部地区扩展到全球,从对部分人有影响扩展到威胁全人类。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方面,具体有酸雨污染、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森林面积减少、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锐减、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危
14、机、水土流失、城市垃圾成灾、大气污染等。,新高考下的新课标要求,II-4.2运用资料,说明全球环境的基本问题,以及主要的环境修复原理。,新高考下的新课标要求,环境问题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充分运用资料,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雾霾天气统计、水污染的景观图等不同资料,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总结出我国的主要的环境问题,还可以结合地方区域特点,探讨本地的环境问题;其次,通过运用材料总结环境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归纳的方式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特征、分类等,而不仅仅是将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的特征、原因与危害逐一列出,使内容多而散。,II-4.2运用资料,说明全球环境的基本问题,以
15、及主要的环境修复原理。,环境修复是比较专业和前沿的内容,在本模块中讲这个内容,一方面是展现环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与途径。在把握这一内容时,教师要结合实际案例,选择说明不同的环境修复技术,如工程技术、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在土壤环境、水体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弃物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具体的环境修复技术专业性比较强,不需要学生掌握,而只要求能结合某类环境问题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环境修复技术的原理。,新高考下的新课标要求,II-4.2运用资料,说明全球环境的基本问题,以及主要的环境修复原理。,新高考下的新课标要求,环境修复,就是借助外界的作用力,使
16、环境的某个受损的特定对象的部分或全部恢复成为原来初始的状态.修复(remediation)本来是工程上的一个概念,顾名思义,它是指借助外界作用力使某个受损的特定对象部分或全部恢复到原初状态的过程。严格说来,修复包括恢复、重建、改建等三个方面的活动。恢复(restoration)是指使部分受损的对象向原初状态发生改变;重建(reconstruction)是指使完全丧失功能的对象恢复至原初水平;改建(renewal)则是指使部分受损的对象进行改善,增加人类所期望的“人造”特点,减小人类不希望的自然特点,I-3.1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I-3.2以某种战略性矿
17、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I-3.3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的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新课标没再涉及资源问题但是在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中有部分内容重装出现。,两个课标的知识结构比较,结合新课标:选择性必修三“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1-3.1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3.2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煤、油),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1-3.3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结合新课标:选择性必修二“海洋地理”,加入海洋空间资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三一轮复习临沂市 环境保护备考策略61张ppt 一轮 复习 临沂市 环境保护 备考 策略 61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18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