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共20张PPT).ppt
《2.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共20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共20张PPT).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2、土壤中分解尿素细菌分离与计数,两个主要目的:(1)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2)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究竟含有多少这样的细菌。,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一个热泉,一、筛选菌株,(一)自然界中目的菌株筛选实例:PCR的自动化需要耐高温的 DNA聚合酶,这种酶要能忍受93左右的高温。,启示:,根据它对生存条件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提出的问题 如何寻找耐高温的酶?解决问题的思路 寻找耐高温环境;原理 高温淘汰其他菌,选出耐高温细菌,耐高温菌种提取耐高温酶。,(二)实验室中目的菌株筛选,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2、回答:1、在该配方中,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的是什么物质?2、绝大多数的微生物都能利用葡萄糖,但是,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请分析该培养基是否对微生物有选择作用?如果有,是如何进行选择的?,葡萄糖、尿素,只有能够以尿素作为氮源的微生物才能在该培养基上,(三)选择性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分离酵母菌、霉菌等真菌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加氮源的无氮培养基:分离固氮菌不加含碳有机物的无碳培养基:分离自养型微生物加入青霉素等抗生素的培养基:分离导入了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分解尿素
3、细菌分离设计:,二、统计菌落数目,1直接计数法:最常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先将待测样品制成悬液,然后取一定量的悬液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数目来计算出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总数。优点:设备简单、能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缺点:不能区分死菌和活菌;难以计数微小的细菌。一般用于纯培养悬浮液中各种单细胞菌体的计数。,2间接计数法:最常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原理:1个活菌1个菌落统计原则 选 30300 个菌落的平板统计 每个稀释度取3个平板取其平均值,注意:菌落计数偏差1、统计的菌落数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低。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 一个 菌落。因此,统计结
4、果一般用 菌落数 来表示。2、显微镜直接计数活菌的实际数目 高。这是因为计数时连同死亡菌体一同计数。,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C: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稀释倍数,三、对照设置,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 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对照实验是指除了 被测试 的条件外,其他条件都 相同 的实验。满足该条件的称为 对照组,未满足该条件的称为 实验 组。,思考6原因:土样不同,培养基污染或操作失误(或者是混入了其他的含氮物质)请设计本实验的对照实验组:方案1:其他同学用A同学的土样进行实验。方案2:A同学以不接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2 土壤 分解 尿素 细菌 分离 计数 20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18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