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文档资料.ppt
《最新: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文档资料.ppt(2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食源性疾病是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三个基本要素:病源物-致病因子;传播媒介-食物;临床特征-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范畴一、食物中毒二、食物传播性疾病(1)食源性肠道传染病(2)食源性寄生虫病(3)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三、其它:由食物中有害污染物引起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背景及意义,上海市1988年春,由于食用不洁毛蚶造成近30万人的甲型肝炎大流行,这是一次典型的食源性疾病的大流行。,东
2、南沿海地区每年都要发生食用河豚鱼中毒死亡事故,仅上海市80年代每年死亡人数达20人左右。,近年来不法食品商贩用工业酒精 兑制白酒引起甲醇中毒列亡事故履禁不绝,1996年6、7月间云南省曲靖地区发生饮用白酒导 致恶性甲醇中毒事件,中毒192人,死亡35人;1988年春节期间,山西朔州和大同市灵丘县 又发生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用甲醇勾况散装白酒,发生严重的甲醇引起的食物中毒,导致29 6人中毒住院治疗,其中27人死亡。上述二起食物中毒事件,是利用非食品原料非法生产加 工食品造成食源性疾患的典型案例。,食品安全全球关注的热点,食源性疾病与食品污染“一个巨大并不断扩大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据报告,食源性
3、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第二位。世界范围内每年发生40-60亿例食源性腹泻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农组织(FAO)报告,仅1980 年一年,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5岁以下的儿童,急性腹泻病例约有十亿,其中有500万儿童死亡。英国约有1/5的肠道传染病是经食物传播的。每个人都面临患食源性疾病的危险!,食品安全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美国:每年约7200万人发生食源性疾病,损失$3500亿英国:1987-1999证实的病牛达17万头禁止进出口:每年损失$52亿病牛宰杀:损失$300亿比利时的二噁英污染事件 动物性食品禁止上市并销毁的损失达:3.55亿欧元;禁止动物性产品出口的食品工业损失
4、:13亿欧元。,食源性疾病的分类(按发病机制),食源性感染食源性中毒,1食源性感染(foodborne infections)食源性感染通常是由摄入受细菌污染的食品所引起的一类感染性疾病。食源性感染有以下2种发病形式:经食物摄人人体内的细菌侵入并在肠黏膜或其他组织中繁殖;经食物摄人人体内的细菌侵入和在肠道内繁殖,并释放毒素损害周围的组织或影响正常器官或组织的功能。这种类型的感染有时被称为毒素介导型感染。,食源性感染,食源性感染的发病特点 由于细菌在人体内生长繁殖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食源性感染的发病潜伏期要比大多数食源性中毒性疾病长得多。潜伏期一般以天数计。食源性感染的症状主要包括腹泻、恶心
5、、呕吐和腹痛,而且感染经常伴有发热症状。食源性感染的病死率很低。能引起感染的细菌常常具有定向特点或某种黏附因子,常常可以侵犯肠道的某个特定部位,并在肠道内繁殖。有些食源性感染可以引起某些并发症或后遗症,病变常可累及心血管、肾脏、关节、呼吸系统或免疫系统等。,食源性中毒2食源性中毒(foodborne intoxications)食源性中毒是摄人已受到某种毒物污染的食品所引起的一类中毒性疾病。食品中各种毒物的来源主要有:某些细菌繁殖过程中产生的细菌毒素;有毒化学物质(如有毒重金属等);动植物或真菌天然存在或形成的毒素(如某些有毒鱼类、有毒贝类和某些有毒野生蕈类)。,食源性中毒的发病特点 即使没有
6、摄入活的病原菌,但是如摄人食品中已有的毒素,也会引起发病。中毒性疾病的潜伏期通常可以分钟或以小时计。中毒性疾病最常见、有时甚至是唯一的发病症状是呕吐。食源性中毒的病死率较食源性感染高。食品中所含毒素的检测要比食品中致病菌检测更有意义。,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 一、微生物性病原物,1)细菌及其毒素: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如沙门菌属、大肠埃希菌属、副溶血性弧菌属等。引起人类肠道传染病的病原菌如志贺菌、霍乱弧菌等。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如口蹄疫、炭疽、鼻疽、结核、布氏杆菌病等。,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 一、微生物性病原物,2)病毒:引起婴儿秋季腹泻的常见病毒:如轮状病毒,柯萨齐病毒、埃可病毒,腺病毒,冠
7、状病毒等。引起甲肝流行的甲型肝炎病毒,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 一、微生物性病原物,3)真菌镰刀菌属(谷禾镰刀菌)曲霉菌属产毒株毒蕈,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 一、微生物性病原物,4)寄生虫及其卵: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 二、动植物天然毒素,1)鱼体毒素:河豚毒素、雪卡毒素2)有毒贝类 织纹螺等3)果仁中的有毒物质4)毒棉酚(gossypol)5)皂甙、秋水仙碱6)动植物食物储存时产生的毒性物质 组胺、龙葵素、亚硝酸盐等,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 三、化学性病原物,1)不合规定的农药使用:有机磷农药的蔬菜2)不合要求的食品生产工具、容器、包装材料以及食品添加剂3)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
8、油脂聚合物多环芳烃类亚硝酸盐4)食品中混有不可食用的有毒物质或将有毒物质当作食物食用,来源于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冶炼、国防以及放射性核素废物的不合理排放及意外性的泄漏。通过环境向水生生物体和农田作物转移,通过动植物食物进入人体,而引起人体慢性损害及远期效应。,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 四、放射性病原物,食源性疾病预防,1)政府作为(加大力度监督)严格食品生产环境、原料、流程、运输、销售各个环节以及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和监测;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贮存的各个环节防止各种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对食品的污染,以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食源性疾病预防,2)食品生产、运输、销售企业自律 引入GMP、HA
9、CCP3)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 减少家庭、机体食堂传播食源性疾病的机会,食源性疾病预防,1.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2.在有卫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场购买有安全系数的食品。不买散装食品。3.新鲜食品经充分加热后再食用。不喝生水。4.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5.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生食瓜果必须洗净。6.重视加工凉拌和生冷类食品的清洁。7.尽量每餐不剩饭菜。8.吃剩的饭菜尽量放10以下贮藏,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9.夏季避免食用家庭自制的腌渍食品。10.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人畜共患疾病,上节课介绍过。,2023/5/1,25,三、食物过敏,(一
10、)食物过敏的概念1.食物过敏(food allergy)概念:指所摄入体内的食物中的某些组成成分,作为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而发生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2.食物过敏原(food allergen):指存在于食品中可以引发人体食品过敏的成分,2023/5/1,26,食物过敏原的特点:(1)任何食物都可能是潜在的过敏原(2)食物中仅部分成分具有致敏性 卵清蛋白和卵粘蛋白(3)食物过敏源的可变性 热 酸等(4)食物间存在交叉反应性 奶之间、蛋之间等(5)随着年龄的增加,主要的致敏食物会有所不同,2023/5/1,27,(二)引起食物过敏的食品160多种,常见的8类:牛奶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花生及制
11、品;大豆和其他豆类以及各种豆制品;小麦、大麦、燕麦等谷物及其制品;鱼类及其制品;甲壳类及其制品;坚果类及其制品,2023/5/1,28,(三)食物过敏的症状皮肤瘙痒、哮喘、荨麻疹、胃肠功能紊乱、食物过敏等(四)食物过敏的流行病学特征1.婴幼儿及儿童的发病率高于成人2.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3.人群中实际发病率较低,世界卫生组织在2001年指出的全球食品安全存在五大问题微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天然毒素滥用添加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四、食物中毒,(一)国外食物中毒事件,1996年5月下旬,日本几十所中学和幼儿院相继发生6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多达1600人,导致3名儿童死亡,80多人入院治
12、疗,这就是引起全世界极大关注的大肠杆菌O157中毒事件。1999年5月在比利时发生的“二恶英污染食品”事件,这一事件造成的直接损失达3.55亿欧元,如果加上与此关联的食品工业,损失已超过上百亿欧元。,1999年年底,美国发生了历史上因食用带有李斯特菌的食品而引发的最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资料,在美国密歇根州,有14人因食用被该菌污染了的“热狗”和熟肉而死亡,在另外22个州也有97个因此患病,6名妇女因此流产。,2000年底至2001年初,法国发生李斯特氏菌污染食品事件,有6个人因食用法国公司加工生产的肉酱和猪舌头而成为李氏杆菌的牺牲品。2000年67月份,日本雪印牌牛奶厂生产
13、的牛奶被金黄色葡萄球茵肠毒素污染,造成14500多人中毒,导致市场份额占日本牛奶市场总量14的雪印牌牛奶厂倒闭。,(二)国内食物中毒事件,1996年6月27日至7月21日,云南曲靖地区会泽县发生食用散装白酒甲醇特大食物中毒事件。192人中毒,其中35人死亡,6人致残。1997年6月底至7月上旬,云南思茅地区发生群众自行采食蘑菇中毒事件,共有255人中毒,死亡73人。,2001年9月4日吉林市6000多名学生豆奶中毒事件和2003年3月19日辽宁省海城市3000多名学生豆奶中毒事件。2002年9月14日,南京汤山发生一起特大“毒鼠强”投毒案,造成395人中毒,死亡42人。2002年9月15日中山
14、大学学生食堂发生由带有副溶血性弧菌的肉制品(白切鸡、烧鸭、卤水鸡腿豉油鸡)引发的食物中毒,中毒学生199人。,食物中毒是什么,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一般以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为主。,广州、佛山、中山、江门、惠州等地学校、工厂食堂和酒楼相继发生10起重大食物中毒事故,中毒人数达到709人,死亡2人。(9月26日10:40:10 新快报),广东:2002年9月8日9月22日 共14天709人食物中毒,1.8日,广州番禺区沙圹村6人自行加工进食河豚鱼引起的食物中毒,2人死亡。2.9日中山市嘉华电子有限公司86名员工食堂进食含冷藏鱼类,造成集体高组胺食物中毒事故。3.
15、15日中山大学北校区第一学生食堂常温存放熟食,造成细菌污染,致199名学生食物中毒。4.18日惠州艺园学校97名学生因进食农药污染的蔬菜发生食物中毒事故。5.20日河源市和平县大坝镇龙狮村106人进食老鼠药污染的牛肉造成食物中毒。6.22日东莞市黄江镇裕元花园酒店63人进食受污染的蛋糕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广东省2002年1月1日9月22日重大食物中毒事件31起中毒人数近1200人死亡16人,食物中毒 一、概念 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摂入后所出现的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食物中毒的定义为“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
16、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定义为“通过摄食方式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二、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 的 区别,排除其他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营养不平衡慢性退行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少量多次摄入某些污染物所致的慢性中毒疾病等。,食物中毒概念:,三、食物中毒的分类,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有毒植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分 类,1、细菌性中毒食品: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品。,(1)沙门菌食物中毒;(
17、2)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3)葡萄球菌食物中毒;(4)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5)变形杆菌食物中毒;(6)肉毒梭菌食物中毒;(7)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8)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等。,(1)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当作食品(河豚鱼)。(2)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有毒成分中可食的动物性食品(鲐鱼等)。,2、真菌性中毒食品:被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品。,3、动物性中毒食品:主要有2种。,5、化学性中毒食品:被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等。,4、植物性中毒食品:主要有3种。,1)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制品当作食品(如桐油、大麻油等)。2)在加工过程中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或分
18、的植物当作食品(木薯、苦杏仁)3)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植物性食品(如发芽马铃薯)。,四、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1)发病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爆发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2)所有中毒病人临床表现基本相似,常见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较短。(3)食物中毒的发病与食物有关。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都食用过同样的中毒食品。(4)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五、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1食物中毒原因分布特点 2食物中毒发病的季节性、地区性特点,卫生部通报 2006年第二季度食物中毒情况,卫生部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报告185起,中毒5696人,死亡64人,其中
19、细菌性食物中毒起数和人数最多,分别为44、9和63、9。北京市20012005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 食源性疾病病因,其中病原微生物为最主要原因,引起疾病的起数占总事件数的42.8%、动植物占34.6%、化学物质占12.5%、原因不明占 10.1%。,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六、食物中毒的影响因素,感染量(infective dose):对引起人体感染的病原因子如各种病原微生物而言,引起疾病的临界点被称为感染量。毒性剂量(toxic dose):引起人体毒性反应的病原因子如细菌毒素和各种化学毒物等致病的临界点称为毒性剂量。,1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型别和数量 呈现剂量-反应关系2个
20、体差异和易感性3地区差异4其它协同因素,影响感染量或中毒剂量的因素,七、食物中毒的预防,1、食物中毒产生的原因生产经营者疏于食品卫生管理,对食品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环节中的卫生安全问题注意不够。滥用食品添加剂或使用非食品原料误食从业人员及消费者食品卫生知识匮乏投毒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不完善,食物中毒产生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卫生部已收到多起投毒引起的食物中毒报告,投毒物质常为剧毒鼠药或亚硝酸盐。,饮水设备没有上锁2,饮水设备没有上锁1,2、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为了帮助世界各国搞好食品卫生,预防食物中毒,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安全制备食品十原则,这就是:(1)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2)彻底加热
21、食品。(3)立即吃掉做熟的食品。(4)妥善贮存熟食品。(5)彻底再加热熟食品。(6)避免生食与熟食接触。(7)反复洗手。(8)必须精心保持厨房所有表面的清洁。(9)避免昆虫、鼠类和其他动物接触食品。(10)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规范的预进间洗手消毒设施,更衣室,传送窗口,传送下口,食物传送过程,3、食物中毒的急救措施,食源性疾病,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常见的食物中毒是?,案例1 2005年9月1日,某市郊某村刘某将自家的耕牛(近半月出现腹泻,食量减少,曾请兽医医治无效)宰杀卖给本村村民。村民多以牛肉包子、丸子、炒肉片的方式食用。9月1日下午陆续出现相似的中毒症状,三天后,在102名食用者中有
22、69人发病。停止食用牛肉后,再没有新病例出现。刘家一位别村客人吃了他家的牛肉包子后也发病,而其家人无一发病。潜伏期最短3小时,最长76小时,在15小时48小时发病人数最多。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最高体温可达40)、头痛、恶心、食欲不振,随后出现呕吐、腹痛、腹泻。腹泻一般每日6次12次,主要为黄绿色水样便,伴少量粘液,个别重症者有血样便。经吐、泄物及剩余的生、熟牛肉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均查出鼠伤寒沙门氏菌。经3天5天抗生素和对症治疗后,患者全部治愈,无一人死亡。,一、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人体因摄入了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品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细 菌 性 食 物 中 毒,二、
23、细菌性食物中毒类型,毒素型,感染型(细菌),混 合 型(细菌毒素),近两年食物中毒资料表明,我国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病原菌有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单增李斯特菌等。,三、常见食物中毒病原菌,全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食品中常见的致病性细菌,食品中常见的致病性细菌,五、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特征,(1)呈爆发性,(2)潜伏期短而固定,(3)病程短,病死率低,(4)有季节性、多为夏秋季,六、细菌性食物中毒诊断原则,1 流行病学特征 2 临床表现 3 实验室检查,细菌性食物中毒,1、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1)发病率高,病死率因
24、中毒病原而异(2)夏秋季发病率高(3)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2、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急性胃肠炎为主。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实验室诊断细菌学及血清学检查。,诊断依据,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使用过某种相同的可疑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停止食用该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2、同种食物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3、潜伏期一般较短。4、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5、从中毒食品或病人的生物样品中检出能引起与中毒临床表现一致的病原。6、未获取足够的实验室诊断资料时,可判定为原因不明食物中毒。,七、处理原则,1、现场处理 2、对症治疗 3、特殊治疗,处理基本程序,现场调查样品
25、采集检测报告结果,现场调查,调查:了解中毒的经过,包括中毒的时间、原因、人数、和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中毒前摄入过何种食物、同食者的症状等。根据现场调查结果,结合流行病学特征初步判断出病原的可能类别,拟定出合理的检验程序。,样品采集,1剩余食品、半成品、原料、可疑食品2食品加工环节用具、容器、餐饮具等3中毒患者的呕吐物或洗胃水、粪便或肛拭、尿液、血液等4食品加工人员的粪便或肛拭、鼻咽拭、疮疥脓液等5外环境:水源等,检验结果的判定,应以找到病原体或其毒素为最终结论,在此之前所有的快速检验方法如PCR等得到的结果仅供参考。应注意可疑食物与患者呕吐物、粪便检出的病原体的统一性。,(一)加强卫生宣传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性疾病 及其 预防 文档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17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