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四章心身疾病PPT文档.ppt
《最新第四章心身疾病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第四章心身疾病PPT文档.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一节 心身疾病的概念,(一)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二)心身疾病的分类(三)心身疾病的范围,2,心身疾病,什么叫“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的总称。,3,(一)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4,(二)心身疾病的分类,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治疗手册(DSM)国际疾病分类(ICD)中国精神疾病分类(CCMD),5,(三)心身疾病的范围,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肠道激惹综合症.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症.皮肤系统:神经性皮炎;瘙痒症.内分泌系统:甲亢;更年期综合症.神经系统:紧张性头痛;自主神经功能
2、失调.泌尿与生殖系统:遗尿症.骨格肌肉系统:类风湿性关节炎.其他:癌症等,6,第二节 心身疾病机制的理论,一、心理动力学理论二、心理生理学理论三、学习理论的观点四、心身疾病的主要过程,7,一、心理动力学理论,1、未解决的心理冲突-潜意识 2、身体器官的脆弱易感性-遗传性 3、自主神经系统的过度反应,心身疾病发病的三要素,8,二、心理生理学理论,应激内分泌-免疫系统,9,三、学习理论的观点,习得性无助-强化-泛化,10,四、心身疾病的主要过程,11,第三节 心身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原则,一、诊断原则与诊断程序二、心身疾病的治疗和预防,12,一、诊断原则与诊断程序,1、诊断原则:(1)疾病的发生,发展
3、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2)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并有器质性病理改变和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3)排除典型的精神障碍、神经症和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不密切的躯体疾病.,13,2、诊断程序,(1)病史采集(2)体格检查(3)心理行为检查(4)综合分析,14,二、心身疾病的治疗和预防,1、心理干预目标 心理干预目标是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改善情绪状态,提高治疗遵从性和生活质量,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2、心身同治原则 心身相结合的治疗原则,15,心身疾病的诊治原则:心身疾病做为一类躯体的疾病或障碍,有着与其它躯体疾病相同的诊断与治疗原则,但作为这一类心理社会因素在其病因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躯体疾病或障碍.又
4、有其特殊的一面.(一)诊断的原则和方法:1、原则:对于心身疾病,不但要做出躯体水平的诊断还要做出心理水平的诊断,因此,既要进行躯体检查,又要进行心理检查.(双管齐下)2、方法:(1)首先要进行躯体检查,同一般性的有无甲状腺肿大,手指或眼睛有无震荡亢进增快,抽动症存在大脑病变;,16,(2)心理诊断A、病史采集通过交谈法:是通过与病人及其家属的会面交谈来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寻找心理病因,主要通过交谈来了解病人病前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成长过程,特别是早年的经历,同时还要注意观察他的姿态,表情与动作,从而初步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人格特征以及可能的心理社会致病因素。B、心理测验:简便客观,如明尼苏达多项
5、人格调查表(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抑郁自评量表(SP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17,第四节 临床常见的心身疾病,一、内科心身疾病二、儿科心身疾病三、妇科心身疾病四、神经科心身疾病五、肿瘤科心身疾病,18,一、内科心身疾病,(一)冠心病(二)原发性高血压(三)糖尿病(四)消化性溃疡,19,消化性溃疡:1.流行病学:患病率10%-12%男女2.(1)盐酸和胃蛋白酶原升高.(2)环境因素(3)感染3.人格特征:(1)竞争性过强(2)过于自我控制.5.口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口欲期)6.启发性的(支持性的)心理治疗,20,二、儿科心身疾病,(一)支气管哮
6、喘(二)神经性厌食症(三)遗尿症(四)多动症,21,支气管哮喘,1.流行病学:患病率0.5%-5.29%任何年龄可以患病,50%的小于12岁.2.病因:(1)外源性的过敏源.(2)内源性感染(3)同气候的变化有关(4)同使用某些药物有关(5)同遗传有关(6)过度疲劳(7)过于被动(8)母子关系不佳(9)母亲的过份宠爱或溺爱,22,三、妇科心身疾病,痛经闭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23,四、神经科心身疾病,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脑血管病,24,五、肿瘤科心身疾病,1.1000万患者,每年700万死于癌症2.原因:化学,物理,饮食及心理3.容易受暗示4.C型人格特征(过于抑制)压抑情绪发泄,好生闷气,孤独,内
7、向等等.5.想象性治疗效果好,每天3次,每次30分钟.6.想象向细胞走到患病部位,正要杀死癌细胞.C型:过分耐心,回避冲突,过分合作,屈从让步,负性情绪控制力强,追求完美,生活单调.这种过于和谐,息事宁人的个性,长期使自己处于失望忿闷和抑郁之中,长此下去会破坏体内免疫功能,最后导致癌细胞的生长,繁殖.,25,心身疾病的相关因素,1、人格与心身疾病2、社会因素3、生理因素(个体易感性),26,1、人格与心身疾病:一个人的人格影响这个人对外界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决定着他对恶性刺激的应对方式,它是一个人应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影响到个体得到社会支持的质和量.所以一个人人格特点必然也会影响到心身疾
8、病发生和发展.(1)库利和基塞的调查表明,性格内向的人,特别是思维型和感觉型的人比外向型的人更容易蒙受各种生活事件的影响,而罹患躯体的疾病.(2)美国医学家福雷德曼和罗森曼进行了有名的A型人格和冠心病关系的探讨.A型:有雄心壮志,缺乏耐心,富于竞争,易激动,常感到有压力,持续从事重工作而不感到疲劳,行动匆匆忙忙的(军人行为,性格)B型:悠闲自得,不争强好胜,从容不迫,工作有节奏,与世无争经统计发现,在年龄,吸烟,饮食与健康有关的条件相近似的情况下,A型人格的人冠心病发病率明显高于B型人格的人且得了冠心病后更容易复发.由此可见,人格因素也是导致心身疾病的重要因素.,27,2、社会因素:人出生后总
9、要属于一定的社会,他的心身无不受着所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上至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社会风气,文化传统,战争和动乱,下至人际关系,工作,个人所经历的生活变故等等.(1)有人发现住在南太平洋群岛中的不喀岛上的人,其血压几乎终生不变,相比之下在几百里以外的咔喀岛上的人已经完全西方化,他们血压随年龄的增长呈典型的升高.(2)有人调查,在工业化城市里,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发病率比农村高.为什么?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电子时代,生活节奏增快,竞争激烈,为了适应生活,人们只有付出极大的努力,所以精神总是处于紧张状态,渐渐损害健康从而导致心身疾病或 其它疾病.,28,3、生理因素(个体易感性)许多人都经历过
10、恶性的心理社会刺激,但最终罹患心身疾病的人只占极少数.这些人所患的心身疾病也很不相同.如:有人得了胃溃疡,而有人得了斑秃.在这里除了个体的人格因素在其作用外患者病前的生理特点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医学心理学中把疾病与发病有关的生理特点叫做生理始基.通过病理学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在胃溃疡病发病机制中,胃蛋白酶的增高起着重要作用,经研究发现,胃溃病病的患者在发病前胃蛋白酶的前体-胃蛋酶原的水平就特别高.显然,病前高水平的胃蛋白酶是胃溃疡病产生的生理始基.患胃溃病病的人多数都有这种始基.但具有这种生理始基的人不一定都得胃溃疡发病过程中还必须有心理社会因素的参与.它起”板机作用”有一个实验很说明问题:有一
11、批健康的青年人,在军训以前先测定他们的胃蛋白酶原的水平,并以心理测验检查他们心理素质,然后把他们分为两组,就是高蛋白酶原伴心理素质不稳定组和低蛋白酶原伴心理素质稳定组,军训四周后,做钡餐透视,结果发现前组有9人紧张的军训中得胃溃疡病,而后一组却没有一个发病.,29,第五章 异常心理,第一节 异常心理的概念第二节 异常心理的分类第三节 异常心理的理论基础第四节 异常心理的基本症状第五节 常见的心理障碍综合征,30,第一节 异常心理的概念,异常心理的概念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异常心理的发生原因异常心理的分类,31,一.异常心理的概念,异常心理是指感知,思维,记忆,智能,注意,情绪,意志行为等心理过程和
12、人格发生异常改变,又称变态心理.,32,二.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一)经验标准(二)统计学标准(三)医学标准(四)社会适应标准(五)时间标准,33,三.异常心理的发生原因,(一)生物因素(二)心理因素(三)社会因素,34,第二节 异常心理的分类,(一)现象学分类(二)精神病学分类,35,(一)现象学分类,认知障碍感觉障碍(2)知觉障碍(3)思维障碍(4)注意障碍(5)记忆障碍(6)智能障碍(7)自制力障碍(8)定向力障碍情感障碍 情感高涨;低落;焦虑;恐惧;情感倒错;情感幼稚等意志行为障碍(1)意志障碍(2)行为障碍意识障碍(1)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2)自我意识障碍:双重人格;人格解体等,3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第四 心身疾病 PPT 文档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17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