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PPT文档.ppt
《最新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PPT文档.ppt(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眼的分辨力仅有0.1 mm显微镜的发明为细胞的发现奠定了基础,没有显微镜就不可能有细胞学诞生显微镜的发明史1590年,荷兰眼镜制造商J.Janssen和Z.Janssen父子制作了第一台复式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它的放大倍数是310倍,显微镜:打开微观世界大门的钥匙,Zaccharias Janssen,显微镜的发明史1665年,英国人R.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来称呼他所看到的类似蜂巢的极小的封闭状小室,显微镜:打开微观世界大门的钥匙,Robert Hooke,显微镜的发明史1673年
2、起,荷兰人A.van Leeuwenhoek一生中制作了400多台显微镜,最高的放大倍数达到200300倍。第一个看到活细胞,第一个观察细菌和原生动物,显微镜:打开微观世界大门的钥匙,A.van Leeuwenhoek,显微镜的发明史1812年,苏格兰人D.Brewster 发明油浸物镜,并改进了体视显微镜1886年,德国人E.Abbe发明复消差显微镜,并改进了油浸物镜,至此普通光学显微镜技术基本成熟,显微镜:打开微观世界大门的钥匙,Brewsters microscope,ErnstAbbe,显微镜的发明史(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率约为2000倍)1932年,荷兰籍德国人F.Zernike成
3、功设计了相差显微镜(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并由Zeiss工厂制成,因而获得195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相差显微镜可以观察未经染色的标本和活细胞,其原理是把透过标本的可见光的光程差变成振幅差,从而提高了各种结构间的对比度,使各种结构变得清晰可见,显微镜:打开微观世界大门的钥匙,F.Zernike,显微镜的发明史(电子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率超过300万倍)1932年,德国人M.Knoll和E.A.F.Ruska描述了一台最初的电子显微镜,1940年美国和德国制造出分辨力为0.2 nm的商品电镜1981年,瑞士人G.Binnig和H.Rohrer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而与电
4、镜发明者Ruska同获198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显微镜:打开微观世界大门的钥匙,H.Rohrer&G.Binnig,E.A.F.Ruska,细胞学说的建立十九世纪以前,着眼于细胞显微结构方面的研究和对细胞形态上描述,但对各种有机体中出现细胞的意义一直没有作出理论的概括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J.Schleiden)和动物学家施旺(T.Schwann)分别在其各自的论文植物发生论和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一致性的显微研究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858年,德国细胞病理学家魏尔肖(R.L.C.Virchow)提出“一切细胞来源于细胞”的著名论断,
5、进一步完善和概括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所有细胞都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化学组成和代谢活性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单位,既有它们“自己的”生命,又与其他细胞协调地集合,构成生命的整体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产生,细胞学说,M.J.Schleiden,T.Schwann,R.L.C.Virchow,原核细胞(procaryotic cell)与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包括所有的细菌和蓝藻类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包括所有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细胞
6、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大小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支原体:直径100 nm,最简单、体积最小的原核细胞 鸟卵:肉眼可见,最大的真核细胞神经细胞:胞体直径不过0.1 mm,但发出的纤维可长达1 m,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细胞生物仅有一个细胞细胞数目增加 生物体积加大多细胞生物的细胞数目和生物体的大小成正比,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细胞膜和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器,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和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器,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细胞表面的被膜,又名质膜(plasma membrane)厚度:78 nm半透性(se
7、mipermeability):选择通透性激素受体、抗原结合位点、其他有关细胞识别的位点,细胞膜和细胞壁,细胞壁(cell wall):植物细胞的细胞膜之外无生命结构,由细胞代谢产物,如纤维素等,组成功能:支持和保护,防止细胞吸涨破裂,细胞膜和细胞壁,细胞壁(cell wall)的组成:纤维素(cellulose)木质素(lignin)木栓质(suberin),细胞膜和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器,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一切真核细胞都有完整的细胞核大多数细胞是单核的细胞核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细胞控制中心:遗传物质主要位于细胞核细胞核包括:核被膜、核基质、染色质和核
8、仁,细胞核的基本结构,核被膜与核纤层核被膜(nuclear envelope):核外面,两层膜,单层膜厚7-8 nm,膜之间的核周腔宽约10-50 nm,外膜常与糙面内质网相连核纤层(nuclear lamina):核膜内面,由核纤层蛋白组成,细胞核的基本结构,核被膜与核纤层核孔(nuclear pore):直径约50-100 nm,数目几千至上百万个,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选择性通道,细胞核的基本结构,染色质(chromatin)常染色质(euchromatin):细丝状的部分,DNA长链分子展开的部分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染色较深的团块,DNA长链分子紧缩盘绕的部分,细胞
9、核的基本结构,染色质(chromatin)的组成DNA蛋白少量RNA,细胞核的基本结构,碱性蛋白(组蛋白,histone):与DNA相结合,共五种非组蛋白:种类多,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染色质(chromatin)的组成核小体:4对组蛋白(H2A、H2B、H3和H4)构成核心,直径10 nmH1组蛋白:核小体外侧结合DNA,稳定核小体连接体DNA(linker DNA):连接核小体的DNA一个核小体上的DNA与连接体DNA,共约200碱基对,构成染色质丝的一个单位,细胞核的基本结构,染色质(chromatin)间期时,染色质在H1和核心组蛋白的作用下,聚拢折叠成30 nm纤维细胞分裂
10、时,染色质进一步浓缩折叠成染色体(chromosome),细胞核的基本结构,核仁(nucleolus)圆形或椭圆形的颗粒状结构,无外膜,各种生物中数目固定(1-2个)富含蛋白质和RNA(rRNA,核糖体RNA)由某一个或几个特定染色体的核仁组织区形成,核仁组织区是rDNA的所在之处转录rRNA和组装核糖体单位,细胞核的基本结构,核基质(nuclear matrix)蛋白质组成的纤维状网络,网孔中充有液体核的支架染色质附着的场所,细胞核的基本结构,细胞膜和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器,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质(cytoplasm):质膜内,细胞核外细胞溶胶(cytosol):透明、黏稠、高度有
11、序、动态平衡的物质细胞器(cell organelle)内质网和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微体质体、液泡细胞骨架(cytoskeleton),细胞质和细胞器,内质网和核糖体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细胞质内一系列囊腔和细管,彼此相通,形成的一个隔离于细胞溶质的膜系统(占细胞总膜面积的一半)核糖体(ribosome):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细胞质和细胞器,内质网和核糖体光面内质网(smooth ER)无核糖体颗粒,脂质合成的主要场所,降解有毒分子合成脂肪、磷脂 脂肪细胞合成甾体类激素睾丸、肾上腺细胞,细胞质和细胞器,内质网和核糖体糙面内质网(rough ER)富有核糖
12、体颗粒,合成并转运蛋白质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起始于细胞质基质,有些蛋白质在合成开始后不久便转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这些蛋白质主要有:向细胞外分泌的蛋白,如抗体、激素膜蛋白,并决定膜蛋白在膜中的排列方式需要与其它细胞组分严格分开的酶,如溶酶体的各种水解酶需要进行修饰的蛋白,如糖蛋白,细胞质和细胞器,内质网和核糖体核糖体唯一功能:按照mRNA的指令由氨基酸合成多肽链分类:70S核糖体(原核细胞),80S核糖体(真核细胞)构成:均由大、小两个亚单位构成,细胞质和细胞器,只有当小亚单位与mRNA结合后,大亚单位才与小亚单位结合成完整的核糖体;肽链合成终止后,大小亚单位解离,70s ribosom
13、e,80s ribosome,内质网和核糖体信号假说(signal hypothesis)蛋白质合成时,首先合成一段十几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指导蛋白质转移至内质网上合成,细胞质和细胞器,1999 Nobel laureate Dr.Gnter Blobel,内质网和核糖体蛋白质转入内质网合成的过程信号肽与信号识别颗粒(SRP)结合 肽链延伸终止 SRP与内质网上的SRP受体结合 SRP脱离信号肽 肽链在内质网上继续合成,同时信号肽引导新生肽链进入内质网腔 信号肽被内质网腔内的信号肽酶切除 肽链延伸至终止 翻译体系解散,细胞质和细胞器,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1898年,Go
14、lgi应用银染法首先在猫头鹰的神经细胞内观察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正确认识它的存在和结构它由数个扁平囊泡堆在一起而形成,高度有极性,细胞质和细胞器,Camillo Golgi,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凸出的一面对着内质网称为形成面(forming face)或顺面(cis face)凹进的一面对着质膜称为成熟面(mature face)或反面(trans face)中间膜囊多数糖基修饰、糖脂的形成以及与高尔基体有关的糖合成均发生此处,细胞质和细胞器,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功能:将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然后分门别类地送到细胞特定的部位或
15、分泌到细胞外,细胞质和细胞器,参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和果胶质是在高尔基本中合成的,溶酶体(lysosome)单层膜围绕、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的囊泡状细胞器,由高尔基体断裂产生主要功能:进行细胞内消化,消化从外界吞入的颗粒以及细胞本身产生的碎渣异质性细胞器:不同溶酶体形态不同、大小不同、所含水解酶种类也可能不同,细胞质和细胞器,细胞质和细胞器,溶酶体(lysosome)分类:初级溶酶体:球形,内容物均一,不含明显颗粒物次级溶酶体:由初级溶酶体和细胞内的自噬泡或异噬泡、胞饮泡或吞噬泡融合形成;形态不规则,内部结构复杂,含颗粒、膜片、乃至细胞器等残余小体:未被消化的物质残存在溶酶
16、体中,以类似胞吐的方式排出胞外,溶酶体(lysosome)特点:溶酶体内呈酸性,pH4.8或更低,各种水解酶只有在酸性环境中才有活性溶酶体膜与质膜厚度相近,但成分不同:溶酶体膜有质子泵,将H+泵入溶酶体,使其pH值降低具有多种载体蛋白,用于水解产物向外转运溶酶体膜蛋白高度糖基化,有利于防止自身膜蛋白降解,细胞质和细胞器,acid phosphatase in lysosome,溶酶体(lysosome)功能:清除无用生物大分子、衰老细胞器及损伤死亡的细胞防御功能:巨噬细胞杀死病毒和细菌其他生理功能:作为消化器官为细胞提供营养蝌蚪尾巴的退化、断奶后乳腺的退行性变化受精:精子的顶体,细胞质和细胞器
17、,线粒体(mitochondrion)细胞的“动力工厂”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将贮存在糖类或脂肪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细胞代谢可直接利用的能量分子ATP(三磷酸腺苷)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线粒体多细胞功能旺盛的需能部位线粒体多,细胞质和细胞器,线粒体(mitochondrion)结构:内外两层膜套叠而成的封闭囊状结构,内外膜不相连外膜:孔蛋白(porin)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膜间隙:无定形液体基质:蛋白质性胶状物质,细胞质和细胞器,线粒体(mitochondrion)化学组成:蛋白质(占干重65-70%)、脂类(占25-30%)酶的定位:约120种酶外膜:单胺氧化酶内膜:细胞色素氧化酶、ATP合成酶膜间隙
18、:腺苷酸激酶基质:苹果酸脱氢酶,细胞质和细胞器,线粒体(mitochondrion)功能:氧化磷酸化电子传递链ATP合成酶,细胞质和细胞器,线粒体(mitochondrion)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线粒体中还存在DNA、RNA、DNA聚合酶、RNA聚合酶、核糖体、氨基酸活化酶等进行DNA复制、转录和蛋白质翻译的全套装备,说明线粒体具有独立的遗传体系,能编码合成13种多肽但线粒体的绝大多数蛋白质都由核基因编码,在胞质核糖体合成受两套遗传系统控制半自主性,细胞质和细胞器,线粒体(mitochondrion)线粒体可能起源于内共生线粒体在形态,染色反应、化学组成、物理性质、活动状态、遗传体系等方面,都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第三 细胞 基本 形态 结构 功能 PPT 文档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17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