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城市空间演变过程.ppt
《天津市城市空间演变过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城市空间演变过程.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天津市城市模式与演进,天津市概述,城市工业区布局,城市居住区布局,城市中心区布局结构,城市郊区布局结构,城市整体形态扩展,总体战略,框架,天津市历史进程,天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中国北方经济中心、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中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天津位于华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汇流处,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天津已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经济增速连续多年位于全国领先位置,并吸引了15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落户,已发展成为仅次于上海、北京的中国大陆第三大城市。天津是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举办城市,并将承办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和201
2、7年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一 天津市概述,天津有12个市辖区,1个副省级区,3个市辖县。市辖区分为中心城区、环城区。按照服务业功能,中心城区按照“金融和平”、“商务河西”、“科技南开”、“金贸河东”、“创意河北”、“商贸红桥”的功能定位。环绕市区的环城区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和宝坻区。副省级区是滨海新区,由原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以及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整合而成。市辖县包括宁河县、静海县和蓟县。,据记载天津始于金直沽寨,其称呼出现于明永乐初,意即“车驾所渡处也”。元明清三代长期建都北京,天津作为漕运必经之地逐步发展起来。天津城垣秉持中国传统城市格局,城垣外以三岔河口为中心
3、,沿海河形成环绕城墙自然发展的半月形城镇。天津开埠于1860年,在随后40余年间共设有9国专管租界。租界的划定打破了城市旧有格局导入了西方城市建设理念,改变了城市功能和风貌。中国近代开辟多国租界的仅天津、上海、武汉三座城市,而天津是华北唯一且租界最多。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使天津聚集了大量资金与人口,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港口商埠城市。,二 历史沿革,八国租借位置图,历史沿革,租界的发展在近代城市的建设中,租借对天津的城市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天津早期设立的租界中,只有英租界进行了相对详细的规划建设,规划采用方格路网划分地块,将道路和地块编号,按照规划组织建设,沿河设置货栈、码头,并在主要道路中街布置
4、行政官署、金融贸易及各国领事机构。,1902年后,各租界开始较大规模的规划建设由于各国政治经济背景的影响,天津租界建设程度差别较大。英、法、日租界经多年建设,形成了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出现了详细的用地功能分区、分期规划。,法国租借总图,历史沿革,1928年天津成为特别市。受首都计划影响,于1930年登报征选“天津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梁思成与张锐共同拟定的方案获得首选。这是天津近代首部全面系统的总体规划方案。,梁张方案针对天津特别市区域(包括租界)及其周边地区进行规划,明确了城市建设目的、范围,对城市功能分区、市政与公用事业以及方案的运作与建设资金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阐述。,历史沿革,天津近代城市
5、规划的地位天津早期城市规划发展快速,在多方面都开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之先河。作为畿辅重镇,天津城市建设深受官方重视。清末天津出现了中国人自主进行最早的城市新区规划“河北新区”建设,进入了局部规划建设时期。1930年,继南京和上海之后,天津成为第三个自主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随着天津近代城市规划的成熟与发展,一些重要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被导入天津。首先影响天津近代城市规划的是欧美早期功能主义规划理论。这一理念最早出现在租界的建设中,随后被应用到天津近代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如强调用地功能分区,注重交通与城市空间组织,尽量使用经济方便的方格网状道路,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城市规划立法等。,天津划分6个土
6、地利用综合区 都市核心功能区指中心城区,即外环线绿化带以内的区域,包括市内六区和新四区部分区域,总面积371平方公里。滨海城市重点发展区指滨海新区,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区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陆域面积2270平方公里。都市功能扩展区即东丽区、津南区、西青区和北辰区四区,扣除划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的部分,面积1448平方公里。西部京津协同发展区即武清区行政区范围,面积1573平方公里 南北城乡协调发展区本区包括市域中北部的宝坻区、宁河县和蓟县的京哈铁路以南地区以及市域南部的静海县,面积5014平方公里。北端生态涵养发展区指蓟县京哈铁路以北的区域,土地面积981平方公里。,三 总体战
7、略,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 双城是指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是天津城市功能的核心载体。中心城区通过有机更新,优化空间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滨海新区核心区通过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实现城市功能的跨越,成为服务和带动区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双港是指天津港的北港区和南港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是天津发展的独特优势。北港区包括北疆港区、南疆港区、东疆保税港区以及临港工业区(含临港产业区),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旅游和客运等综合功能以及重型装备制造业。南港区是指独流减河以南,总体战略,相向拓展 总体战略示意图 相向拓展是指双城及双港相向发展,是城市发展
8、的主导方向。中心城区沿海河向下游区域主动对接,为滨海新区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保障。滨海新区核心区沿海河向上游区域扩展,放大对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处于双城相向拓展方向的海河中游地带,是天津极具增长潜力的发展空间。通过重点开发,使之成为承接“双城”产业及功能外溢的重要载体,逐步发展成为天津市的行政文化中心和我国北方重要国际交流中心。同时,统筹推进双港开发建设,相向发展,实现双港分工协作,临港产业集聚,南北功能互补,做大做强天津的港口优势。通过双城及双港相向拓展,引导城市轴向组团式发展,在海河两岸集聚会展、教育、旅游、研发、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老区支持新区率
9、先发展、新区带动老区加快发展,海河上、中、下游区域协调发展、良性互动、多极增长的新格局。高速公路大通道示意图,总体战略,一轴是指“京滨综合发展轴”,依次连接武清区、中心城区、海河中游地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有效聚集先进生产要素,承载高端生产和服务职能,实现与北京的战略对接。依托“京滨综合发展轴”,加强与北京的合作,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带,形成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的产业群和产业链。两带是指“东部滨海发展带”和“西部城镇发展带”。“东部滨海发展带”贯穿宁河、汉沽、滨海新区核心区、大港等区县,向南辐射河北南部及山东半岛沿海地区,向北与曹妃甸和辽东半岛沿海地区呼应互动。“西部城镇发展带”贯穿蓟县、宝坻、
10、中心城区、西青和静海,向北对接北京并向河北北部、内蒙古延伸,向西南辐射河北中南部,并向中西部地区拓展。通过“一轴两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新城和城镇功能,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北京的战略对接,扩大同城效应;强化天津服务带动作用,促进和扩大与环渤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快形成我国东中西互动、南北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坚持开放带动战略,强化滨海新区改革示范效应,增强天津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能力。,总体战略,南生态是指京滨综合发展轴以南的“团泊洼水库北大港水库”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等。北生态是指京滨综合发展轴以北的
11、蓟县山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七里海大黄堡洼”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以及中新天津生态城、北疆电厂等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通过“南北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构建天津城市生态屏障,融入京津冀地区整体生态格局,完善城市大生态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产业,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和循环利用,增强天津的环境承载力,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 展能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发展模式,实现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总体战略,四、城市工业区布局结构,城市工业布局,边缘集中工业区大型独立工业区边缘分散工业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滨海天然优势、特殊的水陆交通枢纽地位、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研力量,把天津
12、建设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工业区与城市中心区通过高速公路联系在一起,既减少了工业区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同时工业区与城市之间也不会相互孤立。工业区的外移也加速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渐改变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城市工业发展状况,集中发展模式,集中发展模式主要是发展园区经济。园区经济的最大优越性在于避免了分散发展带来的弊端。园区资源集聚、资源共享;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市场网络、公众信息等公共物品共享;共同面对市场,客户资源共享:专业化分工协作、避免重复建设,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优胜劣汰,公平竞争,促进发展;共创园区品牌,形成群体竞争优势。工业园区的发展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城市 空间 演变 过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16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