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12年上课2文档资料.ppt
《神经病学12年上课2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病学12年上课2文档资料.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锥体外系,功能:调节随意运动、肌张力和姿势反射。病变:产生运动异常(动作增多或减少)和肌张力改变(增高或降低)。,锥体外系,1.新纹状体病变:肌张力减低-运动过多综合征,主要产生舞蹈样动作(壳核)、手足徐动症(尾状核)和偏身投掷运动(丘脑底核)。2.旧纹状体及黑质病变:可出现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综合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动作减少及缓慢的静止性震颤。多见于帕金森病。,锥体外系病变常见症状,1、静止性震颤:主动肌与拮抗肌交替收缩引起的节律性震颤。常见手指搓丸样动作,频率4-6次/秒,静止时出现,紧张时加重,随意运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是帕金森病的特征体征。2、肌强直:铅管样肌强直,齿轮样肌强直,见于
2、帕金森病。,锥体外系病变常见症状,3、舞蹈症:肢体迅速的不规则、无节律、粗大的不随意控制的动作,如转颈、耸肩、手指间断性屈伸、伸臂,上肢重,步态不稳,伴鬼脸,肢体肌张力低。常见小舞蹈病、Huntington舞蹈病。4、手足徐动症:肢体远端游走性肌张力增高与减低动作,表现缓慢的如蚯蚓爬行的扭转样蠕动,伴肢体远端过渡伸展。见于Huntington舞蹈病。,锥体外系病变常见症状,5、偏身投掷运动:偏侧肢体近端粗大的无规律投掷样运动。为对侧丘脑底核及苍白球外部病变所致,多为脑血管病。6、肌张力障碍:肌肉异常收缩导致缓慢扭转样不自主运动,表现躯干和肢体近端扭转痉挛,如手过伸过屈,头侧屈后仰。如痉挛性斜颈
3、、Wilson病等。,小 脑(cerebellum),小 脑,小脑位于后颅窝在脑桥及延髓背侧,其间为第四脑室,通过上(结合臂)、中(桥臂)、下(绳状体)小脑与中脑、桥脑、延髓联系。,小 脑,小脑中线部为蚓部,两侧为小脑半球。蚓部是躯干代表区,半球是四肢的代表区。小脑灰质从外向内为分子层、浦肯野氏细胞层,而白质由外向内有四对核。包括齿状核、拴状核、球状核、顶核。,小 脑,小脑功能:协调肌肉活动,调节肌张力,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姿势。正常的随意运动需要主动肌、协同肌、对抗肌、固定肌的配合,它需要小脑的协调。小脑病变最主要症状为共济失调。,小 脑,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主要症状有:调节不能,步态蹒跚,醉汉样步
4、态,辩距不良,动作过渡,眼震,肌张力降低,意向性震颤,讲话含糊不清,爆发性语言或语言缓慢,向病侧偏倒、或前后倾倒。,小 脑,小脑蚓部病变:躯干及两下肢的共济失调,基底增宽,步态如醉汉,上肢共济失调不明显,常无眼震,肌张力正常。小脑半球病变:病变主要在四肢,上肢重,行走不稳,易向病侧倾倒。轮替运动苯拙,反跳、指误试验阳性。,反 射,反射,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神经活动,它是机体对刺激的非自主反应,可表现为肌肉的收缩,肌肉张力的改变、腺体分泌或内脏反应。反射弧的组成是:感受器传入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脊髓前角细胞或脑干运动神经元)周围神经(运动纤维)效应器官(肌肉、分泌腺等),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病 12 上课 文档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14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