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 进行性肌养不良杨课件精选文档.ppt
《神经 进行性肌养不良杨课件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 进行性肌养不良杨课件精选文档.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PMD)一组遗传性肌肉变性疾病;临床特征主要为缓慢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萎缩,无感觉障碍;遗传方式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隐性和 X连锁隐性遗传。,概念,电生理表现主要为肌源性损害、神经传导速度正常;组织学特征主要为进行性的肌纤维坏死、再生和脂肪及结缔组织增生,肌肉无异常产物堆积;治疗方面主要为对症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概念,根据遗传方式、起病年龄、萎缩肌肉的分布、病程进展速度和预后,PMD至少可以分为以下9种类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包括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和Becker型肌营
2、养不良症(BMD)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FSHD)肢带型肌营养不良(LGMD),PMD的类型,Emery-Dreifuss肌营养不良症(EDMD)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CMD)眼咽型肌营养不良症(OPMD)眼型肌营养不良症远端型肌营养不良症,PMD的类型,其中:DMD最常见,其次BMD、FSHD和LGMD,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和BMD)基因位点在染色体Xp,属X连锁隐性遗传该基因是迄今发现的人类最大的基因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为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Dys)患者因基因缺陷(缺失或突变)而导致肌细胞内缺少Dys(抗肌萎缩蛋白),造成功能缺失而发病。此类患者无感觉障碍,EMG无失神经支配
3、表 现,也没有代谢产物异常贮存的证据。,病因及发病机制,FSMD基因定位在染色体4q35,在此区域有一与KpnI酶切位点相关的3.3kb重复片段正常人该片段重复10150次FSMD患者该片段重复次数通常少于8次通过测定3.3kb/KpnI片段重复的次数可作出基因诊断该片段重复次数的减少并不直接引起基因的结构破坏,而是引起4q35基因的转录抑制被减弱或消除,使其表达上调而致病,病因及发病机制,LGMD是一类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和表型异质性的常染遗传肌病根据遗传方式分为:LGMD1-常显遗传 LGMD2-常隐遗传90%的LGMD是LGMD2LGMD的发病与肌膜蛋白和近膜蛋白的异常有关,直接影响肌细胞
4、膜上的抗肌萎缩蛋白-糖蛋白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病因及发病机制,OPMD基因定位染色体14q11.2-13,其蛋白产物为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2(PABP2),故该基因也称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2基因OPMD的发病与PABP2基因1号外显子上的GCG重复突变增加有关正常人GCG仅重复6次,而OPMD重复813次,编码异常的多聚丙氨酸链GCG重复的次数越多,症状越重,病因及发病机制,Emery-Dreifuss肌营养不良症基因定位在染色体Xq28和1q21-23,分别编码emerin和核纤层蛋白A/C,主要位于骨骼肌、心肌、平滑肌核膜该基因异常导致核膜稳定性受损,造成骨骼肌和心肌的损害,病因及发病机制,
5、PMD的肌肉基本病理改变为肌纤维的变性、坏死、萎缩和再生,肌膜核内移增多。随着病情进展,肌细胞大小差异不断增加,出现肌细胞萎缩与代偿性增大呈相嵌分布的典型表现,病 理,肥大肌细胞横纹消失,光镜下呈玻璃样变;坏死肌细胞出现空泡增多、絮样变性、颗粒变性和吞噬现象。肌细胞间质内可见大量脂肪和结缔组织增生。肌活检组化检查见Dys缺失或异常。,病 理,1、假肥大型 肌肉假肥大是由于肌束内大量脂肪和结缔组织的堆积造成。根据Dys疏水肽段是否存在,以及蛋白空间结构变化和功能丧失的程度不同,又分为两种类型:DMD和BMD,临床表现,(1)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由Duchenne(1868)首
6、先描述DMD我国最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的肌病女性携带致病基因,所生男孩约50%发病,无明星地理或种族差异发病率约30/10万男婴,临床表现,(1)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临床表现:患儿均为男性,多在35岁发病;起病隐袭肌无力自躯干和四肢近端开始缓慢进展,下肢重与上肢;出现骨盆带肌肉无力,表现为走路慢,脚尖着地,易跌倒;,临床表现,(1)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临床表现:骨盆带肌肉无力,肌张力减低,由于髂腰肌和股四头肌无力而上楼及蹲位站立困难。背部伸肌无力使站立时腰椎过度前凸,臀中肌无力导致行走时骨盆向两侧上下摆动,呈典型的鸭步,临床表现,(1)Duchenne型
7、肌营养不良症(DMD)临床表现:Gower征(攀登起立征):由于腹肌和髂腰肌的无力,仰卧站立时,患儿必须先翻身转为俯卧位,依次屈膝关节和髋关节,并用双手支撑躯干成附跪位,然后以双手及双腿共同支撑躯干,再用手按压膝部以辅助股四头肌的肌力,身体呈深鞠躬位,最后双手攀附下肢缓慢地站立。此为本病特征性表现。,临床表现,Gower征,(1)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临床表现:翼状肩胛:肩胛带肌同时受累,举臂无力,因前锯肌斜方肌无力,不能固定肩胛内缘,使肩胛游离呈翼状支于背部,当双臂前推时尤为明显。,临床表现,翼状肩胛,(1)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临床表现:90%的患儿有肌
8、肉假性肥大,触之坚韧,为首发症状之一以腓肠肌最明显,其次为三角肌、臀肌、股四头肌、冈下肌和肱三头肌等因萎缩肌纤维周围被脂肪和结缔组织替代,故体积增大而肌力减弱,临床表现,腓肠肌肥大,(1)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临床表现:大多患儿伴心肌损害约30%患儿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可有胃肠功能障碍面肌、眼肌、吞咽肌、胸锁乳突肌和括约肌不受累,临床表现,(1)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临床表现:随症状加重出现跟腱挛缩,双足下垂,平地步行困难,12岁左右患儿不能行走,需坐轮椅;晚期出现呼吸肌萎缩而呼吸变浅、咳嗽无力多数患者在2030岁,因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而死亡,临床表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 进行性肌养不良杨课件精选文档 进行 性肌养 不良 课件 精选 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14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