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急救的基本技术文档资料.ppt
《生命急救的基本技术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急救的基本技术文档资料.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员掌握徒手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流程及注意事项,掌握指压动脉止血法和加压包扎止血法,掌握止血带止血法,掌握脊柱损伤伤员的搬运方法,熟悉徒手搬运伤员和病人的方法。了解心肺复苏的概念和目的。,7.1心肺复苏术,复苏是复活与苏醒之意,即“死而复生”。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者所采取的生命抢救技术。心肺复苏可分初级心肺复苏和高级心肺复苏,可按照以下顺序进行:,7.1.1初级心肺复苏1.心脏骤停的识别当患者意外发生意识丧失时,首先需要判断是否由心脏骤停引起。可先用数秒钟观察患者对声音和周围环境的反应、皮肤的
2、颜色、呼吸运动,同时立即触诊大动脉有无搏动。突发意识丧失,伴大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特别是心音消失,是心脏骤停的主要诊断标准。当触诊大动脉搏动有困难时,可直接通过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呼吸不正常、面色苍白或青紫等作出心脏骤停的诊断。触诊颈动脉搏动的方法为:以患者喉结为定点标志,食指和中指沿甲状软骨向侧下方滑动23cm,至胸锁乳突肌凹陷处,检查有无动脉搏动(图7-1)。而非专业施救者不要作判断脉搏的尝试,以免耽误抢救时机。,图7-1颈动脉搏动的触诊法,2.呼救在不延缓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应设法(打电话或呼叫他人打电话)通知急救医疗系统。3.心肺复苏步骤初级心肺复苏即基础生命活动的支持(B
3、asic Life Support,BLS)。一旦确立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其主要措施包括开通气道、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按压,简称为ABC(Airway,Breathing,Circulation)三步曲。2010年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将心肺复苏(CPR)步骤从气道呼吸按压(A-B-C)更改为按压-气道-呼吸(C-A-B)。,(1)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是建立人工循环的主要方法。通过胸外按压可维持一定的血液流动,配合人工呼吸可为心脏和脑等重要器官提供一定含氧的血流,为进一步复苏创造条件。人工胸外按压时,病人应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置于水平位,头部不应高于心脏水平,否则由于重力的作用而
4、影响脑血流。下肢可抬高,以促进静脉血回流。若胸外按压在床上进行,应在病人背部垫以硬板。胸外按压的正确部位是胸骨中下1/3交界处(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下方)。抢救者将一只手的掌根部放在胸骨的下半部,另一手掌重叠放在这只手背上,手掌根部横轴与胸骨长轴确保方向一致,手指无论是伸展还是交叉在一起,都不要接触胸壁。按压时肘关节伸直,依靠肩部和背部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压低至少5cm,随后突然松弛,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图7-2)。放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按压频率至少为100次/分钟。无论是单人还是两人进行成人心肺复苏(见图7-3、图7-4),按压通气比均为302,即每30次胸外按压给予两次通气,
5、交替进行。如2人以上急救,每2min轮换1次或5个循环后轮换。应尽可能减少对按压的干扰或中断,必须间断时,间断时间不超过10s。,图7-2胸外按压,图7-3两人进行心肺复苏,图7-4单人进行心肺复苏,按压效果的评定:按压时,要密切观察效果。如按压有效,则患者肤色转红,散大的瞳孔缩小,颈动脉可触摸到搏动,口鼻轻微喘气,自主心律恢复。胸外按压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肋骨骨折、心包积血或心脏压塞、气胸、血胸、肺挫伤、肝脾撕裂伤和脂肪栓塞。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尽量避免并发症发生。胸外按压的禁忌症主要有:广泛肋骨骨折、心包填塞、心脏外伤、张力性气胸等。,(2)开通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成功复苏的重要一步。开
6、通气道前,应先解开衣领,松开皮带,清理口腔异物,患者义齿松动也应取下。可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图7-5),方法是:术者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的食、中两指抬起下颏,使下颌尖、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呈垂直状态,以通畅气道。,图7-5仰头抬颏法,(3)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后,应立即实施人工通气。当现场抢救时间或条件不允许时,口对口呼吸是一种快捷有效的通气方法。施救者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足以满足患者需要,但首先要确保气道通畅。术者用置于患者前额的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患者鼻孔,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全罩住,然后缓慢吹气,确保呼吸时有胸廓起伏(图7-6)。吹气后,放开鼻孔待病人呼气,抢救者再准备下一
7、次吹气。吹气频率为每68s给1次呼吸(810次呼吸/分钟),每次吹气为1s以上,吹气量以能够见到患者胸廓运动为标准,避免过度通气(500600mL)。不必与胸外按压同步。,图7-6口对口呼吸,7.1.2高级心肺复苏高级心肺复苏即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LS),是基础生命支持的延伸,主要措施包括气管插管建立通气、除颤转复心律成为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心律、建立静脉通路并应用必要的药物维持已恢复的循环。1.纠正低氧血症如果患者自主呼吸没有恢复应尽早行气管插管,充分通气的目的是纠正低氧血症。院外患者通常用简易气囊维持通气(图7-7、图7-8),有条件的船舶可以进行。医
8、院内的患者则通常行气管插管,采用呼吸机。,图7-7简易人工呼吸器,图7-8利用简易人工呼吸器进行复苏,2.除颤和复律心脏骤停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及时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虽可部分维持心脑功能,但极少能将室颤转为正常心律,而迅速恢复有效的心律是复苏成功至关重要的一步。中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图7-9、图7-10),时间是治疗室颤的关键,每延迟除颤1min,复苏成功率下降710。,图7-9电极放置位置,图7-10心脏电除颤,心脏骤停后电除颤的时间是心肺复苏成功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电除颤虽然列为高级复苏的手段,但如有条件应越早进行越好,并不拘泥于复苏的阶段,提倡在初级心肺复苏中即行电复律
9、治疗。,3.自动体外除颤仪(AED)(1)操作方便,便于携带,操作者无需具备识别心电图的能力,接受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均可使用。(2)无需能量选择,仪器自动设置。(3)操作方法:打开电源开关;按示意图粘贴除颤电极板;自动节律分析:AED已在节律分析方面达到极其精确的程度;充电;放电。打开电源开关后的所有操作均在语音提示下进行。见图7-11、图7-12。,图7-11电极放置位置 图7-12自动心脏电除颤,4.药物治疗心脏骤停患者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尽早开通静脉通道。周围静脉通常选用肘前静脉或颈外静脉,手部或下肢静脉效果较差,尽量不用。肾上腺素:是心脏复苏的首选药物,主要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和受体,首剂1
10、mg,无效,35min后重复一次。血管加压素(垂体后叶素):通过收缩外周血管,增加主动脉内舒张压,增加心脏灌注,促进心脏复跳。2040u静脉推注。阿托品:能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适用于心动过缓、心脏停搏或房室传导阻滞。每35min静脉推注1mg(总量不超过0.04mg/kg)。异丙肾上腺素:缓慢性心律失常、顽固性尖端扭转型室速可给予异丙肾上腺素1520g/min,静脉滴注。疗效不佳时,使用人工心脏起搏器。应用肾上腺素并给予直流电复律后仍存在室速或室颤的患者,在继续复苏的过程中可通过静脉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达到稳定心电的作用。常用药物为利多卡因,给予115mg/kg静脉注射,如无效可每3
11、5min重复一次。如果总剂量达到3mg/kg仍不能成功除颤,下一步可给予胺碘酮。胺碘酮首次150mg缓慢静脉注射(大于10min),如无效,可重复给药,总量达500mg,随后10mg/(kgd)维持静脉滴注。还可适当补充碳酸氢钠纠正复苏过程中产生的代谢性酸中毒。,7.1.3心肺复苏流程复苏即生命支持,生命支持就是在比较短的数分钟内救活病人。救人的关键是时间,因此,复苏急救中,时间就是生命。1992年美国心脏协会(AHA)提出“生存链(The chain of survival)”的理念,它包括从现场第一反应者开始,到专业医务人员抵达现场进行抢救工作的一系列“链”。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AHA
12、)及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CPRECC)指南将生存链的流程更新为:早期识别与呼叫;早期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胸外按压的CPR;早期电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即所谓的生存链,见图7-13。,图7-13生存链,图7-14心肺复苏流程,图7-15简化的CPR流程,7.1.4脑复苏心肺复苏时,防止脑缺氧和脑水肿所采取的一切方法亦称脑复苏。心脏骤停后,脑组织急性缺血必然导致缺氧性脑损伤,其严重程度与心脏骤停的时间密切相关。心脏骤停的严重后果要以分秒计算。心脏骤停后3 5s出现黑
13、蒙,510s出现昏厥,1020s意识丧失,30 60s瞳孔散大,60s呼吸渐停止,1 2min瞳孔固定、二便失禁,3min开始出现脑水肿,6min出现脑细胞死亡,8min后脑死亡。可见正常情况下,脑组织血液循环中断达到46min,脑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变性及坏死。近年来急救界将心跳呼吸骤停后的46min,称之为“救命的黄金时间”。因此,复苏急救中,时间就是生命。心肺复苏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大量实践证明,4min内开始复苏者可能有50%存活;46min内开始复苏者可能有10%存活;6min后开始复苏者可能有4%存活;10min以上开始复苏者100%不能存活。急救后,有部分患者虽然心肺复苏成功
14、,但终因不可逆性脑功能损害而致死亡或残留严重后遗症。因此,脑复苏是心肺复苏最后成败的关键。在缺氧状态下,脑血流的自主调节功能丧失,脑血流的维持主要依赖于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与颅内压之差值)。对昏迷患者应维持正常平均动脉压,降低颅内压,以保证良好的脑灌注。,1.脑复苏主要措施(1)保持稳定的循环、呼吸功能:有效的心肺复苏技术是保证稳定的循环、呼吸功能的关键,心肺复苏的最终目的是保证脑血流的供应,促进脑功能的恢复。(2)降温:复苏后的高代谢状态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体温增高可导致脑组织氧供关系的明显失衡,从而加重脑损伤,因此降温应尽早实施,尤其是头部。一般体温以3334为宜,可以用物理降温或加用冬眠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命 急救 基本 技术 文档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13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