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文档资料.ppt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文档资料.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目的,掌握:心博骤停的概念;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基础生命支持的技术熟悉:进一步生命支持和延续生命支持的内容、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了解:心脏骤停的原因、类型;心肺复苏的新进展(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复习,心脏骤停的概念临床表现BLS ABCD,意识丧失大动脉(颈、股)搏动消失呼吸断续或停止皮肤苍白或明显发绀听诊心音消失,指对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和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旨在恢复生命活动和智能的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的抢救措施。脑功能恢复,是心肺复苏的最高要旨,现统称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心
2、肺脑复苏决不只是心脏科的专业问题,更应是全体医护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甚至普通民众也需了解和应用。,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迅速建立有效的通气和人工循环,以保证脑组织及其他重要脏器的血供,支持基本生命活动。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ACLS):使用药物或电技术(除颤或起搏)来恢复自主心律和呼吸,以维持生命活动。延续生命支持(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主要为脑复苏、原发病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防治。心肺脑复苏为一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合作,但临场应变能力和抢救举措即
3、BLS决定一切。,进一步生命支持(ALS),明确诊断控制气道氧疗和人工通气开胸心脏挤压药物治疗电复律,大多数成人非外伤性心脏骤停为室颤早除颤的定义是在接到呼叫后5分钟内除颤(级)医院内早除颤是指院内各处有除颤器,有经过培训可使用除颤器的第一抢救者,可在3分钟内除颤(级)已有证据支持公众参与的除颤 救护车的医务人员很难做到5分钟内除颤 可在社区建立非专业人员的抢救系统,他们可以作为第一抢救者识别心脏骤停、启动急症医疗服务系统、开始心肺复苏、操作自动除颤器,放电能量:除颤器的放电方式分为单相和双相波形二种近年的研究证放电能量:除颤器的放电方式分为单相和双相波形二种近年的研究证明,低电能,不增加电量
4、的双相波形放电与高电能,增加电量的单相波形放电成功率相等(a)对室颤,单相波形放电可从200J开始,无效则立即给第二次200300J,再无效立即给第三次360J。若用某个电量除颤成功但又复发,可用前次的相同电量目前对双相波形放电的电量尚无肯定意见,可采取增加电量方式,也可采取不增加电量方式,低电能,不增加电量的双相波形放电与高电能,增加电量的单相波形放电成功率相等(a),电极位置:标准位置:右上(胸骨上缘右侧锁骨下)左下(心尖部)也可用心尖后背(右肩胛下)部位注意电极间的距离导电糊不可涂遍前胸造成电极板“短路”可使用粘贴式电极片对装有起搏器或ICD的患者,应避免将电极板置于仪器附近(10cm)
5、,除颤后应监测起搏器和ICD 的工作状态,防止发生工作异常,放电方式:同步放电: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非同步放电:室颤对某些室速,QRS波形异常增宽并持续变化者,同步可能有困难。若病人有血流动力学障碍,不应为同步而浪费时间,应给非同步放电,高级心肺复苏除颤,盲目除颤已很少使用 一般除颤器均具有电极板示波功能 自动体外除颤器具有可靠的心律分析功能应至少检测2个导联,以防止所谓假性停搏应定期检测除颤器,保证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高级心肺复苏给氧,通气和气道支持的辅助装置,给氧:心肺复苏时,应尽快给氧救生呼吸可提供1617%的氧,产生80mmHg的肺泡氧分压在BL
6、S和ACLS时,建议用纯氧,但注意长时间用纯氧可能造成氧中毒,高级心肺复苏给氧,通气和气道支持的辅助装置,通气的辅助装置:应为透明材料,有氧气入口,标准接口 能与面部紧密结合 可用于口对面罩,简易呼吸器对面罩救生呼吸面罩:气囊-活瓣装置(简易呼吸器):可用于面罩,气管插管的通气 有氧气入口,高级心肺复苏给氧,通气和气道支持的辅助装置,通气的辅助装置:自动转运呼吸器:需要电源和氧气源 用于院前抢救 应为定容或定时切换,勿用定压切换氧动力手动触发装置:因气流量过大易致胃膨胀,适应症为未确定类,高级心肺复苏给氧,通气和气道支持的辅助装置,气道支持装置:口咽导气管(a)鼻咽导气管(a)交换气道:包括喉
7、面罩气道、食管-气管堵塞器等(a),高级心肺复苏给氧,通气和气道支持的辅助装置,气管插管:适应症:无法用其他方法给无知觉的病人通气 无保护性反射确定插管的位置正确:初步确定 送气时观察胸部运动,听诊上腹部 听诊两侧前胸、腋中线 如有疑问,可用气管镜证实 记录门齿的标记,高级心肺复苏药物治疗,给药途径:若心肺复苏时尚无通道,应首先建立外周静脉途径 优点:技术简单、并发症少、不中断心肺复苏 缺点:药物到达中心循环的时间长 只可考虑肘前静脉或颈外静脉 药物应以弹丸式快速注射 注射药物后立即给20ml液体注入 抬高肢体1020秒钟,高级心肺复苏药物治疗,给药途径:中心静脉输液线:除颤和外周用药仍无自主
8、循环时考虑使用 需要有经验的人员,设备。有一定风险 可使用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离中心循环最近,但并发症多,许停止心肺复苏 股静脉,穿刺容易,并发症少,但离中心循环较远,需插入一根长导管,高级心肺复苏药物治疗,给药途径:气管内给药:可给药物: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 剂量为静脉应用的22.5倍 药物稀释至10ml 用一根长导管插至气管插管的远端,注入药物 快速加压通气数次,高级心肺复苏药物治疗,给药途径:心内给药:有冠状动脉穿孔、心包填塞、气胸等严重并发症 需要中断心肺复苏 可用的药物有限,不能多次给药 仅在无其他途径时才考虑使用,高级心肺复苏改善血流动力学的药物,肾上腺素:作用:作用可增加
9、心肌和脑血流,作用存在争议剂量:用于心肺复苏时,1mg静注,每35分钟重复一次,可考虑继以14g/分中心静脉静滴 用于升压和有症状的心动过缓(b),110 g/分静滴,高级心肺复苏改善血流动力学的药物,肾上腺素:关于大剂量肾上腺素 1992年指南曾建议使用递增剂量或高剂量 9000例心脏停搏的经验未能证实改善预后 1mg剂量后无效不推荐大剂量使用(未确定类)起始大剂量(0.2mg/kg)有争议(b)可气管内给药因可造成严重损伤和中断心肺复苏,心内给药只可用于开胸按压或无其他给药途径时,大剂量肾上腺素(0.070.20mg/kg)可提高自主循环恢复能力,但并不能提高出院存活率。但也不会导致明显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脏 心肺脑 复苏 文档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13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