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的疾病防治PPT文档资料.ppt
《家兔的疾病防治PPT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兔的疾病防治PPT文档资料.ppt(1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家兔的临床检查第二节 家兔的给药方法第三节 家兔的综合防治措施第四节 家兔的常见疾病,第一节 家兔的临床检查,一、外貌检查体格发育和营养状态的检查姿势的检查精神状态的检查二、皮肤检查:主要检查皮肤的弹性、完整性、色泽等;以及被毛的浓密、光泽度、清洁度、状态等。,三、眼和结膜的检查:主要检查眼睛的明亮度、眼睛分泌物的多少,眼结膜有无红肿、黄染或发绀等。四、体温、脉搏及呼吸数的测定:体温检查:健康家兔的正常体温为38.540.0 脉搏:健康成年兔的脉搏为80100次/分,幼兔为100160次/分呼吸次数:正常一般平均约为50次/分,五、消化系统检查:主要检查食欲情况、是否流涎、
2、粪便状态、腹部是否膨胀、腹壁弹性等。六、呼吸系统检查:主要查呼吸状态、鼻孔分泌物、鼻粘膜状态等,也可进行肺部叩诊和听诊。七、泌尿生殖系统检查:检查尿量、尿色、尿味、尿PH值、尿中有无沉淀等,以及检查种兔的乳头和乳房的发育,是否有肿胀,外生殖器是否正常、是否有炎症等。,八、心脏听诊:根据心音频率、性质、节律及有无杂音等,判断心脏功能与血液循环状态。九、群体检查:了解兔群的饲养管理规程、检疫情况、病史等;了解兔场的地形、位置、土壤特点,了解饲料与饮水状况,兔舍建筑结构是否合理、卫生条件怎样等;观察全群兔子的精神状态、营养状态、食欲状态、外观是否正常等。,第二节 家兔的给药方法,一、内服:对于有食欲
3、或饮欲的家兔,可将药物混饲或混饮,让病兔自由采取。二、皮下注射:一般选择组织疏松的部位进行皮下注射。三、肌肉注射:一般选择兔体上大块肌肉部位进行。四、静脉注射:一般选择兔两耳外缘的耳静脉进行。五、腹腔注射:在腹中线左侧脐部后方进行。六、皮内注射:一般用于诊断、试验、接种等情况。七、灌肠:一般用于便秘,也可用于营养性灌肠、麻醉性灌肠等。,第三节 兔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一、严格检疫二、隔离和封锁三、消毒四、灭鼠、杀虫和尸体处理五、建立健康兔群,第四节 家兔的常见疾病,一、兔巴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是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发生于各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和人类的一种传染病。动物急性病例以败血症和
4、炎性出血过程为主要特征。统计资料表明,巴氏杆菌病是引起9周龄6月龄的兔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病 原】,多杀性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无芽胞的短杆菌,无鞭毛,瑞氏染色法染色呈两极着染。多杀性巴氏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值7.27.4。对营养要求严格。,巴氏杆菌瑞氏染色,为两极着染的短杆菌,巴氏杆菌在含血清琼脂培养基上形成露滴状的小菌落,【流行特点】,本病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秋及湿热季节发病率较高,常呈散发和地方流行性。一般情况下家兔带菌(上呼吸道和扁桃体),但不发病,在运输不当、更换饲料、气候变化等条件下,家兔的抵抗力下降,巴氏杆菌乘机大量繁殖而引发本病。病兔和带菌
5、兔是主要的传染源。呼吸道和消化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也可经皮肤粘膜的破损伤口感染。,【症状及病变1】,本病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可表现多种形式:败血症型:多呈急性经过,常在1-3天内死亡。症状:精神沉郁,体温高达41,拒食,呼吸急促,鼻腔有分泌物。死前体温下降,全身颤抖,四肢抽搐。有的未见症状就迅速死亡。剖检:可见鼻粘膜及气管粘膜充血或出血,鼻腔有脓性分泌物。喉、气管、肺、心、肠、脾、膀胱等均有出血点和充血。肝肿大、变性,有坏死点,脾和淋巴结肿大或出血,肠粘膜充血,胸膜腔及心包积液。,巴氏杆菌病肺、肠、脾、膀胱等均有出血点,肝肿大、变性,有坏死点,【症状及病变2】,传染性鼻炎型:病兔表现为上呼吸道的
6、卡他性炎症,病兔流出浆液性、粘液性或脓性鼻液。病兔常打喷嚏,咳嗽。病兔常用前爪抓擦鼻部,使鼻孔周围皮肤红肿、发炎、被毛脱落。剖检可见:鼻粘膜潮红、肿胀或增厚,有时发生糜烂,粘膜表面附有浆液性、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鼻窦和副鼻窦粘膜也充血、红肿,窦内有分泌物积聚。,巴氏杆菌病鼻孔周围皮肤红肿、发炎,【症状及病变3】,中耳炎型:又称歪脖病或斜颈病,是病菌感染蔓延到兔内耳和脑的结果。病兔颈斜向一侧,严重者头弯向一侧,影响进食和饮水。此外还可出现其他神经症状,鼓室流出白色渗出物等。剖检可见:化脓性鼓室内膜炎和鼓膜炎;病变鼓室内有白色奶油状渗出物;鼓膜破裂时这种渗出物流出外耳道。如炎症由中耳、内耳蔓延到脑
7、部,则可见化脓性脑膜炎。,巴氏杆菌病中耳炎,有白色渗出物,【症状及病变4】,肺炎型:常呈急性经过,病兔常急性死亡,虽有肺炎病变发生,但很少见临床症状,有时表现为食欲不振和精神沉郁。剖检可见:肺的尖叶、心叶和膈叶前下部的炎症,肺脏出血,实变,膨胀不全,并有脓肿和灰白色结节病灶,胸膜和心包膜常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巴氏杆菌病左图:肺前下部实变;右图:肺出血(左肺)与脓肿形成(右肺),巴氏杆菌病纤维素性胸膜肺炎,肺胸膜上有一层淡黄色纤维素薄膜,【症状及病变5】,其他病型:生殖系统炎症型:母兔发子宫内膜炎,不孕并伴有粘性分泌物从阴道内流出;公兔发附睾与睾丸炎,睾丸肿大,质地坚硬,并伴有脓肿。结膜炎型
8、:结膜发炎,眼睑肿胀,有分泌物。其他组织器官主要是脓肿形成。,巴氏杆菌病眼结膜炎,巴氏杆菌病化脓性结膜炎,【诊断】,根据流行病学材料、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对本病做出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验:如细菌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等。,【防治措施】,预防:兔场要定期检疫,净化兔群。坚持自繁自养,建立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种兔群。定期进行疫苗注射,同时注意环境卫生,加强消毒措施。兔场应与其他养殖场分开,严禁其他畜、禽进入,杜绝病原的传播。将发病兔尽快隔离或淘汰,兔舍及用具用3%的来苏儿或2%的火碱消毒。治疗:抗生素治疗:可选用青、链、庆大、氯、四环素等进行治疗。其他抗菌药:可选用磺胺嘧啶、喹乙醇等。,三、兔大肠
9、杆菌病,又称“粘液性肠炎”,主要由致病性的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兔的一种疾病。其病原为O85血清型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该菌为肠道正常寄生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并引起发病。,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短小杆菌,大肠杆菌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形成中等大菌落,大肠杆菌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形成红色菌落,大肠杆菌在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上形成紫红色带金属光泽的菌落,【流行特点】,因大肠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当饲养管理不当或天气剧变时,兔体抵抗力下降,大肠杆菌数量会急剧增加,从而导致本病发生。该病常与沙门氏菌病、梭菌病和球虫病等有协同作用,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而引起腹泻,甚至死亡
10、。各种年龄的兔均易感,但主要发生在14月龄的幼兔,断奶前后的仔兔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成年兔很少发病。,【临床症状】,最急性病例在无任何症状前即突然死亡。多数病兔初期表现为:精神沉郁,被毛粗乱,食欲不振,腹部膨胀,粪便细小、成串,外包有透明、胶冻状粘液;随后出现水样腹泻。粪黄,无血无臭,肛门和后肢被毛常沾有大量粘液或水样粪便。病兔四肢发冷,磨牙,流涎,眼眶下陷,迅速消瘦,1-2d内死亡。,大肠杆菌病病兔精神沉郁,乍毛,消瘦,腹胀,大肠杆菌病病兔肛门及后肢被毛沾有稀粪,【病理变化】,整个胃肠道有卡他性炎症,胃肠道内气体较多,壁粘膜明显水肿、充血。胃膨大,充满多量液体和气体。小肠扩张、水肿,充满气
11、体和粘液。大肠内容物呈水样,有多量胶冻样物,浆膜粘膜充血,有出血斑点。胆囊扩张,粘膜水肿。有些病例的心脏、肝脏有局部性的小坏死灶。,大肠杆菌病胃、小肠扩张,水肿,充满气体和粘液,大肠杆菌病大肠有胶样粘液,粘膜充血、出血,兔大肠杆菌性腹泻,小肠扩张,肠腔内充盈大量黄色液体,【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作出初诊;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测:如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等。,【防治措施】,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兔舍卫生,定期消毒。常发生本病的兔场,可进行免疫接种。每年2次。一旦发病,应立即隔离或淘汰,死兔应焚烧深埋,兔笼、兔舍用0.1%新洁尔灭或2%火碱水进行消毒。治疗应用抗生素:可选用链霉
12、素、氯霉素、多粘菌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进行肌注。以上药物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口服痢特灵、磺胺脒、促菌生制剂(酵母片)等药物。也可用大蒜酊或大蒜泥口服治疗。,三、沙门氏杆菌病,本病是由鼠伤沙门氏杆菌和肠炎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以败血症和急性死亡,并伴有下痢和流产为特征。幼兔和怀孕母兔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病原: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革兰氏阴性菌,呈短杆状,有周鞭毛,不形成芽胞,血清型复杂。,流行特点: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多发于25日龄以后的母兔,发病率高达57%,流产率为70%,致死率为49%。传染源:病兔和带菌兔;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幼兔也可
13、经子宫内及脐带感染。管理不善,气候变化,卫生条件差,兔体抵抗力下降等是发病的诱因。,临床症状,最急性型:不出现症状而突然死亡,不多。急性型和慢性型:多见,病兔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腹泻,排出有泡沫的粘液性粪便。母兔从阴道内排出脓性或粘性液体,阴道粘膜潮红水肿。孕兔发生流产后多死亡,少数康复兔,则不易再受孕。,病理变化,突然死亡的呈败血症病变,多数病兔内脏器官充血和出血;胸、腹腔有大量积液和纤维素性渗出物。病程较长的,可见气管粘膜充血和出血,有红色泡沫,肺水肿、实变,肝脏表面有针尖大小的坏死灶,肾肿大。肠粘膜充血、出血,有弥漫性灰白色结节,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怀孕母兔或流产母
14、兔出现化脓性子宫炎。,肠粘膜充血、出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诊断方法,直接镜检:标本涂片染色后镜检分离培养:沙门氏菌在SS培养基上,形成圆形、光滑、湿润、半透明灰白色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长出无色小菌落。血清学检查:最常用的方法是血清凝集试验或全血平板凝集试验。,防治措施,预防:搞好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消除各种应激因素;定期检疫,淘汰感染兔。引进的种兔要隔离观察,淘汰感染兔、带菌兔,建立健康兔群;对怀孕初期的母兔可注射鼠伤寒沙门氏菌灭活苗;兔场应与其他畜场分开,要做好灭蝇、灭鼠工作。,防治措施,治疗:氟苯尼考,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连用35天。也可用环丙沙星、蒽诺沙星、四环素等。内服磺胺嘧啶
15、每千克体重0205克,每天2次,连用35天。还可用大蒜汁内服,每次1汤匙,每天3次,连用7天。,四、兔葡萄球菌病,本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兔的一种常见病。其特征是致死性脓毒败血症和各器官各部位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病 原】,病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阳性,无鞭毛和芽胞,一般不形成荚膜,常不规则排列成葡萄串状。该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干燥脓汁或血液中可生存数月,8030分钟才能杀灭。常用消毒药以35石炭酸溶液消毒效果最好;70酒精数分钟内可杀死本菌。,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为阳性球菌,葡萄球菌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土黄色菌落,【流行特点】,金黄色葡萄球菌广布于自然界中,空气、饮水、饲
16、料及动物的皮肤、粘膜、肠道、扁桃体等处都有其存在。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能致病,但当皮肤、粘膜有损伤时或从呼吸道,消化道大量感染时或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引起发病。多种动物和人都有易感性,以兔最为敏感。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与兔的年龄、性别、品种也无关。笼具不光滑、卫生条件差时多发。,【临床症状】,本病有多种临床表现,常见如下:脓肿: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组织和各器官上。初期为红肿、硬结,然后变为有波动的脓肿。发生在内脏器官,可引起不同脏器的机能障碍。发生在皮下,开始无明显全身症状。皮下脓肿经12月可自行破溃,流脓汁,破口长时间不愈合。脓汁通过抓伤或血液可向其它部位扩散,并可引起败血症而死亡。,葡萄球
17、菌病腹腔脓肿(标本),葡萄球菌病肺脏脓肿,葡萄球菌病子宫脓肿(标本),葡萄球菌病化脓性肾炎,右为切面,【临床症状】,乳房炎:常见于母兔分娩后的最初几天。病兔体温升高,食欲不振,乳房肿胀,呈紫红色或蓝紫色,乳房上有大小不一的硬块,后变为脓肿。仔兔脓毒败血症:仔兔初生后23日,多处皮肤出现粟粒大脓肿,多数的25日内死于败血症;少数耐过者脓疱逐渐变干而痊愈。病仔兔的母兔也患有本病。仔兔急性肠炎(仔兔黄尿病):仔兔因吃了患乳房炎母兔乳汁而引起急性肠炎,常窝发,稀便腥臭,病兔昏睡、全身发软,病程23天,死亡率很高。脚皮炎:是脚掌部位的脓肿,常形成溃疡而经久不愈。如转为败血症可引起死亡。鼻炎:鼻流多量浆液
18、或脓性鼻液,常发生呼吸困难。病兔用前爪搔抓鼻部,又可引起眼炎、结膜炎。病变:主要是不同部位和器官的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脓疱,疱膜完整,内含浓稠乳白色脓汁。,【诊断】,根据皮下和肌肉的化脓灶可作出初步判断,但确诊需做细菌学检查。,【防治措施】,预防:保持兔笼、兔舍卫生整洁。搞好饲养管理,防止兔受损伤,兔在笼中不可太拥挤,把喜咬斗的兔分开饲养。被病菌污染的兔笼及病兔粪便要严格消毒,死兔应焚烧深埋。患病兔场,可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液制成菌苗,对健康兔每只皮下注射1ml,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防治措施】,治疗:抗生素治疗:选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新霉素等类药物等进行治疗。对局部病变的处
19、理:皮肤脓肿:用消毒针头将脓肿刺破,用消毒棉檫去脓汁,涂上青霉素软膏或土霉素软膏。乳房炎:轻者用0.1%高锰酸钾液冲洗乳头,涂上鱼石脂软膏,重者可用0.5%普鲁卡因注射液,加上青霉素,在乳房硬结周围封闭,每天1次,连续治疗35天。脚皮炎或体表溃疡:可用0.5%雷佛奴尔或0.1%高锰酸钾洗净创口,涂上红霉素软膏,也可用紫药水或2%碘酒涂搽,并配合全身用药。鼻炎:可用0.1%高锰酸钾液洗后,再用青霉素滴鼻。,五、李氏杆菌病,病原:产单核细胞李斯特氏菌。细菌属李氏杆菌属,革兰氏阳性球杆菌。菌端钝圆,有时呈弧形,菌体排列多呈单个散在,有时两个排成“V”形。无芽胞和荚膜,有鞭毛,能运动。,流行特点,各种
20、动物均可感染,兔对本病的易感性较高。患病和带菌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患病动物的粪、尿、乳汁、精液及眼、鼻、生殖道分泌物,均可分离到本菌。污染的水和饲料是主要传播媒介。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和破损的皮肤感染。本病多散发,有时呈地方流行性。,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为28天。病兔表现为以下几型:急性型:多见于幼兔,体温可达40以上,精神沉郁,食欲废绝。鼻粘膜发炎,流出浆液性、粘液性、脓性分泌物,几个小时或12天死亡。亚急性型:病兔精神不振,食欲废绝,呼吸加快,中枢神经机能障碍,作转圈运动,头颈偏向一侧,运动失调(如图1);怀孕母兔流产,胎儿皮肤出血(如图2)。一般经47天死亡。,图1:神经症状,头
21、颈偏向一侧,作转圈运动。,图2:怀孕母兔流产,胎儿皮肤出血。,3.慢性型:病免产要表现为子宫炎,分娩的23天发病。病免精神沉郁、拒食、流产,并从阴道内流出红色或棕褐色分泌物。有的出现头颈歪斜等神经症状。流产康复后的母兔长期不孕。,病理变化,患急性或亚急性病死亡的兔,主要变化是皮下水肿,心、肺水肿,胸腔积液。肝脏、心肌、肾、脾有散在或弥漫性针尖大的淡黄色或灰白色坏死点,淋巴结肿大。慢性病例除上述变化外,子宫内可见有脓性渗出物或暗红色液体,子宫壁增厚并有坏死灶,有时在子宫可见变性胎儿或灰白色凝块。脑膜和脑组织充血水肿。,诊断方法,镜检:标本涂片染色后镜检,如发现革兰氏阳性球杆菌,菌体散在或呈V形,
22、菌端钝圆,有时呈弧形,再结合临床症状,可作出初诊。动物试验:用病料接种家兔、小鼠、豚鼠等,一般在接种后16天内死亡。血清学方法:可用凝集反应或补体结合反应测定。此外,生化反应、分离培养也有助于诊断。,防治措施,预防: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老鼠及其他啮齿类动物。管好饲草、水源,防止污染;发病时,应全群检疫,病兔隔离治疗或淘汰。笼舍及用具应彻底消毒。死亡兔应作无害化处理,有关工作人员应注意个人防护,以防感染。,治疗:患病初期治疗有一定效果,一旦出现神经症状,药物就难以奏效了。青霉素,每次1020万单位,肌注,每天2次,连用4天。青霉素10万+庆大霉素4万联合使用,肌注,每天2次,
23、连用4天。新霉素拌料,按每只兔24万单位,每天喂3次。,六、坏死杆菌病,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以皮肤和皮下组织,尤其是面部、头部、颈部、舌和口腔粘膜的坏死、溃疡和脓肿为特征的散发性疾病。,病原,坏死杆菌,为拟杆菌科丝杆菌属的革兰氏阴性菌,无运动性,不形成芽胞。病灶中和新分离出的细菌呈长丝状,内含圆球状物,在多次培养后细菌为长的杆菌。,流行特点,患病动物是主要传染源,但健康动物带菌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传播作用。本菌能侵害多种动物,幼兔比成年兔易感性高。动物在污秽条件下易受感染。病原一般通过皮肤、粘膜的伤口侵入,在内脏引起坏死病变。本病常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潮湿、闷热、昆虫叮咬、营养不良等可
24、促发本病。,临床症状,病免停止采食、液涎,体重迅速减轻。在唇部、口腔粘膜、齿龈、颈部、头面部及胸部等处出观坚硬肿块、随后出现坏死、溃疡,形成脓肿。病原也可在病兔腿部和四肢关节的皮肤内繁殖、发生坏死性炎症,或侵入肌内和皮下组织形成蜂窝质炎。坏死病变具有持久性、可连续存在数周或数月,病灶破溃后散发恶臭气味、病兔体温升高、最后衰竭死亡。,病理变化,剖检可见病兔的口腔粘膜、齿龈、颈部和胸前皮下组织及肌肉组织等坏死。淋巴结肿大,并有干酪样坏死灶。多数病兔在肝、脾、肺等处有坏死灶,并伴有心包炎、胸膜炎。腿部有深层溃疡病变。皮下肿胀,内含粘稠脓性或干酪样物质。坏死组织有特殊臭味。,诊断方法,直接镜检:病料涂
25、片,染色,镜检,根据病原形态及染色特性可作出初诊。动物试验:病料制成乳剂,接种小鼠或兔子,23天后,在接种部位出现坏死,并逐渐扩大,810天动物死亡。血清方法:可用荧光抗体技术检查病变组织中的坏死杆菌。,防治措施,预防:兔舍要清洁、干燥,光线充足,空气流通。除去兔笼、兔舍内尖锐物,以避免兔体皮肤、粘膜受损。从外地引起种兔时,必须进行隔离检疫1个月,确定无病时方可入群。兔群一旦发病,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淘汰病兔、死兔,彻底清扫笼舍并消毒。,防治措施,治疗:青霉素,每只20万单位,肌注,每天2次,连用3天。土霉素,每千克体重2040mg,肌注,每天2次,连用3天。磺胺二甲嘧啶:每千克体重501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兔 疾病防治 PPT 文档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12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