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14第八章 免疫学检测(临床医学16年)文档资料.ppt
《实验诊断14第八章 免疫学检测(临床医学16年)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诊断14第八章 免疫学检测(临床医学16年)文档资料.ppt(1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临床免疫学是免疫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它应用免疫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和转归并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临床免疫学检测常用于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免疫缺陷病、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与疗效监测,以及移植后免疫监测和治疗。,2,第一节 体液免疫检测,一、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一组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由浆细胞合成与分泌,存在于机体的血液、体液、外分泌液以及部分细胞的表面,应用免疫电泳与超速离心分析可将Ig分为五类:即IgG、IgM、IgA、IgD和IgE。,3,第一节 体液免疫检测,4,(一)免疫球蛋白G IgG主要由脾
2、脏和淋巴结中的浆细胞合成与分泌,约占血清中总Ig的70-80,是血清中主要的抗体成分,属再次免疫应答抗体,在机体的免疫防御中起重要作用。另外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使新生儿获得免疫性抗体。参考值 7.016.6g/L临床意义1、生理变化2、病理变化IgG增高:各种原因的慢性感染、慢性肝病、淋巴瘤、SLE、类风湿性关节炎;单纯IgG增高,主要见于免疫增殖性疾病。IgG减低:,第一节 体液免疫检测,5,(二)免疫球蛋白AIgA分为血清型(约占血清中总Ig的10-15)与分泌型两种。参考值 成人IgA 0.73.5g/L临床意义1、生理变化2、病理变化IgA增高:IgA型MM、SLE、类
3、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中毒性肝损伤。IgA减低:常见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重链病、轻链病、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第一节 体液免疫检测,6,(三)免疫球蛋白MIgM为五聚体,是初次免疫应答反应中的Ig,由5个IgM单体连接而成,分子结构呈环形,是Ig中分子量最大者。在个体的发育过程中,IgM是出现最早的Ig,当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IgM亦是最早出现的抗体。参考值 0.52.6g/L临床意义1、生理变化2、病理变化IgM增高:初期病毒性肝炎、SLE、RA、肝硬化,单纯IgM增高提示原发性感染。Ig减低:IgG型重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淋巴系肿瘤、肾病综合症。,第一节 体液
4、免疫检测,7,(四)免疫球蛋白E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为血清中最少的一种Ig,约占血清总Ig的0.002。它是一种亲细胞性抗体,是介导型变态反应的抗体,与变态反应、寄生虫感染及皮肤过敏等有关。参考值 成人血清O.10.9mgL,第一节 体液免疫检测,8,临床意义1、生理变化2、病理变化IgE增高:IgE型MM、重链病、肝脏病、RA、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间质性肺炎、荨麻疹、寄生虫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疱疹样皮炎。IgE减低:先天性或获得性丙种蛋白缺乏症、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淋巴系肿瘤、肾病综合症。,第一节 体液免疫检测,9,(五)M蛋白M蛋白(M prot
5、ein)或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参考值 蛋白电泳法、免疫比浊法或免疫电泳法:正常人为阴性。临床意义 检测到M蛋白,提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病。见于:多发性骨髓瘤:以IgG型最常见;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症):存在大量单克隆IgM;重链病:出现Ig重链(、和重链);恶性淋巴瘤;半分子病:系由一条重链和一条轻链组成的单克隆Ig片段;良性M蛋白血症;轻链病,第一节 体液免疫检测,10,二、补体系统 补体(complement)是血清中具有酶活性的一种不耐热球蛋白,由三组球蛋白分子组成。第一组:由九种补体成分组成(C1C9);第二组:包括B因子、D因子、P因子、H因子等;第三组:则为补体调
6、节蛋白,如C1抑制物、C4结合蛋白、促衰变因子等。血清总补体活性或其单一补体成分的变化对某些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观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一节 体液免疫检测,11,(一)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测定Total Complement Hemolytic Activity CH50主要反映经典途径补体的综合水平参考值50000100000U/L临床意义1.CH50活性增高 常见于急性炎症、急性组织损伤、恶性肿瘤及妊娠。2.CH50活性降低 见于各种免疫复合物疾病(肾小球肾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期、慢性肝炎、肝硬化、HIV。,第一节 体液免疫检测,12,(二)血清补体(complement 3,C3
7、)C3测定 血清补体C3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参考值 免疫比浊法 0.81.5g/L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2.病理性变化1血清C3含量增高 见于一些急性时相反应2血清C3含量降低 见于补体合成能力降低,如慢性肝病、肝硬化、肝坏死;补体合成原料不足,如营养不良(多见于儿童);补体消耗或丢失太多,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基底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疟疾等;先天性补体缺乏,如遗传性C3缺乏症。,第一节 体液免疫检测,13,(三)血清补体C4(complement 4,C4)测定 血清补体C4由肝脏、吞噬细胞合成,在Mg+的参与下,C4裂解为
8、C4a与C4b二个片段,参与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参考值 成人:0.20.6g/L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2.病理性变化1增高 见于各种传染病、急性炎症、组织损伤。2降低 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狼疮性肾炎、SLE、类风湿性关节炎、IgA肾病、遗传性IgA缺乏症等。,第一节 体液免疫检测,14,第二节 细胞免疫检测,淋巴细胞是构成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群体,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20-40,根据表型和功能可分为不同的群体,如T细胞、B细胞、K细胞、NK细胞等,T细胞和B细胞还可进一步分为若干亚群。这些淋巴细胞群和亚群在免疫应答过程中相互协作、相互制约,共同完成对抗原物质的识别、应答和清除,从而维持机体
9、内环境的稳定。临床上常对淋巴细胞的数量,表面标志及功能进行检查,以了解机体的细胞免疫情况。,一、T细胞亚群的检测,T淋巴细胞是由一群功能不同的异质性淋巴细胞组成,在形态学上难以区分,但是可借助于其细胞膜表面分子加以区别,这些细胞膜表面分子即为T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T lymphocyte surface marker)。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检测的方法众多,如E玫瑰花形成试验、免疫荧光法(IFA)、流式细胞术(FACS)、免疫金银法以及免疫酶染色法等。,16,17,T细胞分化抗原测定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再加入荧光素标记的抗某种T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的单克隆抗体,孵育2030min
10、后,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计数,并计算出阳性细胞的百分率。也可用FACS进行分析,此法较其它方法快速,准确,可靠。参考值,一、T细胞亚群的检测,18,临床意义1.CD3+降低 常见于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免疫缺陷病,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2.CD3+/CD4+降低 常见恶性肿瘤,艾滋病,某些病毒感染,应用免疫抑制剂等;3.CD3+/CD8+降低 常见于自身免疫病,变态反应病。4.CD4+/CD8+增高 常见于自身免疫病,病毒性感染,变态反应病,常预示可能发生移植排斥反应。5.CD4+/CD8+降低 常见于AIDS、恶性肿瘤进行期和复发时。,一、T细胞亚群的检测,1
11、9,二、B细胞分化抗原检测,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由骨髓中淋巴样前体细胞分化而来,是体内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与T细胞类似,B细胞表面有表面抗原与表面受体两大类。表面抗原包括CDl9、CD20、CD21、CD22和CD40等;表面受体包括B细胞抗原受体(BCR)、细胞因子受体(CKR)参考值 FACS:CDl9+细胞 11.743.73临床意义 CDl9为全部B细胞共有的表面标志,B细胞活化后不消失,因此是最重要的B细胞标记分子。CDl9+升高 见于B细胞系统的恶性肿瘤,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urkitt淋巴瘤CDl9+降低 见于体液免疫缺陷病,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使用化疗或免疫抑制剂。,2
12、0,三、自然杀伤细胞免疫检测,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测定参考值流式细胞术 13.8%5.9%临床意义NK细胞活性可作为判断机体抗肿瘤和抗病毒感染的指标NK细胞活性降低 见于血液系统肿瘤、实体瘤、免疫缺陷病、艾滋病和某些病毒感染。NK细胞活性升高 见于宿主抗移植物反应,21,四、细胞因子检测,(一)白细胞介素2活性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 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是白细胞介素中的一种。主要由活化T细胞产生,是具有多向性作用的细胞因子。它对机体的免疫应答和抗病毒感染等有重要作用。临床意义 IL-2:随年龄的增长,有降低趋势。增高: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SLE、RA等)、再生障碍性贫血
13、、多发性骨髓瘤、排斥反应等。降低:见于免疫缺陷病(艾滋病等)、恶性肿瘤、1型糖尿病、某些病毒感染等;IL-2R:对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性疾病有诊断意义。可作为病情观察和药效监测的一项指标。,22,(二)肿瘤坏死因子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分为TNF和TNF两型。,TNF,单核细胞,吞噬细胞,来源于,TNF,来源于,T淋巴细胞,两型的结构不同,生物活性类似。两型都有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和杀伤作用,都可引起抗感染的炎症反应,以及对免疫细胞进行调节、诱生。,参考值ELISA法4.32.8gL,四、细胞因子检测,23,临床意义TNF有炎症介质作用,能阻止内
14、毒素休克、DIC的发生;有抗感染效应,抑制病毒复制和杀伤病毒感染细胞;有抗肿瘤作用,杀伤和破坏肿瘤细胞。血中TNF水平增高特别对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球菌感染)的病情观察有价值。,四、细胞因子检测,24,(三)干扰素测定干扰素(intrferon,INF)是宿主细胞受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因子,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参考值1-4kU/L临床意义增高 见于SLE、非活动性RA、恶性肿瘤早期、急性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减低 见于乙型肝炎及携带者、哮喘、活动性RA。,四、细胞因子检测,25,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是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
15、释放或者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存在于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和多胺等,TM的检测对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评价具有一定的价值。,第三节 肿瘤标志物检查,26,理想标志物特点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有器官特异性;与病情严重程度、肿瘤大小或分期有关;监测肿瘤治疗效果;监测肿瘤复发;预测肿瘤预后,第三节 肿瘤标志物检查,27,一、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一)甲胎蛋白测定 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或aFP)是在胎儿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出生后,AFP的合成很快受到抑制。当肝细胞或生殖腺胚
16、胎组织发生恶性病变时,有关基因重新被激活,使原来已丧失合成AFP能力的细胞又重新开始合成,以致血中AFP含量明显升高。因此血中AFP浓度检测对诊断肝细胞癌及滋养细胞恶性肿瘤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8,参考值RIA、ELISA、CLIA法25gL。临床意义 1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AFP增高,增高率约为67.874.4;约有50超过300gL,约有18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其AFP为阴性。2生殖腺胚胎癌(睾丸癌、卵巢癌、畸胎瘤等)、胃癌或胰腺癌时,血中AFP含量也可升高。3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AFP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通常300gL。4妊娠3-4个月,孕妇AFP开始升高;7-8个月达高峰,以后下降;但多
17、低于400gL。胎儿神经管畸形、双胎、先兆流产等可使孕妇血液和羊水中AFP升高。,一、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的检测,29,(二)癌胚抗原测定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是一种富含多糖的蛋白复合物。胎儿早期的消化管及某些组织均有合成CEA的能力,但孕六个月以后含量逐渐减少,出生后含量极低。是一种广谱性肿瘤标志物,检测它对肿瘤的诊断、预后、复发判断、疗效监测有意义。参考值 ELISA、RIA、CLIA法5gL,一、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的检测,30,临床意义1CEA明显增高见于90的胰腺癌、74的结肠癌、60的乳腺癌患者,常超过60gL。此外胃癌、肺癌也增高。2动态
18、观察,一般病情好转时,CEA浓度下降,病情加重时可升高。3结肠炎、胰腺炎、肝脏疾病、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等也常见CEA轻度升高。4少数大量吸烟者CEA5gL,一、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的检测,31,(三)前列腺特异抗原测定 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是一种由前列腺分泌的单链糖蛋白,它存在于前列腺管道的上皮细胞中,在前列腺癌时可见PSA血清水平明显升高。现在发现血清总PSA(t-PSA)中有80以结合形式存在(c-PSA);20的以游离PSA形式存在(f-PSA)。其比值对诊断更有特异和准确性。参考值RIA、CLIA、ELISA法:t-PSAO.25。
19、,一、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的检测,32,临床意义1前列腺癌时6090患者血清PSA水平明显升高;当行外科切除术后,90患者血清PSA水平明显降低。2术后若PSA水平无明显减低或升高,即有转移或复发的可能。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良性疾病,约有14的患者血清PSA水平升高,应注意鉴别。3当t-PSA为4.0-10.0g/时,f-PSA/t-PSA比值对诊断意义更大,0.1提示前列腺癌。4.肛门指诊、前列腺按摩、膀胱镜检查、前列腺手术可引起PSA增高。,一、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的检测,33,(四)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测定(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A)参考值 1
20、.5 g/临床意义1.血清SCCA增高见于肺鳞状细胞癌;、期食管癌;宫颈癌。2.NACB推荐SCCA用于宫颈癌的预后评估、监测疗效和肿瘤复发。临床也常用于肺鳞状细胞癌、食管癌的监测3.部分良性疾病也可引起SCCA增高。,一、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的检测,34,二、糖脂肿瘤标志物检测,(一)糖链抗原199测定 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l99)是一种糖蛋白。胚胎期分布于胎儿的胰腺、肝胆和肠等组织;在成人的唾液腺、胰腺、乳腺、胆管、胆囊等部位也有少量存在。参考值 血清CAl993.7万U/L(ELISA、CLIA、RIA),35,临床意义 胰腺癌、肝胆和胃
21、肠道疾病时血中CAl99的水平可明显升高。1目前认为CAl99是胰腺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胰腺癌早期,当特异性为95时,敏感性可达8090。若结合CEA检测,敏感性可进一步提高2.510胰腺癌CAl99不升高3.胆囊癌和胆管癌为85左右,胃癌、结肠癌为40,直肠癌为3050;对早期病人的敏感度仅为30。4连续检测对病情进展、手术疗效、预后估计及复发诊断有重要价值。5急性胰腺炎、胆汁淤积型胆管炎、胆石症、急性肝炎、肝硬化等,血清CAl99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6若结合CEA检测,对胃癌诊断符合率可达85。,二、糖脂肿瘤标志物检测,36,(二)癌抗原125测定癌抗原125(cancer antig
22、en 125,CAl25)为一种糖蛋白性肿瘤相关抗原,存在于卵巢肿瘤的上皮细胞内。当患有上皮性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时,病人血清CAl25水平可明显升高。参考值 3.5万UL,二、糖脂肿瘤标志物检测,37,临床意义 1CA125存在于卵巢癌组织细胞和浆液型腺癌组织中,不存在于黏液性卵巢癌中.早期诊断和复发诊断的敏感性可达5090,故对诊断卵巢癌有较大临床价值,尤其对观察治疗效果和判断复发较为灵敏。2宫颈癌、乳腺癌、胰腺癌、胆道癌、肝癌、胃癌、结肠癌、肺癌等也有一定的阳性反应。33-6的良性卵巢瘤、子宫肌瘤病人血清CAl25有时也会明显升高,但多数不超过10万UL。4肝硬化失代偿期血清CAl25明显
23、升高。5.可用于鉴别卵巢包块。6.早孕期(3个月)CAl25也可升高。,二、糖脂肿瘤标志物检测,38,(三)癌抗原153测定癌抗原153(cancer antigen 153,CAl53)是由抗原决定簇、糖和多肽组成的糖蛋白。在乳腺癌患者的血清中可见CAl53的水平明显升高,所以对乳腺癌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作用,但其特异性有限。参考值2.5万UL。,二、糖脂肿瘤标志物检测,39,临床意义 1乳腺癌时,30-50的患者可见CAl53明显升高,但在早期乳腺癌时,它的阳性率仅为20-30左右。不能用于筛查和早期诊断,用于观察乳腺治疗后有无复发及检测乳腺癌的转移。2在转移性卵巢癌、结肠癌、肝癌、肺癌、子宫
24、肿瘤时可增高。3乳腺、肝脏、肺的良性疾病,CAl53也可升高。,二、糖脂肿瘤标志物检测,40,(四)癌抗原50测定(CA50)主要由唾液酸糖脂和唾液酸糖蛋白组成,对肿瘤的诊断无器官特异性。(五)癌抗原724测定(CA724)是胃肠道和卵巢肿瘤的标志物(六)癌抗原242测定(CA242)增高见于胰腺癌、结肠癌、胃癌;卵巢癌、子宫癌、肺癌也可见增高。,二、糖脂肿瘤标志物检测,41,三、酶类肿瘤标志物检测,(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在糖酵解途径中,烯醇化酶催化甘油分解。它由三个亚基(、)组成的二聚体,并形成5种同工酶(、)。亚基的同工酶存
25、在于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组织,称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它与神经内分泌起源的肿瘤有关。参考值RIA或ELISA法为15gL。,42,临床意义1小细胞肺癌时,NES水平高出其他类型肺癌的510倍,灵敏度达80,特异性达80-90;其他组织型肺癌仅10-20的病人NES升高。因此它可作为小细胞肺癌的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标志物。2NES是神经母细胞瘤的标志物,其灵敏度可达90以上。发病时,NES水平明显升高。有效治疗后降低,复发后又升高。3正常红细胞中存在NES,标本溶血影响结果。,三、酶类肿瘤标志物检测,43,(二)-L-岩藻糖苷酶测定-L-岩藻糖苷酶(-L-fucosidase,AFU)是一种溶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诊断14第八章 免疫学检测临床医学16年文档资料 实验 诊断 14 第八 免疫学 检测 临床医学 16 文档 资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12403.html